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中國官員晉升專業

中國官員晉升專業

發布時間: 2020-11-18 00:45:02

『壹』 中國官場晉升法則的起步

一個北京官員如果具備上述條件,只意味著初始優勢,對官員來說,此後的關鍵則是基層經驗。
尤其是擔任正職的官員,基層經驗幾乎是不可缺少的,而組織部門對官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亦越來越重視。北京市黨政主要領導幹部成長規律調研組所做的《領導幹部成長規律研究》的調查報告顯示,北京市官員自己認為的晉升最有效的幾種途徑是:進行基層鍛煉、增強個人修養、提高群眾威信、輪崗交流和爭取領導重視。基層鍛煉還排在增強個人修養和爭取領導重視之前。
而基層主要指的是位居區縣有機會負責「全面工作」的官員。在北京的代表是鄉鎮的黨委書記。「區委書記很多都有過鄉鎮黨委書記的經歷。」鄯愛紅說,和基層官員相對應的,是各級委辦局這樣的機關官員。
由於工作性質迥異,委辦局官員和區縣官員也顯示出不同的特質。「一個官員在機關工作,只要踏踏實實,在本系統升遷至處級幹部只是早晚的事,只要沒有大毛病。」張勤說,而區縣鄉鎮官員不一樣,「思路要開闊,要能解決復雜尖銳的黨政、財政和社會問題,包括能跑項目,跟上面的職能部門要熟悉,還要有群眾基礎。」「年富力強」、業績突出的鄉鎮書記在升入區縣領導班子之前,往往會調任到少數重點鄉鎮任黨委書記,這通常是培養的徵兆。「大鄉鎮經濟基礎好,場面大,官員獲得鍛煉和提高的機會多。」張勤說。
而自鄉鎮調任區縣的委辦局,則可能是因為年齡偏大,「一些鄉鎮黨委書記歲數大了,會調任區局當正職。因為委辦局工作范圍清晰,規范性強,相對輕松。」張勤說,這既有充分使用他們的「成熟」之意,也不無尊重「養老」之意,日後多從職位上退休。但對市局的機關官員來說,調任區縣或委辦局,則通常是提拔「培養」。
雖然基層經驗頗為重要,但若僅以速度論,專家認為在從普通幹部升至正處官員的階段,市直委辦局的官員在升遷速度上較占優勢。因為區縣「僧多粥少」——官員眾多而職位相對少,而市屬委辦局的單位人數則相對少,但職位不少。不過也有特例,比如一些專業性過強的部門,系統外流動不多,官員相比而言難以很快升遷。而比較「普適性」的委辦局官員,則比專業部門更容易在崗位「流動」中升遷。
但機關的處級幹部,如果不補上基層經驗這一課,就不容易有上升的空間。鄯愛紅說,特別是官至副局級之後,擁有基層經驗的官員則會有更大的升職優勢。
「就區縣來說,還有一種現象是,一個地方的官員穩定,往往地方經濟發展就快,本地官員也魚貫而起。」張勤說,「而某些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官員更容易攀比、計較,也就越發難以產生出心量大、眼光遠的官員,既然本地缺乏,就只能從外地選派,這就減少了本地官員的升遷機會」。「相反,一些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前後任發展思路有效銜接,官員眼界開闊,優勢明顯,就可以為其他區域和部門輸出幹部,從而為本地官員升遷提供更多機會。」鄯愛紅說。

『貳』 中國官場晉升法則的適者生存

事實上,無論具體升遷軌跡如何,所有官員更替都在遵循一條樸素而普遍的法則:適者生存。
官員們需要適應時代的需求。「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期,肯定是造反派起得快;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了,搞經濟的幹部就上來了;現在既能發展經濟又能管理社會的官員則容易被選中。」張勤說。
具體到北京,官員們需要適應首都定位的需求,比如國際視野、大局意識、現代意識要強,依法行政的水準要高,以及對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的格外重視等。因為「北京是首都,政治穩定是第一位的,官員的政治素質就顯得特別重要」。鄯愛紅說。
當然,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也是北京幹部必須具有的。「北京作為首都,守在中央身邊,上下左右盤根錯節,對官員的協調能力要求更高。」張勤說。
如此狀況下,北京市地方官員往往顯示出更為老練過人的為人處事方式。「北京市幹部比較『聰明』,他們做事時,常常是『原則不變,方式多樣』,具有在不同場合選擇恰當言行的智慧和功夫。」張勤說。但與此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兩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是出現了一些民望較高的個性官員,二是少數官員根據對自己性格、興趣的再認知,離開官場,重新選擇職業」。
來自高校的官員日益增多。「一是北京市幹部公選力度加大,在以筆試、面試為主要環節的官員公選中高校官員顯然比基層出身的官員更有優勢;二是有些或不太重視研究趨勢和形勢,或是不太重視學習的『草根派』官員,逐漸跟不上現在的需要;三是北京對現代人才的超前儲備。」張勤說。
在此次官員人事調整中,學者型官員顯然受到了青睞。僅市內某區新上任的三名副區長中,就有兩位擁有博士學位。此外,12名履新的法院院長學歷也全部在研究生以上。
張勤說,「『草根派』官員解決具體問題的本事非常強,像維穩、拆遷等都得靠他們。這批官員在完成使北京『由窮變富』的歷史使命中,具有重大貢獻。但是他們也有先天的弱點,一些人在『由富變更富』的這個坎上略顯觀念不及,知識不夠。」
然而讓北京不得不小心的是,如何有效地實現「經驗型」與「專業型」這兩批官員之間的融合和銜接。「如果『博士』取代『草根』的速度過快,可能會因『博士』的實戰經驗不足而大大降低行政的質量,甚至導致基層失控;如果『草根』占的比例太大,就容易影響北京地方在發展過程中的『脫胎換骨』和『品位升級』,而且時間特別持久的話,會嚴重影響北京現代化的速度。」
張勤說,當下北京的幹部調整,似乎是在嘗試著解決上述問題。
(作者: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方可成 南方周末記者 馬昌博 發自北京)

