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職業理念
A. 2018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科目綜合素質:職業理念
從全國教師資格考試開始實行到現在,綜合素質的題型和考查內容幾乎不變,主要包括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文化素養、閱讀理解、邏輯推理、信息處理和寫作能力。
那什麼叫職業理念呢?所謂的職業理念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三觀」——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對於這一部分的內容會涉及到4道單選題和1道材料分析題,總分值22分。其中教育觀包括兩個方面:素質教育的內涵以及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
我們主要來看素質教育的內涵,它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對於這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它旨在提高國民素質,而不是學生素質,所以這一點在材料分析題中幾乎不會出現。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這句話的核心在於「全體」二字。一說全體那就是每一個學生,而不再只是關注一部分或少數學生。這一點在材料分析題中出現的頻率特別高,當材料中體現了教師關注差生、調皮搗蛋或與眾不同的學生,以及採用集體討論的方式等的時候要能夠想到這一點。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這句話是說過去應試教育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其他方面,而素質教育所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文化成績,還關注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以及學生的思想品德、性格、行為習慣、情緒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因此,當材料中出現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如何養成良好習慣等闡述時就要馬上想到這一點。總之當材料中涉及到教師不僅關注成績,還關注到其他方面的時候就體現了這一點。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這句話是說素質教育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還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比如學生的優點、特長等。通過發現他們的優點、特長,在此基礎上進行因材施教、長善救失。在這里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材料中提到了優點就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只有體現了發現學生特長並且培養了學生的特長,才能體現這一點。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創新不僅指教師的創新,如教師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指學生的創新,如學生給出新穎的答案、與眾不同的想法時,老師不去遏制學生,而是順勢去引導,這也體現了創新;而實踐能力更多的指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所獲得的知識與能力。這里要注意一點,只要體現了創新或實踐中的任意一點,就能體現這一點了。
綜上所述,就是職業理念中素質教育的內涵這一知識點了,也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答題理論。希望大家在答題時一定要緊扣材料進行分析,條理清晰地呈現答題要點。
B. 教師資格證的考題有什麼特點
1、《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是教師資格必考的科目,考試題型單選(29個),其中25個是綜合素質上,包括職業理念(4個)、職業道德(4個)、法律法規(8-9個)、文化素養(8-9個),4個是綜合素質下,包括邏輯思維和信息處理能力,材料分析三個,分布在職業理念、職業道德和閱讀理解各一個,還有一個作文題。
綜上考情分析,分值側重點主要在這幾個模塊:職業理念、職業道德和作文,作文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夠提高的,依靠平時的積累和融合教育學的相關理念,按照作文的基本要求分值也不會很低,我們能夠短時間提高的就是在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這兩部分。職業理念的內容包括三觀: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每年在這其中會有4道單選和一個材料分析題,因此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記憶,做材料的時候要清晰的知道每個觀點其中能夠用到的觀點,比如教育觀包括素質教育基本內涵和教學觀,學生觀包括「兩獨一發」,教師觀包括角色的轉變和行為的轉變兩方面等。內容不多,重點在於運用,所以平時備考時就需要輔以題目的練習操作,保證做題的思路。
職業道德的內容包括「三愛兩人一終身」,備考方式跟職業理念一樣。
法律法規和文化素養是屬於識記類,建議第一輪預習時快速瀏覽一般內容,第二遍結合題目把握出題方向,第三遍將不理解的著重記憶,一般這樣作對法律法規的題目就沒有太大問題,但文化素養部分考的是知識的廣度,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多得依靠平時積累,並且也難以把握考試方向,所以如無太多時間,這部分弱化處理。
2、科目二
中學科目二考試題型涉及單選、辨析、簡答和材料分析,小學考試題型單選、簡答、材料分析和教學設計,題型的多變必然帶來內容涉及很廣,相對科目一來說,科目二更難,也不能像中和素質一樣明確方向,所以往往帶給廣大考生的感覺就是不知道怎麼入手,內容太多不知道那些該重點記憶,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一些內容專業性更強,也不是很好理解。那麼到底該如何備考呢?
