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會計資格
① 2014中級會計師考試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具體科目考試時間:http://www.dwz.cn/tUqNT
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為10月25日-26日
兩個科目連續考試。中級資格《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時長為3小時,《財務管理》科目考試時長為2.5小時,《經濟法》科目考試時長為2.5小時。
希望各位同學順利通過考試!
② 2014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各地的從業考試時間安排是不同的,你要多關注下。
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時間:http://hi..com/lwqasfitoxbclzd/item/b6ae991f2fd22cd899ce33e9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的人員,以及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一)出納;
(二)稽核;
(三)資本、基金核算;
(四)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五)職工薪酬、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六)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七)總賬;
(八)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九)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十)其他會計工作。
③ 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證是不是需要換證,具體程序怎麼處理
2014版新版會計證換證工作即將啟動,現將關於新版會計證換證工作的重點事項說明如下:
一.換證時間
新版會計證換證工作於2014年3月3日開始,2019年7月1日截止(換證周期較長,大家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此後舊版證書作廢,期間未辦理換證的會計人員,需重新考試獲得會計證。
二.換證條件
條件1.換證系統為身份證自動識別系統,本人需攜帶二代身份證原件及舊版會計證(無照片拒絕受理)辦理,當身份證信息與會計證信息匹配時(15位老身份證號將自動升級為18位),可進行下一步。不匹配時,照片不完整的,可能需要提供1寸電子照片(像素114*156,大小10KB以內);姓名完全錯誤以及姓名、身份證號需同時變更的,需提供公安機關證明原件,延後辦理。
條件2.未年檢的會計證,不能辦理換證。只有下次定期登記(年檢)時間為2016年的會計證能夠當場換證,下次定期登記(年檢)時間為2015年的,學習24小時,才可換證;下次定期登記(年檢)時間為2014年的,學習48小時,才可換證。
條件3.只能到所屬發證機關辦理當場換證。
三.注意事項
1.資料不全者一律不辦;
2.職稱考試報名期間以及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結束第15日-30日,暫停辦理換證、調轉、年檢業務。
3.2014-2019年均可辦理換證,新會計證用激光列印機列印,每本換證時間約為3-5分鍾,請各單位、各會計人員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時間,以免造成長時間等候。
4.換證第一天也是新系統運行第一天,可能存在換證系統網路擁堵、電話占線等情況,請大家仔細閱讀文件,以免重復上門、長時間等候。
5.新版會計證為藍色本,比舊會計證稍薄,首頁無工作單位及學歷等信息,不受理工作單位變更及學歷變更申請。
補充一下,為落實會計從業資格證書6年定期換證制度,確保換證工作有序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發證日期在2010年12月31日前的,均應在2016年12月31日前換證;發證日期在2011年1月1日之後的,應當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期前6個月內換證。換發的新證有效期自換證之日起計算,6年內有效。換證工作從2014年3月1日起實施。自2019年7月1日起,舊版證書失效,不再辦理換證事宜
④ 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您好,2014會計職來稱筆試成績將源於2014年12月公布。2014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准:試卷滿分為100分,合格分數一般設在60分。
2014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准詳見:http://hi..com/rtsnmzntkrbhtxq/item/88fcd7aa29bf5c0a8819d33a
此外,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實行無紙化考試,會計從業資格各考試科目應當一次性通過。多數省份市級省級地方,考試成績管理為一次性通過三門為合格。少數地方考試成績為滾動管理,考生可以在連續2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為合格。全部考試科目合格後可發放《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從事會計工作。
⑤ 2014年全國中級會計師證書什麼時候領取
2014年全國中級copy會計師證書領取時間是2015年7月。
例如,河北廊坊領證通知:
2014年度會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考試合格考生:
經與市人社局職改辦聯系,市人社局現已開始辦理2014年度會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證書領取事項,凡未與報名點聯系的合格考生,於7月底前與報名點聯系,攜帶證件並向報名點提供以下資料:
一、本人小二寸照片2張(底色無要求);
二、《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1份,登錄「廊坊會計考試網」下載,填寫、列印。
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填寫注意事項
1.第二行「本專業最高學歷」:按本人最高學歷填寫。
2.第四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指從事會計工作時間。
