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格考試 » 教師資格認證教案

教師資格認證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9 23:10:32

1. 教師資格證教案有分嗎

有分的,最後會參考您的教案進行打分喲~

試講之前的教案應該如何完成?很多人在網路上搜索教案,彈出一大堆的東西,有些很復雜,有些又很簡單。

嚴格意義來講,我們寫的不能算是教案,只能算是簡案。

簡案算是一個橫空出世的詞,主要是應對考試過程中,完整的教案寫不完,所以才造了一個名詞叫簡案。那教案和簡案有什麼關系呢?

這是目前網路上比較流行的標配的教案。

中公講師溫雙雙需須提醒各位的是,這個真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我們來依次進行解釋。

一、教學目標

這個非常重要,下面給出了三條,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希望你徹底記住這三條,順序都不要錯)

三條的順序不能顛倒,內容缺一不可,因為它涉及的是新課改的理念問題。如果你寫的時候沒有這三個條目,那麼在考官看來,你可能是不認可新課改的理念的,這個就很嚴重了。

二、教學重難點

有些考生分不清什麼算是重點,什麼算是難點。

中公講師溫雙雙解釋一下:

重點是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比較具體的;難點是比較抽象的,比較虛的。

舉例: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我們讓小學生掌握生字詞,掌握某些句式,這就算是重點。而比如說你讓小學生體會文中對話人物的情感動態,小學上是很難理解這種東西的,這個就叫做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下面的四條是教學過程四部曲,比較流程化的東西。

導入--新課---鞏固--小結

後期中公講師溫雙雙還會寫相關的文章進行詳細解說,希望大家可以繼續關注。

四、板書設計

網上有很多漂亮的板書設計,很有學生看到之後也覺得很驚艷,很羨慕,想要嘗試著自主創新。但是,請各位考生明白,這種創新,是建立在長時間授課經驗 的基礎上的,並不是一時興起就能夠完成的。所以中公講師溫雙雙建議請你不要去模仿,就是中規中矩來用就可以了。那什麼是中規中矩的使用板書,就是黑板 分兩邊,左邊作重點內容書寫,右邊作草稿紙來用,隨時可以擦除。

中公講師溫雙雙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考試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考試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教師資格證教案屬於哪一科目

全部,教師資格證是一次性全部過,但凡掛了一科,所有都來過。我是重慶考區的,但我不記得其他區在這個考試上有什麼特殊過程的哈,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直接去你們學校辦公室考務處咨詢,另外那些師范類學生對這塊兒也比較了解的,可以問本人或者其老師。

3. 什麼是教師資格證教案,教案怎麼寫

教案就是你給學生們上課時候的稿子,用教案來上課,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都要寫下來。