首先,第一輪准備的時候先瀏覽目錄知道大概的內容範圍,接下來快速瀏覽內容,有個整體感知。其次,總結重要考點。一般考試大的模塊會放在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當中,具體的知識點比如:身心發展的規律、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教學原則和方法、德育原則和方法、認知過程、學習動機、學習遷移等,並就這些內容重點識記和理解,解決好重難點。然後,突破難點。第三輪復習要配合相應的習題進行檢測,如果還有沒有掌握的那就需要在鞏固加強,突破難點,獲得高分。最後,針對小學的教學設計,一般考試中會有不同科目的篇目供考生選擇,那就可以根據自己擅長的就可以,平時復習的時候可以針對自己面試想要考的科目進行復習,找到小學學段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多練一練教學設計的撰寫,做到考試的時候游刃有餘。
C. 教師資格證的綜合素質都是什麼
《綜合素質》考察的內容包括: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等內容,題型主要是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寫作題。
在試卷結構上,一般情況下,都是如下設置的,但是不排除個別年份有微調的情況:職業理念4道單選,1道材料;法律法規8道單選;職業道德4道單選,1道材料;文化素養9道單選;邏輯2道單選;信息處理2道單選;閱讀理解1道;寫作1道。共計29道單選題,每道題2分;3道材料分析題,每道題14分;1道寫作題,50分;卷面合計150分。
D. 教師資格證考試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的作答方法
一、材料分析題的踩分點
教師資格證考試職業理念的材料分析題考查內容主要涉及學生觀,教師觀,和教學觀等三個方面內容,首先需要明確答題的內容,一般我們可以明顯從題乾的問題中獲取它的采分點。例如請用新課改所倡導的學生觀來評析一下材料中的李老師的做法,由此可以很清楚的明確踩分點是教學觀的相關內容。
其次需要在頭腦中提取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生觀中相關的考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再次要將采分點和材料緊密結合。
學生是發展的人一般體現的是教師不固定看待學生,對待差生也能抱著發展的眼光去看待。
學生是獨特的人一般體現的是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不同,採用不同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一般體現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思路
首先,拿到一篇教師資格證考試材料分析題,需要粗略的閱讀本文教師的做法是好的還是不恰當的,如果是合理的可以在卷面中作答該材料的教師符合以人為本/素質教育觀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予以提倡的。
其次,再次閱讀教師資格證考試材料,這一遍閱讀一定要細致的分析每一句話中的教師行為,爭取能夠依據材料,對應試切的踩分點。明確踩分點的內容後,結合材料去對應踩分點。例如如果材料中體現了尊重學生各自的特點,那麼體現了學生是獨特的人這一踩分點,一定要仔細閱讀材料一一對應踩分點。
再次,此次閱讀,主要是結合找尋到的教師資格證考試踩分點,按照答題思路,作答在卷面中。
三、材料分析題的作答要求
找尋到了踩分點並且緊密結合材料後,緊接著就是按照總分總的方式進行作答。
第一步,總:因為是材料分析題所以肯定會要你根據題干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判斷,那麼在總這個部分就要先根據材料總體評價老師的行為是對的還是錯的,以及為什麼對為什麼錯,是遵循了還是違背了學生觀。
第二步,分:這一部分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答題的主要得分點,在這部分答題要注意分段書寫,每一段都要有開頭+名稱+解釋+材料中+回扣。例如:首先,老師的行為遵循了學生觀中學生是發展的人一般體現的是教師不固定看待學生,對待差生也能抱著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材料中……,所以老師遵循了學生觀的教育思想。
第三步,總:這一部分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答題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也是一個總結部分,但這部分不再是評價老師的對錯,而是作為今後對教師工作基本要求的一個認可和落實。例如:今後如果我能有幸走進教師工作崗位,我一定會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等對老師的基本要求。
希望大家通過本次講解能夠快速屢清教師資格證考試材料分析題的答題點,答題的思路,並且能夠熟練掌握答題技巧,爭取備考成功。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E. 教師資格證里的綜合素質考的是什麼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中主要是包括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基本能力五大模塊,分別以單選題、材料分析題以及寫作題等形式考核,試卷難度適中,其中選擇與材料分析題較為簡單,常識題考查難度較大,寫作題難度適中,復習時建議可以用上學吧教師資格證等學習題庫做做題復習。
F. 教師資格證里的綜合素質是考什麼素質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主要包括5個方面。
1.職業理念三觀(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
2.教育相關法律法規
3.教師職業道德(兩個規定規范)
4.教師文化素養
5.基本能力
G.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都包括哪些內容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主要包括5個方面。
1.職業理念三觀(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
2.教育相關法律法規
3.教師職業道德(兩個規定規范)
4.教師文化素養
5.基本能力
教師資格證具體的考試科目和學歷條件如下:
幼兒: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
小學: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以上。
中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以上。
(7)教師資格證職業理念擴展閱讀:
1.思想品德條件
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經申請人員單位或戶籍所在地鄉(鎮)或街道辦事處思想品德鑒定合格;應屆畢業生由所在學校進行思想品德鑒定。
