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專業的發音訓練
A. 播音主持的普通話怎麼練好
朋友你好,對於在播音主持這個專業練習普通話,我對你有以下幾點建議:一、播音主持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普通話,平常多練習繞口令,注意各種發音要領,就算在平常生活中爭取也要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語言環境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因素。 二、注意老師教給你的練聲方法,每天勤加練習,注意多練氣息,說話時以氣帶聲,這樣的話就不會讓你的嗓子過度疲勞,又可以讓你的嗓音更加圓潤、動聽。 三、多多關注社會時事,可以找些話題來進行一個評述,讓你的老師或者同學做你的聽眾,這是提高語言流暢度以及主持能力的基本方法。 四、多聽、多讀、多練是練習普通話的不二法門。聽,你可以去聽網上的普通話作品朗誦。讀,你可以針對自己的發音缺陷讀字詞和繞口令。練,跟普通話相對標準的人進行交談或者練習播新聞。 五、每天看新聞聯播,邊看邊跟著讀,播新聞在播音主持里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你做好了對你的語言流暢度以及你的稿件播讀能力有莫大的好處。 你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滿意請採納,謝謝。
B. 播音主持平時怎麼訓練
播音主持訓練要注意
1、語言規范。播音時應該做到准確規范,清晰流暢;圓潤集中,朴實明朗;剛柔並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變化自如。
2、在自己發聲條件的基礎上發揮所長克服所短,逐步擴展自己的發聲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聲音,用好自己的聲音。
3、發音正確,吐字正確。用標準的普通話播讀 ,特別要注意多音多義字,古詩文中特別要注意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不讀破句,朗讀清晰完整。
4、語速適當,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點,使節奏流利和諧,緩急結合。語調生動,輕重適宜。根據需要,分出輕重緩急,分清抑揚頓挫,表達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5、播音時的停頓除為了休息換氣外,更是為了充分表達朗讀者的思想情感。停頓包括語法停頓和語意停頓。語法停頓包括自然段落,標點符號的停頓,要顯示條理分明。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邏輯停頓,語斷氣連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
6、補氣的方式:偷氣,搶氣,就氣。邊聽邊讀邊體會。方法指導:讀短小精悍的詩歌,繞口令,散文之類進行訓練。
7、克服播音時的緊張感。緊張實際是口唇的緊張,在朗誦之前要做些口唇練習,如:將舌頭在口腔內360度大循環十五次左右。
8、播音時姿勢端正。美妙的聲音來自正確的呼吸,氣息短,坐姿不正確會造成緊張。坐如鍾,頭背一線,雙腳自然垂直,深呼吸時要深,不要聳肩。
9、練習遠近距離感。這個練習對於我們讀文章中的對話是很有幫助的。朗讀要有目標對象。
10、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儲量,要口鼻共同呼吸。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將兩肋打開,小腹收緊,肚皮始終是硬的,這就是氣息支撐。不要管自然條件多麼困難,也要把氣沉下去。胸腔共鳴能產生磁性的聲音。
(2)播音主持專業的發音訓練擴展閱讀
1、播音主持者應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競爭力
