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大材小用成语的读后感

大材小用成语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26 12:50:37

❶ 大材小用猜一成语

大材小用猜一成语——牛鼎烹鸡、牛刀割鸡、明珠弹雀、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1、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大材小用
【例句】你这样做就是牛鼎烹鸡
【英译】break a butterfly upon the wheel

2、牛刀割鸡
niú dāo gē jī
【解释】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主谓式;作补语;比喻大材小用
【例句】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小国寡民而以治天下之道治之,真乃牛刀割鸡耳。”
【英译】break a butterfly on the wheel

3、明珠弹雀
míng zhū tán què
【解释】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出处】汉·扬雄《太玄经·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前提》:“彩凤随鸦,明珠弹雀,乐府凄凉咏采芜。”
【英译】pay dear for ones whistle

4、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偿;不能读作“shǎnɡ”。
【例句】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是~。
【英译】Thelossoutweighsthegain。

5、因小失大
yīn xiǎo shī dà
【解释】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大;不能读作“dài”。
【辨形】失;不能写作“湿”。
【例句】他~;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英译】spoil the ship for a halfpennyworth of tar

6、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贬义。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正音】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末;不能写作“未”。
【例句】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是什么呢?
【英译】

❷ 大材小用的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自】: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示例】:~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❸ 类似大材小用的成语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近义词:大器小用 明珠弹雀 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才 人尽其材 物尽其用 知人善用
相似词:大量使用 大小 大大小小 大小不一 小题大做 大惊小怪 大题小做 从小到大

❹ 成语故事《大材小用》

庞统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不悦想用才学打动刘备,又见诸葛亮不在,只得辞行。到了那以后,终日借酒浇愁。刘备听闻庞统不理政事,终日把酒取乐,大怒,命张飞去荆南巡视。张飞遂与孙乾一同前往。到时未见庞统出来迎接。庞统的同僚告诉张飞,庞统如何不理政事。张飞大怒,想擒拿庞统。孙乾劝他见了庞统,治罪不迟。张飞见庞统后,大喝他把县的各种事给废了。而庞统却认为都是小事,结果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月的事都处理了,张飞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他。后人便演化出了庞统当县令——大材小用的歇后语。

事实上庞统确实去当过县令,也确实当的不是特别好,但没有用半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个月的政务。后来(因为当的不好)被免官了,鲁肃便写信告诉刘备,庞统这个人不适合当县令,应该当治中、别驾。而后,庞统的表现也确实很出色。但前面那句歇后语,却绝对不是事实。即使庞统真的有半天就解决一个月的事的本领,这个故事则说明他志向远大,深至天下。而不是大材小用。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为我国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

故事一: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田园诗人叫刘瞻,辛弃疾当时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然而,此后的辛弃疾果然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

公元1127年,金与南宋签订了和约,南北暂停战争。1161年,金主元颜亮,破坏了和约,率领四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平静了二十年的中国北方,再起波涛。

中国北方人民,受着金人统治,时刻怀有反抗的心。这时,趁金人南侵之际,后方空虚,便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率领二千多人,组成抗金队伍,投奔到当时最大的起义军耿京的队伍中。

金人的这次南侵,不仅遭到失败,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而且,后方金人朝廷内部也发发生政变,留守的完颜雍自立为帝。在这情况下,金人只好退兵。

辛弃疾认为,这正是南北联合,夹击金人,收复失地的最好机会,便建议耿京联络南宋朝廷。宋高宗接受了耿京的提议,并委任了耿京、辛弃疾等人官职,让他们北上传达一起抗金的旨意。

然而,就在一行人北上的途中,耿京手下张安国为金人收买,杀了耿京,并率众投降金了。听到此消息后,辛弃疾愤怒异常,带着骑兵五十人,连夜奔驰五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拥兵五万之众的金军大营,把正在庆功酣饮的叛徒张安国缚在马上,押往建康,斩首示众。辛弃疾胆识和勇气震动了朝廷内外。

