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带龙字的谚语故事成语大全

带龙字的谚语故事成语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26 20:52:40

㈠ 关于带龙的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⑽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㈡ 带有龙字的成语故事

龙飞凤舞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龙凤呈祥 指吉庆之事。
龙肝豹胎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肝凤脑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肝凤髓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驹凤雏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龙马精神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龙鸣狮吼 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龙盘虎踞 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蟠凤逸 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龙蟠虎踞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生九子 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龙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龙潭虎穴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龙腾虎跃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龙跳虎卧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龙骧虎步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龙骧虎视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龙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龙吟虎啸 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龙跃凤鸣 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龙章凤姿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龙游曲沼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龙驰虎骤 指群雄逐鹿。
龙雏凤种 指帝王后裔。
龙德在田 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佳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快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
龟龙鳞凤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片甲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画龙点睛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活龙活现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攀龙附凤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盘龙之癖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跑龙套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烹龙炮凤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强龙不压地头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乔龙画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群龙无首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生龙活虎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屠龙之技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土龙刍狗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降龙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龙一猪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龙曼衍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元龙高卧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虎斗龙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老态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尸居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匣里龙吟 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一世龙门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云起龙骧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鳌愤龙愁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鼎成龙去 指帝王去世。
鼎成龙升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湖龙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凤髓龙肝 比喻珍奇美味。
凤舞龙飞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凤舞龙蟠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凤箫龙管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凤臆龙鬐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凤翥龙蟠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凤翥龙骧 形容奋发有为。
凤翥龙翔 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凤子龙孙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凤表龙姿 形容英俊的仪表。
凤附龙攀 指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凤骨龙姿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矫若惊龙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麟凤龟龙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炮凤烹龙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配套成龙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人中之龙 比喻人中豪杰。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痛饮黄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药店飞龙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游云惊龙 形容书法精妙。
直捣黄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禅世雕龙 指文章世代相传。
打凤牢龙 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附凤攀龙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贯斗双龙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炮凤烹龙 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矫若游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跨凤乘龙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流水游龙 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㈢ 关于龙的成语、俗语对联,诗句和民间故事

成语:画龙点睛

民间故事:鲤鱼跳龙门

㈣ 关于龙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故事

关于龙的成语有:卧虎藏龙、龙生九子、叶公好龙、龙马精神、龙争虎斗、龙凤呈祥、飞龙在天、龙飞凤舞、亢龙有悔、龙虎风云、画龙点睛、龙潭虎穴等等

【成语】卧虎藏龙

【全拼】: 【 wòhǔcánglóng 】

【释义】: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例子】: 这所大学~,人才济济。


【成语】叶公好龙

【全拼】: yè gōng hào lóng

【释义】: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成语】龙马精神

【全拼】: lóng mǎ jīng shén

【释义】: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出处】: 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例子】: 见那些大哥哥还在~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欧阳山《三家巷》九)


关于龙的的谚语有:

  • 二月二,龙抬头

  • 云从龙,风从虎。

  •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 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养儿沿屋栋。

  • 龙是龙,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 龙生一子混九江,老母猪子多尽吃糠。

  • 龙行一步,草木皆舂。

  • 龙行一步,鳖爬十年。

  •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春。

  • 龙虎相斗,鱼龟遭殃。

  • 龙虎相斗,必有一伤。

关于龙的歇后语

  •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 摆龙门阵抱娃娃--两不耽误

  • 长虫夺龙珠--异想天开

  • 长坂坡里的赵子龙--单枪匹马

  •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祸不单行

  •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 地里的蛐蟮--成不了龙

  •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 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

  • 大龙不吃小干鱼--看不上眼

  • 干鲤鱼跳龙门--弥天大慌

  • 国舅爷坐龙廷--借着香风上了天

  • 海龙王找女婿--汤里来,水里去

  • 海龙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 海龙王的喽罗--虾兵蟹将

  •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关于龙的故事:

1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2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3、龙生九子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的九子是:饕餮(tāo tiè),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嘲风,喜欢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睚眦(yá 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形;敝屣(bì xǐ),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令刻在门的铺首上;鸱(chī)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蒲(pú)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做大钟的钟纽;狻猊(suān ní),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囚牛,喜性音乐,故常立在琴头。

㈤ 带有龙字的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回,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答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㈥ 带龙的成语故事有什么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㈦ 带有龙字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

1、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

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2、叶公好龙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3、乌龙报恩

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

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了一粒滚圆滚圆的珠子。

说:“我是渭河龙君的五太子,刚才在龙潭中戏游,不小心撞在你的钩搭上挣脱不得,多谢大姐救命之恩。这是一颗龙珠,你把它放在水缸里,就不用天天挑水了。往后有啥为难事,大姐只管说一声吧。”