『叄』 中國官員選拔制度

1.以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為選官標準的世卿世祿制
世卿世祿制度是社會發展都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一種歷史的進步。王室、貴族憑借宗法的血統世代承襲著高爵顯職,從而控制整個奴隸社會的統治權。一方面,世襲制不僅「造成」了國家的出現,而且相伴產生了奴隸制,在人類歷史上採用了奴隸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另一方面,世卿世祿制排除了國家官吏的正常更新和交替,任人唯親,對後來的官吏選任制度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最終,隨著奴隸制的崩潰,這種選官制度走向死胡同。
2、「無功不受祿」的軍功爵制
春秋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代表人物在實踐中日益認識到世卿世祿制的弊端,選擇繼承人已開始突破嫡長子繼承的舊制,注意任用賢能。加上各諸侯國為爭奪霸主地位,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軍功爵制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是根據戰場上殺敵多少、戰功之大小而賞給爵位,立功任官。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和沖擊了世襲制。

3、以舉薦為主要方式的選官制—察舉徵辟制和九品中正制
察舉徵辟制是察舉制和徵辟制的合稱。所謂察舉,就是皇帝下詔公開徵求人才,由三公、九卿國相等將本人發現或鄉閭評議的出眾人才向朝廷推薦,經過一定形式的考核,授予官職。所謂徵辟,是指皇帝下詔聘請全國特別有名望的人士入朝參政,被徵召者多為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察舉制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比較進步的選官制度,君主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大規模地舉薦賢能、選拔官吏,同時對那些賢人採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考試,擇優錄用。它的實施,對鞏固封建統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擴大了統治階級的選官范圍,增加了中小地主做官的機會,保證了國家對官吏的需求。
九品中正制,實際上是一種發展了的察舉制。「中正」即公正之意,設立中正就是由中央政府挑選各地有名望,品行端正的官員做「中正」。有中正們負責推薦人才加品評後分成九個等級,按等級擇「上」錄用的原則從中選拔官吏。通過這項制度,政府把同自己對立的力量轉變為自己所利用的力量,不僅控制了輿論,而且了解了士人的情況,使封建國家的選官工作得以較為順利地進行。
但是,總地來說,其是一種極為腐朽的制度,主要表現在:其一,重家世,輕才德,堵塞了任用賢才的道路;其二,高級士族把持選舉,徇私枉法,擾亂吏治;其三,人人望品,不擇手段。
4、實行公開考試,擇優選官的科舉制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從隋代開始實行,經歷了1300多年的時間。科舉制克服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官吏只看門
第,不看才能的弊端,注重真才實學,向地主階級各階層敞開了入仕的大門,同時也將選拔任用管理的權利集中到了中央。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經過唐宋的發展、完善之後,到明清時期開始出現僵化和衰朽的趨勢。原因如下:其一,考試程序過於繁瑣,使廣大知識分子成了科舉制的犧牲品;其二,考試形式刻板,考試內容僵化;其三,考試舞弊日益嚴重,考卷並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實水平。
科舉制內容豐富,影響深遠。對我國當前進行的人事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肆』 中國幹部級別職稱有哪些

中國幹部級別職稱有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八條,公務員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九條,公務員職級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4)中國官員晉升專業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條,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公務員的領導職務、職級應當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與級別的對應關系,由國家規定。

根據工作需要和領導職務與職級的對應關系,公務員擔任的領導職務和職級可以互相轉任、兼任;符合規定資格條件的,可以晉升領導職務或者職級。

公務員的級別根據所任領導職務、職級及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公務員在同一領導職務、職級上,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晉升級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錄用擔任一級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級層次的公務員,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規定錄用公務員時,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少數民族報考者予以適當照顧。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四十五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公務員領導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規定破格或者越級晉升。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四十六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動議;