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的抗击金国收复失地的报复始终没有得到施展。二十五岁那年,辛弃疾将其救国大计《御戎十论》进呈孝宗,未被采纳。三十岁,辛弃疾又书《九议》送交宰相虞允文,仍不见用。到了三十九岁,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建立了一支“飞虎军”,成为沿江抗金劲旅,武功卓著。不幸,两年后反被人诬陷,削职退隐。尔后又长期遭受排斥打击,但其救国复兴之志从未泯灭。

当辛弃疾六十四岁那年,有一次去拜访住在绍兴西郊的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 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

无奈辛弃疾这次去了后,仍没有得到重用,最后宋朝还是向金求和了。就这样辛弃疾这位大有作为的文武全才一生壮志未酬,雄图莫展,在六十八岁时含愤辞世。

尽管辛弃疾南归后无法施展抱负,但他统一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写了600多首词,反映了当时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事实,抒写了他自己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朝廷主降苟且的批判。他为我们留下了这些不朽的作品,因此被誉为爱国词人。

故事二:

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是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去世。

辛弃疾小传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是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有《稼轩长短句》集。

边让

《三国演义》第十回有个故事,说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被陶谦所杀,曹操誓报杀父之仇,带领大军杀奔徐州。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五千兵来救。曹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惇于路上截杀之。这里说的边让,就是成语“大材小用”的主人公。历史上确有曹操杀边让的事,但时间及情节与《三国演义》上所说的有些出入。

边让,字文礼,陈留人,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人。边让这个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言善辩,博学多闻,他最有名气的作品是《章华赋》。

汉灵帝刘宏立何妃为皇后,重用何妃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何进听说了边让的名气和才华,就想征召他做官,但又怕边让不来,就以征兵的名义把边让召到洛阳,任命他做了个令史。

何进本以为这件事儿自己办得不错,没想到却引起了当时的大学者、大诗人、大书法家蔡邕(yōng)的不满——蔡邕觉得给边让的官太小了!

蔡邕找到何进说,这个边让呀,小时候就很孤苦,但是聪明好学,学诸子百家的经典,能见本知义,举一反三;这个人心通性达,“非礼不动,非法不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用来煮牛的大鼎,假如用来烹调一只小鸡就不合适,汤多了,淡而无味;汤少了,就煮不熟。让边让当令史,就是所谓的“大器之于小用”,希望大将军能给他个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后来,何进就让边让做了九江太守。

当时朝廷上下已是一片混乱,边让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实在没意思,后来干脆辞掉官职,回家读书做学问了。可一个有才华的人,怎么能对社会没有一点看法呢?边让对曹操这个崛起的枭雄就非常看不起,经常在不同的场合骂他。

后来就有人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正春风得意,哪容得别人这样说他?于是,他就安排地方官把边让给逮住杀掉了。

拼音: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意思是把大的材料用于小的用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处: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语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词语辨析

示例:~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材:木料;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人尽其才。也指材料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

小贴士:大材小用是很浪费人才的一个现象,任何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最好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工作和应用。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

近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歇后语: 八仙桌子盖酒坛;大檩做棒锤;大松树作柴火 ;八五炮打苍蝇;百年松作烧柴;大斧子砍枝丫;大梁柁做文明棍儿;庞统当县令;大理石压酸菜缸;大立柜装煤球;大炮打蚊子;大松树当柴禾烧;的确凉当抹布;电线杆当筷子;电线杆钓鱼;电线杆子当火柴棍;顶门杠当针用

灯谜: 高炮打蚊子;铁棒磨成绣花针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❺ 大材小用的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大材小用dà cái xiǎo yòng【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出处】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

❻ 形容大材小用的成语有哪些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回 处 宋·陆答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例 句 一个人有没有才能,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晓,有的人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受了委屈,这也大可不必。