作為一名相對專業的播音主持者,最重要的就是立足本職,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做到「無我有、人有我優」境界,提高自身的素質包括職業道德、強烈的責任意識,傳播正能量,引領社會風向,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遵守法律法規等。
2、播音主持者在自身業務能力上創新發展
播音主持行業是一個對隨機應變能力要求極高的行業,在主持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就對播音主持提供了業務上的高要求,如何高效、迅速地完成主持任務,是每個主持人都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突發狀況中創造性地化解危機,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
3、播音主持者在自身風格特徵上創新發展
主持人的自身風格,不言而喻,是極其重要的,主持人是與觀眾面對面的交流,一個個性鮮明、風格獨特的主持人,不僅能讓自身獲得成功,更能為節目增加活力。
4、播音主持者應提高受眾群體的意識,滿足受眾需求
作為一名播音主持,增強播音內容的可靠性,加強選題方面的創新,立足於人民群眾的生活,提高受眾的群體意識,積極創新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節目,貼合人民群眾的生活。
5、播音主持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形式創新發展
作為一名播音支持行業的一員,更應該積極地融入到新媒體的發展潮流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態勢下發展起來的廣大平台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用創新的眼光,主動融入進去,在主持節目中充分利用新媒體,增強與觀眾的互動性。
C. 播音主持怎樣練嗓音
播音主持是口耳相傳的專業,很難自學的,必須經過系統的學習。
比如:呼吸控制講究胸腹聯合式呼吸法原理。胸腹聯合呼吸法是播音員主持人在工作時應該掌握的方法,這種方法是胸腔、橫膈肌、腹肌聯合控制氣息.這種呼吸活動范圍大、伸縮性強.它可以操縱和支持聲音的能力,為氣息均衡、平穩地呼出提供了條件。
胸腹聯合式呼吸基本狀態練習:
1、慢吸慢呼:放慢速度完成呼吸過程,邊吸氣心中邊默數1、2、3、4……漸漸完成擴張,然後保持七八個數,再同理慢速呼氣。
在這個慢動作中,對身體進行感知,深刻感受自己的每部分肌肉的逐漸變化,與自己的身體培養深厚的感情。
2、狗喘氣(蛤蟆氣):把開口狗喘氣改為閉口,用鼻進氣,可過濾空氣中的病菌並減少氣流對聲帶的沖擊。
身體保持直立,肩膀放鬆,舌頭下巴放鬆,慢慢吸氣至胸廓較為飽滿並盡力保持此狀態,胸背部有一定支撐力,而後僅僅用橫膈膜與腹肌對抗完成連續而輕微的彈跳呼吸運動,腹肌要運動起來,呼氣時腹上部突然迅速內縮像嚇人一樣,此時是有彈性的,你會發現這口猛的彈出去的氣在出去後自動又回吸進來,如此連續的去做,做到無力再做時才停止。這是鍛煉和提高腹肌與膈肌的協調運動能力的有效方法,剛開始做不太協調可慢一些,隨著練習深入逐漸協調並加速,至少一口氣連續不斷的快吸快呼的喘一分鍾以上才剛剛基本合格。
3、膈肌彈發(嘿、哈…):這是無聲練習狗喘氣的有聲版本,狗喘氣合格了,這個有聲練習才可能合格,所以可以先正確做狗喘氣練習,然後以此狀態去帶有聲彈發。
深吸一口氣,喉外肌不著力,以丹田控制,發出三四個均勻、連續、低沉、扎實的「嘿」音。隨著練習逐漸增加彈發的次數,達到一口氣彈發七八次,過程中氣的力度均勻、聲音的音高、音量、音色保持一致。做得比較好了以後,再進行自如快慢變化練習,隨自己意願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連續不斷的發它二三十個。最後進行改變音高、音量、音色的練習。最開始練習膈肌彈發的一段時間會覺得,下肋和腹部的動作不協調,或者動作與聲音不同步,練久了還腰酸腹痛,這都是正常的。只要正確的堅持練習,動作與聲音便會和諧統一,腹肌與膈肌的力量和靈活程度也會顯著提高,此外還會增強咽壁的力量,亦可以協調氣息與聲帶的狀態。
