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组词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壹』 锦字组词有哪些成语
锦(汉字信息):。本意是中国汉字信息指丝织品,原意为精致丝织品,多有美丽图案。也泛指比喻色彩鲜艳华美的。
读音:jǐn
中文名
锦
外文名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1]
字音
jǐn
注音
ㄐㄧㄣˇ
部首
钅
部外
8
笔画
13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码
9526
GBK
BDF5
郑码
PNLI
造字法
形声
五笔
QRMH
笔顺
ノ一一一フノ丨フ一一丨フ丨
四角
86727
笔顺编号
3111532511252
汉字首尾分解
钅帛
基本字义:
1、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2、鲜明美丽:~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汉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絅。——《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2、古指锦袍,引申为奖赏。
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宋黄公绍《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陈毅《赣南游击词》“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的战场获锦归。”
3、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鲁迅《书信·致杨霁云(一九三五年一月廿九日)》“此差足以慰锦注者也”
形容词
1、比喻鲜艳华美的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2、在锦上绣花的
如:锦字
锦组词:锦标 锦标赛 锦囊妙计 锦披 锦鸡 锦衣卫 锦绣香山
带锦字的成语:
衣锦还乡 衣锦夜行 操刀制锦 穿花纳锦
膏粱锦绣 回文织锦 锦簇花团 锦囊还矢
『贰』 城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城组词有哪些词语
:京城、
城楼、
城乡、
县城、
城墙、
城府、
城垣、
城隅、
城郊、
城根、
月城、
城建、
围城、
城壕、
城池、
城阙、
府城、
城防、
城关、
城镇、
城郭、
瓮城、
都城、
城雕、
城区、
城垛、
子城、
山城、
干城、
省城
『叁』 为组词语有哪些成语
包含为的成语 :
一言为定、
先入为主、
自以为是、
助人为乐、
舍己为人、
蔚为大观、
无能为力、
胆大妄为、
融为一体、
碌碌无为、
左右为难、
指鹿为马、
转悲为喜、
合二为一、
为所欲为、
不足为训、
歃血为盟、
奋发有为、
宽大为怀、
叹为观止、
转危为安、
『肆』 的、的组词有哪些词语有哪些
有的、小的、怎的、目的、的确、破的、平的、标的、鹄的、的当、的证、中的、
别的、绰的、的意、特的、新的、的役、产的、的耗、的博、扑的、的传、的士、
点的、的情、未的、的信、撒的、主的、
『伍』 城组词有哪些词语
城组词有哪些词语 :京城、
城楼、
城乡、
县城、
城墙、
城府、
城垣、
城隅、
城郊、
城根、
月城、
城建、
围城、
城壕、
城池、
城阙、
府城、
城防、
城关、
城镇、
城郭、
瓮城、
都城、
城雕、
城区、
城垛、
子城、
山城、
干城、
省城
『陆』 县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县”可以组的词语有:县城 、县志 、县份 、县治 、外县、 赤县、 知县、 紫县 、平县、 郊县、县藜边县县网
“县”可以组的成语有:鱼县鸟窜、他乡异县、绛县老人、连州比县、异县他乡、破家县令、赤县神州
一、基本信息:
了是多音字,拼音 : xiàn、xuán 。部首:厶部,笔画:7,五笔:EGCU
二:详细解释:
[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 xuán ]古同“悬”。
『柒』 城的组词有哪些
1、城市
造句:我女儿第一次访问这座城市时,对这里的房价大吃一惊。
解释: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池
造句: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热潮时期的产物,在本世纪初还是头号搜索引擎的雅虎近年来在与谷歌的竞争中丢失城池,后又受到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Inc.的冲击。
解释:<书>城墙和护城河,指城市。
3、城关
造句:1998年洪水中,湖南省安乡县安造垸城关棉纺厂大堤发生特大管涌而溃决,在大流速水流下成功实现了堵口复堤。
解释:指城外靠近城门的一带地方。
4、城府
造句:在普尔曼版本的福音故事中,玛丽有一对双生子而非独子??其中的耶稣得神恩赐、虔诚、谦卑,而他的兄弟基督则攻于心计、胸有城府。
解释:<书>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很深|胸无~(为人坦率)。
5、省城
造句:今天,有关工作人员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制定出完善的会员章程,并表示目前省城仍有307名会员决心要走个人集资建房之路。
解释:省会。
6、城墙
造句:我从中得到了灵感,修改了一部分发言辞,还选了一条有金色号角图案的蓝色领带,它使我联想到《约书亚书》中用来吹垮耶利哥城城墙的那些号角来。
解释:古代为防守而建筑的又高又厚的墙,多建筑在城市四周。
7、城镇
造句:我们家里的传统要求我们要到瑞典去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这也是可以让我离开贝尔莫的绝好理由,因为贝尔莫是个很小的城镇。
解释:城市和集镇。
8、城堡
造句:IT旧的安全模型是在企业网络周围建立一刻巨大的微尘,只让受信任的、已授权的员工穿越守卫严密的吊桥墙进入众所周知的城堡。
解释:堡垒式的小城。
9、长城
造句:事实上,长城还能屹立完全归功于明朝建筑师的才智。他们在灰浆中掺入糯米,糯米和熟石灰的化学融合非常紧密,以至于很多地方寸草不生。
解释:指万里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
10、山城
造句:住在这里的时候,我们前去探访了中世纪的山城阿索罗,英国探险家弗利亚斯达克和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解释:山上的或靠山的城市。
11、围城
造句:纳比斯,斯巴达的国王,顶住了一次由所有希腊城邦和罗马常胜军团发起的围城战,他保卫了自己的城邦和他自己的政权。
解释:2被包围的城市。
12、围城
造句:纳比斯,斯巴达的国王,顶住了一次由所有希腊城邦和罗马常胜军团发起的围城战,他保卫了自己的城邦和他自己的政权。
解释:2被包围的城市。
13、城楼
造句:城堡在12世纪达到了辉煌的最高峰,由一座城楼、一座要塞、两座城塔和一座被两道高大的石幕墙包围着的拱状小礼拜堂组成。
解释:建筑在城门洞上的楼。
14、护城河
造句:该防线年久失修,最近进行了恢复重建,但是设计师认为,如果违背原始的设计理念,在护城河的上方搭建桥梁,将是非常不合适的。
