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格考試 » 編輯審稿規范出版資格考試

編輯審稿規范出版資格考試

發布時間: 2020-11-18 07:33:24

Ⅰ 如何保證科技期刊的質量

一、引 言
學術質量是科技期刊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當前,以大數據、移動、互聯為特徵的數字化環境下,科技期刊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機制雖然發生了變化,但科技期刊在學術質量層面的競爭沒有改變,讀者對於高質量學術內容的閱讀需求沒有改變。在新媒體廣泛應用、快速傳播、及時互動的數字化環境里,雖然極大地提升了科技期刊的顯示度,豐富了學術內容的呈現方式,然而高質量學術內容的生產依然是科技期刊數字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作為內容質量提供者的科技期刊,應始終把內容質量建設放在首要位置。科技期刊質量是學術質量(內容質量)、審稿質量和編輯質量的總體體現,科技期刊的質量主要包括政治質量、學術質量、編輯質量和出版質量,主要是由學術質量(內容質量)決定的,學術質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也是期刊編輯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展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打造學術質量高,編輯嚴謹,學術規范和傳播廣泛的科技期刊是期刊編輯界永恆的主題。近年來,已經有一些科技期刊開展了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從不同角度對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開展研究並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實踐和探索[1-6]。本文以人力視角看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從學術導向、學術水平、學術把關和學術標准與規范等角度闡述了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策略。
二、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策略
1.學術導向:主編和編委會
主編和編委會的主要功能是對科技期刊的學術導向進行組織和把關。主編和編委會負責把握正確的辦刊方向和對學術質量進行把關,為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建設在學術和業務兩方面提供指導。主編和編委會一方面能夠為科技期刊編輯工作提供學術指導,進行撰稿、審稿、推薦優秀稿件等具體工作,另一方面還能夠為科技期刊的發展和運作提供建議支持,樹立明確的辦刊目標和正確的辦刊方向,擴大科技期刊在學科領域內的影響,對科技期刊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主編是科技期刊的領軍人物,在一定程度來說,主編和編委會是科技期刊的學術代表,主編和編委會的學術權威和影響力能夠對科技期刊在讀者和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帶來較大影響,能夠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影響力和聲譽,吸引作者投稿和吸引讀者閱讀,增強科技期刊的顯示度和品牌價值。從國內外一些優秀科技期刊的出版實踐來看,主編一般由該學科領域享有盛名,精通專業,了解本學科學術發展態勢的知名學者擔任,副主編和編委會成員由主編在學科領域內聘請科學家兼職參與科技期刊出版。由於主編和編委會成員均是本學科領域有影響力的科研人員,不僅了解學科內的研究進展與動態,而且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學術影響力,這樣既有利於組稿與審稿,也有利於擴大學術期刊在本領域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主編和編委會成員同一般審稿人有所不同,主編和編委會成員不僅要在本學科領域內有學術影響力,還要在學術交流的積極性和活躍度進行考量。總體而言,只有熱愛期刊事業,熱心服務科學界,有一定的時間關心期刊,能完成期刊工作的優秀科研人員才能夠勝任主編和編委會的工作。目前國內科技期刊的主編和編委會成員,很多程度上還只是名義的,由學科領域內的科研人員直接參與科技期刊出版的還不是很多。但從發展趨勢而言,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有越來越多學科領域內享有盛名的科研人員直接參與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學科領域內科研人員與科技期刊出版呈現出融合加強的態勢。
對於科技期刊而言,其學術導向不但決定了科技期刊的未來發展,同時也對學科學術發展方向起引領作用。優秀的科技期刊不但能夠客觀反映本學科的最新進展,而且還要積極引導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因此主編和編委會成員必須強化科技期刊學術導向,總覽學科領域全局,把握學科發展動態趨勢,結合國家重點支持領域,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緊密跟蹤學科發展軌跡,密切關注和正確把握學科發展脈絡,根據學科發展態勢及時調整組稿方向,及時有效的引領和傳播學科發展動態[7]。一支負責任的主編和編委會隊伍,對於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十分有利的,能夠科學規劃,明確科技期刊各階段的發展思路和建設目標,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學術質量。
2.學術水平:作者
高質量論文是建設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關鍵之處[8]。在一定程度而言,高質量論文是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決定因素,是形成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的重心所在。學術質量作為論文質量的核心,一方面反映了科技期刊的學術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科技期刊選題的前沿性與准確性。高質量論文所包含的學術信息量的大,一些高質量論文在對學科發展態勢的把握能夠為作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參考,還有一些高質量論文有方法創新,能夠為相關問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和技術參考。正因為高質量論文是科技期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科技期刊應該充分發揮主編、編委會和編輯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了解本學科領域前沿和最新進展,跟蹤本學科發展動態,通過多種方式邀約和組織高質量論文。為了吸引高水平的稿源一方面需要做到重點項目重點約稿,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和走訪重點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動跟蹤報道國家重點課題項目的最新科研進展和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還要做到重點單位重點約稿,主動聯系承擔重點項目的科研單位和高校,及時獲取科研進展信息,挖掘優秀稿源。最後還應該充分發揮主編和編委會的學術影響力和學術資源,向優秀作者約稿,提高對優秀作者和高水平的稿源的服務質量,開辟綠色通道,對主編和編委會推薦的優秀稿件和高水平的稿源快速發表。加強對優秀論文的宣傳與傳播,最大限度滿足作者學術交流的需要。

