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格考試 » 你有什麼資格去拿高薪

你有什麼資格去拿高薪

發布時間: 2020-11-18 11:04:22

❶ 在職場中,高薪和自身的成長,哪一個更重要一些

我認為可以分兩種情況去做,如果你還足夠年輕,還有拼勁,你可以選擇讓自己有學習,成長機會的公司,如果你已經年齡老大不小了或者成家立業了,就選擇高薪的公司。

因為你還有老婆孩子要撫養,養大一個孩子真的不容易,所以更要好好賺錢。說句玩笑話 「老婆在等你的奧迪,孩子在等你的奧利奧」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所以建議剛步入職場的朋友們,選擇可以讓自己成長的地方,去充實自己,相信你會成功!

❷ 你覺得什麼職業應該拿高薪為什麼

軟體工程師仍是人才市場的熱門,由於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所以,軟體工程師仍舊是市場大量需要的人才,然而,隨著競爭加劇,在行業的快速發展下,軟體工程師將呈現兩極分化趨勢,高端工程師和復合型人才將成為職場中的寵兒。

❸ 想在職場獲得高薪,先看看高薪的九個條件你滿足幾條

一、忠誠
單位可能開除有能力的員工,但對一個忠心耿耿的人,不會有領導願意讓他走,他會成為單位這個鐵打營盤中最長久的戰士,而且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員工。
1、 站在老闆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2、 與上級分享你的想法;
3、 時刻維護公司的利益;
4、 琢磨為公司賺錢;
5、 在外界誘惑面前經得起考驗。
二、敬業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的知識背景越來越趨同。學歷、文憑已不再是公司挑選員工的首要條件。很多公司考察員工的第一條件就是敬業,其次才是專業水平。
1、 工作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報酬;
2、 提供超出報酬的服務與努力;
3、 樂意為工作作出個人犧牲;
4、 模糊上下班概念,完成工作再談休息;
5、 重視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三、積極
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一個人只要能自動自發地做好一切,哪怕起點比別人低,也會有很大的發展,自發的人永遠受老闆歡迎。
1、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2、 主動分擔一些「分外」事;
3、 先做後說,給上司驚喜;
4、 學會毛遂自薦;
5、 高標准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6、 拿捏好主動的尺度,不要急於表現、出風頭甚至搶別人的工作。
四、負責
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工作能力可以比別人差,但是一定不能缺乏責任感,凡事推三阻四、找客觀原因,而不反思自己,一定會失去上級的信任。
1、 責任的核心在於責任心;
2、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3、 言必信,行必果;
4、 錯就是錯,絕對不要找借口;
5、 讓問題的皮球至於你;
6、 不因一點疏忽而鑄成大錯。
五、效率
高效的工作習慣是每個可望成功的人所必備的,也是每個單位都非常看重的。
1、 跟窮忙瞎忙說「再見」;
2、 心無旁騖,專心致志;
3、 量化、細化每天的工作;
4、 拖延是最狠毒的職業殺手;
5、 牢記優先,要事第一;
6、 防止完美主義成為效率的大敵。
六、結果
「無論黑貓、白貓,抓得到老鼠就是好貓!」,無論苦幹、巧幹,出成績的員工才會受到眾人的肯定。企業重視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
1、 一開始就要想怎樣把事情做成;
2、 辦法永遠要比問題多;
3、 聰明地工作而不僅僅是努力工作;
4、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5、 把任務完成得超出預期。
七、溝通
不好溝通者,即便自己再有才,也只是一個人的才幹,既不能傳承,又無法進步;好溝通者,哪怕很平庸,也可以邊干邊學,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
1、 溝通和八卦是兩回事;
2、 不說和說得過多都是一種錯;
3、 帶著方案去提問題,當面溝通,當場解決;
4、 培養接受批評的情商;
5、 胸懷大局,既報喜也報憂;
6、 內部可以有矛盾,對外一定要一致
八、團隊
團隊提前,自我退後。不管個人能力多強,只要傷害到團隊,公司決不會讓你久留——不要認為缺了你一個,團隊就無法運轉!
1、 滴水融入大海,個人融入團隊;
2、 服從總體安排;
3、 遵守紀律才能保證戰鬥力;
4、 不做團隊的「短板」,如果現在是,就要給自己「增高」;
5、 多為別人、為團隊考慮。
九、進取
個人永遠要跟上企業的步伐,企業永遠要跟上市場的步伐;無論是職場還是市場,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參與者都不希望被淘汰。為此就一定要前進,停就意味著放棄,意味著出局!
1、 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去汲取;
2、 不要總生氣,而要爭氣;
3、 不要一年經驗重復用十年;
4、 擠時間給自己「增高」、「充電」;
5、 發展自己的「比較優勢」;
6、 挑戰自我,未雨綢繆。