解释:人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古代为防守用。
15、紫禁城
造句:特别是,黑米麸会是很独特且经济,可以增加促进健康的抗氧化剂食用量的食材。几世纪前的古代中国,黑米被称为‘紫禁城米’,因为只有贵族才可以吃。
解释:北京故宫的旧称。
16、城市规划
造句:委员会与其他机构或人士一道呼吁继续努力确保向所有人提供水、电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并改进城市规划,以处理肆虐的慢性病问题。
解释:对城镇各项建设发展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使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合理,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环境美好、卫生的条件。
17、城市贫民
造句:我认真研究了城市贫民的难处,其实是与文化的缺失密切相关的,不可以只用金钱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生活比我们的经济实力更加重要。
解释:旧社会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已劳动而生活贫苦的人。
18、城邦
造句:在一个事先预谋的信号下,他让他的士兵杀死了所有的参议员和最富有的公民;他们死后,由于没有了任何来自公民阶级的反对,他夺取并获得了对这个城邦的统治权。
解释:世界史中,一般指出现在亚、欧、非三洲的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乡村构成的奴隶制小国。特指古希腊、罗马时的一种国体。
19、都城
造句:由于这座城市之前的隔离和柏林墙的问题,城中心的居民成了社会经济上的大杂烩,用西欧国家都城的标准来看应算作穷人。
解释:首都。
20、京城
造句:我曾受过相当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个时期还以为哈瓦那是一个邻近古巴的海岛呢。
解释:旧时称国都。
21、县城
造句:在舟曲,解放军正在奋力清除堰塞湖。因为一旦下雨,堰塞湖就可能溃泄,洪水将会对本已三分之一浸泡在水中的县城造成更大的混乱。
解释:县行政机关所在的城镇。
22、城区
造句:星期一,骑摩托车的枪手开枪打死了省议员拉扎.海德尔和他的保镖,当时他们正在卡拉奇的纳兹马巴德城区参加海德尔一个亲戚的葬礼。
解释:城里和靠城的地区(区别于‘郊区’)。
23、城隍
造句:根据以上情况介绍了崇遵公路凉风垭、青岗哨、城隍寺等隧道选用微表处作为隧道的抗滑表层。并用此技术在隧道路面养护方面进行了探讨。
解释:(1)<书>护城河。(2)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24、城垣
造句:《韩城党家村》正在我都开始怀疑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党家村的城垣之上,向下望去,原来韩城党家村竟然躲藏在这么不起眼的峡谷之中!
解释:<书>城墙。
25、城防
造句:坚固的城防是罗马帝国的特点。固若金汤的罗马城墙围绕着整个罗马城。城墙分三层,中间是9英尺高的砖墙,砖墙内外在筑两道石墙。
解释:城市的防卫:~巩固|~工事。
26、桐城派
造句:作为分别带有承传性质、变革性质和总结性质的古文总集,这些选本具有强烈的文统意识,反映了桐城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衍变。
解释:清代散文流派。由桐城人方苞、姚鼐等人创立和发展,故名。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总结了一套文言文的写作方法。
27、城壕
造句:一位正在寻求风险投资的创业者,恰如一名策马奔腾的武士,在远方VC之城的激励下,满怀渴望地穿越城壕。
解释:护城河。
28、城厢
造句:从此,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老城厢里共生共存,不同信仰和生活理念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代表了上海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也是上海700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幕。
解释:城内和城门外附近的地方。
29、鸡新城疫
造句:文中着重介绍了肿瘤疫苗的分型与分类以及利用马立克氏病(MD)疫苗、鸡新城疫病毒(NDV)、麻疹病毒在抗肿瘤生长与增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解释:鸡瘟的一种,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是鸡冠变成紫红色或紫黑色,口鼻流黏水,排黄绿色的稀粪,腿麻痹不能起立,多数死亡。
30、瓮城
造句:铁瓮城遗址作为镇江市区最早的城池和历代州署、府署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它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解释: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
31、府城
造句:我所听到的这类事件中,最凄惨的莫过于一个三十三岁妇女的遭遇。这位妇女嫁给府城附近东大洲村的一个农民。
解释:旧时指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
32、城郭
造句:而日本的城郭保护的是城堡内的武士集团、城下町是没有纳入防御体系的。
解释: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33、城阙
造句:中国古代城阙至迟到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根据其平面形制可分单阙、双阙和三出阙三种类型。
解释:<书>(1)城门两边的望楼。(2)宫阙。
34、子城
造句:好主意。那我们现在就请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跟我们一起上子城。
解释:旧时指大城所附的小城,如瓮城。
35、月城
造句:当时海啸夺去了新月城的11条生命,并在加州沿海造成17人死亡。
解释:<书>瓮城。
36、万里长城
造句:开幕式力求浓缩中国5000年的历史??从万里长城到京剧木偶,再到宇航员,还有艺术、音乐和科学方面的成就等,无所不有。
典故: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37、众志成城
造句:像医疗系统改革,或是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需要人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此时,所有选民都在拼命的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改革项目很难成功。
典故: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38、价值连城
造句:那里边有价值连城的老电影胶片,明星赠送的纪念品以及古董飞行设备等,但同时也有一些空牛奶瓶,报纸和指甲剪??这要何从下手呢?
