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字成语带态度什么什么不同
A.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平易近人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造句】:周总理一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2、慈眉善目
【拼音】:cí méi shàn mù
【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自】: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B. 态度什么什么的四字成语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xd 打出【态】字,即见下列四字词汇:
态度端正;态度恶劣;态度不好;态度生硬。
C. 四字成语大全带解释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假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D. 什么什么相同(四字成语)
什么什么相同成语:不尽相同
不尽相同,汉语词汇,指多个事物之间不完全相同。尽:全、都的意思。例句:每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用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相同。有非常优秀的,有一般的,也有学习较困难的,因人而异。
含有相和同的成语 :同病相怜、同恶相济、同声相呼、同道相益
1、同病相怜是一个汉语成语。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翻译:你没有听说黄河上的歌吧?同样的病相怜,同忧相救。
2、同恶相济:tóng è xiāng jì,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操传》:“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成所欲。”
翻译:马超、成宜,同恶相助,据守黄河、潼关,达成所想。
3、同声相呼是一个成语,拼音tóng shēng xiāng hū,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出处:《鬼谷子·反应》:“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翻译:要打开情感的,模仿比较的,以牧他的话。相同的声音互相呼,实理一致。
E. 关于描写人的态度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鞠躬尽瘁
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回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答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全心全意
拼音:[ quán xīn quán yì ]
释义: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出处: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心一意
拼音:[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
专心致志
拼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屏气凝神
拼音:[ bǐng qì níng shén ]
释义: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F.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怎样的态度用什么四字词语可以形容。
坚持不懈,迎面而上,持之以恒,勇于面对,不屈不挠,积极乐观,
G. 关于态度的四字词语
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四字词 :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嘻皮笑脸 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面面相觑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H. ( )的态度四字词语
竭尽全力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仔仔细细 认认真真 马马虎虎内 尽力而为 诚诚恳恳 兢兢容业业 敷衍了事 草草了事 竭泽而渔 拣精拣肥 简捷了当 殚精竭虑 尽心竭力 任劳任怨 二话不说 勤勤恳恳
I. 四字成语,带上解释,最好与众不同一点
情何以堪(qí抄ng
hé
yǐ
kān),
堪:
承受。
何以:
宾语前置,即“以何”。
意思:
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
在不同的语境解释略有不同。词目出自《世说新语》
原文为“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也有作“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出自元代王实甫的戏剧《西厢记》。
J. 描写态度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兢兢业业jīngjīngyèyè
[释义]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版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权;认真踏实。
[语出] 《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正音] 兢;不能读作“jìnɡ”。
[辨形] 兢;不能写作“竞”或“竟”。
[近义] 脚踏实地
[反义] 敷衍了事 敷衍塞责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宾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