(二)民主推薦;

(三)確定考察對象,組織考察;

(四)按照管理許可權討論決定;

(五)履行任職手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四十七條,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出現空缺且本機關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通過適當方式面向社會選拔任職人選。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四十八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任職前公示制度和任職試用期制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四十九條,公務員職級應當逐級晉升,根據個人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任職資歷,參考民主推薦或者民主測評結果確定人選,經公示後,按照管理許可權審批。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五十條,務員的職務、職級實行能上能下。對不適宜或者不勝任現任職務、職級的,應當進行調整。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程序降低一個職務或者職級層次任職。

『伍』 政府官員的行政級別的晉升流程是怎樣

(一)採取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辦法產生預選對象;(二)按照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條件進行資格專審查;屬(三)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進行晉升考核;(四)由任免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人選。對晉升領導職務的國家公務員,應當進行任職培訓.
上面講的是國家公職人員的晉升流程,具體多少年晉升一次,晉升的幅度,都不一定,由預設的職位來決定,不排除越級晉升的可能。

『陸』 中國的官員分為幾級啊,都怎麼升降啊謝謝

科員-副正科-副正處-副正司-副正廳-省部級-國家級 這是一個官銜的晉升過程

『柒』 中國國家官員等級怎麼劃分的呢就是那個什麼科級、處級的那個!謝謝!

中國公務員的行政級別按《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1993年8月14日國務院頒布)規定分為十五級,下面就是引用的資料:

第三章 職位分類

第八條 國家行政機關實行職位分類制度。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在確定職能、機構、編制的基礎上,進行職位設置;制定職位說明書,確定每個職位的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作為國家公務員的錄用、考核、培訓、晉升等的依據。國家行政機關根據職位分類,設置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和等級序列。

第九條 國家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非領導職務是指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調研員、助理巡視員、巡視員。

第十條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

第十一條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按照所任職務及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小、工作難易程度以及國家公務員的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工作經歷確定。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因工作需要,增設、減少或者變更職位時,應當按照規定程序重新確定

『捌』 中國官員級別劃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三章 職務與級別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十五條 國家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設置公務員職務序列。
第十六條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第十七條 綜合管理類的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職務層次和機構規格設置確定。
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務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第十九條 公務員的職務應當對應相應的級別。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由國務院規定。
公務員的職務與級別是確定公務員工資及其他待遇的依據。
公務員的級別根據所任職務及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確定。公務員在同一職務上,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晉升級別。
第二十條 國家根據人民警察以及海關、駐外外交機構公務員的工作特點,設置與其職務相對應的銜級。

『玖』 中國官場晉升法則的廳局之後

然而高層職位畢竟有限,哪怕是仕途的佼佼者,他們絕大部分的政治生涯也都止步於局級。張勤說,一位進入副部級人選考察視野的官員提到:到了區委書記這一層,誰當副市長都行,很少有人不勝任,但決定能否晉升的因素是多樣的,關鍵要看空缺的是什麼崗位。
對於那些能夠在千軍萬馬中晉升到省部級(北京市市級官員)的北京官員而言,除了到點退休外,繼續的升遷之路則是進入中央或通過交流到其他省任職。
在此次大規模的北京官員人事調整中,曾經擔任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和新聞發言人的王偉,在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副省部級)的位置上任職未滿一年,便被調至中國紅十字會任黨組書記,並當選常務副會長。
事實上,北京市地方官員從副部級,甚至局級崗位調至中央部委任職的情況都並不罕見。南方周末記者統計了1988年以來北京市市委常委和副市長共73人的履歷,發現其中有12人是在北京市內一步步升遷進入中央。其中最著名的是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何魯麗,她們均是在北京市副市長的位置上被調入中央,並最終進入國家領導人行列。
與進入中央任職相比,北京官員赴外省任職的數量要少得多。在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的20多年來的73名市委常委和副市長中,僅有3人從北京市領導的位置調至其他省市任職,最著名的是現任青海省委書記的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強衛。

『拾』 中國官員的學歷含金量是多少

學歷杠杠滴,不夠的話,想再晉級,去黨校改造改造。學歷不一定是考驗官員的唯一標准,主要看能力。否則就像古代書生那樣讀死書了不是。八股寫的再好,當官也管理不好民生。就像現在的有的大學生,坐公交沒有父母陪同都快找不到家了。你讓他管理一個縣城,那就真玩完了。可以看下美國總統,當總統要管理3個億。再看看咱們的省長,廣東省就要管理1個億了,榮升主席就要管接近14億。美國現在大多的總統接手就是發達國家。中國大多主席接手是發展國家,還要趕超發達國家,難不難可想而知。這里貪污腐敗不能算上,哪國都有。但是事實是中國一直在前進,並沒有退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