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有尊重的成语
① 关于尊重的四字成语
尊敬老师的四字成语如下:
尊师重道
程门立雪
寸草春晖
恩同父母
敬老慈幼
门墙桃李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饮水思源
洗耳恭听
② 关于互相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举案齐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专:《后汉书属·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齐眉举案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
相待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相庄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清·余怀《班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
③ 形容尊重 成语
识才尊贤】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尊年尚齿】年:年龄。尚:崇尚。齿:岁数。指尊重老年人。
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尊贤使能】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浴三衅】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奉如神明】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
鸿案鹿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敬贤重士】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④ 关于尊重的成语
望而生畏
焚香礼拜
负驽前驱
尊师重道
师道尊严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好为人师
教无常师
开山祖师
抗颜为师
老师宿儒
良师诤友
名师出高徒
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心自是
师心自用
师严道尊
为人师表
先圣先师
学无常师
一字师
宗师案临
尊师贵道
至圣先师
尊师重道 尊老爱幼
父慈子孝 父母恩勤
父母之邦 父为子隐 父析子荷 父严子孝
⑤ 关于尊重的成语
望而生畏
焚香礼拜
负驽前驱
尊师重道
师道尊严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好为人师
教无常师
开山祖师
抗颜为师
老师宿儒
良师诤友
名师出高徒
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心自是
师心自用
师严道尊
为人师表
先圣先师
学无常师
一字师
宗师案临
尊师贵道
至圣先师
⑥ 表示“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1、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 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⑦ 关于“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尊师重道、师道尊严、父慈子孝、为人师表、好为人师、至圣先师、焚香礼拜、学无常师
⑧ 形容尊敬成语有哪些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负弩前驱
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敬恭桑梓
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焚香礼拜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负驽前驱
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恭敬桑梓
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胡天胡帝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举案齐眉
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磕头礼拜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生荣死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提名道姓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众星捧月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悬榻留宾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上爱下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怜贫敬老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题名道姓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相待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敬上接下
〖解释〗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孝悌力田
〖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⑨ 形容尊敬的成语有哪些
三熏三沐、负弩前驱、焚香礼拜、胡天胡帝、怒蛙可式。
⑩ 形容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安老怀少 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出处:《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鼻孔朝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出处:见“鼻孔撩天”。
鄙夷不屑 指轻视;看不起。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出处:茅盾《蚀·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不屑一顾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出言无状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这泼猴头,出方无状。”
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大模大样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奉如神明 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
出处: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奉若神明 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佛头著粪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鸿案鹿车 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出处: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教无常师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敬贤爱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敬贤重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同“敬贤爱士”。
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路柳墙花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出处:元·王晔《水仙子·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墙花路草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墙花路柳 墙边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
出处: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青眼相看 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三薰三沐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三浴三衅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上谄下渎 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师严道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识才尊贤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授业解惑 授:教,传授。惑:疑难。传授学业,解除疑难。
斯文扫地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肆言詈辱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出处: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无常师 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言传身教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衣钵相传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出处:《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淫词秽语 不健康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淫词媟语 淫:淫秽;媟:狎,轻慢。放荡淫秽、低级趣味的话。
淫言狎语 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同“淫言媟语”。
淫言媟语 轻狎的言词;淫秽猥亵的言词。
折节待士 指屈己待人。
出处:《周书·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
折节下士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尊年尚齿 年:年龄。尚:崇尚。齿:岁数。指尊重老年人。
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武帝上》:“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酬劳,哲王明范。”
尊师贵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尊贤使能 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人间重晚晴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出处: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桃李遍天下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