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格考試 » 小學教師資格筆試真題

小學教師資格筆試真題

發布時間: 2020-12-03 20:05:09

㈠ 請問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要考什麼內容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主要考核申請人從事教師職業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職業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和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擬任教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筆試的題型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為四選一的選擇題,主觀題題型包括:簡答、論述、解答、材料(案例)分析、課例點評、診斷、辨析、教學設計、活動設計、寫作等。


㈡ 小學教師證筆試考試題

小學綜合素質文化素養部分考查科技常識、藝術成就、文學常識、文化常識和歷史常識等模塊。2020教師資格筆試科目一+科目二白皮書參考答案(中小幼)

具體內容包括:傳統文化、地理名勝、美術、音樂、戲劇影視、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古代史常識、中國近代史常識、中國現代史常識、世界歷史常識、中國古代科技常識、中國近代科技常識、中國現代科技常識、世界歷科技常識。該部分內容非常廣泛,重點不明顯;考察靈活,記憶與理解相結合。結合近年試題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學、中國科技常識、中國藝術成績考查頻率較高。

㈢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考試有哪些科目

2019文山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有哪些?很多第一次參加報考的考生對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及考試內容不是很清楚,對復習內容沒有方向,中公小編就歷年文山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及內容為大家一一揭曉。(一)筆試考試科目1、幼兒園等級教師資格證需要考兩科: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2、小學等級教師資格證需要考兩科: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3、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職文化課等級教師資格證需要考三科目: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4、中職專業課及中職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證筆試只需要考中學類科目一和科目二。科目三暫不筆試,主要結合面試進行考查。註:中小幼科目一《綜合素質》考試科目名稱相同,考試內容不同。因此考生在買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的時候不要買錯了級別。2019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及內容有哪些?(二)筆試考試內容《綜合素質》主要考核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和《保教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核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核擬任教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考試內容廣泛,記憶性內容居多;知識與能力考察內容需要理解相關教育理論,考生需要深入學習,否則很難通過。(三)中學筆試學科科目分類1、初級中學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學科2、高級中學的學科知識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個學科。註:報考小學等級的筆試環節不涉及到今後任教學科,在面試報考的時候確定任教科目。報考中學等級的在筆試報名階段就需要明確今後任教科目。如果想取得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筆試就需要報考中學級別科目一科目二以及《初中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雲南中公教育小編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凡持有高等級教師資格證相同科目下可以任教低等級,滿足條件者可選擇高等級,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選擇學科。(四)筆試考試教材筆試和面試試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考生可通過中小學教師證考試指定網址下載《考試標准》和《考試大綱》。(五)筆試考試題型綜合素質: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學科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診斷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六)筆試考試形式筆試考試目前採用紙筆答題卡形式。部分地區幼兒園採用機考形式。以各地區當年考試報名公告為准。

㈣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型有哪些

幼兒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中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以及《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其中,各科目題型如下
《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寫作題,其中寫作題主觀性較強,佔分數比最重。寫作題考察的是考生的職業理念、文化素養、基本能力、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教育法律法規五大模板知識。
科目二
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和活動設計題,側重於教學活動的分析和設計。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單項選擇題、辨析題、材料分析題和簡答題。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涵蓋了學科專業知識、教學能力判斷、課程理論與實際理論運用等知識。

㈤ 求 小學教師資格證 考試 真題 。。。急啊,在線等

您好,奧孚教師資格證為你服務。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要更多的信息,網路搜一下我們的就行了。
2013年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小學綜合素質》試題及部分參考答案
(總分150分,時間120分鍾)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下列選項中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科學家是()。
A.楊振寧
B.袁隆平
C.王淦昌
D.錢學森
2.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這句話體現的原則是()。
A.方向性原則
B.公共性原則
C.國家性原則
D.強制性原則
3.有位同學將幾片紙屑隨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師路過時順手撿起來並丟進垃圾桶,該學生滿臉羞愧,王老師的行為體現的職業道德是()。
A.熱愛學生
B.愛崗敬業
C.廉潔奉公
D.為人師表
4.下列選項中,屬於專用的圖像加工處理軟體的是()。
A.Cooledit
B.Photoshop
C.PowerPoint
D.MindManager
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的理論依據是()。
A.個體需求具有層次性
B.人類智能具有多元性
C.人類發展具有共同性
D.氣質類型具有多樣性
6.下列畫家中,以畫馬著稱的是()。
A.黃賓虹
B.徐悲鴻
C.齊白石
D.吳冠中
7.李老師就校務公開問題向學校提建議,李老師的做法是()。
A.旅行教師的義務
B.行使教師的權利
C.影響學校的秩序
D.給學校出難題
8.下列選項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義勇軍進行曲》
B.《我的祖國》
C.《黃河大合唱》
D.《天路》
9.「數學家希爾伯特,華羅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推出的結論是()。
A.教育家都是數學家
B.教育家都不是數學家
C.有的數學家是教育家
D.數學家都是教育家
10.下列選項中,由美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發明的是()。
A.電話
B.B.互聯網
C.天文望遠鏡
D.電子計算機
11.下圖漫畫諷刺了某些教師的行為,這種行為所違背的師德規范是()。