4、氣泡音:氣泡音的好處很多,不單單是緩解嗓音疲勞那麼簡單,詳細內容我之前講過,不贅述,這里只說說它對氣息的幫助。良好的氣泡音需要持久、微弱、穩定而均勻的氣息來作為動力,這對氣息的控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不要草草發十幾秒氣泡音就結束。連續不斷、持久均勻的吹發氣泡音,三十秒、五十秒、一分鍾及以上……既可鍛煉氣息,也可以找到氣息與聲帶的關系,找到氣作用在聲帶上的感覺。再有,氣泡音帶發母音練習,由氣泡音到真聲的轉化,需要氣息的加強,而不是喉外肌使勁兒去捏聲音。在這個過程里,目的是就著重體會氣息的加強是由腹壓的調整,由丹田去控制的狀態,要徹底拋棄喉外肌用力的不正確方式。
5、唇打嘟發聲:唇打嘟嚕發聲,伴隨音高的升降變化。著重體會音高變高,氣壓也需加強的關聯性(高音由高壓產生)。這個壓力的變化,由腹壓的調整而來,總的樞紐在小腹(丹田)。練習時感受音高上去,小腹也要給勁兒的協調狀態。
6、如釋重負的嘆氣:不是陰陽怪氣的嘆氣,而是真正的如釋重負的嘆氣,發出通暢的「唉」,並順勢帶出胸聲(胸腔感受到震動)。可以只去體會嘆氣,也可以用嘆氣帶發幾個音節來加強體會。此法可找到喉部放鬆、胸部放鬆、氣息下沉、運動通暢的狀態。
7、吹蠟燭: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近距離,把它吹滅,而後拉遠到以剛才的狀態吹不滅的距離,調整呼吸狀態後再次吹滅。這個過程體會的是,距離的變化所帶來的呼吸強度的調整,進氣量的差別,呼氣狀態的變化,丹田的著力強度的變化。
這些還只是呼吸,播音當中還有發聲技巧,語流音變等等,若是沒有專業的老師講解,是看不懂的。需要有專業的老師為你做示範、講解,當然你的刻苦練習是一定不能少的。但是自學是不可行的,一定要找專業的老師進行系統的學習。
D. 播音主持怎樣練聲
一、口部操(預計10分鍾)
作用:喚醒沉睡的肌肉群,使其靈活有力的參與積極發聲並矯正各部發聲器官不良的發聲習慣。
1.微笑狀張嘴(提顴肌、打牙關、挺軟齶、松下巴)保持50下—100下(3分鍾,打開口腔)
2.伸舌、順及逆時針繞舌各10圈、打響舌30次、頂舌30次。。。(練習舌頭的靈活度和力量)
3.順及逆時針轉唇各10圈、唇「打啵兒」30次、打嘟、「放屁音」(此訓練使唇更靈活有力,鍛煉氣息控制)
4.氣泡音(3分鍾,鍛煉氣息、增強聲帶閉合能力並按摩聲帶)
二、氣息控制(預計10分鍾)
吸氣:腰腹擴張(凸)
呼氣:腰腹收縮(凹)
1.慢呼慢吸(吸氣4秒,呼氣7秒。2分鍾)
2.快吸慢呼,發「絲」聲(大氣量吸氣4秒,呼氣無限延時,越久越好。3分鍾)
3.快呼快吸(狗喘氣,不低於2分鍾)
4.長音ta——di——(不低於3分鍾)
三、聲音共鳴及張力訓練(預計10分鍾)
作用:增強腔體共振,改善聲音響亮度,拓展音域。發聲時,全身放鬆,站姿或坐姿規范。自胸口為支點,聲音同時「兩頭拉」,像拉橡皮筋一般。所謂「聲音張力」指對聲音大小、高低、強弱等收放自如控制的駕馭能力。
1.「哼鳴」練習(閉口哼鳴和開口哼鳴,不低於2分鍾)
2.嘆氣式發「嘿」、「哈」、「吼」(聲音自低至高~高至低,自弱至強,強至弱遞增和遞減。不低於3分鍾)
3.彈跳式「嘿·嘿」「哈哈」「吼吼」(不低於3分鍾)
4.螺旋音發「a」或「i」,按照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遞增或遞減練習。(不低於2分鍾)
(以上練習以嗓子舒適為主,不可超負荷或者強行飆高音,需循序漸進)
四、朗讀綜合訓練(預計10分鍾)
綜合所學發聲技巧和課堂中所講的朗讀技巧,使情聲氣結合,每天讀一篇美文。錄音並反復對比和完善。
(4)播音主持專業的發音訓練擴展閱讀
氣息的控制
1、換氣就是用氣的過程,播出的內容千變萬化,就要採用不同的用氣方法,補氣和換氣是一種朗誦技巧,依情取氣,依照感情發展的變化採取不同的用氣方法。
2、補氣的方式:偷氣,搶氣,就氣。邊聽邊讀邊體會。方法指導:讀短小精悍的詩歌,繞口令,散文之類進行訓練。