典故: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39、满城风雨
造句:相比在米兰时,尽管之前在米兰经历了转会曼城的满城风雨,不过卡卡依旧被当作王子,但是如今这样的转变真是让人吃惊。
典故: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40、兵临城下
造句:在大约两个半世纪里,奥斯曼土耳其屡屡考研着奥地利的防御工事,而维也纳也不止一次面对兵临城下的境地。
典故: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41、空城计
造句:事实上,在《孙子兵法》中,往往有对“背道而驰”的经典应用,最简单的“空城计”就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案例。
典故: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42、攻城略地
造句:过去几年里宏基收购了PC厂商Gateway和Packard-Bell,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不断缩窄同惠普和戴尔的差距.
典故: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43、倾国倾城
造句:她经常访问并在那里感到像在家一样。她陶醉于那些富有、显赫的人们对她的注意并对美国公众对其倾国倾城之魅力所给予的热切反响洋洋自得。
典故: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4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造句: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党派之争,国务院负责编制的国际事务预算必然受其牵累,对外援助的资金额度也将大幅跌落。
典故: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所有组词列表】:
榕城、
任城、
倾城、
琴城、
漆城、
排城、
全城、
连城、
幔城、
马城、
麦城、
罗城、
鲁城、
九城、
金城、
降城、
禁城、
牢城、
蠡城、
垒城、
酒城、
城郛、
城皋、
城署、
城曲、
城堡、
城河、
城壕、
帝城、
邸城、
崇城、
城阃、
穿城、
城牙、
城府、
城聚、
城壁、
城堑、
城市、
城舞、
城操、
城苑、
城郭、
城寺、
成城、
城圈、
城阻、
夹城、
火城、
环城、
合城、
麾城、
邗城、
贯城、
管城、
故城、
广城、
法城、
雕城、
芜城、
霞城、
惟城、
围城、
渭城、
严城、
靴城、
乡城、
项城、
玉城、
羊城、
蚁城、
幽城、
壅城、
曾城、
周城、
毡城、
壮城、
城楼、
城主、
城社、
城辇、
长城、
背城、
保城、
诗城、
石城、
饰城、
霸城、
危城、
外城、
团城、
梯城、
书城、
城邑、
城铺、
城镇、
城围、
城沟、
城雉、
乘城、
城狐、
城濠、
城第、
城邦、
城谯、
赤城、
城鼓、
城廓、
城尖、
城关、
城阖、
城柴、
城垛、
城大、
城脚、
城守、
城保、
城干、
城编、
城隍、
城根、
城治、
城区、
城卫、
城角、
城垒、
城阈、
城陴、
城建、
城旦、
城砦、
城险、
城场、
城肆、
城域、
城厢、
城头、
城隈、
城柝、
城埤、
城里、
城墙、
城隅、
城墉、
城垣、
城陬、
城湍、
城坞、
城寨、
城橹、
城洫、
斗城、
丹城、
城郊、
祠城、
城阚、
愁城、
城防、
城观、
城堞、
城阿、
城禁、
楚城、
城雕、
城窟、
城池、
烦城、
方城、
肥城、
反城、
梵城、
费城、
鹅城、
都城、
典城、
堕城、
大城、
捍城、
孤城、
海城、
宫城、
府城、
戈城、
凤城、
关城、
竿城、
干城、
腹城、
崩城、
贝城、
边城、
碧城、
柴城、
层城、
城栅、
城戍、
城阙、
城乡、
山城、
身城、
少城、
柏城、
百城、
宝城、
拔城、
水城、
台城、
戍城、
衰城、
说城、
宋城、
四城、
笋城、
省城、
圣城、
司城、
市城、
佗城、
铁城、
土城、
网城、
维城、
五城、
屠城、
王城、
遗城、
阴城、
疑城、
婴城、
邑城、
阳城、
雁城、
雄城、
轩城、
虚城、
瑶城、
瓮城、
县城、
陷城、
洗城、
牙城、
香城、
心城、
行城、
巡城、
邪城、
重城、
宗城、
撞城、
筑城、
子城、
中城、
朱城、
州城、
专城、
缒城、
雉城、
占城、
直城、
镇城、
属城、
增城、
郓城、
阅城、
月城、
圆城、
撄城、
郢城、
墉城、
汉城、
寒城、
花城、
国城、
会城、
皇城、
荒城、
假城、
化城、
鹤城、
开城、
军城、
京城、
疆城、
鞠城、
兼城、
江城、
坚城、
佳城、
稽城、
进城、
锦城、
辽城、
龙城、
名城、
陇城、
离城、
礼城、
列城、
枯城、
郡城、
看城、
空城、
联城、
穷城、
凭城、
秦城、
枪城、
曲城、
青城、
略城、
木城、
破城、
牝城、
扑城、
蓉城、
上城、
丘城、
青城山、
鹿头城、
曲女城、
容城侯、
青城客、
杞梁城、
青城门、
青堂城、
连城宝、
连城璧、
连城价、
空城计、
空城雀、
连城璞、
连城玉、
辽城鹤、
锦官城、
讲武城、
锦城使、
金城桃、
九重城、
九城陌、
阖庐城、
阖闾城、
韩冯城、
韩城市、
佳丽城、
郢城篇、
中都城、
筑城壁、
邹城市、
紫禁城、
专城伯、
兴城市、
五字城、
谢宣城、
五云城、
五言城、
盐城市、
阳城笑、
杨虎城、
武城鸡、
外罗城、
五凤城、
无忧城、
卧牛城、
枉死城、
武城弦、
桐城派、
武城宰、
受降城、
贝宁城、
百城书、
百城表、
百代城、
三王城、
双城记、
石首城、
长城站、
铁围城、
逋城钱、
芙蓉城、
酆城气、
酆城狱、
酆都城、
城旦书、
丰城剑、
伏俟城、
贯索城、
韩凭城、
管城侯、
管城君、
孤竹城、
鬼脸城、
鬼面城、
谷城翁、
大城市、
城垛口、
蚩尤城、
楚王城、
丹凤城、
城市病、
城陵山、
城市化、
城里人、
城郭国、
夏江城、
铁瓮城、
武城禽、
瓦笼城、
芜城赋、
王舍城、
舒新城、
霸城门、
不夜城、
走麦城、
拥书城、
赵信城、
宜城酒、
羊马城、
筑城曲、
五国城、
五羊城、
城门楼、
石头城、
贰师城、
防城库、
酆城剑、
夫人城、
凤凰城、
丰城狱、
管城子、
护城河、
护城壕、
管城公、
管城颖、
城陵矶、
城防军、
城市群、
梁王城、
六合城、
京城氏、
晋城市、
江城子、
金城柳、
聊城箭、
聊城市、
连城珍、
木杨城、
青泥城、
人民城郭、
倾国倾城、
墨西哥城、
南面百城、
连城之价、
金城石室、
军临城下、
城狐社鼠、
城下之盟、
城头子路、
价值连城、
国之干城、
管城毛颖、
干城之寄、
攻城略地、
攻城野战、
鹘城猿洞、
独坐愁城、
卫星城镇、
无影牢城、
五言金城、
胸有城府、
胸无城府、
一笑倾城、
一字长城、
涨啮城郭、
众心成城、
坐拥书城、
坐拥百城、
不设城府、
背城一战、
背城借一、
巴拿马城、
石城汤池、
枉死愁城、
万里长城、
铁郭金城、
特大城市、
汤池铁城、
铜城铁壁、
城府深沉、
赤口烧城、
城市环境、
愁城难解、
赤舌烧城、
城市居民、
城南旧事、
城下之辱
『捌』 来去的成语组词有哪些
翻来覆去、来龙去脉、眉来眼去、春去秋来、死去活来。
一、翻来覆去
白话释义: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处:《西归集·不寐四首之二》:“翻来覆去体都痛,乍暗忽明灯为谁?”