说完,顿时不见了影儿。珠凤追出门外,只见井口一团白雾,听得井水哗啦啦响了几声。她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再看手里,分明是颗宝珠。进屋后,她将龙珠往水瓮里一丢,哗枣,水花翻溅,泛起满满一瓮清水,尝一口,比那井水还甜,珠凤知是宝物,对谁也没讲,连她亲大也瞒着。

4、百叶龙变身

很久很久以前,在浙江北部的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妻子怀胎一年,生下一个怪胎,似人非人,似蛇非蛇。老族长知道后,大发雷霆,一口咬定这是不祥之物,逼着夫妻俩立即把婴儿卡死。

夫妻俩不忍心,就咬咬牙,叫男人掇起脚盆,将婴儿倒入门前的荷花池中。几天后,妻子下床,到荷花池中淘米,猛然看见她那儿子从荷花丛中游到石埠上,向娘讨奶吃。娘总是爱儿子的,于是抱起来喂了奶,就这样,她一天三次淘米,就喂儿子三次奶。

一天,两天,一直过了三百六十天,儿子渐渐长大,却现出龙的样子来。这消息又传到老族长的耳朵中,他知道怪胎非但没卡死,反而长大了,大为恼怒,于是想出一条毒计,要宰掉它。

一天中午,这个老头儿身边藏把砍柴刀,偷偷躲在池边树丛里。等到那个女人淘米时,果然看见有条小龙游上岸来向她讨奶吃。老头儿见状举刀就砍,小龙连忙跃人荷花池中。可是迟了,这一刀,把小龙的尾巴砍了下来,霎时间鲜血淋漓。

刚好池中停着一只美丽的大蝴蝶,那蝴蝶见小龙无故受害,没了尾巴,心里十分同情,就立即飞过去,用自己的身子接在它的尾巴上,于是变成了一条美丽的龙尾巴。

就在这时候,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那条龙一下子长到十几丈长,骤然从池中跃起来,身上插满了荷花花瓣,直向天空飞腾而去。

那老头儿见到这股气势,吓得昏过去,死了。小龙的娘一见儿子飞人云层,含着眼泪连唤三声小龙,但是小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会飞来降云播雨,使乡亲们获得丰收。长兴一带老百姓为了感谢它,就用彩布做荷花瓣龙鳞和蝴蝶龙尾,制成长兴著名的“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舞龙,用来纪念和庆贺。

5、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还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

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带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挥它,它全然不理。

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㈧ 与龙相关的成语,带龙字的成语,龙字成语大全,龙

你好带龙抄的成语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肝豹胎龙驹凤雏龙马精神龙鸣狮吼龙盘虎踞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生九子龙潭虎穴龙腾虎跃龙行虎步龙骧虎步龙吟虎啸龙章凤姿龙争虎斗鱼龙混杂鳌愤龙愁白龙鱼服扳龙附凤暴腮龙门笔底龙蛇笔走龙蛇藏龙卧虎禅世雕龙车水马龙成龙配套乘龙佳婿乘龙快婿乘龙配凤打凤捞龙打凤牢龙打虎牢龙得婿如龙雕龙画凤鼎成龙去

㈨ 有关于龙的谚语,成语,寓言故事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龙配套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佳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快婿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㈩ 关于“龙”的成语、俗语和谚语有哪些

关于龙的成语

1、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3、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5、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6、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8、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0、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11、探渊索珠:到深渊下去取得骊龙的宝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义。

12、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4、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15、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16、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17、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18、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19、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20、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21、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22、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23、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24、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25、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6、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27、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8、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29、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30、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31、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32、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33、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34、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5、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关于龙的俗语

1、 是龙就上天,是蛇就钻地。

2、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 龙不离海,虎不离山。

7、 龙斗虎争,苦了小獐。

8、 龙斗鱼损。

9、 二龙相斗,鱼鳖虾蟹受伤。

10、独龙难斗两头蛇。

11、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12、一龙阻住于江水。

13、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14、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15、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往。

16、龙下频主旱,多龙多旱。

17、龙肝凤胆拢歹医

18、一龙阻住于江水。

19、批龙鳞易,捋虎须难。

20、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关于龙的谚语:

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7.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龙争虎斗,原系两强的争斗(交战),与属于弱者的龟鳖无关,但最后遭殃受害者竟是龟鳖,形容强者相争,殃及无辜的弱者,亦即两方相争,却造成第三者受害。)

8.龙肝凤胆拢歹医 (龙肝凤胆指稀有高贵的药材。 拢:全部。 歹医:很难或无法医治。谓病入膏肓,再好的药材也无效。)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