4. 教師資格證初中數學教案怎麼寫

一.教材分析
1. 在教材中的作用與地位
《菱形》緊接《矩形》一節之後。縱觀整個初中平面幾何教材,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與判定,又學習了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具備了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驗的基礎上講授的。這一節課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繼續,又是後面學習正方形等知識的基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2.從教材編寫角度看
教材從學生年齡特徵、文化知識的實際水平出發,先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思考,然後與同伴交流、探索、總結歸納,升華得出菱形的性質及判定,這樣的安排使抽象的定理讓學生更易於接受,並能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樂趣。
3.基於對教材和班級學情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有幾個方面需要把握好的:
(1)本節課的課題是:探索菱形的重要性質;
(2)目標是:讓學生能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發現並理解菱形的性質;
(3)重點是:菱形的定義與性質;
(4)教學難點是:菱形性質的靈活運用。
4.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菱形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2) 熟記菱形的有關性質和識別條件,並能靈活運用。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菱形的性質和識別條件的過程,在觀察、操作和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增進主動探究的意識,體會說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數學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體會菱形的圖形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教法分析
1. 教學設計思想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後繼課要學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質。這節課教學時注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讓觀察、猜測、驗證,獲得知識,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首先由生活中的圖片引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發現菱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然後設計幾個探究性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形成共識。講解例題時根據學生特點幫助他們分析題意,靈活運用菱形的性質與識別條件解題。
2.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我准備採用 「創設情境→觀察探索→總結歸納→知識運用」 為主線的教學模式,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經過觀察、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思維情境,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在合作、交流的氣氛下進行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始至終處於一種積極思維、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同時藉助多媒體進行演示,以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的直觀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質,解決教學難點。
三.學法指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使學生不僅學到科學的探究方法,而且體驗到探究的甘苦,領會到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在復習了平行四邊形與矩形的性質後創設教學情景。如:出示我國古代文物越王勾踐劍的圖片,指出菱形花紋,再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圖案的應用圖片。由此引出課題,可以吸引同學的注意,使其產生學習菱形的興趣。之後,我安排了由平行四邊形到菱形的動態演示,得出菱形的定義。隨後又展示了一組生活中的有關菱形的圖片,使學生認識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欣賞到菱形的圖形美。
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出發,首先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憊。
(二)菱形性質的探索
菱形性質的探索分成兩方面,一是菱形的特殊性(與平行四邊形不同的性質);二是菱形的對稱性。對於這個地方,主要採取學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過觀察思考與分析,同學間互相交流,分小組進行總結歸納。教師在巡視中進行個別指導。在探索過程中,鼓勵學生力求尋找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組織組與組的評比,這樣也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然後每組由一名學生代表發言,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後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得出菱形的性質。
設計理念: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主要為了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從接受知識到探索知識,從個人學習到合作交流。這樣的活動教學將會真正煥發出課堂教學的活力,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注入一種新課程理念: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抓住。
(三)題目訓練
為了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懂學會的基礎上融會貫通,我安排了坡度適中,題型多樣的系列題組。
1. 請你當裁判
與定義、性質等相關的一些判斷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著重講清判斷的理由,此題直接運用菱形的定義與性質,起到及時鞏固的作用,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 議一議
性質的簡單運用。
設計意圖:稍微加深,進一步鞏固菱形的性質,並能初步運用。
3. 練一練
菱形與直角三角形等知識的綜合運用。並由此總結菱形的面積公式。即菱形的面積等於對角線乘積的一半。
設計意圖:這組練習包含了例題。要求學生不但可以順利完成簡單的基礎填空練習,而且能有條理的寫出例題的解題過程。教師及時查漏補缺,規范解題格式。此題完成後,學生已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4. 學以致用
設計花壇,修建小路,求路長與花壇面積。這是一道實際應用問題。
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數學問題來源於生活實際,同時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充分體驗歷經困難探索結果而輕松用於實際的快樂感覺。
(四)小結、布置作業
菱形的性質與識別條件,由學生進行小結。布置書上課後習題,體會本節課你所獲得的成功經驗,寫好數學日記,與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寫數學日記這種作業形式,能夠培養學生善於歸納總結的能力,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案怎麼寫

一)課題 課題是本課時所講的題目,一般要寫在一頁的首行中間,要醒目。 (二)教學目的 設計 確定教學目的的依據;三維度;語言表達 (三)課型 即說明屬於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教具 即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具准備不僅要寫在教案中,更需要在試講或說課中體現。 (五)課時安排 要根據教材的分量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課時教學內容的分配要講究科學性,要注意重點難點的合理分布,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六)教學重點 即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是教材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著重指導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內容。 (七)教學難點 即本課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就是學生對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難點的確定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 (八)教學過程 即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步驟。教學過程的安排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規律,要求要安排得恰當合理、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和邏輯規律。 具體來說有如下幾步: 1.導入新課 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2.講授新課 要求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包括如何提問、如何啟發、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等。 3.鞏固練習 要求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慮到進行的方式和所需時間。 4.歸納小結 要考慮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以及所需時間 5.作業安排 要考慮布置哪些內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等。 (九)板書設計 即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板書要求具有科學性、整體性、條理性。

6. 考教師資格證的教案設計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課文生字詞/公式/詞彙,領會作者情感/公式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合作/XX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掌握/運用____________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XX學習方式的,學生能夠體會作者___________的品質/情感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xx詞彙/xx公式/xx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通過______________發展/提高學生______________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直觀演示法/引導啟發法等等學習方法。(以引導啟發法為範本)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課主要採用:故事導入/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等等的導入方式
(具體怎麼導入,需要簡單闡述,如:)
本文採用情境導入法的方式,播放相應的PPT圖片或者小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新課
設計意圖 :這種方法,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思考,並且引出新課題。
(二)新課講授
在講授新課時,為了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首先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學習完成後,會對重要生詞(語文,其他科目視具體情況而定)進行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通過分組朗讀的這種方法,既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部分講授完成後,開始講解本節課的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然後,結合實例,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通過這種方法,既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種方法,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例如:數學練習作業,語文書寫生字詞或閱讀感悟
(四)小結
對課文進行一個小結,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
(五)作業布置
布置課後作業,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主要以基礎算式為主,選做題會選用一些開放性較高,需要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的問題,以滿足那些學有餘力的同學。
五、板書設計
適當展現部分課文重點「生字詞/公示/圖表等等」

7. 考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怎麼寫

在寫教學設計之前需要知道它的結構,我們要熟知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其中教學目標又分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學過程四部曲:導入、講授新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平時可以多找一些題目進行練習,同時也可以多看看網上優秀的教學設計,積累經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