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随字在第3个字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随字在第3个字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9 20:04:19

A.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百有什么成语

一、百发百中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高夫人亲眼看见她的弹弓百发百中,心中十分喜欢和同情她。”

【示例】:在这次射击比赛中,我们班人人弹无虚发,个个百发百中,夺得集体一等功。

二、百顺百依

【解释】: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译文】:〔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像花朵相似,在枕席之间,曲意讨好。果然是这样哄得李雄千万喜欢,百依百顺。

【近义词】可爱宝宝已百天,真心祝福宝百天:百事大吉,百媚千娇,百里挑一,百年好事,百顺百依,百福具臻,百纵千随,百无一失,百炼成钢,百举百全!

三、百般刁难

【解释】: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出自】:郭戈《金瓶梅传奇》第十一回:“柔玉不便道出自己身世,编个话儿与她道:‘奴家父母早逝,自幼跟哥嫂度日。只是嫂嫂容不得,百般刁难,与其受人凌辱,倒不如自寻清净,避开人世烦恼。’”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用各种手段使对方为难

【近义词】故意刁难

四、百般奉承

【解释】: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译文】:百般继承其他,常怕一个留不住他,怎么刚三天,就要赶他出门?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反义词】百般刁难

五、百依百随

【解释】:形容什么都顺从。

【出自】:沈从文《王谢子弟》:“茅大早摸透了七爷脾气,表面上各事百依百随,且对金钱事尤其坦白分明。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示例】这眉娘年纪只在二十五六,眉娘秉性贤淑,知情达理,对刘权百依百随,少有违背,但一家子也只有她能在刘权面前说上几句话。

B. 成语第三个字是随

第三个字是随的成语:
傍花随柳
【拼音】:bàng huā suí liǔ
【解释】:形容春游的快乐。

【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示例】:幸居同泗水之滨,况地接九山之胜,尽可~,庶几游目聘怀。
★明·陶宗仪《辍耕录·真率会》
【近义词】:傍柳随花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狎妓

彩凤随鸦
【拼音】:cǎi fèng suí yā

【解释】:凤:凤凰;鸦:乌鸦。美丽的凤鸟跟了丑陋的乌鸦。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

【出处】:宋·祝穆《事文类聚》:“杜大中起于行伍,妾能词,有‘彩凤随鸦’之句,杜怒曰:‘鸦且打凤’。”

【示例】:自从加克娶了姑娘,人人都道~,不免纷纷议论。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六回
【近义词】:嫁鸡随鸡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淑女嫁鄙男

飞蓬随风
【拼音】:fēi péng suí fēng

【解释】: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永览前戒。”

【示例】:你不能抱~的态度得过且过。
【近义词】:飞蓬乘风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没主见
甘雨随车
【拼音】:gān yǔ suí chē

【解释】:车行到哪里,及时寸就下到哪里。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出处】: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回赴,雨随车而下。”

【示例】:~,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唐·骆宾王《上兖州启》
【语法】:作谓语;比喻德政广被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拼音】:jià jī suí jī,jià gǒu suí gǒu

【解释】: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出处】:宋·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示例】:你难道没听见人说,“~”,那里个个都象你大姐做娘娘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近义词】:泼水难收、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语法】:作定语、主语、分句;用于女性

如影随形
【拼音】:rú yǐng suí xíng

【解释】: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出处】:《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汉·刘向《说苑·君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示例】:善恶昭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
【近义词】: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反义词】:格格不入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关系密切

入乡随俗
【拼音】:rù xiāng suí sú
【解释】: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
【示例】: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一层层地慢慢来。
★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
【近义词】:入境问俗、因地制宜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顺从当地的习俗

执鞭随蹬
【拼音】:zhí biān suí dèng

【解释】: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示例】: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死亦甘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执鞭随镫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比肩随踵
【拼音】:bǐ jiān suí zhǒng
【解释】: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出处】:《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示例】:

【近义词】:比肩继踵、比肩连袂
【反义词】:断断续续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采凤随鸦
【拼音】:cǎi fèng suí yā

【解释】: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远不如自己的男人。

丹漆随梦
【拼音】:dān qī suí mèng
【解释】:指追随前哲。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示例】:丹漆应随梦,珠囊岂浪传。
★清·钱谦益《和遵王感怀述德四十韵》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追随前哲
俯仰随人
【拼音】:fǔ yǎng suí rén
【解释】: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出处】: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示例】:纵横自有凌云笔,~亦可怜。 ★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一

【近义词】:俯仰由人、俯仰于人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甘分随时
【拼音】:gān fèn suí shí
【解释】:甘愿顺随时世环境。

【出处】:元·无名氏《谇范叔》楔子:“常则是半生忙不遂,我平生志,居陋巷甘分随时。”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嫁狗随狗
【拼音】:jià gǒu suí gǒu
【解释】: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出处】:宋·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示例】:女孩子不能有~的思想。
【近义词】:嫁狗逐狗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女性
适俗随时
【拼音】:shì sú suí shí
【解释】:犹言顺应时俗。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案绰文虽去彼淫丽,存兹典实,而陷于矫枉过正之失,乖夫适俗随时之义。”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飘茵随溷
【拼音】:piāo yīn suí hùn