科技期刊應以稿件質量為稿件取捨標准,以內容創新為主要原則,跟蹤學科發展軌跡,把握學科發展動態趨勢,結合國家重點支持領域,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根據學科發展態勢及時調整報道方向與重點,及時有效的引領和傳播學科發展動態。當前,科技期刊在高質量論文稿源方面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然而在當前的科技評價體系下,我國高質量論文稿源的外流十分嚴重,這對於起步相對較晚、辦刊水平相對落後的我國科技期刊而言無疑是極其不利的。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不能夠僅局限於對來稿進行編輯加工,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應當把組織、發現高質量論文稿源工作為提升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新的著力點。科技期刊編輯需要提高科學素養,了解國內外學術動態,把握學科發展態勢,提高對熱點、重點、前沿學術成果的敏感度和關注度,提升來稿整體質量,促進學科發展和科技創新。
3.學術把關:編輯,審稿人,編委會
科技期刊學術把關的關鍵是審稿,審稿是保證科技期刊學術質量,進行學術把關的重要環節,嚴格、規范和優質的審稿不但有助於提升稿件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可信度,還能夠樹立良好的學術聲譽,奠定期刊的學術地位。為了保證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科技期刊一般都以三審製作為期刊的審稿機制,不同性質的期刊有不同的運行模式,科技期刊與普通期刊相比,在運行模式上一個突出的特徵是所發表的稿件必須經過審稿(同行評議),即由同行學者對稿件科學性、創新性和可信度進行評價並提出建設性修改意見。國內外一般也把是否實行嚴格的同行評議作為評價科技期刊學術水平的指標之一。在三審制中,編輯部初審是基礎,同行評議是關鍵,編委會終審是保證。因此科技期刊必須堅持和完善三審制,注重審稿制度建設,建立了規范的稿件初審退修退稿制度。編輯、審稿人、編委會嚴格把關,最大限度保障發表論文的學術質量[9]。
初審是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基礎。編輯負責任的初審是保證稿件學術質量的首個環節,也直接決定了稿件能否進入後續審稿環節。編輯初審工作側重點在於初步審查,所謂初步審查即主要是對稿件的學科範圍和寫作形式規范進行審查,對內容和形式在宏觀整體層面上進行把握,以判斷稿件選題新穎與否,主題突出與否,學術觀點正確與否,來決定是否有必要進入外審環節。科技期刊應當重視編輯的初審環節,科學有效發揮編輯初審功能,以保證科技期刊的學術質量[10]。
外審是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關鍵。首先,需要培養和建立一支專業對口,客觀公正,評價准確,反饋及時的審稿隊伍是保障高效和優質審稿的關鍵。編輯部應積極拓展和整合審稿學者資源,完善各種信息,通過主動聯系、編委推薦、同行推薦、作者挖掘、網路查詢、參考文獻查詢和會議交流等多種途徑,利用各種手段,將熱心稿件評審,態度積極,評審嚴謹的外審學者不斷擴充和完善進來,幫助並督促審稿學者提高審稿質量,建立一支動態、高效、負責的審稿隊伍,以便實現精準送審。其次,為了確保期刊審稿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及時,在外審中,一方面要注意准確性,即編輯部盡量選擇合適的審稿人評審合適的稿件,強調審稿的針對性,提倡小同行評審;另一方面要注意時效性,即要嚴格審稿時間,加強與審稿人的溝通交流,不耽誤稿件處理時間,保證稿件審理的時效性。外審是保證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關鍵防線,編輯部在選擇審稿人時應盡量選擇責任心強,治學嚴謹,審稿認真的審稿人;還可以對稿件審稿質量和時效進行動態管理,注重審稿庫的維護與更新優化。此外,對審稿人的審稿質量和效率進行評價,從而可以對審稿人資料庫進行維護和管理,進而根據審稿人的表現進行更新優化,以保證科技期刊學術質量。
編委會終審是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保證。編委會終審能夠在把握學術導向的基礎上,統籌安排,根據科技期刊的選題方向和發稿偏好進行綜合平衡。