翻译:怎么来回翻身身体都很酸痛,突然暗突然亮又是何必呢?
二、来龙去脉
白话释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朝代:明
作者:吾邱瑞
出处:《运壁记·牛眠指穴》:“来龙去脉,靠岭朝山。”
翻译: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靠着山岭,面朝着大山。
三、眉来眼去
白话释义:形容以眉眼传情。也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朝代:宋
作者:辛弃疾
出处:《稼轩词·卷二·满江红》:“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翻译:还记得以眉眼传情,水光山色好看的不得了。
四、春去秋来
白话释义: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朝代:明
作者:刘基
出处:《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
翻译:春天过去,秋天到来,一年又一年。
五、死去活来
白话释义: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九十一回:“薛姨妈急来看时;只见宝钗满面通红;身如燔灼;话都不说;薛姨妈慌了手脚;便哭得死去活来。”
『玖』 城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京城、
城楼、
城乡、
县城、
城墙、
城府、
城垣、
城隅、
城郊、
城根、
月城、
城建、
围城、
城壕、
城池、
城阙、
府城、
城防、
城关、
城镇、
城郭、
瓮城、
都城、
城雕、
城区、
城垛、
子城、
山城、
干城、
省城、
『拾』 火的组词有哪些成语
洋火yáng huǒ
1.火柴。活火huó huǒ
有焰的火。流火liú huǒ
①〈方〉丝虫病。②中医指发病部位在小腿的丹毒。淬火cuì huǒ
1. 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突然浸在水或油中使其冷却,以增加硬度。添火tiān huǒ
1.增设火炉,用于取暖。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添火》记载﹐北京居民照例于十月初一添设煤火﹐次年二月初一撤火。 2.向炉子里加燃料。谓烧饭。渊火yuān huǒ
1.深渊和烈火。喻苦难的处境。渔火yú huǒ
渔船上的灯火:江枫渔火对愁眠。温火wēn huǒ
1.用火加热。 2.焖菜或煮东西所用的比较弱的火。溜火liū/liù huǒ
1.中医学病名。即丹毒。也称流火。漏火lòu huǒ
1.失火。潜火qián huǒ
1.谓灭火;防火。火丁huǒ dīng/zhēng
1.以煮盐为业的人口。 2.中医外科病名。即火疔。火丞huǒ chéng
1.汉代太乐令的属官。火丹huǒ dān
1.中医外科病名。即丹毒。 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 3.仙女名。火主huǒ zhǔ
引起火灾的人家。火乌huǒ wū
1.周武王伐纣前二年曾东观兵于盟津。相传其渡河后,"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事见《史记.周本纪》。后因以"火乌"代指周朝的国祚。火星huǒ xīng
火星1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 火星2 [huǒxīng](~儿)极小的火:铁锤打在石头上,迸出不少~◇他气得两眼直冒~。火春huǒ chūn
1.即烧酒。火景huǒ jǐng
1.指日影。火暖huǒ nuǎn
1.暖和。火暴huǒ bào/pù
〈方〉①暴躁;急躁 :~性子。②旺盛;热闹;红火:牡丹开得真~ㄧ这一场戏的场面很~ㄧ日子越过越~。‖也作火爆。火曜huǒ yào
1.即大火。心宿二。 2.指日光。火曹huǒ cáo
1.亦作"火?"。 2.烧焦的木头。火术huǒ shù/shú/zhú
1.道教的一种制火之术。能处火中而不被火伤。火杏huǒ xìng
1.古代火攻用的一种战具。火杴huǒ xiān
1.中草药豨莶的别名。火林huǒ lín
1.烈火焚烧的树林。火枣huǒ zǎo
1.传说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飞行。火枪huǒ qiāng
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现多用于打猎。火架huǒ jià
1.支撑盘或壶在炉火边保温用的金属架。2.需要时放在火上用以支撑炊具的支架。火柱huǒ zhù
柱状的火焰。火柴huǒ chái
用细小的木条蘸上磷或硫的化合物制成的取火的东西。现在常用的是安全火柴。火树huǒ shù
1.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2.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 3.比喻繁盛的灯火。 4.红珊瑚的别名。火栰huǒ fá
1.古代水战中用以驰近并能焚毁对方战船的着火的木筏。火桶huǒ tǒng
1.一种桶状爆炸物。火棉huǒ mián
1. 各种硝酸纤维素的任一种;尤指硝化度较高(含氮量至少13.2%)的炸药,主要用于无烟火药中。如:火棉胶。火棍huǒ gùn
1.一个十分重的大头棍(木制的或金属的),形状像一个大的酒瓶或十钉球,通常每只手拿一个摆动它,用以锻炼双臂的肌肉。火棒huǒ bàng
游艺用的短棒,一端钉有许多层布,成球形,蘸上酒精,点着后在黑暗处挥舞,使火光呈各种曲线形。火棘huǒ jí
