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着用什么表示什么成语

着用什么表示什么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7 22:00:55

❶ 用什么成语表达

人浮于事
【拼音】rén fú yú shì
【典故】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礼记·坊记》
【释义】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多事少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十羊九牧、投闲置散
【反义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年代】古代
【谜语】水上作业
【邂逅语】牵只羊全家动手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戴圣在《礼记》中讲述才能与俸禄的关系:俸禄和职位超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类似贪污;自己的勇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近似于廉洁。因此君子宁肯让自己浮于俸禄之上,也不愿让俸禄浮于自己能力之上
【成语举例】老兄还没有晓得这里的情形,实在人浮于事,安插不来。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成语造句】
◎ 十四元一月的小学教员也是人浮于事!在益州的时候,我们想像社会是多么广大,现在为你的事情我跑了几天,才知道社会是窄狭到不堪,你想钻进一个头去,真不容易。
◎ 为给周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起一个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党校自身加强光荣传统教育提供一个从事劳动锻炼的阵地,为扭转机关雍肿、人浮于事的局面,同时也为改善办学条件弥补经费不足。
◎ 罗干分析了现有政府机构的弊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许多本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设立政府机构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现有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 那天有个卖服装的,吆喝的还真邪乎:”诸位老少爷们请注意了,本人不是个体户,只因我们厂长受贿,会计贪污,机构重叠,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承包困难,人浮于事,货物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债台高筑,工商税务罚款,银行催着还帐。
◎ 事实证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转不灵活,人员不精,越多越碍事。

相关近义词:
人浮于食 僧多粥少 粥少僧多 十羊九牧

❷ 表示什么成语

表示钦佩的成语:

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甘败下风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心醉魂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

阿平绝倒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心到神知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❸ 用一个成语表示很多的是什么成语

1、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3、不胜枚举
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4、多如牛毛
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5、堆积如山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6、成千上万
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成千累万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8、成百上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9、车载斗量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0、层出不穷
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11、不知凡几
解释:凡,总共。几,多少。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12、擢发难数
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3、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

14、数以万计
解释:以万来计算,形容数目极多。
出处:“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明史·彭韶传》

15、千千万万
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16、千仓万箱
解释: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17、铺天盖地
解释: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18、漫山遍野
解释: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出处: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19、琳琅满目
解释:琳琅,珍贵的玉石。满眼都是精美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20、恒河沙数
解释: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比喻数目很多。
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❹ 猜成语:一用什么表示

独一无二
dúyīwúèr
[释义]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语出] 宋·延寿楫《宗镜录》:“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近义] 盖世无双绝无仅有无与伦比无可比拟世不二出
[反义] 平淡无奇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司空见惯无独有偶
[用法] 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举世无双”;都可表示“很稀少或没有可相比”的意思。不同在于:~用于强调“唯一的;没有第二个或相同”的意思时;同样表示“没有可以相比”的意思;~前面可加上一定的限制;“举世无双”本身含有“在全世界”之意;所以前面不加限制。
[例句]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在世界上~。

❺ 有什么成语是什么着什么着

“什么着什么着”成语只有一个——当着不着。

当着不着
dāng zhuó bù zhuó
【解释】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❻ 着是个什么成语啊

避实就虚

❼ 表示有礼貌用什么成语

必恭必敬
人们把“必恭敬止”这句诗,引为“必恭必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的样子。也作“毕恭毕敬”。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平易近人
平易:态度平和。指态度和蔼,让人容易接近。也指内容浅显,使人容易明白。
宾至如归
人来到这里,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形容主人待客周到、热情。
礼贤下士
礼贤:对贤德的人以礼相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有才能的人。指有地位的人能够敬重有德有才的人。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这则成语是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口无择言
口无择言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出口皆合道理,无须选择。
好好先生
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打躬作揖
原指弯着腰作揖。躬:弯腰的样子。揖:拱手行礼,是 旧时一种礼节。后来则形容一种谦荦、恭顺的态度。
程门立雪
原指杨时不顾大雪纷飞站在程家门外,等程颐小憩醒 来向他请教。后引申为尊敬老师,诚心而又恭敬的态度。

❽ 这可以用什么成语表示

弄虚作假 坑蒙拐骗 损人利己 狼心狗肺 心术不正 道德沦丧

❾ 用什么成语表示

表示心情的成语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以忘忧、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怡然自乐 〖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眼笑眉飞 〖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眼开眉展 〖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喜怒不形于色 〖解释〗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他乡遇故知 〖解释〗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悦目娱心 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❿ 形容很开心用什么成语

形容很开心用的成语如下:
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喜上眉梢
1、心花怒放
【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译文:平中丞此时高兴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很难给他了
【示例】: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2、欣喜若狂
【解释】: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译文:年轻人得到了回应,惊喜就像发疯
【示例】:全班同学~,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狂喜心情
3、欢欣鼓舞
【解释】: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自】: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译文:从你刚到,释放的重挑……所以无不欢欣鼓舞的到来
【示例】: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哟!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欣喜若狂、兴高采烈、赏析悦目、手舞足蹈、赏心悦目、欢天喜地、眉飞色舞、兴高彩烈、载歌载舞、眉开眼笑、喜气洋洋、欢呼雀跃
4、兴高采烈
【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译文:步夜英俊侠义,所以建立高而采烈。
【示例】: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5、喜上眉梢
【解释】: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译文:思考了很久,得到了主意,不由得喜上眉梢
【示例】:人们一见船影,都~。 ◎郭澄清《大刀记》第14章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