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中學生教師資格綜合素質真題
㈠ 2015年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立意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森林公園呼吸清新空氣,在呼吸清新空氣的時候,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杜鵑花。
於是,我走前一點看,看到它的根很短,生長在泥土下面。我繼續向上看,一條直直的莖向上升,莖的左邊和右邊長了許多枝條,如果你不剪它,它就長得很茂盛。枝條上長滿了小小的刺,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它,就像針刺到你的手一樣痛。茂密的、碧綠的葉子長在枝條上,一串串紅紅的花朵,密密麻麻的,花朵很小,花朵中間有一點白色的果子,就像閃閃發光的星星。微風一吹,你仔細看,花朵好像在跳舞。一動一動的,在這個時候,花朵散發出香香的味道。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聞一聞花香,你就舒服極了!好像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杜鵑花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帶給人們快樂,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杜鵑花。我喜歡你——杜鵑花。
四年級:何韻欣
㈡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小學知識點
第一章素質教育
教育觀
一,素質教育的定義、概念
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一種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兒童」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均衡發展。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三,素質教育的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簡稱。新課改」的具體目標,第八次改革,2001年開始)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核心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情感)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並作為必修課)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收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知*識*點*新課改倡導的新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哪三種)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制度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知★識★點★,新的評價和考試制度核心價值的取向是什麼,三點)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學生觀
一,人的全面發展
1,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淵源古而有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馬克思注意對人的全面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勞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注意: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不是勞動)
2,全面發展的基本內涵
所謂的全面發展教育,是對含有各方面素質培養功能的整體教育的一種概況,是對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發展而實施的培養多種素質的教育活動的總成。
(★知★識★點★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是什麼,四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通常被當做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
關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的、相互統一二,學生的本質特徵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另一個主體,是相對於教師而言的。1,學生以系統學習間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直接經驗)
2,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即學生在教學中具有主觀能動性。★★★3,學生具有明顯的發展特徵(身體、心理)——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三,以人為本★★★★★1,內涵、定義
A,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學生
B,在教育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為了學生的一切C,堅持以人為本,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為了一切學生2,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A,學生是發展的人——身心發展B,學生是獨特的人——差異性
C,學生是具體獨立意義的人——教師切勿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3,以人為本,公正對待每個學生★★★★★
A,公正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權利(中職訪談)B,要公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愛無差等)
C,要公正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班集體(恰當的評價)D,要公正客觀的處理學生中的各類矛盾沖突(法官)4,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注意:因材施教並非是要減少學生的差異
學生觀的簡答題答題思路:
在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1,學生是具有主體性的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材料中教師根據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程度和要求,適時調整教學計劃,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教師與學生應建立一種民主、平等與合作的關系,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聽取、採納學生的意見。3,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做到因材施教,不一刀切,詢問其他學生的意見。注意:理論+從材料中哪句話看出來的,稍作分析。
教師觀
一、教師職業
所謂的「教師觀」,就是關於教師職業的基本觀念,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看法和期望的反映。A,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性的職業《教師法》第三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B,教師職業是以教書育人為職責的創造性(教育教學方法、理念等)職業。
有目的的培養人才是教育區別於其他社會領域的根本特徵。富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性的學生。二,教師勞動的特點
1,復雜性、創造性(教無定法)2,連續性、廣延性(時間、空間)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範性
三,現代教師觀教師角色的轉變:(單一到多元轉變)1,從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國、地、校)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四、教師專業發展1,基本內涵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涯中,依託專業組織、專門的培養機構和管理制度,通過持續的專業教育,習得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形成專業理想,專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從而實現專業自主的過程。2,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A,職前教育
B,新教師入職輔導C,在職培訓
D,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E,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知★識★點★什麼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
教育觀
一,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1,教育法的內涵
廣義的教育法是指由國家權利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護實施的教育行為規范體系及其實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關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總和。狹義的教育法則專指由國家權利機關制定的教育法律。2,教育法的特點A,主體的復雜性
教育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學校和幾乎每個家庭公民都是教育法調整的對象。B,調整范圍的廣泛性
調整的對象;調整的關系;教育領域的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二,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的解讀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解讀立法基礎:
A,理論基礎——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注意理論B,立法依據——《憲法》
C,實踐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立法宗旨(目的)
㈢ 2015下半年漳州教師資格國考幼兒《綜合素質》高頻考點及考題預測(二)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第一章 職業理念
考點5: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1.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
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在兒童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對智力的影響特別大。若在這一時期內,對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顯提高。
2.幼兒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
幼兒時期,兒童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並逐漸形成。這時他們的可塑性強,自我評價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長、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因此,幼兒教育對人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幼兒時期是性教育的關鍵期
3歲左右的兒童,開始產生性別意識,這是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幼兒能夠正確將自己的性別與社會要求的性別角色對應起來,他們的性心理就能夠正常發展。
【考題預測】
()時期,個性品質開始萌芽並逐漸形成。
A.嬰兒
B.幼兒
C.少年
D.青年
答案:B
考點6:幼兒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理念
教師要面向全體幼兒,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在提高群體素質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個體的素質。應該針對幼兒的差異因材施教。
2.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水平
教師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敗,因此必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3.將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之中
進行幼兒素質教育必須將其落實到教學之中,可通過開展多種活動和游戲來進行。
4.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幼兒的素質
對幼兒的品德教育,要貫穿在教師的言行中,不管大事小事,教師都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言行舉止去影響幼兒,做幼兒的楷模。
5.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
在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幼兒園的教育,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只有將三方面的力量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合力,保證幼兒健康茁壯地成長。
【考題預測】
素質教育的成敗,相當程度上取決於()。
A.父母
B.家庭背景
C.教師
D.社會
答案:C
考點7:「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即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還包括人的道德的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內容:(1)人的發展同其所處的社會生活條件是相聯系的;(2)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3)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4)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條件;(5)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考題預測】
()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A.教育與社會
B.教育與生產勞動
C.教育與法制
D.教育與家庭
答案:B
考點8:「育人為本」的涵義
育人為本是幼兒教育的生命和靈魂,是幼兒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
1.堅持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育人為本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堅持育人為本,就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堅持以人的全面進步和發展為本
育人為本教育思想的實質,就是堅持以幼兒的全面進步和發展為本,把人作為社會主體和中心;就是重視人本身的發展,將個體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統一起來。
3.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為本
教育的發展必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教育需要,真正體現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關注人人接受教育機會的公平性
讓所有人都能夠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是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教育公平是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
5.滿足每個人接受教育的個性需要和期望
育人為本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會和文化的多樣性,也要了解到每個人、每個學生、每個幼兒都有著不同的個性,使教育能夠滿足每一個幼兒的需求和他們的期望。
【考題預測】
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是()。
A.面向全體
B.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C.讓所有人都能夠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D.重視人本身的發展
答案:C
更多關於漳州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登錄漳州教師招考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㈣ 問:如何能查詢到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每道題的具體分數啊 2015年下半年的
這個不行吧,我們看到的都是最終分數,除非你去申請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