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醫師資格技能考試大綱
『壹』 2014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哪裡有
2014年中醫執業醫師成績查詢時間為12月初。14年考試分數線預計與往年不會相差太大。
2014年的分數線已公布了,合格分數線如下: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351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82
師承或確有專長中醫執業醫師:351
師承或確有專長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82
可以參考以往考試信息
2013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分數線為352分
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分數線377分
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分數線360分
『貳』 2014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大綱什麼時候出來
201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大綱將繼續沿用第四版考試大綱,也就是2014年的考試大綱,今年大綱是沒有變化的,只是變了教材。在5月份就已經公布了
『叄』 2020年度二級建造師職業資格考試依據《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2014年版)命題
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實行全國統一大綱,2020年度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統考卷)依據《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年版)命題。考試大綱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肆』 2015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大綱和2014年的區別
詳細點擊網頁鏈接
『伍』 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人員考試大綱 2014年版書
別想了,現在怎麼可能會有2014版的考試用書電子版。
『陸』 2014春季高考醫學護理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范圍和要求
(一)人體學基礎
1.人體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1)掌握常用的解剖學術語,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2)掌握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了解機體與環境。
(3)掌握細胞的結構和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理解主要細胞器的功能。
(4)了解細胞的生物電現象,肌纖維的收縮功能。
(5)掌握被覆上皮的分類和分布;理解被覆上皮的特點。
(6)理解結締組織的分類;了解固有結締組織,軟骨組織和軟骨。
(7)掌握血液的組成,血漿滲透壓,血細胞的正常值、形態及功能。
(8)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驟,
ABO
血型分型及依據,輸血原則。
(9)理解肌組織的分類;了解骨骼肌。
(10)掌握突觸;理解神經元結構、分類。
(11)掌握皮膚結構,皮下注射和皮內注射的部位。
2.運動系統
(1)理解運動系統的組成,骨的形態和構造。
(2)掌握關節的基本結構和運動,理解關節的輔助結構。
(3)理解軀干骨、四肢骨及各部椎骨的特點,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椎骨間的連接;了解顱骨的名稱及
位置。
(4)掌握骨骼肌的構造;理解骨骼肌的輔助結構。
(5)掌握腹肌及肌間結構,膈肌等特點;了解主要的軀干肌、四肢肌的位置及作用。
3.消化系統
(1)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胸部的標准線和腹部分區;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
(2)理解牙的形態、構造和牙周組織;了解唇、頰、齶、唾液腺。
(3)掌握食管的位置、分部和三處生理性狹窄及臨床意義,咽的位置及分部。
(4)掌握胃的形態、分部、位置及毗鄰,胃液的成分、作用和胃的運動;了解胃壁的結構特點。
(5)掌握小腸分部和結構;理解小腸的運動和食物的吸收。
(6)掌握闌尾的位置和麥氏點的概念;理解大腸的分部、結構特點。
(7)掌握肝、胰的位置、形態結構,輸膽管道,膽汁、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8)理解腹膜與臟器的關系;了解腹膜與腹膜腔的概念,腹膜形成的結構。
4.呼吸系統
(1)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左、右主支氣管的結構特點及臨床意義。理解鼻旁竇的組成及開口部位,喉腔的分部及各
部結構特點;了解構成喉各軟骨的結構及功能。
(2)掌握肺位置、形態及體表投影;理解肺的微細結構。
(3)掌握呼吸的全過程、肺容量、肺通氣、氣體交換和運輸。
(4)理解胸膜分部、胸膜腔的概念,胸膜腔負壓的形成及生理意義。
5.泌尿系統
(1)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
(2)掌握腎的位置、形態;理解腎的剖面結構及微細結構。
(3)掌握輸尿管三處狹窄的位置,膀胱容量、位置、膀胱三角的概念,女性尿道的長度及形態特點。
(4)掌握尿生成的過程及影響尿生成的因素,正常的尿量、多尿、少尿和無尿的概念;了解尿的排放。
6.生殖系統
(1)掌握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男性尿道的長度、分部、狹窄和彎曲;理解睾丸的位置、結構和功能。
(2)掌握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子宮的位置、形態及分部,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與卵巢周期性變化的關系;理解卵巢
的位置、形態結構和功能,輸卵管的分部。
7.脈管系統
(1)掌握心的位置、形態、心腔的結構及其體表投影,心的泵血功能及影響因素;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了解心肌細
胞的生物電現象。
(2)掌握動脈血壓的形成、正常值及影響因素;理解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主動脈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3)掌握上、下肢淺靜脈及臨床意義,肝門靜脈系及側支循環;理解靜脈血壓及影響靜脈回心血量的因素。
8.能量代謝與體溫
(1)掌握基礎代謝率;理解能量的來源及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
(2)掌握正常體溫的正常值、生理波動及測定方式;了解機體產熱與散熱,體溫的調節。
9.感覺器
(1)掌握眼球內容物、視力的概念;理解眼球的結構及功能、眼視近物時的調節和屈光異常。
(2)理解外耳和中耳的結構,聲波的傳導途徑;了解聽覺和位置覺感受器的位置。
10.神經系統
(1)掌握神經系統常用術語,反射中樞及其作用。
(2)掌握脊髓的位置及外形;理解脊髓的內部結構,牽張反射的概念、類型和意義。
(3)掌握腦的分部,腦乾的分部,內囊的概念、分部、走行結構及臨床意義;理解間腦分部,大腦皮層的主要功能區,
去大腦僵直和小腦的功能;了解腦干內部結構。
(4)掌握硬膜外隙、蛛網膜下隙的概念,理解腦脊液的循環途徑;了解脊髓和腦的被膜、血管。
(5)理解脊神經的組成和主要分支分布,各腦神經的序號、名稱、性質、連腦部位和分布;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
低級中樞;了解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纖維走向及分布。
(6)了解腦和脊髓傳導通路。
11.內分泌系統
(1)了解激素的概念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徵。
(2)理解生長激素的作用;了解垂體分泌的激素。
