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題小學
㈠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和中學的題一樣嗎
不一樣。中學考三科,小學兩科。
中學:小綜合素質(中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小學:綜合素質(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㈡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材料分析題怎麼找答題點
一、小學教師資格證材料分析答題步驟
總體來講,材料分析題答題共需要五步:
1、閱讀問題,對問題進行歸類。
2、判斷材料來源
可利用材料明顯特徵來判斷,例如出現「班主任」「班會」等可分為班級管理;出現突發事件時,可歸為課堂紀律;若出現教育材料當中有「班主任」此明顯字眼,可以判斷為班級管理類材料分析題;若是一個教育現象,一句名言,有家長等,可歸為其他類。
3、回憶每類相關考點
但要時刻牢記,萬能答題——新課改。
4、材料與考點相結合,尋找采分點
5、組織語言,形成答案,注意寫法格式,盡量做到總分總結構,並緊密聯系材料。
二、小學教師資格證材料分析題答題方法
總的來說,針對采分點,我們總結了以下三種方法來進行應對:
1.整體分析法
即對材料所說的事情進行整體把握,從整體出發,發散思維,找到題目的答題點。這種方法適合題目要求比較寬泛,答案相對主觀的題目。比如他類,2013上的對破窗理論的考查。
2.關鍵詞句分析法
抓住材料中的重點詞語或語句,從這些重點詞語或語句中分析出答題點。
3.逐一對應法,即逆推法
先在頭腦當中對材料歸屬類型的所有考點進行復習,再結合材料,主意對應考點,可對應一條算一條,其他予以排除。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不容易漏掉得分點,缺點在於一條條往上靠會比較費時。這種方法適用於一時找不到答題點的題目,但這也是本人最為推崇的方法,因為這些考點我們可以事先准備。
㈢ 小學教師資格證材料分析題怎麼找答題點
材料分析題是教師資格考試的重要題型。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會考查兩道材料分析題,每題20分。通過材料分析題,考官不僅可以了解考生教育理論水平如何,還可以了解考生是否能夠把教育理論應用與教育實踐,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一、材料分析題可能涉及到的教育理論
1.教育學理論
教育學中常用的理論包括三大類。一類是課堂教學類,運用到新課改的一些理念,如學生觀、教師觀、教師教學行為等以及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等。這些理論可以用於分析一些教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學習的案例,著重分析這些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遵循了哪些教育理念和教學原則,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有哪些可取之處等。還可以用於分析一些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觀點、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案例,著重分析這些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違背了哪些教育理念。
第二類是學生德育類,運用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分析一些教師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案例。這類案例同樣分為教師遵循德育原則的情況和教師違背遵循德育原則的情況,要根據情況進行分析。
第三類是教師職業道德,運用教師職業道德分析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符合還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要求。
2.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理論中常用的有兩個,一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常常用於分析一些學習困難學生產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他們可能由於低級層次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沒有產生學習這一高級層次的需求,所以教師、家長、同學等應該相互配合幫助這名學生滿足低級的需求,從而使他產生學習需求。
另外一個常用的心理學理論是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這一理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努力程度不夠,而不應該歸結為運氣不好或者能力不高。這一理論還啟示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努力程度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准和指標。
二、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思路
既然材料分析題考查的是應用教育理論解決教學實踐中問題的能力,所以在解答材料分析題的時候切忌只大而空地說理論或沒有理論高度地就材料說材料。答題時,既要應用教育理論,把運用到的教育理論解釋清楚,又要聯系材料,論述清楚教師的哪些做法遵循了教育理念,哪些做法違背了教育理念。
另外,最好採用總——分——總的答題思路。先總述教師的行為是符合還是不符合,是妥當還是不妥當。接著分條進行陳述,應注意先羅列相應知識點,再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最後總述教師應有的做法或者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