❹ 你認為擁有什麼證書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隨著職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人希望提高自身能力或提高入職的機會,踴躍參加「充電」、考證。特別是九月份以後,各類資格認證考試逐漸升溫,像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等職業資格考試也陸續開考,不少考生為了多取得一張證書,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准備應試,希望自己擁有職業資格證書。然而,這些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資格證書,真的能成為他們在職場中獲得職位晉升及擴展事業的重要籌碼嗎?企業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這些證書的呢?在考證熱潮不斷的今天,讓我們重新思考一下資格證書到底能為你拓展事業帶來多大的作用。

在校學生-考證是為了增加入職機會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如何尋找一份合適的工作是大部分求職者以及在校大學生們共同關注的話題。雖然各自的就業心態不盡相同,但希望通過報考某項資格認證以取得進入某個行業的「敲門磚」的想法還是比較相同的。小耀就是眾多考證者當中的一員。他是廣東某高校產業經濟系研二的學生,雖然距離畢業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每年畢業生就業並不樂觀的形勢,令他對自己的擇業前景心裡沒有底。於是,趁著目前還不需要為尋找「婆家」四處奔波,小耀像班上大多數同學那樣,報考了今年的注冊會計師考試。他告訴記者,為了畢業後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現在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同學也正忙著參加今年的各種資格證書考試。

「看上去注冊會計師考試好像與自己所讀專業的關系不是很密切,可是多考取一個資格證書對自己來說也是知識的補充。」他認為,自己對企業的管理工作比較感興趣,而且與專業對口。現在很多企業都要求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人員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如果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技能,要謀求這樣的崗位可能會有困難,所以報考注冊會計師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同時也是增加自己求職的籌碼。他說,不管怎麼樣,有資格證書總比沒有證書得到工作的機會要大些。

認證機構-資格證書是專業能力的鑒定

選擇了好的考證培訓中心是否就能順利通過證書考試,獲得資格認證呢?一張資格證書又能給持證者帶來什麼呢?

中國經濟管理學院教研中心、北京正灝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展規劃處處長鄭惠文告訴記者,一般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技能培訓和學習,考生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而且試題的內容都是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注重對實際工作能力進行全面的考核,如果某方面不能通過考核,就表明考生在那一方面還有欠缺。因此,考生也能從中了解到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弱項進行訓練,進而提高技能。從這一點來講,資格認證考試對考生的實際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幫助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擁有某種證書就表明你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有關認證機構負責人表示,職業資格證書只是專業能力的一種鑒定,可以說取得某種專業的資格認證就表明你具備了從事那一方面工作的資格,但工作到底做得怎樣就要看個人的造詣有多深了。

對於在校學生參加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資格考試的現象,專家認為,考證還是要與自己的職業定位相吻合比較好,這樣考生所取得的證書可以成為他們進入某一個行業的「敲門磚」,同時擁有第二證書也是一種職業儲備,對於他們就業或者開拓事業還是有作用的。

