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教師資格證高中語文試講荷塘月色
Ⅰ 有沒有教師資格證高中語文面試通過的前輩
面試基本流程:
一、入場,交手機
二、進入候考室,抽簽(就是你的面試順序)。有兩個老師守著,此時你的資料都是自己帶著,可以看,可以隨便交流。
三、進入抽題室,此時所有資料室不允許帶的。報上手機號,電腦自動抽題(PS:一定要記得筆試報名時的手機號),列印題紙,帶著題紙和備課紙、草紙,開始備課,20分鍾,以前有人提議,備課用10分鍾,剩下的時間順順思路,但是我覺得沒必要,用15分鍾就行,然後稍作修改,你會在候考室呆一段時間的,此時不讓看教案,但是可以自己想想
四、正式面試。先上交准考證,把題紙給考官看看,一會他會還你的。結構化兩個問題,試講,答辯兩個題
五、退場,領手機回家
六、等成績
下面主要說一下正式面試的問題:
1.考官抽題,結構化面試2個問題。不要緊張,自己想到什麼說什麼就行。我今年的題目是(1)……(第一個忘了不好意思)(2)家有三斗米,不當孩子王。你是怎麼理解的?
2.回答完畢開始試講,就按照教案准備的開始講就行,這個需要注意時間,我今年沒講完,沒有布置作業就到時間了。親們注意把握時間。另外提醒:即便卡克了或者是時間到了被打斷,也一定要繼續淡定從容,別自亂陣腳。我覺得我今年過就是佔了超級淡定從容這個便宜。
3.試講完畢後,考官針對試講提問答辯,我的題目是:(1)你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板書重要嗎?為什麼?(2)板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考試前,大家都很緊張,反而我很淡定,無非就是去誰幾句話嗎,十分鍾的時間說實話講不了多少東西,所以要挑重點。注意互動,板書,聲音響亮一些,著裝不要太隨便即可,不一定非要正裝,,尤其是冬天,正裝很凍人的~~~
面試前的准備呢就是從網上下了些教案看的,沒有買書也沒買什麼資料。作為全國統考的語文,每篇文章都有可能被抽到,所以不要僥幸准備所謂的重點篇目。我今年就是准備了再別康橋和雨巷還有祝福荷塘月色,但是很遺憾我前面的抽到了再別康橋,我抽到了離騷~~~~~但是不管怎麼說,反正是過了,也就不提當時的郁悶了。當然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視自己情況決定要不要報班吧。希望我的經驗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Ⅱ 教師資格證面試中,高中語文哪篇課文說課簡單
荷塘月色不錯,很多老師都會選擇成為公開課的
Ⅲ 黑龍江省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通過率高嗎
您好,教師資格證面試通過率很高,只要您好好復習通過不是問題。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Ⅳ 《荷塘夜色》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的話,只有十分鍾時間,怎麼安排呢教案怎麼寫
導入可以使用古人寫荷花的詩詞,這涉及到語文教學中一個廣度的問題。這十版分鍾里,如果是權《荷塘月色》建議只講一段。例如,選擇的是月下荷塘的一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遞進式提問(這涉及到語文教學中深度的問題):這一段都寫了什麼?答案:葉子、花,荷香,荷波,流水。如何寫的?再分別進行具體分析。要點出通感的修辭。十分鍾也就這樣。記得留作業。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Ⅳ 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分析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一段的語文韻味,求解答
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本文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繪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典雅,藝術技巧純熟、自然,是一篇的美文。鑒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二)教學目標1、德育目標:了解作者尋求寧靜、嚮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審美情趣。
2、知識目標:學習巧妙的語言修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3、能力目標:訓練朗讀、分析、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鑒賞語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藝術手法
(四)教學難點:通感的學以致用
二、說教法:根據以上的分析以及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年齡、心理特徵(感性思維為主),擬採用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討論法。聲情並茂的配樂誦讀法:此法可使聽眾漸入佳境,引起共鳴。圖文並茂的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打出荷塘月色圖幻燈片,配合語言描繪,視聽結合,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和想像,使學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動的設疑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探討。
三、說學法:教學相長,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以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為目標,有針對性的引導他們自學自我提升。
1、 課前預習,明確課堂任務,提較好率;課後拓展,多渠道閱讀相關文章,廣開眼界,鍛煉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閱讀能力。
2、 多模仿示範朗讀,是提高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
3、 深入研讀課文,課堂上積極參與,提高思辨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導入(2分鍾)1、擬用舊知識導入法,讓學生列舉關於「荷」「月」的古詩詞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頭」「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2、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為賞析語言美,感受畫面美。
(二)4、5、6段課文分析(33分鍾)
先介紹作者是為了排遣不寧靜的心情,選擇了獨游荷塘,然後自然過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學習。(一兩句簡單的過渡需不可少,即可突出重點,又保證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
1、朗讀訓練(8分)
課前預習已整體感知文章,課堂設計配樂朗誦,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選學生代表與老師一起聲情並茂的朗讀,並進行點評。
2、賞析語言美,品味畫面美(25分)
提問:這幾段寫了什麼?都說它美,它美在何處?