3.第五行「工作單位及現任專業工作時間」:初級不填;中級的按報考中級前已取得助理會計師時間填寫,沒有不填。
4.第六行「現有專業技術資格名稱」:初級不填;中級的只填寫報考中級前已取得的助理會計師,沒有不填。
5.第七行報考專業填「會計」;類別「不填」。
6.第八行取得資格填「助理會計師、會計師」;取得時間按「參加考試年、月」填寫(中級填三科合格的考試時間)。
⑥ 2014年有多少人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你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只有山財政部統計了才能知道。如果你2015年你自學電算化的話,可以參考上海電算化蓋老師網站或52xuekuaiji網,有免費教學視頻,自學足夠用的。
⑦ 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
您好,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共安排四期,每季度一期。第四季度:報名時間為2014年11月8日-10日,考試開始時間為12月8日。
2014年會計從業資格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匯總:http://hi..com/rtsnmzntkrbhtxq/item/64853e0553b3bbf272e6764e
報名方法:
全省統一實行網上報名。
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應在規定的日期內登錄河北省會計信息網,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網上報名系統,按系統要求進行操作。
考生網上報名完成後,按各考區公告要求,到所屬報名確認點進行現場資格審查、信息採集和確認報名信息。確認完成後,考生應及時登錄報名網站查詢報名狀態,確保報名成功。
⑧ 2014年中級會計師報名條件
報名條件:
0)有會計證;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你還不夠報名條件,你以後可以去網
校里查相關信息呀,你可以先考注會。
⑨ 201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
2014注冊會計師選擇課程搭配
要規劃好自己的報考計劃,需要首先了解好各個科目的特點,不管您有沒有參加過注會考試,都需要深入了解每個科目的內容體系和基本的學習方法,相信對您會有所幫助。
1、會計:
注會是高樓,會計是基礎,是注會考試第一場硬仗。因為不管是會計還是審計工作都是圍繞企業會計工作展開的,因此會計有如注會的門戶一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從知識體繫上分析,學習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大家都知道會計、審計、財管是注會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會計。只有拿下了會計才等於注會學習的真正開始,所有有的人說拿下了會計就等於占據了注會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了。
2、審計:
審計是關鍵,也是注會考試最難一仗。教材內容的所講解只注重了各知識點的介紹,缺乏對審計的整個工作程序的系統闡述。又由於《審計》科目的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理論為實務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故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冊會計師進行專業、合理、准確地判斷。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和會計一起通過的概率比較小,一般是要做好第二年通過的打算。在學習上更要注意思考和總結,因為審計很抽象,內容比較空洞,大部分人沒有審計的經驗,對於審計流程、考慮原則、具體實施等等都沒有清醒的認識,導致學習好多遍都是雲里霧里。沒關系,首先學習審計就要做好長期戰斗的准備,教材看三四遍很正常,課件聽三四遍也很正常,不過每次都要求有不同的收獲,不一樣的認識才可以。
3、財管:
財管是難點,也是注會考試最後一場硬仗。財管需要會計和稅法的基礎,因此學習順序應該在會計和稅法之後,也適合同一年報考。學習財管除了大量計算和演練之外,也需要理解和思考。公式很多,同時相互聯系的也很多,比如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公式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都是一樣的道理,同樣是在一定無風險利率基礎上增加一個風險溢價或者附加,這種認識有利於從根本上認識公式體現的意思。
另外財管中比較復雜的價值評估、籌資、融資等章節內容,之所以難以理解是因為對會計和稅法內容的不熟悉,所以學習感覺到瓶頸的時候可以考慮補充一下相關的會計稅法知識,能夠幫助你渡過難關。最後財管學習重要的是要多練習,其他科目來說練習時間占據總體學習時間40%,財管需要佔據到60%左右。
4、稅法:
稅法是基礎中的基礎,是注會的局部大仗。稅法內容可以促進會計的學習,但是重點學習應該放在會計之後;單從學習上來說,稅法相對於CPA其他五門來說,既要記憶理解相關法條,又要結合運用計算,不像經濟法偏重記憶,財管偏重運算。從考試命題的趨勢來說,新制度考試側重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綜合運用的難度較以往有所降低。舊制度考試時代,稅法考試往往運算量很大,導致考試時間不夠用。新制度時代盡管難度有所降低,但稅法考試題量仍然不少,相當考驗考生做題的熟練程度。
5、經濟法:
經濟法是超然獨立的科目,是注會考試的遭遇戰。經濟法最簡單,但是通過難度也是有的。傳統上認為經濟法是最不受考生重視的科目,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經濟法簡單只是相對的,看每年的通過率就知道了,經濟法並不比其他科目通過率高多少,再加上科目簡單報考基數大的因素,經濟法和其他科目幾乎處於平等的地位了。感覺簡單是好事,但不重視是不對的。
學習經濟法注重在理解法理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沒有理解就死記硬背,這樣的方法很浪費學習時間。另外,學習時要注意關鍵詞的記憶,如數字、時間、比例等。