2.各種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學歷要求
(1)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必須具備幼兒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其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學歷應當視為不合格學歷。
(2)取得小學教師資格.必須具備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師范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其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學歷應當視為不合格學歷。
(3)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4)取得高級中學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5)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由於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教育教學的特殊性.對於一些具有特殊技藝的人員.學歷要求還可以適當放寬,具體放寬到什麼程度,要根據個人所具有的特殊技藝而論.而且要經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才能放寬。
實習指導教師資格除了有學歷要求外.還應當同時具備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這是和其他6種教師資格的顯著區別。
(6)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3.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要求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在於從事教師職業必須具有教育教學能力,也就是說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識按照不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傳授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學習能力和道德人格,使學生的特長和潛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教育教學能力的內容廣泛,要求較高,鑒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公民的素質差異較大,因此,《(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規定,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具體測試辦法和標准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
4.擔任教師工作所必須具備的身體條件
「身體條件」應為教育教學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說是承擔教育教學任務的「硬體」,因為教師(特別是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身體條件對教育教學效果有一定影響。
《教師資格條例》第六條規定:「有教育教學能力應當包括符合國家規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體條件。」教師身體條件主要是要求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有完全的法律行為能力等。「身體條件」的具體標准參照師范教育類專業招生體檢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H. 教師資格證考試職業理念材料分析題怎麼答
1.從教育觀的角度來看,包括素質教育內涵、素質教育實施的途徑和教學觀,分別如專下:
(1)素質教屬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生活、活潑、主動地發展;素質教育是著眼於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2)以學習者為中心;教會學生學習;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關注人。
2.從學生觀的角度來看:
(1)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具有個性差異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2)學生是獨立的完整個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需要尊重、學生具有發展的潛力,做到因材施教。
(3)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從教師觀的角度來看:
(1)現代教師觀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2)現代教師觀倡導教師應該尊重、贊賞學生,幫助、引導學生,注重反思,加強合作,關注自身專業發展。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履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I.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都考什麼
綜合素質考試題型:
1.單選題29個,共計58分;
2.材料分析題3個,共計42分;
3.作文題1個,共計50分;
考試內容:
1.教師職業理念
2.教育法律法規
3.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4.文化素養
5.基本能力,也就是寫作
J.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都包括哪些知識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綜合素質主要包括5個方面。 1.職業理念三觀(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 2.教育相關法律法規 3.教師職業道德(兩個規定規范) 4.教師文化素養 5.基本能力教師資格證具體的考試科目和學歷條件如下:幼兒: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小學: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以上。中學: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能力、面試。報考條件:大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