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可有什么不同

成语可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 2020-11-25 16:59:59

❶ 一个四字成语里带有秉字和彤字的成语有什么或者同读音的不同字也可以

青红皂白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 【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正音】皂;不能读作“zhào”。【辨形】红;不能写作“虹”。【近义词】是非曲直、是非黑白【反义词】是非分明【例句】窗上的玻璃碎了;爸爸不问~地就将小明说了一顿;小明感到很委屈。

❷ 带有可的成语有什么

http://www.kingsnet.biz/asp/chengyu/Search.asp
傲不可长 敖不可长 蔼然可亲 班班可考 不法常可
比户可封 不可多得 不可端倪 不可动摇 不可告人
不可究诘 不可救疗 不可教训 不可救药 不可揆度
不可开交 不可理喻 不可奈何 不可枚举 不可磨灭
不可名状 不可摸捉 不可偏废 不可企及 不可胜道
不可胜计 不可胜记 不可胜纪 不可胜举 不可胜数
不可收拾 不可胜算 不可胜言 不可思议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向迩 不可乡迩 不可限量 不可言传 不可一世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可移易 不可逾越 不可言状
不可造次 不可捉摸 不可终日 比屋可封 不置可否
不知所可 臭不可当 臭不可闻 楚楚可爱 楚楚可怜
尺寸可取 楚楚可人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此风不可长 粲然可观
垂手可得 触手可及 敌不可假 敌不可纵 端倪可察
冬日可爱 大有可观 大有可为 二者不可得兼 锋不可当
富可敌国 无可救药 反手可得 非同小可 法无可贷
方员可施 高不可登 高不可攀 贵不可言 光可鉴人
和蔼可亲 皇皇不可终日 惶惶不可终日 海水不可斗量 后生可畏
憨状可掬 坚不可摧 急不可待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急不可耐

❸ 疯狂猜成语中有世有双可以组成什么成语

举世无双jǔshìwúshuāng
[释义]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语出回] 《钱牧斋尺牍·答定答海县张绍谦》:“治行比幨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辨形] 举;不能写作“居”。
[近义] 盖世无敌 独一无二
[反义] 无独有偶
[用法] 含有褒义。用来赞赏好的人或物。一般作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独一无二”;都可表示“非常罕见或没有可相比”的意思。不同在于:~本身含有“在全世界”的意思;所以前面不加限制;“独一无二”用于强调“唯一的、没有第二个或相同”的意思时;同样表示“没有可以与之相比拟”的意思;其前面可加上一定的限制。
[例句] 中国的长城是~的历史遗迹。
[英译] matchless

❹ 怎样分辨成语和四字词语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字词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常用词。
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
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
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
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中国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成语之所以一般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出。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
成语跟专名不同:专名和成语虽然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但是专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庄小学”只是一个学校独有的名称(当然,可能有重名),“广安人民公社”只是一个公社独有的名称。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军队,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观能动性”“革命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平行四边形”,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象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可以勉强的。
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像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蜜饯黄连——先甜后苦”这些话,都是歇后语而不是成语。
成语跟引语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个别语句,如“勾心斗角”(见杜牧《阿房宫赋》)“水落石出”(见苏轼《赤壁赋》)等,因为时常被人们使用,后来就成了成语。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这两句诗不是人们时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尔被引用了。因此这类语句应该称之为引语,不能看做是成语。
成语跟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也不一样,因为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的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较浓厚的普通词组,也看做是成语。应当指出:凡是一个词组里的词可以抽换的,就应该把它看做普通词组。例如“根本改变”这个词组,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改为“彻底改变”“基本改变”或“大大改变”。又如“密切合作”这个词组,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几个词组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内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适。像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组,都是普通词组。至于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个殖民主义者怎样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侵略本质。”在这个句子里,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语地侈谈和平”改为“花言地侈谈和平”,或“巧语地侈谈和平”,就是改为“巧语花言地侈谈和平”也是非常勉强的。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和歇后语的不同,看起来相当明显。成语跟引语、普通词组、谚语的区别,一般说来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们应该承认有些固定词组或相当固定的词组是介于成语与谚语、引语或普通词组之间的,对这类词组,不必一定去划分它的界限。例如“一文不值”,它是普通词组,因为把它该为“不值一文”“不值一钱”或“一钱不值”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组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极象成语,把它看作成语,也未尝不可以。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把它看做成语或谚语皆无不可。

❺ 什么同什么可成语

这样的成语很多,你可

以直接网络搜索,象

大同小异,不同凡响,

非同凡响,求同存异

等等。

❻ 对于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什么成语可以括

括目相待、囊括四海、镞砺括羽、衽扱囊括、括囊不言、括囊守禄、囊括无遗

❼ 对于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什么成语可以括

1、通权达变
释义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版,懂得变通,不死权守常规。

2、达权通变
释义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3、通变达权
释义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4、通时达变
释义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5、通时合变
释义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6、应权通变
指顺应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

7、因势利导
释义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❽ 不可置否和不置可否的区别这两个成语有什么不同吗

同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不置可否

释义: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

例句:发言人对这件事不置可否,含糊其词。

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

不置可否

解释: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温钦差听了一笑,也不置可否。”

例句: 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茅盾《子夜》)

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泾渭分明、旗帜鲜明。

❾ 描写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我们可以用的成语有什么什么什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❿ 形容一家亲戚在一起喝酒气氛与平时朋友在一起喝酒感觉切然不同,可有什么成语或词语可概括这种不同

形容一家亲戚在一起喝酒气氛与平时朋友在一起喝酒感觉截然不同的成语:
天壤之别、迥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别、天渊之别、判然不同、截然有异、霄壤之别。
1、形容一家亲戚在一起喝酒气氛:其乐融融、笑逐颜开、谈笑风生、心花怒放
2、平时朋友在一起喝酒的感觉: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划拳行令、自斟自饮、酩酊大醉、酒至半酣、把酒言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