(3)掌握甲狀腺的形態、位置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理解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
(4)理解腎上腺分泌的激素,糖皮質激素的作用。
(5)理解胰島素的生理作用及胰島素分泌的調節。
12.人體胚胎學概要
(1)了解生殖細胞的發育。
(2)掌握受精和植入的概念、時間、地點、過程、條件、意義。
(3)理解蛻膜的概念和分部。
(4)掌握胎盤和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了解胎膜的功能。
(5)了解胚泡的結構,三胚層的形成與分化,胎兒出生前後循環系統的變化,雙胎及多胎的形成。
(二)內科、外科、婦產科
1.循環系統疾病
(1)掌握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原發性高血壓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輔助檢查,治療原
則。
(2)理解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及主要治療措施。
(3)了解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原發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
2.呼吸系統疾病
(1)掌握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氣胸的分類,主要病因,臨床表現,
診斷,輔助檢查,治療原則。
(2)理解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氣胸的發病機制及主要治療措施。
(3)了解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肺炎、氣胸的鑒別診斷。
3.消化系統疾病
(1)掌握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腸梗阻、腹股溝斜疝、急性闌尾炎、膽道疾病、
痔等疾病的分類,主要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輔助檢查,治療原則。
(2)理解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腸梗阻、腹股溝斜疝、急性闌尾炎、膽道疾病、
痔等疾病的發病機制及主要治療措施。
(3)了解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腸梗阻、腹股溝斜疝、急性闌尾炎、膽道疾病、
痔等疾病的鑒別診斷。
4.神經系統疾病
(1)掌握急性腦血管疾病、癲癇、顱內壓增高、顱腦外傷的常見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主要治療原則。
(2)理解急性腦血管疾病、癲癇、顱內壓增高、顱腦外傷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措施。
5.創傷
(1)掌握機械性損傷、燒傷、腹部損傷、骨折、關節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
療原則。
(2)理解機械性損傷、燒傷、腹部損傷、骨折、關節損傷、慢性軟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因、發病機制。
6.腫瘤
(1)掌握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原發性肺癌、乳腺癌的分類,病因,主要臨床表現,輔助檢
查及診斷。
(2)理解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原發性肺癌、乳腺癌的治療原則及主要治療措施。
(3)理解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原發性肺癌、乳腺癌的發病機制。
7.感染
(1)掌握外科感染的特點;掌握淺部化膿性感染、急性乳腺炎、全身性感染、特異性感染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
斷及治療原則。
(2)理解淺部化膿性感染、急性乳腺炎、全身性感染、特異性感染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8.婦產科
(1)產科
①掌握妊娠診斷、臨產的診斷;掌握流產、異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後出血孕產婦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②理解產前檢查的內容,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力異常孕產婦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措施。
③了解正常分娩的臨床經過及處理、正常產褥、臀位孕產婦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措施。
(2)婦科
①掌握陰道炎、宮頸癌、子宮肌瘤病人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②理解卵巢腫瘤、慢性宮頸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人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三)病理學基礎
1.細胞、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1)掌握萎縮的概念、原因和分類;理解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臨床意義。
(2)掌握變性的概念、常見變性的種類及病理變化。
(3)掌握壞死的概念和病理變化;掌握壞死的類型、結局。
(4)掌握肉芽組織的形態結構、功能、結局;理解修復、再生的概念。
(5)掌握創傷癒合的類型及特點;理解骨折癒合的基本過程。
2.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1)理解動脈性充血的概念、原因、病理變化和結局。
(2)理解靜脈性充血的概念、原因和結局。
(3)掌握慢性肺淤血、慢性肝淤血的病理變化。
(4)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條件;理解血栓形成的過程和類型。
(5)理解血栓的結局和血栓對機體的影響
(6)掌握栓塞的概念、類型和栓子運行的途徑。
3.炎症
(1)掌握炎症的概念、炎症局部組織的基本病理變化。
(2)掌握炎症的病理分類及特點;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希望能夠幫到你-醫學考試服務中心為你解答
『柒』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大綱的解析
您好,中公教copy育為您服務。
考試大綱是關於考試科目、題型設置及知識點要求的指導性文件,目的是為便於報考者了解、准備和參加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公共科目筆試。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1) 公共科目筆試內容
(2) 作答要求
(3)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測試內容和題型介紹
(4) 申論考試的測試內容和介紹
考試大綱是考生復習備考的最權威依據,考生應當依照考試大綱的具體要求安排復習計劃,有針對性的備考。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捌』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高級職稱的,有考試大綱嗎
2014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已經公布,考試大綱是備考衛生資格考試的依據,醫學考試服務中心網整理了2014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匯總,方便考生備考:
2014年初級護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初級葯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初級葯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主管葯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初級中葯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初級中葯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主管中葯師考試大綱