6、戰略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新增科目,是注會的殲滅戰。風險管理科目從2009年以來教材的內容來看,整體篇幅不大,而涉及的內容又比較多,因此每部分的內容深度並不是很深。建議大家把教材分成兩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就是前六章關於戰略的內容,按照環境分析、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控制的順序來掌握。後面幾章按照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具體風險的分析來掌握。建議可以先將教材中戰略部分(1到7章)多看幾遍,因為這一部分理論體系比較成熟,再改也不會改到哪裡去。
二、注會科目組合報考難易程度
1、兩門的報考方案
(1)組合:會計和審計。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系比較大,比如審計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2)組合:會計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3)組合: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4)組合: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考試制度下風險管理主要來自現行制度下的財管,那麼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了,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在於新制度改革之初,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5)組合: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聯系度:★★★★ 時間花費:★★★★★
新制度下的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6)其他組合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務管理次之,最後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如果沒有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報考5科。
2、三門的報考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1)會計、審計和稅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 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關系,而且新制度下風險管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還是值得的。
(3)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4)會計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5)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6)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7)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3、四門的報考方案
(1)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2)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3)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4)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和未來的計劃。
4、五門的報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5、六門的報考
之前舊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都不多,全國大致上在20個左右,通過的難度是大,但是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全職考試的、基礎比較好的可以考慮全科報名;而且新制度分為了兩個階段考試,分散了注會考試的難度,可能第一層級一次通過的人會增加,難度也會相應減少,加上新制度改革之初,總體難度並不會太難,因此選擇全科報考是可以考慮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四門或者五門也是很成功的。
三、注會考試報考最佳建議
報考的建議上,第一應該考慮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知識水平,另外需要考慮自己的學習時間,一般來說會計、審計、財管都是需要考前三四個月准備的,而稅法、經濟法和風向管理都是適合考前三個月以內開始學習,另外考慮到各個科目的學習周期,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搭配考試科目。
1、報考一門:會計。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2、報考兩門:會計+稅法/財管。稅法的所得稅學習對於會計的學習很重要;而會計的學習對財管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財管和稅法相比,稅法更合適一些;另外有人建議「會計+審計」的報考,這里不做重點推薦,因為審計學習需要會計基礎,而審計學習周期長很多,所以無形中這個組合時間學習會更長,報考應慎重。
3、報考三門:會計+稅法+財管。會計和稅法的學習可以明顯促進財管,所以財管不宜單獨報考,要注意知識體系的內部聯系。財管的學***於會計之後,學習周期不是很長。
4、報考四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主要考慮的是難度問題,而且也是學習時機的問題。因為風險管理適合在財管之後學習,學習順序上與稅法可以並列,位於會計和財管之後,總體上不是太影響注會的整體安排。
5、報考五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經濟法。經濟法的特點是適合考前三個月左右開始學習,所以增加經濟法並不會影響大局。學習安排上風險管理可以安排在經濟法之前,也可以並列學習。
6、其他選擇。從稅法、經濟法開始也是一種避重就輕的報考方法,但是也給後面增加了學習任務,因為會計、審計和財管的學習再以後會壓力比較大,所以從會計開始學習的方法既能打下注會的堅實基礎,也能夠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妥的。
另有網友提供的建議: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報考可選擇的報考方案