1.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火正huǒ zhèng
1.古代掌火之官。 2.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时,火旺于夏,故称。 3.指汉朝。火殃huǒ yāng
1.古代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母huǒ mǔ
1.指五行中的木。五行循环相生,木生火,故称。火毒huǒ dú/dài
1.指药物酷烈的毒性。 2.即热毒,中医指导致人体外科痈疡等病症的一种因素。 3.指烈火燃烧中因氧气稀少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 4.形容酷热。火毳huǒ cuì
1.即火浣布。亦以喻远方异俗之地。火气huǒ qì
①怒气;暴躁的脾气:压不住心头的~。②指人体中的热量:年轻人~足,不怕冷。③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火池huǒ chí
1.犹火盆;火塘。火油huǒ yóu
〈方〉煤油 。火泉huǒ quán
1.竹沥的别名。以火烤青竹使出液汁,谓之竹沥。可以入药。火洲huǒ zhōu
1.亦作"火州"。 2.传说南海古地名。 3.泛指南方炎热地方。 4.古地名。汉时为高昌壁,唐时为高昌县,宋元时为高昌回鹘国都。吐鲁番所得突厥文写本作Qoco,其地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之哈剌和卓城(Karakhoja)。火流huǒ liú
1.形容酷热。 2.犹流火。指大火星西流。火浴huǒ yù
1.火化。火矢huǒ shǐ
1.即火箭。火石huǒ shí/dàn
①燧石的通称。②用铈、镧、铁制成的合金,摩擦时能产生火花。通常用于打火机中。火砖huǒ zhuān
耐火砖。火硝huǒ xiāo
1. 硝酸钾的俗称。火碱huǒ jiǎn
1.氢氧化钠的通称。火磨huǒ mó/mò
用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的磨。火祆huǒ xiān
1.即琐罗亚斯德教。该教最初流行于伊朗和中亚细亚一带,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后称"火祆教"或"火祆",以火为善和光明的代表,以礼拜"圣火"为主要仪式。火祖huǒ zǔ
1.火神。火神huǒ shén
1.神话中司火之神。火祥huǒ xiáng
1.火灾。亦指火灾的征兆。火票huǒ piào/piāo
1.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证。 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凭证。火禁huǒ jīn/jìn
1.防火的禁令。 2.指寒食禁火。火离huǒ lí
1.指鸾鸟。 2.指孔雀。火禽huǒ qín
1.古代利用禽鸟携带火种进行火攻的一种方法。 2.指火凤。火种huǒ zhǒng/zhòng
供引火用的火◇革命的~。火积huǒ jī
1.焚毁敌方的储备。火稻huǒ dào
1.即旱稻。火突huǒ tū
1.烟囱。火符huǒ fú
1.即火牌。火笼huǒ lóng/lǒng
〈方〉烘篮。火筒huǒ tǒng
1.吹火用具。火筯huǒ zhù
1.即火筷子。火筴huǒ cè
1.亦作"火夹"。亦作"火挟"。 2.夹炭火的用具。有圆者,今称火筯﹑火筷子;有扁平形似剪刀者,今称火钳﹑火剪。火签huǒ qiān
1.旧时官署紧急拘传人犯的一种签牌。火箭huǒ jiàn
利用反冲力推进的飞行器,速度很快,用来运载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也可以装上弹头制成导弹。火箱huǒ xiāng
1.一种熏笼,形状像箱子。 2.蒸汽机车锅炉的组成部分,位于锅炉的最后部,分内外两层为内外火箱,其间存水,燃料在内火箱中燃烧,产生高热,为产生蒸汽的重要部分。火箸huǒ zhù
〈方〉火筷子。火米huǒ mǐ
1.旱稻。 2.先蒸后炒的稻谷。火粒huǒ lì
1.指五谷。因皆须火烧熟而食,故称。火精huǒ jīng
1.太阳。 2.凤凰。 3.茯苓。火绝huǒ jué
1.火烟断绝。谓无后嗣。火红huǒ hóng/gōng
①像火一样红:~的太阳。②形容旺盛或热烈:~的青春ㄧ日子过得~。火纸huǒ zhǐ
①涂着硝的纸,容易燃烧,多用做火煤儿。②〈方〉迷信的人祭奠死人时烧的纸。火线huǒ xiàn
①作战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②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在市电上指对地电压大的导线,在直流电路中指接正极的导线。火经huǒ jīng
1. 书名。道家讲用火炼丹的书。无传。如: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唐·李朝威《柳毅传》。如:何谓《火经》。。火绒huǒ róng
用火镰和火石取火时引火的东西,用艾草等蘸硝做成。火绳huǒ shéng
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也可以引火。火维huǒ wéi
1.南方属火,因以"火维"指南方。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衡山。火绵huǒ mián
1.火药名。用浸在强硝酸或强硫酸中的植物纤维制成的爆发火药。火罐huǒ guàn
1.一种医疗器具。拔火罐用的小罐。 2.火器名。即装有火药的小铁罐或小陶罐,掷以烧敌。火网huǒ wǎng
弹道纵横交织的密集火力。也叫火力网。火羊huǒ yáng/xiáng