3、緊張實際是口唇的緊張,在朗誦之前要做些口唇練習,如:將舌頭在口腔內360度大循環十五次左右。
聲音的魅力
1、美妙的聲音來自正確地呼吸,氣息短,姿勢不正確會造成緊張,坐如鍾,站如松,頭背一線,雙腳自然垂直,深呼吸是要深,不要聳肩。
2、播音愛好者最主要是要抒發一種情懷,一種心情,引起聽眾的共鳴。
3、練習遠近距離感。這個練習對於我們讀文章中的對話大有裨益,朗讀要有目標對象。
4、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儲量,不要管自然條件多麼困難,也要把氣沉下去,胸腔共鳴能產生磁性的聲音。
E. 播音主持的發聲要怎樣練習
1、軟口蓋練習法:最常見的百是閉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時故意不張開嘴,而是強制百用鼻吸氣、呼氣。
2、壓腹數數法: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壓上一摞書,吸足一口氣,開始從1往後數。這是對氣息輸出作強制訓練,以達到增強腹肌和橫膈膜的控氣力度的目的。做這個練習時開始階段壓的書可少些,逐漸增加,即循序漸進。為了不佔有度工作中的時間,可利用睡前做這問個練習。
3、氣聲數數法:先吸足一口氣,屏息數秒,然後用均勻的、低微的、帶有氣息的聲音從1開始數數,就像是說悄悄話一樣。和壓腹數數法一樣,在開始階段可數得少一點。不過應注意數數時盡量不撒氣,不漏氣。
(5)播音主持專業的發音訓練擴展閱讀:
播音發聲力求達到下列目的:
(一)吐字准確清晰。這樣的吐字可維護廣播電台或電視台播音的發音規范性,同時克服由於這種交流方式的非可視性、噪音等特殊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准確是指發音合乎規定的發音規范;清晰是指語音有較高的解析度,在較強的背景噪音中也能聽清楚。
(二)聲音富於變化。聽眾或觀眾在利用廣播或電視接收信息時具有主動選擇權,為了有效地吸引聽眾,播音員必須善於使用富於變化的聲音,避免單調的發音。聲音的變化包括音高、音色、音量、吐字力度、速度等各種聲音要素的對比變化。
(三)聲音和諧動聽。由於播音的職業特殊性,聽眾對播音員的聲音除了發音上的要求之外,還附帶有一種審美要求。因此,播音員的聲音不論其音質如何,都應當是和諧動聽的。任何令人反感的音色都會直接影響傳播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播音發
F. 播音主持應怎樣練習發聲
首先我們講呼吸控制。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呼出的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聲音的強弱、高低、長短以及共鳴的運用和呼出氣息的速度、流量和密度都有直接的關系。氣流的變化關繫到聲音的響亮度、清晰度以及音色的優美圓潤、嗓音的持久性及情趣的飽滿充沛,也就是說只有在呼吸得到控制的基礎上才能談到聲音的控制。呼吸的作用還不僅僅限於作為發聲的動力,它還是一種極重要的表達手段,是情和聲之間必經的橋梁,要使聲音能夠自如的表情達意,那麼我們必須學會呼吸的控制和運用。
播音發聲的特點決定了對呼吸控制的要求,就是能夠運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調節氣息,氣息順暢均勻、深淺適中、運用自如。有聲語言的表達過程是在呼氣過程當中完成的,所以在這里我們沒有過分強調進氣量大而只要求有足夠的氣息,關鍵還是在於對呼氣的控制能力,控制氣流以急緩、疏密、勻等各種方式呼出。人的呼吸氣管是由呼吸道、肺、胸廓和有關肌肉、橫隔膜和腹部肌肉組成的。呼吸方法一般可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聯合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氣吸的比較淺而且少,腹式呼吸氣雖然能吸得比較深,但是進氣量不夠大,而胸腹聯合式呼吸法呢是胸腔、橫隔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擴大胸腔的周圍徑而且擴大胸腔的上下徑,因而能夠吸入足夠的氣息,氣息的容量大。另外由於能夠穩定的保持住兩肋及橫隔膜的張力和來自小腹的收縮力量形成均衡的對抗,有利於形成對聲音的支持力量,這種呼吸方法容易控制呼吸,而且具有容易操縱和支持聲音的能力。在我國民族聲樂以及戲劇曲藝等等藝術發聲當中所說的丹田氣就是胸腹聯合式呼吸法,它是我們播音發聲中所應該採用的呼吸方法。