理論依據:美感是一種心理現象,美感產生的生理基礎有視、聽、味、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品味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調動多種感官的想像,這種美的想像屬於心理學中的再造想像,即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圖樣進行的想像。一句話,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想像,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間,才能深刻品味到這種美。
⑴語言美
本文語言突出特點,運用大量修辭手法,神采飛揚,其中的博喻、疊詞、通感為重點,對此學生卻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潔、瑩潤、精緻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幾眼嗎?
學以致用:發揮想像,仿寫或擴寫,寫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寫、擴寫是高考考察的語文能力之一)
②疊詞
切入角度:用音樂的擊鼓打節奏方式領略疊詞獨有的韻律感,如「曲曲/折折」「陰/森森」「脈脈」節奏分別是……(學生會用手指叩響桌子去感受疊詞帶來的音樂美感,荷塘月色的靈動飄逸。)
課外拓展:《詩經》中的大量疊詞,如「關關雎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③通感:
明確定義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典型例句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讓讀者通過聯想、想像得到了嗅覺、聽覺上的雙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隱若現、撲朔迷離。
課外拓展: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大量的通感現象,注意積累。如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 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學以致用:當堂造句,鞏固消化,鍛煉文筆。
⑵畫面美
語言的美即表現出了畫面的美,詳見板書。
根據學生對美的體驗以及老師的總結,列出本堂課的主板書,見第3 頁。
3、 課堂小結(5分鍾)
心理學「注意規律」的教學運用:展出幾幅荷塘月色圖幻燈片,讓學生用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描述。此法的作用一可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二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進行自檢;三可實施啟發性教學,如下:
教育學「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教學運用:引發學生思考並討論,「圖片的荷塘月色與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你覺得哪個更美?」引導學生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表現力,最終落實本課教學目標,品位語言美,從而感受語言背後的畫面美。
4, 課後練習學以致用,運用本課語言技巧「疊詞」「通感」等,以「沙灘月色」為題寫一片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荷塘月色》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於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聖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於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見於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美.語言的音樂美。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麼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註解詳細,學生可以據注釋自行解決。
目標定位賴於教材分析,學情了解清,而教學目標的完成則有賴於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過程的實施,
如何完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見於本文特點,我的導語設置從創設情境入手,採用音樂配置畫面,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接納美的熏陶。抒情的格調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調,作者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經歷會深深感染學生,增加學生求知慾望「題好文一半」
對<<荷塘月色>>這一課題從荷塘入手,揭開荷塘是原清華大學荷花池的真面紗,再援引「老清華」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導學生去領會朱自清妙筆回春之神奇,從而由解題自然過渡到課文分析。課文分析至關重要,教學目標要在這里實現;難點要在這解決;教學重點要在這強調;提問式、講解式、討論式、朗讀式、比較等教學方式要在這充分使用。為了讓學生更好欣賞這篇美文,我分二個課時來講析,這里著重闡述第一課時,
遵循散文教學規律,在整體感知課文基礎上,從4—5段切入,品味語言,賞析課文,體會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讀。播放范讀錄音,示範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後,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也為後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其次賞析4—5段,品味語言妙處,體會景物特點。對月下荷塘部分採用賞析式教學。1、藉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作者描寫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形象逼真的寫出景物形態美、靜態美、動態美。2、採用比較閱讀體會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孫犁《荷花澱》片段,並比較閱讀本段與之景物的不同點,品味陽剛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別。3採用刪除、替換法體會語言和諧美。將「曲曲折折」「田田」「縷縷」「脈脈」等刪去,將比喻、擬人換成一般描寫比較閱讀,以突顯本文語言的和諧之美。
荷塘月光的賞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教師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經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於眼前。
小結本課需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再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最後再對這兩個畫面閱讀賞析,伴著音樂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閱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容。(課件展示)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於何?
討論三: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麼作用?
明確問題後,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於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 ,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如果說練習是教學檢測,那麼板書則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本課板書設計遵循簡明精練,突出重點,形象美觀原則。(課件展示)第一課時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