1.古代以干支配五行﹑五色及十二生肖以纪年,丁为火,未属羊,"火羊"指丁未年。逢这一年多生变乱,因以"火羊"指国家发生灾祸。火老huǒ lǎo
1.指五行中火的衰退。 2.指残夏。火旺于夏,故云。火者huǒ zhě
1.宦官。亦泛指受阉的仆役。 2.厨房中烧火的人。 3.源于阿拉伯语,波斯语。对伊斯兰教教祖后代及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即圣裔。亦为新疆和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上层贵族之称。 4.彝族﹑布依族打击乐器。流行于贵州省水城﹑盘县﹑威宁﹑毕节﹑纳雍﹑赫章﹑黔西等地。火耕huǒ gēng
1.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火耗huǒ hào
1.指铸造钱币时金属的损耗。 2.元代于产金地征税时,往往多于应征数,以为铸币时的损耗。明清时指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火耘huǒ yún
1.犹火耕。火耨huǒ nòu
1.犹火耕。火聚huǒ jù
1.原为佛教语。指火聚地狱(烈火聚集的地狱)。 2.泛指聚集的猛火。 3.古指军队的集体管理。火肉huǒ ròu
〈方〉火腿肉。火脚huǒ jiǎo/jué
1.残余的火种。火脯huǒ fǔ/pú
1.烤熟的肉干。火腿huǒ tuǐ
腌制的猪腿。浙江金华和云南宣威出产的最有名。火膏huǒ gāo/gào
1.《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膏起火,还自消。"后以"火膏"喻自相攻伐者。火舌huǒ shé
比较高的火苗。火舟huǒ zhōu
1.旧时有火攻装备的战船。火舫huǒ fǎng
1.用作火攻的船只。火舰huǒ jiàn
1.置有火攻装备的战船。火舱huǒ cāng
1.船尾掌舵兼作厨房之处。火船huǒ chuán
1.古代一种设有火攻装备的战船。 2.轮船的旧称。火色huǒ sè/shǎi
〈方〉火候:看~ㄧ拿稳了~。火艾huǒ ài/yì
1.灸疗的艾炷。火节huǒ jié
1.即火把节。火芝huǒ zhī
1.道教传说的一种仙草。火花huǒ huā
火花1迸发的火焰:烟火喷出灿烂的~◇生命的~。 火花2 [huǒhuā](~儿)火柴盒上的图案。火苗huǒ miáo
(~儿)火焰的通称。也叫火苗子。火药huǒ yào
炸药的一类。爆炸时有的有烟,如黑色火药,有的没有烟,如硝酸纤维素。火落huǒ luò/là
1.大火星为夏季南天之标识,因以"火落"谓炎暑消失,初秋来临。 2.方言。生火煮饭的地方。火葬huǒ zàng
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用火焚化尸体。火蓼huǒ liǎo/lù
1.红蓼的别名。火藏huǒ cáng/zàng
1.指心脏。火虞huǒ yú
1.犹伙计。随从人员。火虬huǒ qiú
1.火龙。火蚕huǒ cán
1.用火加热升温使其早熟的蚕。 2.指炎洲火蚕。参见"火蚕绵"。火蛾huǒ é/yǐ
1.形容舞动的彩灯灯火。火蜃huǒ shèn
1.指灯火映入水中而呈现出的海市蜃楼般的幻景。火行huǒ xíng/háng
1.犹火德。谓于五行中属火,故称。火见huǒ jiàn/xiàn
1.心星出现。火角huǒ jiǎo/jué
1.火星芒角。火警huǒ jǐng
失火的事件 (包括成灾的和不成灾的):报~ㄧ~电话。火计huǒ jì
1.即伙计。火记huǒ jì
1.《火记》为古之丹书,专述火候功用,后因用以指炼丹的火候。火证huǒ zhèng
1.中医指危急的病症。火谷huǒ gǔ/gǔ/yù
1.黍的别名。火赤huǒ chì
1.火红的颜色。 2.蒙古语"札鲁火赤"之省语。即宗正府,掌皇族事务。 3.指宗正府官员。火赫huǒ hè
1.炎赤貌。火躁huǒ zào
1. [方]∶形容脾气火暴,性情 急躁。火车huǒ chē/jú
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由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或车皮在铁路上行驶。火轮huǒ lún
1.指太阳。 2.神话传说中形似车轮的团火。亦指燃烧着火的轮子。 3.汽轮的旧称。 4.即火车。火辎huǒ zī
1.焚毁敌方运输中的后勤物资。火辣huǒ là
1.尖锐泼辣。 2.形容难受或疼痛的感觉。火辰huǒ chén
1.星名。即大火。火运huǒ yùn
1.指应火德而昌的帝运。火迫huǒ pò/pǎi
1.犹火急,急切。火递huǒ dì
1.即火票。火逝huǒ shì
1.犹流火。指旧历七月。火速huǒ sù
用最快的速度(做紧急的事):~行动 ㄧ任务紧急,必须~完成。火遁huǒ dùn
1.方士所称的遁形术之一,从火中隐形遁去。火道huǒ dào
1.起火时焚烧的方向。火酒huǒ jiǔ
〈方〉酒精。火采huǒ cǎi/cài
1.红光。火鉴huǒ jiàn
1.见"火镜"。火鎌huǒ lián
1.见"火镰"。火枪huǒ qiāng/chēng
1.见"火枪"。火针huǒ zhēn
一种针刺 疗法,将针尖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的皮下组织,并立即拔出。也叫燔针、淬针和烧针。火钟huǒ zhōng
1.报火警的钟。火钩huǒ gōu
1.救火用的一种钩搭工具。 2.古代兵器名。火钳huǒ qián
火剪 ①。火钵huǒ bō
1.即火盆。火钻huǒ zuān/zuàn
1.取火工具。火铃huǒ líng
1.道士所用的法器。 2.道教亦借指人体中胆边的肉珠。火铅huǒ qiān/yán
1.术士炼丹用的一种红铅。火铳huǒ chòng
中国古代用火药发射石弹、铁弹或铅弹的管形火器。用青铜或铁铸成。是最古老的火炮。中国现存最早的火铳是14世纪元代时铸造的,口径为105毫米,长353毫米,重6.94千克。火铺huǒ pū/pù