❼ 大材小用的读后感

我依然不知道今后的去向、工作的方向,尽管我十分享受这种状态,因其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也许会坐在办公室,朝九晚五;也许会当上新闻人,四处奔波;也许会待在夫君家,洗衣煮饭;也许会当上行旅人,各地游走;也许……每一种都是一段奇妙的人生。可毕竟得从这无限可能性中选择一种,一旦确定,便失了其他机会。
我也要为这些现实问题纠结烦恼,一边忙着为自己定位找工作,一边又极度厌恶真正融入工作。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名男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牵起我的手来对我说:嫁给我吧,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我养你。这简直太没出息了,但“出息”又有何用?!
谁会要我这个只羡自由不羡名,只羡清欢不羡权的姑娘呢,哪个单位哪个人?
跟朋友说近况:考公务员,县级电视台实习,甚至想随便找个完全陌生无依无靠的地方开始生活,只要能养得活自己并且不受束缚即可。但朋友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浪费呀浪费,根本就是大材小用。我也便琢磨起这个词来,这是种肯定、褒奖还是种压力、制约呢?我区区一个平凡小姑娘,究竟有何大才可以施展?哪里该是我前往的广阔天地? 我根本不喜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也不喜写应景之文说合时之话,我不会周旋协调出谋划策,亦不会以笔为哨唤醒苍生。我没有这些能力呀。当我如此问起,朋友经了细细思考,也只好摊摊手说,还真是,你只适合做个自由撰稿者。然而,我的文字有人看,没人要。笔底明珠无处卖。
其实,并不关心是否真能名利双收在人之上甚至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我的思维单纯得很,总以为人生在世本就属幸运,只要不是经济贫困或者环境恶劣到难以生存,就不必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生活形式,因任何一种都有其独特韵味呀。我多想有分身术,去经历体验各种人生,悲的、欢的,浓的、淡的,亮的、黯的,富的、贫的。从未觉得这种好那种不好,而是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就像一个小女孩站在满是洋娃娃的橱窗前,喜爱得想把全部娃娃都带回家,但妈妈却告诉她:这次只许选一个。多丧气!
可惜二十多年过去,早已有了雏形,我知何能为,何不能为;知何能胜任,何不可,知何较喜爱,何不喜。于是曾经罗列出来的成千上百种可能性逐渐缩减,时光流走,我终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某个洞口,里面狭窄拥挤。
我是彻彻底底的小女子一枚,不求事业,但求爱情。故而,不必担心我被大材小用,没有大才,何来小用;真被小用,也便不是大才。这逻辑其实是糊弄人的,大才并不是拿来用的。
什么是大才?让我来告诉你:当我进入《南方周末》时我骄傲地说我是南周记者,当我进入县级电视台时我骄傲地说我是某某电视台的记者;当我成为一名如日中天的作家时我骄傲地说我是作家,当我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超市收银员时我骄傲地说我是收银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认真去做,争取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最大贡献。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拥有不变的真性情,不丢掉高贵的生活情趣,心态良好乐观向上,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保持对真理无极限的追求,探索人类的灵魂和事物的本质。关心自身和他人,永怀兼济天下的念头,能力实在有限也要做个陋室王侯。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此乃为大才,偷不来丢不掉的。

❽ 大材小用的故事简短概括

大材小用故来事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源词人,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 有一次,刘瞻问他的志向,辛弃疾说:“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金人南侵后,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弃笔从戎,在家乡组织义军,配合朝廷的军队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长期转战在大江南北。由于他坚决主张抗金,四十三岁时,被投降派解职,长期闲居,只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203年,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第二年春天,宋宁宗要招辛弃疾到京城去,询问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他的好朋友陆游知道了,很高兴。为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流的英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

❾ 大材小用的成语

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基本释义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出 处
《后汉书内·边让传》:“函牛之鼎容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近义词
大材小用
反义词
人尽其才 投闲置散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