1、會計、審計、財管:最好不要同一年報考
注會新制度考試中,專業階段比較有難度的就是會計、審計和財管三個科目,其中會計和審計以難度著稱,財管以計算量著稱。財管和審計都需要有會計基礎,但是審計和財管也都需要筆較長時間的理解和思考,因此無形中考試周期會增加,所以建議第一次報考注會的考生不要三科全報,會計和財管組合最優,其次是會計和審計。
2、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不建議單獨報
稅法和經濟法是難度比較低的科目,但是它們的性質屬於難度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報這兩科。因為難度比較低,報考的人會比較多,通過的難度其實是比較大的,簡單的科目反而會影響對考試的信心。因此建議應該難易搭配的方式報考,同時考慮科目之間的聯系。
二、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推薦的報考方案
會計、審計和稅法:主要考慮到會計和審計的聯系以及會計與稅法的聯系,但是難度較高;建議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審計做好第二年通過的打算。
會計、財管和風險管理:主要考慮到財管和風險管理難度要低,而且聯系緊密,且會計能為財管打基礎;優先保證會計和財管的通過。
會計、財管和稅法:主要考慮到財管能夠提前學習,會計和稅法聯系緊密,且能共同促進財管的學習;優先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
會計、稅法和經濟法:主要考慮到難度問題,難度比較偏低,會計和稅法聯系緊密,經濟法難度也不大;優先保證會計和稅法通過。
三、注冊會計師考試各科目之間的聯系
會計是基礎,審計是關鍵,財管是難點,稅法是先決條件,經濟法比較超然,風險管理最好在審計之前。
會計是遼沈戰役,難度大。需要一定會計基礎知識,所以沒有基礎的人最好看看企業會計學、新准則應用指南,准備必要的知識基礎;另外要注意一點的是學習會計之前要認真看看稅法中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因為會計中涉稅處理尤其是遞延所得稅處理是個難點也是重點,從會計和稅法的處理實質和差異入手才是學好暫時性差異的關鍵。
稅法是錦州之戰,意義重。如果說會計是遼沈戰役的話,那麼稅法就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錦州。稅法的處理原則雖然和會計趨同了很多,但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處理原則,實際發生原則直接導致了和會計的差異,從而引起了遞延所得稅的發生。掌握好遞延所得稅就能把會計一半左右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重要性不容小覷。
審計是淮海戰役,決定性。拿下會計和審計以後,注會考試便沒有大的戰役了,審計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會計基礎。審計工作是在會計工作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會計基礎一定要有。審計可以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因此會計和審計一起報考的時候,重點在會計上,審計只為了混個臉熟,不要指望一年通過。
財管、經濟法和風險管理:平津戰役,和平了。有了之前兩大戰役的歷練,你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剩下的幾個科目基本上沒有大戰可以打了,財管是稍微有難度的震懾戰,敵人雖有組織抵抗,但是人心不穩。首先有了會計和稅法基礎,財管中籌資、投資、價值評估、成本核算等章節內容可以基本搞定了,難度降低不少,尤其是對於租賃內容的理解,而這些內容是之前內容的綜合運用,難度是相當高的。另外風險管理和經濟法難度並不大,雖然和其他科目聯系並不是很緊密,但是本身學習起來並不費力。而且經濟法和風險管理這兩個科目都適合在考前三四個月學習,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經驗,剩下的這兩個科目基本上沒有難度可言。
綜合階段測試:打過長江去,解放了。綜合階段測試屬於順理成章的事情,三大戰役結束以後,解放戰爭等於成功了大半,長江天險好似難以跨越,但是我方士氣高漲,注會方面已經不可能組織強有力的抵抗,綜合階段測試雖然綜合了各個科目的內容,但終究屬於是「烏合之眾」,沒有一個統一的主線和領導,所謂群龍無首形不成戰鬥力,有的只是嚇唬人的老虎架子。有小道消息說綜合階段測試會有很多實務內容,但是考試畢竟是考試,實務方面的也會點到為止,有專業階段的知識基礎和適當的培訓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勝任綜合階段考試的要求。所以應對綜合階段考試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應對考試的信心!
⑩ 2014年過會計中級,那一年可以考高級會計
這個和你的工作經歷有關,請參考具體申報條件
(一)凡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 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二)學歷、資歷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
1、獲得博士學位,擔任會計師職務二年以上;
2、獲得碩士學位,擔任會計師職務四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擔任會計師職務五年以上;
4、擔任會計師職務五年以上,參加會計師資格考試合格。
5、擔任會計師職務五年以上,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省、部級以上先進會計工作者稱號;
(2)主持或主研的財會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以上;
(3)本人獨立或為主撰寫過3萬字以上的會計專著並公開出版;
(4)本人獨立撰寫或為主撰寫過2篇以上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會計專業論文在省級以上的公開學術刊物發表;
(5)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對本單位做出了重大貢獻的業務骨幹或參與經營決策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財會部門負責人;
(6)在特大型企業擔任總會計師或擔任財會部門負責人三年以上;在大型企業、地(廳)級事業單位擔任總會計師一年或財會部門負責人五年以上;在中型企業、縣(處)級事業單位擔任總會計師三年以上或財會部門負責人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