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名單
① 北京大學最值得讀的專業是什麼
其實,沒有哪一個專業是最好的專業,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在大學招生時都難免有分數線的高低,但這是因為需求和資源的分配而導致的。作為一名北京大學工學院的本科生,常感覺到很多人都對北京大學的工科不太了解,乃至於存在一些偏見,只要想到理工科,便想到清華大學等高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多數人不了解,但很值得讀的北大工科吧。
北京大學工學院於1910年建立,於2005年重建,擁有力學與工程科學系、航空航天工程系、能源與資源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材料與科學與工程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等六個系,3個一級學科點(力學 、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重點學科(固體力學、流體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北京大學工學院發展的是新工科,與清華大學等傳統工科強校具有較大的區別。由於重建時便有較高的起點,學生的各類發展機會也很多,有globex項目,每年與全球最傑出的幾十所工科院校相互交流,學生之間相互交換,並聘請外國老師暑假來北大開課,力學、生醫系等也有很多出國實習的機會,有學費減免、還可以申請獎學金。與我們合作的都是排名靠前的院校,師資力量也很強大,交換期間還可以跟著他們的老師做科研。
畢業後出國比例也挺高,也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同學保研。
再分享一下平時的課程和生活吧,我們17級本科生男女比達到了10:1,所以坐在課堂上,四周幾乎全都是理工男……我們上的課程涵蓋內容很廣泛,數學課有數學分析、常微分方程等基礎課,物理、化學要求也較高,力學、電磁等都是大一的必修課。此外各專業要求的課程也有較大不同,生醫系有和醫學部、生科院一起上的課,也對編程能力要求較高。
同學們在大二時基本都修了雙學位或進組做本研了,有出國打算的同學也早早做起了准備,報名了托福、gre等考試。雖然有些虐,但是感覺短短幾個學期以來,學術和科研水平真的有很大提高,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② 西安有哪些大專院校
1、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百所示範性高職院校,陝西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據2020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南、北、東3個校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設有8個二級學院,50餘個專科專業;有專、兼任教師750名,在校生12000餘人。
2、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有自強、龍首、臨潼、港務四個校區,佔地面積1060餘畝,是陝西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設有交通運輸系、牽引動力系、電子信息系、機電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以及基礎部、思政教科部和繼續教育學院等6系2部1院。
3、陝西警官職業學院
陝西警官職業學院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由陝西省公安廳主管,省教育廳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進行業務指導。據2019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陝西警官職業學院總佔地面積803畝,學院設有五系四部,開設10個高職專業,學院有教職工36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餘人;在校學生6000餘人。
4、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葯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教育層次有高中起點三年制計劃內統招大專和初中起點五年制計劃內統招大專。
5、西安職業技術學院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西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綜合類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截至2019年1月,學校經貿、辛家廟、土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6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下設11個院系部、42個三年制高職專業,圖書館藏書23萬冊,教職工521人,在校生9000餘人。
③ 104所正廳級大學名單
1、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簡稱東大,是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坐落於遼寧省沈陽市。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確定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並實現教育部、遼寧省、沈陽市重點共建。
學校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具有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資格的高校,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研究生招生34所自主劃線高校之一。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佔地總面積2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設有68個本科專業,有17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109個學科有權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
2、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位於湘江之濱、嶽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辦學起源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 創建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的連續性。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十餘所國立大學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李達為新中國第一任湖南大學校長,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1963年起隸屬國家機械工業部,1978年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調整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000年,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並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
3、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簡稱「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211工程」,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具有自主招生資格。
學校主、南、北、東四個校區佔地5700餘畝,開設46個院系、114個本科專業;擁有2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工程碩士領域。
4、新疆大學
新疆大學(Xinjiang University),簡稱「新大」,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 、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成員,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發起高校。
新疆大學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1935年1月改建為新疆學院。1960年10月1日,新疆大學正式成立。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新疆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
5、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原名私立東陸大學,始建於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雲南大學,是中國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並且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院校和省部共建高校。
學校本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毗鄰翠湖公園,另有呈貢校區、洋浦校區、麗江旅遊文化學院校區等校區。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雲南大學佔地面積4551.84畝。
其中校本部535.84畝,呈貢校區4016畝,公用校舍建築面積81.4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近4億元。
學校有92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5個),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23個),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工2956人,專任教師1903人,其中院士6人。
6、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坐落於北京學府林立的海淀區,南鄰國家圖書館,北依中關村科技園,校園環境典雅,古樸幽美,人文氛圍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由北京市、國家民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
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學校1978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大學,1999年、2004年先後進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大學行列,也是中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校之一。
學校現有24個學院,有覆蓋10個學科門類的64個本科專業、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一級5個、二級13個,省部交叉重點學科1個。
④ 同濟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說到同濟特色專業,首推土木工程,這是同濟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全國排名杠杠的,就業形勢非常好,其整體實力應在清華之上,據說學風最好,學生大都刻苦勤奮,師資力量強大,培養水平高!值得Pick!(悄咪咪補充一句:女生慎選,經常在外面跑會比較累,朋友親證,但是感興趣就另當別論啦,而且土木的優質男生應該會很多,怎麼取捨,emmm,自己選吧……)
還有諸如城市規劃、交通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好專業。這些都是理科專業,有人會想問那文科專業呢?18級教育學研一新生表示雖然專業不是全國最好,但藉助同濟的平台也有很多優勢資源可以享受到,比如出國交流等(尤其同濟與德國合作較多),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跨界、交叉培養可以考慮考慮。而且同濟的校園文化氛圍為也很好,開放包容、自由民主,比如建築所包含的人文情懷,文理科相互浸潤、相互影響,共同發展!