應該怎麼樣掌握胸部聯合式呼吸法呢,關鍵在於抓住符合要領的實際感覺,並且需要在反復的練習當中加強和穩定這種感覺。吸氣的時候要注意吸氣要深、兩肋打開、腹壁站定。這三條要領是吸氣動作的分解,實際上它們是在吸氣的過程當中同步進行。呼氣的時候要把握住穩進、持久和變化。在換氣的時候則要注意在句首換氣,換了就用,留有餘地和吸氣無聲。總起來說,我們應該把發聲時呼氣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因為吸氣換氣都是為了呼氣發聲服務的。我們在吸氣的時候胸廓擴張,同時胸部和腹部相隔的那層隔肌也收縮下降,腹腔里的臟器位置也下降,腹腔內壓升高,腹壁稍微向外突出。相反呼氣的時候,胸廓縮小,隔肌放鬆上升,腹腔中的內臟復位,腹壁收回。有資料表明一個人在平靜狀態下呼吸活動進行的氣體交換有25%是來自肋骨的活動,而75%是靠隔肌的活動,因此隔肌運動完成呼吸活動,對維持我們生理需求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對呼吸起巨大作用的隔肌是不隨意肌,而腹肌是隨意肌。我們可以靠著腹肌的收縮來改變腹腔的內壓,從而控制隔肌的升降,而這個控制過程是靠腹直肌、腹斜肌等的協同動作來完成的,而作用力的合力的中心就是我們所說的丹田了。我們能對腹肌調節控製作到適度、靈活、自如就會使呼出氣息的壓力、流量、流速產生多層次的交差變化,才有可能形成有彈性的發聲肌能活動,才能自如的控制音長、音強、音色的變化以及控制節奏的變化和共鳴的位置,才能自如的表達傳遞運動當中的思想感情。
胸腹聯合式呼吸總的感覺應該是吸氣的時候小腹微收,隨著氣流從口鼻吸入,兩肋向兩側擴張,同時腰帶感覺的漸漸緊起來,小腹控制逐漸加強。呼氣的時候保持住腹肌的收縮感以牽制隔肌和兩肋使它們不能迅速回彈,隨著氣流的緩緩呼出,小腹逐漸放鬆,但是最後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覺,而隔肌和兩肋則在這種控制的感覺之下逐漸恢復自然狀態,在發聲狀態當中腹肌控制的強弱是隨著思想感情的運動在不停的運動和變化的。在播音發聲當中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採用坐姿比較多,這時候應該注意胸要稍稍挺起,腰不要向後塌,兩肩不要向上聳,有播音桌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好和坐椅的相對高度,不要有用胳膊支起雙肩的感覺。吸氣量比生活用氣要多,但是又不要吸得過滿,吸得過滿了則很難控制使用,一般是達到七、八成就可以了,但是要吸劉深,感覺氣流通過脊背向後腰及下胸部和兩肋流入,逐漸的整個腰部都有明顯擴張的感覺,有一種自上而下、由里而外擴張的力量。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循序漸進的來體會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
第一是聞花香,來體會吸氣吸得深、吸得飽滿。
第二是輕輕吹去桌面上的塵土,來體會氣息均勻、舒緩的呼出。
第三用一口氣數數,1、2、3、4、5、6 ……或者是念繞口令:金葫蘆銀葫蘆,一口氣數不完24個葫蘆,一個葫蘆,二個葫蘆,三個葫蘆,四個葫蘆……來體會氣息有力度、有節奏的呼出。同時用氣不要用得太苦,不要強憋著忍著多數幾個數。
第四我們可以讀一些古體詩詞,把握詩詞的意境,體會呼出氣流強弱急緩的變化。
第五播新聞、消息一類的稿件,體會對氣息的較強控制,尤其是在句尾、句首氣息控制狀態的接續,注意在聲斷意不斷的前提下氣息的補充。