【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同“飘茵堕溷”。

【出处】:清·吴梅《风洞山·殉烈》:“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煞强如没收煞飘茵随溷。”
【近义词】:飘茵堕溷、飘茵落溷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顺时随俗
【拼音】:shùn shí suí sú
【解释】: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出处】:《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近义词】:入乡随俗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随地随时
【拼音】:suí dì suí shí

【解释】: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同“随时随地”。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
【近义词】:随时随地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时时刻刻

随时随地
【拼音】:suí shí suí dì

【解释】: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出处】: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示例】:有人向他建议:多招募民间乡勇,分散在宁波、镇海、定海附近,~以小队水陆分扰乱人。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

【近义词】:随地随时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时时刻刻

随寓随安
【拼音】:suí yù suí ān

【解释】:犹言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宋·魏了翁《浪淘沙》词:“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
【近义词】:随寓而安、随遇而安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枉直随形
【拼音】:wǎng zhí suí xíng
【解释】:指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出处】:《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修短随化
【拼音】:xiū ǎn suí huà

【解释】: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执鞭随镫
【拼音】:zhí biān suí dèng
【解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望爷爷收录,小人情愿~。”
【近义词】:执鞭坠镫、鞍前马后
【语法】:作谓语;表示倾心追随

逐浪随波
【拼音】:zhú làng suí bō

【解释】: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

【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示例】:群飞独宿水中央,~羽半伤。
★陈衍《元诗纪事·宋无》
【近义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语法】:作定语、状语;指没主见
逐影随波
【拼音】:zhú yǐng suí bō

【解释】: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近义词】:随波逐流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C. 第三个字是随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随的成语 :
入乡随俗、
随时随地、
如影随形、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枉直随形、
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
飞蓬随风、
傍花随柳、
修短随化、
甘分随时、
比肩随踵

D. 第三个字是所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一无所求
始料所及
管见所及
各有所长
各抒所见
果如所料
寸有所长
果出所料
急人所急
恣心所欲
症结所在
众望所归
英雄所见略同
一无所取
一无所能
一无所有
一无所得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若有所思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时望所归
若有所亡
百无所成
用其所长
另有所图
一无所知
一无所获
一无所成
一无所长
尽其所能
一无所好
所作所为
所见所闻
随心所欲
各有所爱
忘乎所以
毫无所得
匪夷所思
夺人所好
得其所哉
大势所趋
大失所望
答非所问
从心所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不知所终
不知所以
不知所措
不出所料
茫无所知
阿其所好
各取所需
精诚所至
锋芒所向
各有所短
投其所好
人心所向
强人所难
若有所失
千夫所指
千人所指
老有所终
尽其所长
计无所施
不知所可
各有所好
各尽所能
各有所职
不知所云
各执所见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从吾所好
不知所为
千夫所言如一喙
不知所从
未知所措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莫知所措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百无所忌
誉望所归
智者所见略同
情之所钟
莫知所谓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尺有所短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十目所视
如有所失
人心所归
莫知所为
不知所言
不知所厝
不知所出
先代所美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丹之所藏者赤
计无所出

E.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数字的成语有什么

一唱一和、一模一样、一点一滴、一年一度、一五一十。

一、一唱一和

白话释专义:此唱彼和。比喻互相配属合,互相呼应。和(hè)。

朝代:宋

作者:陈昉

出处:《颍川语小》下卷:“呼应者一唱一和。”

翻译:呼应的人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二、一模一样

白话释义: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出处:《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三、一点一滴

白话释义:形容微小零星。

朝代:近代

作者:方志敏

出处:《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四、一年一度

白话释义:指每年一次。

朝代:宋

作者:王安石

出处:《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翻译:惟有春风我们应该最为惜,每年只归来一次啊。

五、一五一十

白话释义: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F.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随的成语

随地随时 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同“随时随地”。
随时随地 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随寓随安 犹言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G. 第三个字随的成语

第三个字随的成语:入乡随俗、如影随形、随时随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时随刻、丹漆随梦、管仲随马、比肩随踵、水性随邪、飞蓬随风

H. 第三个字是能的有什么成语

耳熟能详、
力所能及、
能屈能伸、
爱莫能助、
能文能武、
能伸能缩、
鹦鹉能言、
德薄能鲜、
惯战能征、
能上能下、
柔远能迩、
虽覆能复、
慈故能勇、
能刚能柔、
登高能赋、
智尽能索、
有钱能使鬼推磨、
概莫能外、
行同能偶、
力不能支、
过而能改、
清官能断家务事、
俭故能广、
老妪能解、
耳闻能详、
仁者能仁

I. 有什么成语第三个字是相字的成语

另眼相看、

代代相传、

面面相觑、

遥遥相对、

息息相关、

和睦相处、

鸿案相庄、

肝胆相照、

守望相助、

相辅相成、

萍水相逢、

一脉相承、

陈陈相因、

形影相吊、

心心相印、

素不相能、

相亲相爱、

相生相克、

以礼相待、

旗鼓相当、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唇齿相依、

朝夕相处、

素不相识、

兵戎相见、

针锋相对、

似曾相识、

臭味相投、

生死相依

J.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有哪些

1、因人而异
yīn rén ér yì
成语解释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成语出处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2、闻风而起
wén fēng ér qǐ
成语解释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成语出处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3、无翼而飞
wú yì ér fēi
成语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4、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成语解释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5、席卷而逃
xí juǎn ér táo
成语解释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