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板書模板
① 初中語文教案怎麼寫,就是教師資格證那20分鍾都寫什麼
教案模板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常是字詞掌握+文體知識+讀寫聽說中的某一項具體能力
2、過程與方法:上課的流程,比如讀-議-悟-寫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並體現在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在「知識能力」目標中選擇
教學難點:在以上3個目標中選擇
教 學 過 程
一、課前導入:激趣
二、初讀感知:了解文章內容,概括。
三、精讀探究:針對某一具體片段,揣摩作者思想情感。
四、品讀賞析:學習表達方式
五、拓展延伸:鍛煉思維,舉一反三
六、小結
板書設計
由於只有20分鍾,教學過程沒辦法細寫,只要概括說明這一步要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就可以了。「板書設計」這一環節最好要顧及,實在時間不夠就只能拿掉。
附一份範例給你:
《馬說》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2)過程與方法:按「感知與積累——探究與發現——應用與提升」三個環節設計,逐層推進。
(3)情感價值觀: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教學過程:
(導語執教者自行設計)
一、感知與積累
1、解題(教師解釋《馬說》之「說」)。
2、學生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哪幾種馬,主要是寫了哪種馬。
3、學生二讀課文,圈出課文中「千里馬」字樣。
4、請學生念出有 「千里馬(千里)」字樣的句子(課文第一段與第二段每一句都有「千里馬(千里)」 ),並用自己的話講出這些句子的意思.。(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文註解,通過查閱工具書、互相研討,力求自己解決重點實詞、重點虛詞、重點句子和難句,必要時教師補充訂正。這是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以後教學的基礎。)
5、指導朗讀重點段落。
二、探究與發現
1、通過反復誦讀文本和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2、討論:從現代人的觀念看,千里馬應該有什麼表現,或千里馬應該對自己的遭遇負什麼責任。
(這一設計是針對教學難點進行突破,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集體討論、教師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理解文章情感)
三、應用與提升
《馬說》既是埋沒人才的社會現實的反映,又是韓愈個人懷才不遇憤懣情緒的流露(他認為自己應得到更好的待遇)。請你給韓愈寫幾句安慰的話。寫完後展示點評。
(設計這一步既是在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是否領會作者思想情感,又是語文學習生活化的一個拓展。)
② 教師資格考試的教案設計應該怎樣寫,有模板嗎
網友:教師資格考試教案沒有具體模板,就根據平時上課的要求寫就好了。給你一教案參考一下:
《媽媽的愛》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熟悉6個生字。讀寫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文,理解有關媽媽的愛的句子,體會感受媽媽的愛。教育學生也要像媽媽那樣,去愛我們的媽媽。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有關媽媽的愛的句子。
教學難點:體會感受媽媽的愛,教育學生也要像媽媽那樣,去愛我們的媽媽。
課前預備:課文錄音帶、歌曲碟、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抓住字眼談話揭題。
師板書「愛」字,提問: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些什麼?指名回答(爸爸媽媽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同學之間的友愛、愛勞動、愛祖國……)教師小結:在這么多的愛中,有一種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那就是媽媽的愛。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2課,導入新課。在愛的前面板書:媽媽的並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培養情感
(一)初步感知激發情感
1.播放課文配樂錄音,激發情感,讓學生初步體會書中從哪幾件事描寫了媽媽的愛。
2.學生試讀課文,注重讀准字音,熟悉生字,新詞和長句子要多讀幾遍。
3.劃出課文中的生字,並連著詞讀一讀。
(二)檢查學情及時反饋
1.開火車認讀生字並組詞帶讀。
2.自由讀全文,分小組討論:課文把媽媽的愛比作什麼?
5.指名說一說,引出並板書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甜甜的吻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再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中寫的是什麼事把媽媽的愛比作清涼的風、遮雨的傘、滴落的淚、甜甜的吻?
〈2〉、你們從小長這么大,你覺得那件事使你親身感受到媽媽的愛。指名回答,學生選哪一節,就從哪一節開始學,重點指導讀好一節。
指名讀,學生評讀。再自讀自悟後四人小組討論:讀了這一節還有沒有不懂的詞、句。指名回答後再討論:每一句詩應怎樣讀才能充分表達出感(教師先范讀、然後學生試著體會讀,再指名讀,評一評(讓學生懂得媽媽的愛是無私的)
1.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節。想一想:在這一節里,媽媽的愛指的什麼?(媽媽的愛指的是清涼的風)
(2)提問:媽媽拿著扇子,汗水怎麼會濕透了她的衣裳?(在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是媽媽坐在床邊為孩子扇扇子,盡管天氣炎熱,她不顧自己,一心想著自己的孩子,所以汗水濕透了媽媽的衣裳。)
理解「濕透」、「衣衫」的意思。
(3)告訴學生: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這是孩子親身感受到的清涼的風就是媽媽的愛。
讀時讓學生體會出享受媽媽的愛的這種幸福溫馨的感情。
(4)教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採取以上學習方式,讀好另外二節。
(1)指名讀。想一想:在這一節里,媽媽的愛指的什麼?(媽媽的愛指的是遮雨的傘,媽媽的愛指的是滴落的淚)
(3)理解「遮雨」「很燙」「額頭」的意思。
(4)要求學生讀出一定的語氣,感受媽媽的愛是那樣真摯。讀第三節的最後一句要讀得慢些,教師范讀。
男生讀第二節,女生讀第三節。
師:學到這里,我們知道了夏天媽媽給我扇風,雨天媽媽為我遮傘,生病了,媽媽為我著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是多麼平常的小事。師問:你能再說說生活中媽媽對你的愛嗎?(四人小組討論,相互說說)體會媽媽的愛在這些小事中是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
3.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這一節。想一想:讀了這一自然段後,你知道了什麼?