公司企業-實際能力 比證書重要

對報考職業資格證書的考生來說,目的是謀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而考生這一願望能否實現,決定權掌握在用人單位的手裡。美國耐克公司駐廣州辦事處人力資源負責人陳小姐說:「從企業的用人原則上看,求職者的個人實際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企業是否錄用一個人,著重考察他的工作經驗和綜合素質,看他能否達到職務崗位的要求。因此,職業資格認證的實際意義並不是很大。」她解釋,像人力資源工作,盡管目前國家出台了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資格認證,但人事管理工作更多的是需要經驗。此外,如果企業需要負責出納工作的職員,求職者即使擁有會計師資格證也難以打動面試官,因為這個崗位根本不需要這么高學歷的人才擔任工作,所以不是學歷越高就越容易找到工作,求職者是否符合職位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據了解,當前不少在職人士考證是為了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也有部分人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者是增加薪酬。面對這些現象,一家日資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表示,員工在職期間參加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地位和薪酬主要是由他們的工作表現決定的,並不是考取了某項資格證書就能增加收入,比如銷售總監這個職位,員工不能完成一定銷售額的話,他所考取的證書也只是一張白紙罷了。

❺ 高薪證有什麼用

高薪證就是一個價碼
說白了就是個文憑
是一個參考資料
並不是說有高薪就一定代表你薪酬高

❻ 面試官問你,如果競爭對手以高薪挖你過去,你會去嗎你該怎麼回答

這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你在面試官面前,是不能對其它同類公司有嚮往的心態的,否則立即淘汰。大部分人都是回答,公司的現有的平台已經很好了,本人是經過慎重考慮後才選擇的貴公司,對同類型其它公司不考慮。
有一個笑話能反映這個問題:一位面試者來到谷歌公司面試,條件十分優秀,面試官也很滿意,這時面試官順便來了一句「你是怎麼知道我們的招聘消息的?」結果應聘者回答:網路搜索,面試官接一句:門在那邊,請你出去!

❼ 為什麼你總拿不到高薪

工作這么長時間,你是否對自己的薪資感到滿意或者心存介懷?誠然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達到高收入的心,但是,想只是浮雲,怎麼做,才是關鍵所在。

1

都說中國人現在很焦慮。完全同意。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焦慮組成的,在解決焦慮的過程中,人們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事實上,凡是發展勢頭良好的國家,整體面貌積極的民族,都有普遍焦慮的情緒。因為趕路總是很急的,上坡必是很累的。

都說中國人的焦慮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錢。基本同意。現在是賺錢很難,而花錢卻很容易,除了極少數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外,絕大部分人總感覺錢不夠花。買不起房,生不起病,結不起婚,能不焦慮嗎?錢不是萬能的,沒錯,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錢買不到全部幸福,也沒錯,但錢能買到大多數幸福。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職場上的年輕人,那麼在乎工資了。不要指責他們思想覺悟低,而要看到他們生存壓力大。

於是,薪水的高低,始終是一個非常火爆的職場話題,甚至成了衡量工作好壞最重要的標准。人人都想要高薪,問題是,How?怎樣才能拿到高薪呢。

2

想弄清楚How,就必須先弄清楚兩個問題,What和Why。What的意思就是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薪酬收入,Why的意思就是為什麼你的薪酬是這樣的。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如此密切,以至於很難分開敘述,那就乾脆放在一起說吧。

我們長話短說,不談推導過程,只看最後結論。一個人的薪酬高低,大概受如下五大因素的直接影響。

1、其一,機會平台

好的工作機會,或者大的工作平台,能讓你拿到更高的薪水;反之,一般的工作機會,或者一般的工作平台,就只能讓你拿到一般的薪水。

有人總是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對待,能力那麼高,工資這么低。其實,這往往是錯覺,因為人習慣高看自己一眼。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看,比如以年為單位,一個人的收入基本上都跟其綜合能力是匹配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資一般般,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的綜合能力也一般般。