A.依法執教
B.熱愛學生
C.愛崗敬業
D.廉潔從教
12.依據育人為本的理念,教師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培養學生的特長
B.發展學生潛能
C.尊重學生的個性
D.私拆學生信件
13.班主任張老師按照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調整座位,將考試成績在班級後五名的學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張老師的做法()。
A.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B.是激發學生的重要手段
C.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D.是管理班級的有效手段
14.課間,小利正在同學面前大聲朗讀小娟的日記,被走進教室的小娟發現,小娟找到班主任訴說此事,班主任最恰當的做法是()。
A.制止小利的行為
B.勸說小娟寬容小利
C.批評小娟是告狀
D.勸說小利不要聲張
15.「我要是說了我朋發的隱私,他准會大發牌氣,我朋發沒有大發脾氣」,由此可推出的結論是()。
A.我朋友是個溫和的人
B.我沒談我朋友的隱私
C.我朋友為人到是挺不錯的
D.我談了我朋友的隱私
16.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釋的主要內容是()。
A.條件反射
B.基因理論
C.細胞學說
D.進化論
17.下面對平面幾何中有關三角形的性質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
B.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C.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都是45度
D.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相等
18.《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對中小學教師實行()。
A.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B.每五年一周的全員培訓
C.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D.每兩年一周期的全員培訓
l9.董老師上游戲課時,小明總愛舉手,但是答題經常出錯,小強不愛舉手,但是點名提問時卻總能答對,教師下列的做法中,最適合的事()。
A.表揚小明愛舉手,批評小強不發言
B.批評小明總出錯,批評小強不發言
C.啟發小明多思考,鼓勵小強多舉手
D.批評小明總出錯,表揚小強愛思考
20.使用PowerPoint製作演示文稿時,如果要插入圖片,下列不能完成該項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插入」—「圖片」—「來自文件」—選擇路徑和文件,點擊「插入」
B.復制圖片,在PowerPoint編輯頁面點擊滑鼠右鍵,選擇「粘貼」
C.復制圖片,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編輯」—「粘貼」
D.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插入」—「圖片」—自選圖形,選擇圖片文件
21.某縣小學教師李某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的申訴的機構是()。
A.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B.所在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C.當地縣級人民政府
D.學校教工代表大會
22.教師對解除收容教養,勞動教養後回校的未成年學生,應當()。
A.限制其與其他同學解除
B.按其以往表現評價品行
C.限制其使用學校的設施
D.允許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23.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育威信來自於()。
A.教師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會上尊師重教的傳統
C.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
D.教師的社會地位優勢
24.下面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B.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C.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D.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25.教師進行人格修養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中
B.無法即法
C.取法乎上
D.取法乎下
26.下列選項中,以孔雀舞著稱的我國的少數民族是()。
A.藏族
B.土家族
C.傣族
D.蒙古族
27.下列選項中,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是()。
A.《九成宮醴泉銘》
B.《赤壁賦》
C.《蘭亭集序》
D.《洛神賦》
28.下列選項中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的是()。
A.歌德
B.安徒生
C.凡爾賽
D.高士奇
29.五年級學生小濤經常曠課,不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學校對小濤進行恰當的教育方式是()。
A.等待他自我醒悟並改正
B.了解情況後進行耐心教育
C.批評教育無效果開除他
D.將他交給家長批評教育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一天,一位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主題是「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老師安排學生去校園里甚至校外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並要做好記錄,走出課堂的孩子們顯得很興奮不久,一位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找到一隻螞炸。」其他同學圍過來看,突然一個同學說:「這是一隻公的。」圍觀的同學鬨堂大笑。老師問道:「你怎麼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得高。」他自信的說。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的!老師及時表揚到:「你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研究一番。」孩子認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有一位同學跑來告狀:「一個同學把螞炸踩死了。」老師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他走過去,幾個同學正在氣呼呼地責備那個同學,這位老師說,「一個螞炸也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們應該愛護有生命的物體。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無意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它安葬了吧!」於是,在學校的草地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可以說在這潛移默化中,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會比多少遍說教來得更為深刻有效!
問題: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該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材料
何老師班上的小龍,經常遲到曠課,不完成作業,還欺負同學。在多次批評教育無效後,何老師決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狀。到小龍家時,何老師驚奇地發現他正在做家務,見到何老師,小龍吃了一驚,但還是喊了一聲「老師好」後跑回房間。在同小龍父母交談後,何老師了解到小龍家庭貧困,父母早出晚歸,於是何老師把本來要告狀的話收了回來。第二天,何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小龍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在家能做家務,希望同學們能向小龍學習,接下來,何老師安排他負責班級衛生工作,並對他的盡職盡責及時給與表揚,沒過多久,小龍在課堂上認真多了,同學關系也融洽了,還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何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比如園里那一棵古松,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但是你從正面看,我從側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古松雖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卻是兩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畫成一幅畫或是寫成一首詩,我們倆藝術手腕盡管不分上下,你的詩和畫與我的詩和畫比較,卻有許多重要的異點。這是什麼緣故呢?這由於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一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心裡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坎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動向西想,他只在聚精會神的觀賞它的蒼翠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從此可知道這棵古松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直覺都是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摘編自朱光潛《談美》)
問題:
(1)作者為什麼說(園里)「這棵古松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4分)
(2)請另舉一例,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的理解。(10分)
三、寫作題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期望,也是他師范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有人說:「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所以『學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說:「教師以育人為天職,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身正』最重要。」……那麼,你的看法呢?
請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題目自擬,立意自定。字數為800—1200字。
參 考 答 案
一、單選題
1.A2.3.C4.D5.D
6.B7.B8.A9.A10.D
11.B12.C13.A14.B15.B
16.C17.A18.D19.C20.C
21.C22.B23.A24.B25.C26.B
27.【答案】D。圖片和自選圖形是同級按鈕。
28.【答案】C。否定後件能夠推出前件。
29.B
二、材料分析(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4分,共42分)
30.【答案要點】
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學課。從教室職業理念的角度,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1)該教室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得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素質教育要以培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材料中的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安排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這正是對他們實踐能力的鍛煉。
(2)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學生觀。全面發展的學生觀,是把學生看做主體需求、能夠主動發展;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把學生作為有差異、有個性的人。該老師做到了以上幾點,鼓勵學生主動地去尋找物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當學生給出解答時,該老師還及時表揚學生,並對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見老師把學生當作有發展潛力的人。當有學生踩死螞蚱的時候,該老師並沒有批評學生,而是安慰學生,進而讓學生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3)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師觀。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以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途徑來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材料中該教師的角色正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啟發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31.【答案要點】
何老師開始向家長告狀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後來的做法是遵循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是值得學習的。
首先,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材料中何老師對學生進行家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學生的情況以後,收回了向家長告狀的話,在第二天表揚了小龍,並在之後讓他負責衛生,及時表揚他,體現了何老師對小龍的關愛,促進了小龍全面、主動、健康的發展。
其次,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教書育人。材料中教師對從小龍的實際情況出發,抓住他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很快小龍學習上和品德上都有了提高,這充分體現了何老師的行為促進了小龍的全面發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總的來看,何老師從最開始對小龍批評教育到要去向家長告狀,最後在見到家長後改變初衷,並在之後對小龍進行以表揚為主的教育這樣一個過程中,其中關鍵是教師要關愛學生。只有在全方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採取合理的做法進行最佳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應在尊重家長的基礎上與家長進行平等、恰當地溝通,而不是向家長告狀這樣的形式。