(讀了這一節,我知道書上說的小姐姐懂得:「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她為媽媽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她對媽媽的愛,並祝媽媽節日快樂。我還知道媽媽的愛指的是媽媽對孩子甜甜的吻。)
理解「親吻」「臉頰」「獻」的意思。
(2)齊讀最後一句並回答:讀了最後一句,你是怎樣想的?
(我想:最後一句是書上的小姐姐,其實也包括我們,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媽媽的愛里一天天地長大,沒有媽媽的愛就沒有我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3)出示問題:四人小組討論:媽媽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應該怎樣回報媽媽的愛。指名回答(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教師小結板書:愛媽媽
四、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同學們想的、說的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愛里成長起來的,夏天,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雨天,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我們生病的時候,媽媽的愛是滴落的淚;當我們懂事了,或者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媽媽的愛是甜甜的吻,是幸福的微笑。媽媽給了我們許多許多的愛,我們也要用愛回報媽媽,我們永遠永遠地愛我們的媽媽。
五、深化朗讀熏陶情感
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六、齊唱歌曲表達情感
(播放歌碟)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這就是考教師資格證上教的教案。
③ 教師資格證關於古詩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④ 教師資格證考試數學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
第1問:數學學科專業知識
教師資格證考試考查數學學科專業知識,根據具體題目進行分析解答。例如2017年上:請列出數學“統計與概率”時涉及到的三種統計圖,並分析三種統計圖的聯系和區別。
第2問:教學目標設計
作答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板: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xx的算理。(低年段)
(2)學生能夠知道xx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並理解xx豎式中每個數的含義。(低年段)
(3)學生能夠會按照xx的特徵、xx的特徵對xx進行分類。 (中年段)
(4)學生能夠理解並掌握簡單的求xx的方法及其意義的應用。(中年段)
(5)學生能夠理解xx的意義,掌握xx的讀法、寫法。(高年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方式理解xx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低年段)
通過觀察、分類、測量、活動 ,經歷認識xx的過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中年段)
通過交流、討論、辨析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高年段)
通過對比和分析,理解xx與xx的區別和聯系。(高年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xx的探索,學生的數學興趣(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性)得以提高(增加),能夠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的美/圖形的美),培養事物間是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
第3問: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圖片導入:為學生們呈現圖片、視頻
模板: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一段視頻),(展示圖片或視頻後詢問)大家能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圖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徵嗎?嗯,都是xxx的。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xx形。
2.問題導入: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模板:同學們!x年級x班的男女生進行踢毽子比賽,男生四人,女生五人,成績分別為xxxxxxx,提出問題:我們能幫助他們判斷男生隊和女生隊哪個隊的成績更好嘛?看同學們都在搖頭,沒關系,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講授的新知識----xxx。
3.溫故導入:復習舊知為新知做鋪墊
模板:(出示卡紙,估長方形的面積來學習今天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同學們, 這是一個xxx,它的xxx大約是多少?誰利用我們之前學過的方法估算一下?你是怎麼估的,請上來驗證一下。(生展示思路:)xxxxxxxxx,那麼xxx的面積就是長乘寬。
二、教師資格證考試新課講授
1.知識鋪墊/以舊引新
(1)老師展示素材,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提煉出數學問題。
(2)老師通過提問等方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猜想新問題的解決方法。
2.選擇方法,驗證猜想
(1)學生分組合作、交流討論,利用手中的學具探索、驗證猜想。
(2)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3.深入辨析,公式/理論推導
(1)老師帶領全班同學深入辨析,溝通不同驗證法的聯系,引發學生總結其共同特點。
(2)教師適當引導,深化學生對公式或算理演算法等內容的理解。
三、教師資格證考試鞏固練習
要求學生板演、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展示的變式題目,利用本節課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並規范學生的計算步驟,幫助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
四、教師資格證考試歸納小結
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分享本節課的收獲,包括知識點及數學思想。
教師資格證考試數學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大家務必要記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更新。
⑤ 教師資格證考試音樂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1問:音樂學科專業知識
考查音樂學科專業知識,根據具體題目進行分析解答。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2問:關於教學目標設計
作答模板: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聆聽歌曲,了解我國西方優秀音樂文化的傳統,從而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興趣,拓寬同學們的音樂視野。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作品的聆聽學唱,感受、體驗作品音樂情緒風格特徵的表達。(低年段)
通過聆聽、演唱、探究等活動,能夠感受作品的音樂情緒,理解、想像樂曲的表現內容,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中年段)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聆聽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XX(某一樂器)多變的音樂色彩。
(2)在學唱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XX(如十六分音符、切分、附點等節奏型)處理的准確到位,且不拖拍子搶拍子。
(3)在學唱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優美的聲音,自信的演唱XXX。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3問: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以直觀導入為例:為學生們呈現視頻、音頻、圖片
模板:同學們,又來到了我們快樂的音樂課堂。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請你們閉上自己的小眼睛,聽!(一段音頻,如海浪、海風的聲音等,之後詢問)大家剛才都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XXX。
【設計理由】:
貼近生活,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課程成打下基礎。
二、新課講授
1.初聽作品,感受旋律
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音樂情緒。
2.復聽作品,體會內容
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結合歌詞譜例聆聽作品,感受、思考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
3.再聽作品,學唱歌曲
教師示範,學生哼唱,一起處理譜中的重難點,分組練習,展示,教師點評。
三、鞏固提升拓展
要求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唱作品的旋律編配新的節奏型。
(或要求學生表演作品中的故事情節)
四、小結作業
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回顧本節課重難點,並歌唱作品。最後布置相關作業。
教師資格證考試音樂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大家務必要記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