1.古代候望敌情的岗亭。火锅huǒ guō
(~儿)金属或陶瓷制成的用具,锅中央有炉膛,置炭火,使菜保持相当热度,或使锅中的汤经常沸腾,把肉片或蔬菜等放在汤里,随煮随吃。也有用酒精、石油液化气等做燃料的。用电加热的叫电火锅。火锯huǒ jù
1. 用一块锯或摩擦另一块的木头(竹或藤棍)取火的工具。火锹huǒ qiāo
1.铲火炭的铁制工具。火镜huǒ jìng
指凸透镜(因为可以用来取火)。火镰huǒ lián
取火的用具,用钢制成,形状像镰刀,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着火绒。火长huǒ cháng/zhǎng
1.古代军队基层组织中的小头目。 2.泛指兵卒。 3.指挥船只航行的人。火门huǒ mén
1.指枪炮﹑炸药包等发火引爆的装置。火阁huǒ gé
1.为防寒保暖而在大房间中隔出来的小房间,有取暖御寒设备。火队huǒ ì/zhuī
1.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五曰火队。"杜牧注:"焚其行伍,因乱而击之。"一说,队,通"隧"。隧,道。火队,烧绝粮道。见梅尧臣﹑贾林注。火阳huǒ yáng
1.太阳。火阵huǒ zhèn
1.古代用火攻的军阵。 2.指烈火弥漫的战阵。火院huǒ yuàn
1.苦海;苦恼的境界。 2.指妓院。火险huǒ xiǎn
①火灾的保险。②失火的危险:~隐患。火雷huǒ léi
1.雷电。火鞭huǒ biān
1.神话中指羲和驭日之鞭。火风huǒ fēng
1.炎热的风。比喻恶劣的人际关系。 2.佛经所说"四大"中的火和风。火食huǒ shí
1.谓吃熟食。 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 3.举火煮饭。 4.伙食,日常饭食。火饭huǒ fàn
1.军中士兵的饭食。火马huǒ mǎ
1.以火惊之,使冲敌阵的马。火驰huǒ chí
1.形容急速地奔驰。 2.谓很快地消逝。火鱼huǒ yú
1.金鱼的别名。 2.鱼名。鲂鮄一类鱼。 3.指鱼灯。火鸟huǒ niǎo/diǎo
1.指鸾鸟。火鸡huǒ jī
1.驼鸟的古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驼鸟》。 2.吐绶鸡的通称。火鸦huǒ yā
1.吐绶鸡(火鸡)的别名。 2.用于战事的鸦形火器。 3.传说中能衔火的乌鸦。火鼓huǒ gǔ
1.火炬和战鼓。火鼠huǒ shǔ
1.传说中的异鼠。其毛可织火浣布。 2.古代一种鼠形武器,利用火药发挥杀伤力。火齐huǒ qí
1.火候。 2.即火齐汤。 3.即火齐珠。火龙huǒ lóng
①形容连成一串的灯火或连成一线的火焰:大堤上的灯笼火把像一条~ㄧ~乘着风势迅速延伸。②〈方〉从炉灶通向烟囱的倾斜的孔道。灭火miè huǒ
1.把火弄灭。 2.使发动机熄火。灯火dēng huǒ
亮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也泛指亮着的灯:灯火熄灭了|万家灯火。灰火huī huǒ
1.火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 2.葭灰与燧火。指岁月﹑节候。灵火líng huǒ
1.指炼丹之火。灶火zào huǒ
1.炊烟。灼火zhuó huǒ
1.燃火。灾火zāi huǒ
1.火灾。炀火yáng huǒ
1.烈火。炉火lú huǒ
1.生了火的炉子。 2.谓道士炼制丹药。 3.炉中之火。炊火chuī huǒ
1.烧饭的烟火。比喻子嗣或人烟。 2.烧火。炎火yán huǒ
1.烈火。 2.传说中的火焰山。炬火jù huǒ
1.点燃的火把。 2.指点燃火把。 3.喻光焰四射﹑引导来者的杰出作品。炭火tàn huǒ
1.燃烧的炭。炮火páo/bāo/pào huǒ
1.枪炮。 2.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点火diǎn huǒ
①引着火;使燃料开始燃烧:上午七点整,火箭发动机~。②比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煽风~。炼火liàn huǒ
1.烧炭使灼热以除去烟气。炽火chì huǒ
1.烈火。 2.燃点灯烛。烂火làn huǒ
1.烈火。 2.火药的一种。烈火liè huǒ
猛烈的火:熊熊的~◇斗争的~。烘火hōng huǒ
1.烤火,向火取暖。烛火zhú huǒ
1.火炬,火把。 2.蜡烛火。烟火yān huǒ
①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狗吠鸡鸣,烟火稠密。②犹烽火。边境有入侵:北边又起烟火。③指熟食:不食人间烟火。④指后代继承者:四时祭扫,烟火不绝。⑤也作“焰火”。烟火剂燃放时所发出的各种颜色的火花,有时即指烟火剂本身。有平地小烟火和空中大烟火两类。一般系包扎品,内装药剂。点燃后烟火喷射,呈各种颜色,并幻成各种景象。始于宋代。今又称“礼花”,为节日所常用。烤火kǎo huǒ
靠近火取暖:~费(发给职工用于冬天取暖用的钱)。烧火shāo huǒ
1.使燃料燃烧。 2.指担负做饭﹑做菜等炊事工作。热火rè huǒ
1.烧火。 2.炽热的火焰。比喻激情。烰火fú/páo huǒ
1.火热的蒸气。烽火fēng huǒ
①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焙火bèi huǒ
1.焙烘的火力。焦火jiāo huǒ
1.烈火。 2.炬火,火把。焦,通"爝"。焰火yàn huǒ
即“烟火⑤”。然火rán huǒ
1.点火。 2.指点燃的火。煞火shā/shà huǒ
1.犹过瘾。煤火méi huǒ
1.煤燃烧时的火焰。亦指作燃料的煤。煨火wēi huǒ
1.燃起炭火。煴火yūn/yǔn huǒ