32.【答案要點】
(1)因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客觀存在的,另一半將隨著觀者的性格情趣和觀點態度而展示出不同的面目。
(2)對於極客觀的東西,它們的形象隨著觀者的情趣和性格的差異呈現出迥異的面目,其主管成分的緣由是觀者的主觀色彩知覺,對於文中的客觀事物古松,木商、植物學家、畫家三種人群分別代表著三種不同的主觀色彩認知——實用態度、科學態度、美感態度;
比如,對於生活中極客觀的茶壺,實用主義者研究它的生活實用價值,可以用來泡茶、解決口渴問題。商人會考慮到做茶壺買賣是否會帶來利益;養生家會考慮茶壺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是其化學成分,用此類茶壺泡茶是否有益身體健康;藝術家則會全副精神傾注於茶壺本身,不計實用、不推求關系、條理和因果,只是只覺地感知它的形式、花樣、顏色的優美。
觀者從多種不同的角度,用三種不同的感知——實用態度、科學態度、美感態度,使得客觀東西的形象帶有主觀色彩。
三、寫作題(5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
請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於1000字。
【分析】
1、審題
· 審文體——議論文
· 審題型——材料作文
· 審要求——字數要求
2、立意——確定文章的觀點/中心思想
材料中表面上讓考生選擇「學高」重要還是「身正」重要,其實根據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建議考生立意時兩方面都兼顧,分別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不要偏頗!
3、選材
從闡述原因、舉例子、反面論證、援引觀點等方面進行搜索材料,比如說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4、布局即議論文的結構