2014年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大綱匯總
2014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大綱
2014年臨床醫學檢驗技士考試大綱
2014年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大綱
2014年臨床醫學檢驗主管技師考試大綱
國家醫學考試服務中心網提醒考生要根據2014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備考衛生資格考試。
『玖』 2014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和2015年的一樣嗎
星題庫為你解答:2015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的考試大綱變化不大,
一、整體變化情況:
除《中葯學》外,其他科目均有變化,其中變化最少的是針灸學,只有兩點文字上的變化,基本上可以忽視。
二、各科目變化的情況:
1.《中醫基礎理論》變化主要為增加了很多原文,另外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對知識做了一些調整。
2.《中醫診斷學》增加了一些內容,同時也刪除了部分內容,整體變化不大。
3.《方劑學》增加內容不多,主要是對原有知識做了一些調整。
4.《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在原有的內容之上增加了疾病的證候、臨床表現、鑒別診斷,另外對部分內容做調整較多。
5.《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增加內容較多,刪除較少,調整的內容所佔比例也較多。
6.《中西醫結合婦科學》:此科目變化主要集中在方葯的加減、一些實驗室檢查、並發症、治療、病因上增加了另外的要點。其他的是在原有內容上進行了文字上的調整。
7.《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此科目變化的內容主要是疾病的證候、臨床表現、鑒別診斷。進行了內容的調整及增加。
8.《針灸學》:僅有兩處變化,均為文字書寫上的變化,無關緊要,可以忽視。
9.《診斷學基礎》增加內容較多,調整的內容次之,刪除的內容極少。
10.《葯理學》:變化集中在一些葯物的作用上,進行了調整及增加了其他內容。
11.《傳染病學》:只有五點內容的變化,各有兩處內容進行了增加和刪減,比較重要的變化是傳染病分類的數值變化。
12.《醫學倫理學》:在原有的內容上增加了其他的要點,同時有些內容進行了調整。
13.《衛生法規》:此科目變化較大,主要的變化單元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在相關的單元細目下增加了很多的內容。將會是2015年考試中涉及的知識點。
更多詳細信息登陸行星恆教育網咨詢!
『拾』 2015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與2014有區別嗎
2015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與2014隻有一些小的區別,沒有大的改動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中西醫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
考慮到我國實行多層次醫學教育、多結構醫師職稱的歷史現狀,以及我國存在中醫等多種傳統醫學的實際情況,中醫醫師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1、分級: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其區別在於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執業,不能獨立執業,但在鄉鎮的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療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
2、分類: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分為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民族醫專業三類,目前民族醫專業中開考的有藏醫專業、蒙醫專業、維醫專業三個民族醫專業。
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參考人員復雜,類別繁多,報考類別共有18個。
參加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高中等中醫葯院校畢業生;一類是符合報名條件的外籍人員和台港澳居民。
(一)具有規定學歷的學生
1、具有高等學校中西醫結合專業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申請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2、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中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中等專業學校中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可以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3、七年制中醫學臨床碩士和八年制畢業生在學習期間有相當於大學本科的一年生產實習和一年以上嚴格的臨床實踐訓練的,以及中醫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已具有一年以上的臨床實踐訓練的,可以申請在畢業當年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考試;
4、中醫類別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報考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資格考試。
(二)外籍人員和台港澳居民
1、 外籍人員;
(1)取得我國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並在提供外籍人員在中國中醫學專業學歷教育的高等中醫葯院校附屬醫院實習滿一年的外籍人員,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2)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我國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2、 台港澳居民:
(1)台灣居民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和外籍人員條件一樣;
(2)取得內地中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院不間斷實習滿一年並經考核合格。或得香港和澳門合法行醫權並在香港和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港澳居民,可以申請參加考試;
(3)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同內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4)香港居民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並取得香港合法行醫權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並考核合格後,或在香港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澳門居民取得澳門科技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並取得澳門合法行醫權後,在內地三級中醫醫不間斷實習期滿一年並考核合格後,或在澳門執照行醫一年以上的,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師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