第六我們可以制定詳細提綱,組織話題進行講述,來體會接近生活語言狀態下氣息的弱控制,來體會聲音支點比較低、聲音強度比較弱、語流隨著情感運動變化比較大的情況下,氣息控制意識的加強。 呼吸的控制一定要注意,不是為了呼吸而控制而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播講而控制,同時不要一說控制就控制僵死。一篇稿件句句字字控制強度都是均等的,那就等於沒有控制。要注意突出集中體現思想感情和語氣目的的、語氣重音的時候氣息控制意識的加強。此外接近生活語言是要高於生活語言,不是等同於生活語言,同樣純自然的低能狀態和胸腹聯合式呼吸法的弱控制也是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在追求親切自然的聲音的時候,要正確地把握呼吸的控制,否則會導致語音的含混,常時間的不科學的呼吸控制甚至會導致發聲器官的損傷。
氣乃情所致,日常生活語言當中,氣息控制的樞紐是感情的運動,俗話說:「心平乃氣和」,發聲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氣息的表現方式是由心理狀態來決定的,所以必須對稿件必須進行認真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對所說的話題要經過認真的准備,有深刻的理解,要有明確鮮明的態度,產生強烈的播講願望,使感情運動起來,要有感而發。如果沒有情感的運動,那麼呼吸的控制必定是單調、呆板,勢必會影響聲音色彩的變化,使聲音失去彈性。利用感情調節呼吸的運動是播音發聲呼吸控制的最基本的原則,它也是呼吸控制的高級階段。在訓練過程當中,只有通過較為長期的,而且是有意識的訓練,熟練的掌握「胸腹聯合式呼吸法」的要領,逐漸達到自如的境地,才能夠達到控制自如的境地,才能使氣息隨著感情的運動而運動,這就是「以情運氣」了。
上面我們說了發聲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那麼進行呼吸控制的訓練還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尤其是比較發達的呼吸肌肉,像游泳,廣播體操,還有球類運動以及俯卧撐等等體育鍛煉,都是全身性的運動。進行這種鍛煉,可以使呼吸肌肉靈活有力。腹肌是控制呼吸的關鍵肌肉,我們可以多做仰卧起坐,或者是仰卧舉腿等等運動,以加強腹肌。從事播音工作的女性占很大比例,比較而言,女性的腹肌力量一般是比較弱的,所以就更應該注意進行鍛煉。好,呼吸控制,我們就簡單的到這里。
G. 播音主持專業每天早上怎麼練聲音
我高二,學了幾個月播音主持,老師教了一些方法。練聲的話呢每天早上起來,先練口部操,鍛煉唇舌力度。然後再練氣息,因為氣息是發聲最基礎的一個東西,要使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之後開嗓,發短韻母,長韻母,發嘿哈鍛煉聲音的彈性。然後低音中音高音發韻母,發螺旋音拓寬自己的音域和音高,最後練一下口腔共鳴胸腔共鳴。然後就可以練繞口令稿件了。
H. 播音聲音是怎麼練的
1、第一步,練習發「氣泡音」。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這就是「氣泡音」。「氣泡音」是一種很好的開嗓方式。
(8)播音主持專業的發音訓練擴展閱讀:
播音發聲力求達到下列目的:
(一)吐字准確清晰。這樣的吐字可維護廣播電台或電視台播音的發音規范性,同時克服由於這種交流方式的非可視性、噪音等特殊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准確是指發音合乎規定的發音規范;清晰是指語音有較高的解析度,在較強的背景噪音中也能聽清楚。
(二)聲音富於變化。聽眾或觀眾在利用廣播或電視接收信息時具有主動選擇權,為了有效地吸引聽眾,播音員必須善於使用富於變化的聲音,避免單調的發音。聲音的變化包括音高、音色、音量、吐字力度、速度等各種聲音要素的對比變化。
(三)聲音和諧動聽。由於播音的職業特殊性,聽眾對播音員的聲音除了發音上的要求之外,還附帶有一種審美要求。因此,播音員的聲音不論其音質如何,都應當是和諧動聽的。任何令人反感的音色都會直接影響傳播效果。
播音發聲的具體方法包括:
(一)依據國家規定的讀音標准發音。
(二)利用包括傳統吐字歸音方法在內的一系列口腔控制方法求得吐字的清晰。