㈥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主要題型有哪些

《綜合素質》題型包括:29道單項選擇題,每道題2分;3道材料分析題,每內道14分;1道作文題,每道50分。
《教育知識和能力容》的考試題型考查四種,分別為單選題、辨析題、簡答題與材料分析題;其中單選題21道每道2分、辨析題4道每道8分、簡答題4道每道10分、材料分析題2道每道18分。

㈦ 小學教師資格筆試大題應該背哪些,感覺知識點太多了。求解答

1、一個國家學制建立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答:學制建立的主要依據有以下方面:

(1)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

(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3)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4)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國外學制的影響。

考點:學制、學制建立的類型、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

2、簡述主觀能動性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

答:個體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意識和活動對於客觀世界的積極作用,個體主觀能動性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內在動力;

(2)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考點: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遺傳與人的發展、環境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發展、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3、簡述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

答:學校教育制度可以分為單軌學制、雙軌學制和分支型學制。

(1)雙軌學制:一軌是學術教育,為特權階層子女所佔有,學術性很強,學生可升到大學以上;另一軌是職業教育,為勞動人民的子弟所開設,屬生產性的一軌。兩軌之間互不相通,互不銜接。以英國為典型代表;

(2)單軌學制:從小學至大學,形式上任何兒童都可以入學的單軌制,以美國為代表;

(3)分支型學制:既有上下級學校間的相互銜接,又有職業技術學校橫向的相互聯系,形成了立體式的學制,它是介於雙軌學制和單軌學制之間的分支型學制。以蘇聯為代表。

考點:建立學制的依據、現代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我國當前學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4、簡述如何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答: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1)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打開想像力的大門;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4)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喚起學生的想像;

(5)注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6)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像力;

(7)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考點:想像的概念、想像的加工方式、想像的功能、學生想像力的培養

5、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

答:《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提出「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其中「學生為本」包括:

①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

②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

③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考點:制定《小學教師專業標准》的意義與價值、《小學教師專業標准》的實施建議、《小學教師專業標准》中對小學生的態度和行為的要求、師德為先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教學中體現學生為本、理解與認識教師的職業、教師的個人修養與行為

6、兒童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兒童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1)生理的差異。比如身高、體重、內臟、肌肉、機能等方面的差異。

(2)心理的差異。具體表現在:

①認知上的差異,包括感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

②情緒情感和意志的差異;

③個性心理差異,比如需要興趣和動機的個性傾向性的差異,能力氣質和性格的差異。

考點: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維果斯基文化發展理論、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發展理論的教育價值

7、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答: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具體包括五大類:

(1)生理需要。它是指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

(2)安全需要。需求受保護與免遭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要;

(3)歸屬與愛的需要。它是包括友誼、愛情、歸屬、信任與接納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兩方面;

(5)自我實現的需要。它是指個人成長與發展發揮自身潛能實現理想的需要。

一般情況下,當某種低層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滿足後,就會向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多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考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觀、教育觀、以人為本的基本教學模式

8、簡述學校產生的基本條件。

答:學校產生的基本條件有:

(1)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2)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分離為學校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分子;

(3)文字創造知識的積累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與充分的教育內容;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分子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考點:學校產生的條件、學校文化特徵、學校文化形式、現代學校教育制度類型

9、簡述知覺的一般特性。

答:知覺的一般特性包括:

(1)知覺的整體性。對客體的知覺總是以自己的過去經驗來補充當時獲得的感覺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

(2)知覺的理解性。人的知覺,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感知的事物進行加工處理,直覺地理解其意義,並用詞的形式把它揭示出來;

(3)知覺的選擇性。按照某種需要和目的,主動而有意地選擇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而把周圍其餘的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

(4)知覺的恆常性。當距離、角度或光線的明暗在一定范圍內發生了變化時,我們的知覺映象仍然相對不變。

考點:感知覺的概念、感覺的種類、知覺的種類、感覺的規律、知覺的規律、學生感知覺的發展

10、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

答: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如下:

(1)不要給學生下定義或分等級,而是要客觀地給學生作一次比較全面的總結;

(2)評價的內容要注重學生發展的過程,要正確評價一個學生,不能只是著眼於他眼前的表現,也要關注他以往的表現,更要注重他未來的發展;

(3)教師要注意觀察、發現、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並把它記下來。

考點: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現代教育評價的理念

11、簡述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答: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影響著教育的價值取向;

(2)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

(3)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

(4)文化影響著教育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力量。

考點:教育與社會經濟制度的關系、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教育與科學技術的關系、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12、依據遺忘規律如何合理組織復習?

答:依據遺忘規律合理組織復習的措施包括: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考點:記憶的品質、記憶的分類、識記的規律、保持的規律、遺忘的規律、遺忘的種類、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影響遺忘的因素

13、簡述學校心理輔導的原則。

答: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原則;

(2)預防和發展相結合原則;

(3)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4)學生主體性原則;

(5)個別對待原則;

(6)整體性發展原則。

考點: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與途徑、心理輔導的原則、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 、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14、簡述短時記憶的特點。

答:

(1)信息保存的時間很短,最多不超過一分鍾;

容量有限。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個項目,平均值為7;

(3)短時記憶是信息從瞬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一個過渡階段;

(4)主要採用的編碼方式是聽覺編碼和視覺編碼,以聽覺編碼為主。

考點:記憶的品質、記憶的分類、識記的規律、保持的規律、遺忘的規律、遺忘的種類、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影響遺忘的因素

15、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有哪些?

答:新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時代的關系;

(4)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考點: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和注重學生經驗

16、簡述班主任培養班集體的主要方法。

答:班集體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展的過程。班主任培養班集體的主要方法有:

(1)確定班集體共同的奮斗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

(3)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

(4)形成班級良好的輿論和班風。

考點: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管理模式、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班主任的領導方式、班主任的工作內容與方法、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的主要內容

17、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發展劃分為哪幾個階段?

答: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主要特徵:感覺和動作的分化;客體永久性;問題解決能力開始得到發展;延遲模仿的產生。

(2)前運算階段(2~7歲)。主要特徵:自我中心;符號功能;思維具有不可逆性;泛靈;沒有守恆概念。

(3)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主要特徵:守恆觀念的形成;思維運算必須具有物體的支持,可以進行簡單的抽象思考;理解原則和規則,刻板遵守規則,不敢改變;思維具有可逆性。

(4)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以上)。主要特徵:抽象邏輯思維能夠進行假設、推理、反思;能夠理解符號意義、隱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維具有可逆性、補償性、靈活性。

考點:皮亞傑的品德發展階段理論、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論、品德的培養方法

18、簡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答:

(1)所謂自我效能是個人根據以往經驗,對某一些特定工作或事物,經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這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

(2)它的功能有:

①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以及對活動的堅持性;

②影響人們努力的程度、堅持性以及在困難面前的態度;

③不僅影響新行為的習得,而且影響已習得行為的表現;

④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考點: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勒溫的期待價值理論、成敗歸因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就目標理論

19、影響遺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遺忘的主要因素有:

(1)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

(2)材料的意義、性質和數量;

(3)學習程度;

(4)材料序列對遺忘也會產生影響。

考點:記憶的品質、記憶的分類、識記的規律、保持的規律、遺忘的規律、遺忘的種類、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影響遺忘的因素