5、其五,天賦基因

我們常說的性格、喜好、三觀等主觀性很強的東西,都可以歸屬到天賦基因這個版塊里來,它們也會影響你的工作薪水。符合自己性格特徵或個人喜好的工作,顯然能激起你更強烈的工作意願,你做出的工作質量就高,當然就更容易拿到高薪。反之,不合胃口的工作,不管是工作狀態還是工作收入,想必也就只能是馬馬虎虎了。

天賦基因這些東西根深蒂固,而且隱藏得極深,我們很難察覺,更別提什麼改變了。唯有順勢而為,才有可能正面受益。

以上五條只是粗線條的劃分,類似於繪畫時的描輪廓,影響你工作薪水的也許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細節因素,不過大體上都能歸入以上五條中。

比如大家經常提及的「運氣」,就可以歸入機會平台,什麼叫運氣好,不就是一不小心得到一個好機會或者找到一個大平台嗎。比如大家老是說到的「選擇」,就可以歸入綜合能力,在重大選擇中勝出的人,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綜合能力強,從而對未來的判斷精準嗎。

3

既然描出了輪廓,那我們就來「按圖索驥」,嘗試著找出獲取高薪的路徑。五大因素就對應五條路徑,也就產生了五大流派。

跳槽派——為了得到更好的機會和更大的平台,頻繁跳槽。

這種做法是年輕人的最愛,因為成本低廉且操作簡單,說走就走瀟灑無比。既然機會平台會影響工資薪水,那就去找更好的機會和更大的平台,怎麼找,騎驢找馬。有大數據顯示,跳槽多的人,其工資水平要高於不跳槽的人,至少在目前是這樣。

熟練派——把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識技能越弄越熟,用熟能生巧提升工作表現。

這是普通員工的默認路徑,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做法,幾乎不需深思就能得出結論。知識技能直接決定著工作表現,間接影響著工資薪水,當你對工作駕輕就熟時,也就是成為了所謂的熟練工,那麼工資一般會出現小幅上漲。許多行業的一線工作崗位,大多屬於這種性質。

拚命派——想要更多的薪水,可並沒有好的辦法,只能拼了。

在現行的分配方式中,計件工資仍然廣泛存在,比如流水線上的工人。對於這種演算法,自己加倍努力,提升工作效率是最直接的辦法。雖然工作時的機械重復會讓人興趣索然,但看得見的收益會讓你樂此不疲。

學習派——從不放棄學習,始終與時俱進。

我始終認為,決定一個人薪水高低的關鍵因素,還是人自身的綜合能力,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拿到越來越高的薪水。能力是水,收入是船,弄潮時代,水漲船高。如何提升綜合能力,唯一的途徑,只能是學習、學習、不斷的學習。現在流行一個「終身學習者」的觀點,看似是大話空話,實則是至理名言。

堅守派——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天賦基因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因為它們藏得很深,盡管它們很強大,仍然有不少人視而不見,甚至從來都沒有嘗試過去發現它們,遑論發掘。

不清楚自己天賦基因的人就不多說了,這條基本與你們無關。如果你清楚自己的天賦基因,多多少少都會有堅守初心的想法,至於有沒有行動,還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總的來說,堅守的人,只會有兩種可能性的結果,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4

以上五大流派或者說五種做法,孰優孰劣呢?

只能這么說,絕大多數人,選擇的是前三種:跳槽派、熟練派和拚命派,因為它們通俗易懂且簡單可行,屬於顯而易見的事情。

可惜的是,真正能創造奇跡的,卻恰恰是後兩種:學習派和堅守派。這也許就是生活的悖論,命運的玩笑。

為什麼這么說,不妨逐一分析一下。

比如跳槽派,跳槽也許能在短期內提高你的工資,可做出突出成就的人,往往是在某一領域深挖多年的人。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頻繁跳槽並不能真正給你帶來高薪。