4.學術標准與規范:編輯
科技期刊編輯標准化與規范化工作貫穿於整個工作流程的始終,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11]。科技期刊的編輯工作,首先是一種嚴謹規范的職業行為,也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治學行為,更是一種探索進取的創新行為。科技期刊編輯標准化與規范化既有技術性規范,也有程序性規范,還有道德性規范。這些規范執行的好壞,不僅關繫到科技期刊的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也影響著科技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品質。科技期刊編輯需要執行的規范一方面有記錄期刊出版規范信息的出版形式規范,還有具體到每一篇文章從題名、摘要、關鍵詞、引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作者簡介的編排格式規范,更有維護學術聲望,凈化學術空氣的學術道德規范。科技期刊必須重視學術標准與規范,認真推行科技期刊的標准化、規范化,根據學科和專業特點,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內部標准與規范規章,結合國家相關標准與規范、行業專業標准,一起構築科技期刊出版學術標准與規范體系,保證編輯質量與學術標準的規范與統一。
加強科技期刊編輯隊伍建設,樹立全面執行學術規范的理念,並將全面執行學術規范的理念貫穿於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12]。提高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和稿件處理能力,使文章主題鮮明,層次清楚,結構嚴謹,增強文章的科學性與可讀性,切實提高科技期刊學術質量[13]。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嚴格執行學術標准與規范,從審稿、退修、編輯加工和校對各個環節都能夠做好稿件的學術標准化與規范化工作,嚴把稿件質量關和編校關,既可為科技期刊學術質量體系建設提供製度保障,亦有利於統籌安排出版工作,發揮整體優勢,實現高效運行和規模化出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技期刊學術質量[14]。
此外,還應當注重科技期刊學術道德規范建設,堅持和完善論文學術審查制度,加強學風建設。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稿件進行檢測分析,在編輯出版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都多次查重,認真比對與判斷檢測結果,從源頭上防範學術不端。建設學術誠信的良好制度體系,形成長效機制,這反過來也有利於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提升[15]。
三、結 語
在數字化、網路化的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在變化日益加劇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得到持續發展,其根本辦法必須注重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主編和編委會、作者、審稿人和編輯的主觀能動性,從學術導向、學術水平、學術把關、學術標准與規范等方面進行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科技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及時反映出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發展及研究動態,在學科發展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Ⅱ 出版專業考試中編輯加工整理題、審稿題

1.既要改正各種錯誤,也要彌補缺漏,還可作文字潤飾。

2.修改之處不能改變稿件的主題內容。

3.必須遵循稿件加工整理的操作規范。

4.直接修改,禁止使用校對符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