20、簡述阿諾德的「評定—興奮情緒學說」。

答:情緒的評定—興奮學說首先把環境影響引向認知,在情緒問題上提出了評價的概念。把生理激活從自主神經系統推向大腦皮層,同時把認知評價與外周生理反饋結合起來,該學說主張:

(1)情緒產生於在大腦皮質水平上的評價過程。

情緒的評定—興奮學說是以評價概念為依據的。阿諾德認為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評價—情緒。評價是一個對知覺進行補充的過程,使得個體產生一種做某種反應的傾向。如果這種傾向足夠強烈,就被稱為情緒。

(2)情緒產生於大腦皮層與皮層下部位的相互作用。

阿諾德認為從刺激到評價再到情緒產生的這個過程,其生理基礎是大腦皮層與皮層下部位的相互作用,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產生的最重要條件。依據評價的結果轉化為被感受到的情緒體驗,如恐懼、憤怒、厭惡等。

考點:情緒和情感的關系、對學生情緒調節的指導、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德學說

21、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傳遞—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傳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創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考點:教育與社會經濟制度的關系、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教育與科學技術的關系、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22、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備好課是教好課的前提,教師備課要求如下:

(1)教師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鑽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也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寫好三種計劃,即學年教學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

考點: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上好課的基本要求、作業布置的形式、學生成績檢查的基本要求

23、簡述壓力產生的來源。

答:心理學家在研究中把造成壓力的各種生活事件進行分析,提出了四種類型的壓力源:

(1)軀體性壓力源;

(2)心理性壓力源;

(3)社會性壓力源;

(4)文化性壓力源。

考點:自我防禦機制

24、簡述教師培養學生注意力的方法。

答:培養學生注意力的方法如下:

(1)運用注意規律組織教學

①根據注意的外部表現了解學生的聽課狀態。

②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注重講演、板書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2)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培養間接興趣;合理組織課堂教學,防止學生分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考點:注意的基本特徵、運用注意規律組織教學、小學生注意力的發展、中學生注意力的發展

25、為什麼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

答:教育對人的發展特別是對年青一代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和促進教育。原因是: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考點: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遺傳與人的發展、環境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發展、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26、簡述美育培養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意義。

答:在全面發展教育中,美育具有重大意義:

(1)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2)美育能夠促進學生科學世界觀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3)美育能夠促進體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考點:德育的功能、學校德育的內容、智育、體育、勞動教育

27、簡述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理論。

答:

(1)在維果斯基看來,心理發展是個體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機能轉化的過程。由低級機能向高級機能發展有四個主要表現:

①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不斷發展;

②心理活動的抽象——概括機能的提高;

③各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系不斷變化,重組形成了間接的、以符號為中介的心理結構;

④心理活動的個性化。

(2)為促進教學發展,維果斯基認為教師可採用教學支架,進行支架式教學,即在學生試圖解決超出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給予支持和指導,幫助其順利通過最近發展區,使之最終能獨立完成任務。

考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維果斯基文化發展理論、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斯基發展理論的教育價值

28、簡述動作技能的培養途徑。

答:動作技能的培養途徑如下:

(1)准確的示範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3)充分有效地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考點:安德森動作技能形成的三階段模型、操作技能形成的標志

29、簡述活動課程的特點。

答:活動課程又稱經驗課程,是與學科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指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活動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其主要特點有:

(1)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和個性出發設計課程,是學生本位、經驗本位;

(2)以學生的心理發展順序為中心編制課程;

(3)主張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嘗試錯誤,學到方法。

考點:課程類型及特點、制約課程的因素、課程目標取向分類、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30、簡述貫徹長善救失德育原則的基本要求。

答:貫徹長善救失德育原則的具體要求有:

(1)「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2)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

(3)引導學生自覺評價、進行自我修養,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考點:德育原則、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統一)原則

1、復習時間不夠。2、學習太枯燥,學不進去。3、沒有掌握學習方法。
建議放鬆心態安心備考,1、可以重新評估一下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出調整。2、可以考慮多種學習模式交叉進行學習,如記憶完了看看視頻,刷完題後看看總結。3、了解不同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
備考2019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可以在安卓手機上找「教師資格證考試助手」,蘋果手機找「希賽網」。
視頻+真題,省時又省力,應用中還會定期推出最新的備考方面的免費直播課,輕松刷題、看視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