比如熟練派,對工作應付自如的確能提升你的價值,也能提高你的收入,只是熟練工的門檻實在太低,你的「不可替代性」相應的也就很低,一個新人稍加培訓就跟你差不多,那你說公司憑什麼給你發高薪。

比如拚命派,人在拚命的狀態下是可以超常發揮,可是上限也很明顯,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到達極限,幾乎沒有突破的可能性。面對矮矮的天花板,拼了老命也蹦不上天啊。

而學習派和堅守派則不同,它們蘊藏了無限的可能性。

比如學習派,學習的過程是痛苦的,學習的效果是緩慢的,但是學習的整體收獲是巨大的,因為學習能提升一個人的綜合能力,這將徹底改變內因,同時促進外因。而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變化的重要條件,雙劍合璧,天下無敵。學習力,才是這個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堅守派,異軍突起的個人或者公司,往往都經歷過長期的蟄伏期,在艱難而漫長的蟄伏歲月,他們都是堅守初心的鬥士。堅守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懂得堅守的意義。

綜上所敘,如果你想獲得短期的工資提升,不斷跳槽、熟練技能、拚命幹活,怎麼做都可以,適合你的就是好的,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如果你想在未來獲得長期的高薪,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是最佳選擇。根據天賦堅守初心,就不確定了,因為這么做的結果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也有可能是一飛沖天。