(三)建立以胸腹聯合式呼吸為主的氣息支持滿足上述發音方式的需要。
(四)在准確清晰的基礎上,根據語言內容和感情色彩恰當地運用音高、音色、速度等聲音要素的多層次變化。
(五)對生活語言使用的音色進行調整,形成以口腔(包括咽腔)共鳴為主,伴有一定胸腔共鳴和適當鼻腔共鳴的發聲方式。播音發聲以生活語言的發聲狀態為基礎,但在許多方面又不同於一般生活語言的發聲狀態,通常需要經過訓練才能掌握。
I. 播音主持怎麼來練習聲音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著直接的關系。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我們知道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准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准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J. 播音主持怎麼訓練聲音
一、用氣呼吸
聲音好壞的關鍵是呼吸是否正確。氣不足,聲音黯淡無光;用氣過猛,又損害聲帶,而且噪音重。一般人是單純的胸式呼吸法,聲音虛而不實,沒有底氣。
我們來看下胸膈呼吸法。膈----橫膈膜,在胸、腹之間。像一個圓屋頂,吸氣時把小腹收縮,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擴展。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積。小腹收縮,不單純向後,而是腹肌向中收縮。
訓練方法:
支點
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淺,咳嗽式堵塞式的氣息。整個上部是緊張的,要解放這部分,擴張開,就解決了。緊張點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後胸作為"支點"(即著力點,勁兒用到的地方有支點,聲音才有力度。)
吸氣
小腹向中心收縮:胸廓、大腹、腰部同時擴張。不是單純向前、向上挺胸, 而要向左右撐開。感到腰帶漸緊,特別是後腰,有向後撐開的感覺,不要提肩,也不要讓胸部塌下去。
呼氣
切忌一下把氣放出使胸、腰塌癟,而是把小腹一直堅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氣來。
二、發聲
(一)准備活動
1.活動橫膈膜。聲音打得遠不遠,要看橫膈膜的彈力。橫膈膜的力量要訓練,還有,早上睡醒了,聲帶、橫膈膜還沒睡醒,不先活動就開始讀書、練聲,嗓子就容易受傷。練習方法:"狗喘氣"。餓肚子時,急促地一呼一吸(手模胸膈可明顯感到一收一縮地抖動。要均勻,有冷空氣時,不要張著嘴做,以免刺激)。平時及每次用嗓前都可以做。
2.活動聲帶。把聲帶從睡眠狀態中柔緩地推醒。有如賽跑前活動韌帶。每次用聲以後做一下,又可起按摩的作用。做法:聲帶放鬆,用勻緩的氣流輕輕不斷地拂動它,發出細小的抖動聲,象小孩撒嬌生氣時喉嚨里發出的那種聲音。開始,它不靈活,可能不響,多做一會,自然會響。
3.聲音的圓潤和響亮,與口腔發音狀態有密切的關系。共鳴器空間大,聲音就大。下一練習就是為了擴大共鳴器。
(二)鼻腔共鳴訓練
有的人想加大音量時,就在喉鼻上使勁,結果越使越糟。音量不大,音色單薄。主要是沒有把鼻腔這個最大的高音喇叭給用上,沒有胸腔、口腔、鼻腔這三個共鳴箱打通,只用了口腔這一個。
練習方法:
1.鼻音帶出字:共鳴點找對後,用鼻音把字帶出來。
2.學牛叫----鼻彈練習
恩(第二聲)---恩(第四聲)。類似輪船汽笛、小孩撒嬌時的閉鼻聲回答"恩(第四聲)"還象打電話中的鼻聲回答"恩(第二聲)"(什麼?)"恩(第四聲)"底下必須控制氣息吸足氣,然後把氣息"叭"一下彈上去,打在頂上,不是向前從口裡敞出去。聲音要渾圓,音域上滑或者下滑,聲帶縮短拉長都很有力量,共鳴點不要變。
用哼鳴音哼歌:"恩"哼《太陽島上》、《紅河谷》
http://www.chuanyinpx.com/Article/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