⑤ 北京工業大學的知名校友
在下為18級碩士研究生,材料學院的,為大家科普一下吧。
1、李菁。其實學校還是很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比如這位北京的70後,他是中國內地主持人,也是相聲演員。還兼,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快板藝術委員會委員。曾獲全國第二屆快板藝術大賽一等獎
⑥ 大數據專業哪些大學有
北京大學
大數據是一個新的專業,國內首次出現這個專業是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新設這個專業的高校全國只有3所有,其中就有北京大學。
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與北大為同一批次開設大數據專業的學校還有對外經貿大學,很多人不知道這所學校是一所211工程大學,所以這個大數據專業應該是辦得不錯的。
3.中南大學
該校是湖南最好的大學,屬於211和985工程學校。是第一批開設大數據與專業的高校。網上的一些排名中將該校的大數據專業排在了全國第一的位置。
4.中國人名大學
人大屬於第二批開設大數據專業的高校,具體開設時間是在2017年。人大的這個專業雖然開設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但是實力應該是很強的,因為該校的統計學科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5.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的大數據專業是在2017年開設的,支撐學科主要涉及到了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等學科,應用范圍很廣,幾乎在所有的行業中都可以進行應用。
6.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位於成都,綜合實力在全國范圍內排前50位,在四川省中排名第2位,在全國電子科技內大學中排名第一。
(6)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名單擴展閱讀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簡稱數科或大數據,旨在培養具有大數據思維、運用大數據思維及分析應用技術的高層次大數據人才。掌握計算機理論和大數據處理技術,從大數據應用的三個主要層面(即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系統地培養學生掌握大數據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實際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將領域知識與計算機技術和大數據技術融合、創新的能力,能夠從事大數據研究和開發應用的高層次人才。
大數據專業將從大數據應用的三個主要層面(即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系統地幫助企業掌握大數據應用中的各種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包括實現和分析協同過濾演算法、運行和學習分類演算法、分布式Hadoop集群的搭建和基準測試、分布式Hbase集群的搭建和基準測試、實現一個基於、Maprece的並行演算法、部署Hive並實現一個的數據操作等等,實際提升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⑦ 國內哪所大學的統計學專業比較好
說起統計學非常厲害的學校就不得不說中國人民大學了,他們的統計學專業在中國所有的大學中是最好的。
特色是最優情況能拿兩個博士,在中國的兩年學分可以轉,資格考tamu那邊也認可,免GRE成績。直博按導師組招生,經過一年級學習後再選導師。
優勢是學院老師學術水平都很高,全都發過頂刊。課程設置難,要求高,經過幾年調整教學質量有保障。19級開始分為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兩個方向,有理論同時也有應用。本身人大統計招牌就不錯,學位含金量不會低。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做客人民網。
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一年生報到。
王牌中的王牌不敢講,但生物專業我們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我們的條件優秀。
來看看青塔統計的數據:
(不完全統計,但是生院有著幾乎最高比例的女生哦,還等什麼,不快來讀生物專業嗎?)
⑨ 重慶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我在重大已經待了三年啦,想談談自己知道的重大的專業~
重慶大學雖然是綜合性大學,但是機械、土木和計算機工科類專業為其王牌專業,經濟、管理、藝術等專業全面發展。雖然機械、土木和計算機這些專業比較熱門、專業,但我想結合一下我的專業和大家分享一下重慶大學的經管類專業。
⑩ 中國傳媒大學都有什麼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主要有以下專業:
電視與新聞學院
廣播電視新聞學
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
攝影(電視攝影方向)
編輯出版學(電子音像編輯出版方向)
新 聞 學
傳 播 學
傳播學(媒體市場調查與分析方向)
媒體創意
外國語學院
英語(國際新聞方向)
播音與主持藝術(英語節目主持方向)
戲劇影視文學(影視劇譯制方向)
英 語
廣告學院
廣告學
公共關系學
藝術設計
影視藝術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方向)
音 樂 學
戲劇影視文學
導演(剪輯藝術與技術方向)
表 演
錄音藝術(音響工程方向)
錄音藝術(音響導演方向)
攝 影
動畫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
動 畫 數字媒體藝術(游戲設計方向)
播音主持
持藝術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
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自動化
數字媒體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
統 計 學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媒體管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營銷
工商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製片管理方向)
經濟學
行政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對外漢語
政治與法律學院
法 學
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學
(10)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名單擴展閱讀
「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已正式進入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於中國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佔地面積46.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9.96萬平方米。
根據2017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共有部級研究機構13個,校級科研機構40個,院級科研機構3個,合作研究機構2個。
截至2015年,學校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49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
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該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