1.无焰的微火。熄火xī huǒ
1. 发动机中的火焰熄灭(如因燃烧不正常或因燃料告罄而熄灭)。熏火xūn/xùn huǒ
1.熏香之火。熛火biāo huǒ
1.火焰。熟火shú huǒ
1.木炭烧透后的文火。燃火rán huǒ
1.燃烧着的火。 2.点火。燎火liáo/liǎo huǒ
1.延烧着的火。 2.篝火。燥火zào huǒ
1.烈火。 2.比喻焦急烦躁的心情。燧火suì huǒ
1.钻燧所生的火。 2.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爖火lóng huǒ
1.烧火;生火。爝火jué huǒ
1.炬火,小火。爟火guàn huǒ
1.古代谓祓除不祥的火。 2.祭祀时所举的火。 3.泛指炬火。 4.古时报告敌情所举的烽火。爨火cuàn huǒ
1.灶膛里的火。爱火ài huǒ
1.惜火。 2.佛教语。喻情爱。犀火xī huǒ
1.犀角燃烧的火焰。喻锐利的目光。狐火hú huǒ
1.见"狐鸣鱼书"。狼火láng huǒ
1.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猎火liè huǒ
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猛火měng huǒ
1.猛烈燃烧的火。玩火wán huǒ
1.[儿童]点火或拿着燃烧的东西玩耍。 2.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琢火zhuó/zuó huǒ
1.琢石冒出火星。比喻人生短促。生火shēng huǒ
1.产生焦躁的情绪。 2.产生火气﹑热气。 3.取火;使柴﹑炭等燃烧起来。 4.指锅炉工。电火diàn huǒ
1.电闪。 2.旧称电灯光。 3.放电时所发出的火花。畜火xù/chù huǒ
1.养火;生火。畲火shē/yú huǒ
1.火耕时所放的火。痰火tán huǒ
1.中医术语。体内痰浊与火邪互结或痰浊郁久化火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盖火gài/gě/hé huǒ
盖在炉口上压火的铁器,圆形,中凸,顶端有小孔 。盗火dào huǒ
1.盗贼所放的火。 2.窃取火种。希腊神话传说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带到人间,因此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但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真火zhēn huǒ
1.谓心中的火。比喻旺盛的生命力。 2.犹言怒气。着火zhuó/zháo/zhāo/zhe huǒ
1.冒火;失火。瞎火xiā huǒ
1.指打不响的子弹。
狐鸣篝火
火耕流种
火耕水耨
火耕水种
火光烛天
火海刀山
火急火燎
火尽灰冷
火尽薪传
火龙黼黻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火灭烟消
火耨刀耕
火妻灰子
火然泉达
火热水深
火伞高张
火山汤海
火上加油
火上浇油
火上弄冰
火上添油
火烧火燎
火烧眉毛
火树琪花
火树银花
火眼金睛
火中取栗
火烛小心
火烛银花
饥火烧肠
积薪厝火
熬油费火
急如风火
急如星火
急于星火
交梨火枣
皎阳似火
解衣包火
解衣抱火
近火先焦
把薪助火
井中求火
救火投薪
救火扬沸
救火拯溺
救民水火
绝薪止火
连天烽火
撩火加油
燎若观火
燎原烈火
燎如观火
烈火辨日
烈火干柴
烈火轰雷
烈火烹油
烈火真金
炉火纯青
履汤蹈火
明火持杖
明火执械
明火执仗
明火执杖
明若观火
怒火冲天
怒火中烧
炮火连天
披麻救火
判若水火
泼油救火
七窍冒火
抱火厝薪
抱火寝薪
抱火卧薪
抱薪救火
敲冰求火
敲冰索火
清灰冷火
惹火烧身
热火朝天
如蹈水火
如蹈汤火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
入火赴汤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鼻头出火
杀人放火
煽风点火
扇风点火
扇火止沸
烧犀观火
舌锋如火
顺风吹火
十万火急
十万火速
石火电光
石火风灯
石火风烛
石火光阴
事火咒龙
势如水火
束缊举火
束缊请火
束蕴乞火
束蕴请火
水火兵虫
水火不避
水火不辞
水火无交
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
水深火热
探汤蹈火
汤烧火热
投膏止火
吞刀吐火
玩火自焚
万家灯火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窝火憋气
无名火气
无名孽火
无明业火
香火不绝
香火因缘
香火姻缘
向火乞儿
心急火燎
心急如火
心焦火燎
心焦如火
心如火焚
薪尽火传
星火燎原
星星之火
不避水火
不避汤火
性烈如火
悬河泻火
悬河注火
雪窗萤火
烟断火绝
烟消火灭
以火救火
以火去蛾
以火止沸
一家一火
因风吹火
银花火树
引风吹火
引火烧身
拥篲救火
油干火尽
油煎火燎
油浇火燎
不食烟火
不通水火
战火纷飞
招风揽火
真金烈火
自相水火
钻冰取火
钻冰求火
钻火得冰
趁火打劫
趁火抢劫
大动肝火
传风搧火
传风扇火
春风野火
近火先焦
撮盐入火
厝火积薪
厝火燎原
打得火热
炮火连天
刀耕火耨
刀耕火耘
刀耕火种
刀山火海
蹈赴汤火
蹈火赴汤
蹈火探汤
蹈汤赴火
灯蛾扑火
灯火辉煌
灯火万家
电光石火
洞如观火
洞若观火
煽风点火
反风灭火
放火烧山
飞蛾赴火
飞蛾扑火
飞蛾投火
忿火中烧
风风火火
风雷火炮
烽火连年
烽火连天
烽火四起
烽火相连
赴汤蹈火
负薪救火
干柴烈火
膏火之费
膏火自煎
隔岸观火
篝火狐鸣
黑灯瞎火
黑灯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