如何抉擇,關鍵在你自己。正是「高薪在遠方,人人都渴望。如何走過去,相當費思量。」

❽ 你的思維方式不改變,你憑什麼能拿高薪

「給多少錢,干多少活,這樣是比較公平的。」
這是一天下午,老王幫助一位朋友的公司面試時,聽到的一位候選人說的話。咋一聽,貌似很有道理,感覺沒問題。打工就是用自己的時間和腦力勞力來換取對等的錢財,完全正確。
但老王聽了這位候選人的話後,就暗示老王的那位朋友,趕快結束面試,別在具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身上浪費自己的時間。
我的思考方式是:思維方式決定做事情的方法,更決定自己的命運!老王想說,你的思維方式不改變,你憑什麼能到高薪?
01
就像昨天一位網友給老王留言說的,「老闆不給漲工資,自己幹活沒激情,就是這樣乾耗著,什麼時間漲工資,就什麼時間開始幹活,老闆一直不漲工資,就一個不幹活,最後看誰吃虧。」之後,打了一個求救說「怎麼才能讓老闆給自己漲工資?」
老王看了這樣的留言,直接拉黑了。
老王認為,這是一個人的認知問題。在這種人心中,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為老闆幹活,是成就老闆等等,自己就是一個打工仔。這些狹隘的思維,會把他走進死胡同里。
老闆給你漲不漲工資是一回事,你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另一回事,不能攪在一起。作為職場人,其使命就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讓自己下次跳槽時更值錢。而不是用「給多少錢,干多少活」的思維來約束自己,讓自己變為狹義思維的奴隸。
在職場上,也只有你出色的做好你的本職工作,你才會有加薪的可能,如果你就這樣耗著,不要說加薪,下一個滾蛋的就是你。
工作是給自己乾的,不是為了成就別人,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值錢,順便、捎帶成就了他人!老王做了十年獵頭,面試過至少1000人以上,發現一個規律:那些高薪酬、高職位的人,都是想辦法全力以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根本就沒有「給多少錢,干多少活」的思維方式。老王上周在國貿和一位百萬年薪的職業經理人聊天,他說,入職之前可以談薪酬,入職後,就不要談薪酬了,而是想辦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讓用戶、老闆和客戶滿意,這才是使命。至於給不給加薪,那是老闆的事情。還有,如果做得非常好,你現在的老闆不給你加薪,自然會有別的老闆給你高薪。所以,不要計較這些,而是想辦法調動資源,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才是職場人該有的正確方式。
02
還有一個例子,老王原來面試過一位職業經理人,也是這樣的思維。當老王聽到他說「給多少錢,干多少活」時,就沒有和他聊的慾望了。
但為了尊重,老王還是與他聊了聊別的話題。當老王問他,職場20多年,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他說,最後悔的是在某公司時,當時老闆給他安排一個比較難的工作,想著薪酬低,自己付出那邊多,沒有該有的回報,就拒絕了。老闆無奈,就安排了他的同事去負責。他的同事加班加點地賣命工作,用兩年的時間,把該項目做成了公司的標桿項目。毫無疑問的結果,他的同事被提拔為公司副總,薪酬翻了3倍。
他說,這事情本該屬於他的,而結果卻換成了別人的,特別後悔。
老王問他,知道後悔的原因是什麼?
他回答說,可能是因為當時沒有考慮清楚,認為自己的薪酬太低,不該付出太多。
老王接著問他,現在明白了什麼原因導致他與別人的差距嗎?
這位候選人回答,讓老王很失望,他說,可能是因為沒有碰到好的機會和好的老闆吧。
老王實在聽不下去了,就不客氣地回答他:「不是你沒有機會和沒有碰到好的老闆,而是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結果。」
老王剛說完,手機就響了,正了好以此為借口讓該候選人離開老王辦公室。
該候選人臨走的時候說,王老師說的對。哪天有空,請王老師吃飯,一起幫他分析分析……
老王送走了該候選人,在想,聊天又不打賞,也不付費,再加上他的思維不改變,哪有時間閑聊?
為什麼這位候選人工作20多年都沒搞明白自己的問題在哪?可見他的思維有多封閉。思維決定命運,思維方式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行為方式決定結果。應征了富蘭克林說的那樣「有些人25歲就死了,但是要75歲才被埋葬」。
老王想說,工作20年和工作1年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其他的19年都是重復使用第一年的思維方式在工作。
03
當你在媒體上看到李叫獸25歲就做到某上市公司的副總裁和陳天橋27歲時就富可敵國,感覺這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是嗎?的確是遙不可及。
但有沒有思考,他們為什麼能成功呢?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雖然別人的成功,我們無法復制,但我們可以思考,他們成功的方法論。
在一次朋友組織的小范圍的活動上,一個非常年輕的86年小夥子引起了老王的注意。之後,老王了解到這位86年的年輕人,卻是年收入高達9位數的創業者。
這位86年的小夥子那些動作引起老王的注意呢?不是因為他帥,而是因為他的思維方式。
1、系統的思維方式,很強的氣場。
2、對他的行業可以用非常精通來形容,只要你問他行業相關的問題,他都會從問題的本質上來告訴你答案。
3、穿著普通的休閑服,非常謙虛、低調。
這才是人與人區別的根本原因。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上,如果不是他的思維方式,也不會因為老王的注意。別忘記了,一些忽悠者,氣場更大。在氣場上,很可能會壓過這位86年的小夥子。但為什麼會很快就區分出來呢?是因為忽悠者一說話,就露餡了。而忽悠們會露餡也全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
寫在最後
一個人值錢不值錢,要看的思維方式,這個是無法造假的。
思維方式決定行為結果,思維決定命運!

❾ 你憑什麼拿高薪

你頭腦裡面的那門技術和臉上的那張學歷本

❿ 高薪,表彰和晉升,哪個對你最有效簡單說明。

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共同構成了人們生活的客觀需求,兩者缺一不可。在您談到的三個要素中,它們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三者缺一不可。高薪它可以直接改變咱們的生活狀態,然而高薪也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因為它始終與你的價值聯系在一起;社會發展的趨勢是向前的,要想真正的獲取高薪那隻有提升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地位,從而獲得等值的薪水,也就是所謂的晉升;晉升必然離不開表彰,其實加薪就是它的一種表現方式,因此它們都很重要。但最直接有效的將是能夠吸引人才的高薪,因為只有留住了人才能談及其他問題,否則將是違背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的真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