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高深成语和解释

高深成语和解释

发布时间: 2020-12-01 07:56:13

成语释义是:含义高深难懂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难懂。成语是高深莫测。

Ⅱ 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是什么成语

一、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释义: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数人而已。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示例:

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二、阳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释义: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

示例: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2)高深成语和解释扩展阅读:

一、反义词:

1、下里巴人【 xià lǐ bā rén】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释义:“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千人“。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阳阿薤露【yáng ā xiè lù】

释义:

比喻能为较多的人所接受的文艺作品。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释义: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

示例:

首言客有歌于郢中者,下云其为~,其为阳春白雪,皆曲名。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

3、通俗易懂【 tōngsú-yìdǒng】

释义: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它的主题。

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

示例:

我们要用~的语言来写报告。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简单明白。

4、老妪能解【lǎo yù néng jiě】

释义:

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出处: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释义: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诗文明白易懂。

示例:

白居易写成著名的诗篇《母别子》。写完后,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不能老妪能解,那么写了也没有 意思。我且读给你听听。”说罢,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竟然全听懂了,白居易这才定稿。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

二、近义词:

鲲鹏图南【kūn péng tú nán】

释义:

比喻志向远大。

出处: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二:“惟当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释义:只有遇到了过度的年代,就会像鲲鹏展翅般高飞,距离虽远却一夕而至。又像江河入海,曲折却定会达到目的。

Ⅲ 成语,把高深的学会了浅显的自然就懂了

完,容貌又美。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缺陷、“才貌双绝”。才学用尽。 【才望高雅】:比喻才学浅陋:才学相貌都好。 【才貌双全】:疏。 【才大如海】。 【赐墙及肩】。形容学问肤浅。才学不高。 【才人行短】关于才学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出门应辙】,富有才学:按同一规格:俱,用起来自然合辙: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才学高的人;尽;才学。亦作“才貌兼全”:才学相貌都好。 【出门合辙】:全,没有了。 【才貌俱全】。同“才貌双全”、穷。同“才貌双全”。亦用为谦词。 【才貌双绝】:比喻毫无才学。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抱玉握珠】。 【才高意广】:品行:既有才学、“才貌两全”、“才貌双全”:比喻满腹经纶。有才学的人在品行上不免有所缺陷,不同流俗,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享有很高的声望:才。既有才学:东观:浅薄;短。 【才貌两全】。 【才疏学浅】;行: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草腹菜肠】。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抱着奢望:犹出门合辙:形容人富有才学。 【东观续史】,难以成事。 【才貌兼全】。同“才貌双全”,闭门造车子。 【才尽词穷】:有才学的人,容貌又美:才学相貌都好。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都:才人,没词了

Ⅳ 形容高深的成语

高深莫测: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贬义


宋·高似孙《讳略》引《物类相感志》:“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

Ⅳ 形容高深的道理被人理解,与佛教有关。求四字成语

不二法门
望采纳,祝学习进步~

Ⅵ 形容“老师学术高深”的成语有哪些

  1. 高深莫测[ gāo shē mò cè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2. 材高知深[ cái gāo zhì shēn ],材:通“才”。 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3. 通才硕学 [ tōng cái shuò xué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4. 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5. 博学宏才[ bó xué hóng cái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6. 高才硕学[ gāo cái shuò xué ],高才:才能杰出;硕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7.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8. 为人师表[ wéi rén shī biǎo ],师表:榜样,表率。 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9. 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 ,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0. 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11. 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后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12. 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 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13.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4. 有教无类[ yǒu jiào wú lèi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5. 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Ⅶ 形容说话高深的成语

白雪难和 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白雪阳春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持蠡测海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东观续史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泛浩摩苍 泛海摩天。形容文词博大高深。
出处:语出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
高深莫测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
高谈弘论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出处: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
高谈阔论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故作高深 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讳莫高深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阔论高谈 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莫测高深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綦溪利跂 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出处:《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深奥莫测 高深不易了解。
神霄绛阙 原指仙境。亦用以形容帝王高深华美的宫殿。
出处:明·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神霄绛阙,丽日五云浮,开绮讌,待宸游,云和一曲倚箜篌。”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Ⅷ 形容“高深复杂”的词语有哪些

1、高深莫测[ gāo shēn mò cè ]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出 处:宋·高似孙《讳略》引《物类相感志》:“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

    例 句:小张说话总喜欢故弄玄虚,使人感到~,时间长了,令人厌烦。

2、深不可测[ shēn bù kě cè ]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出 处:《淮南子·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例 句:陈教授专业知识渊博,~,令学生叹服。

3、讳莫如深[ huì mò rú shēn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出 处:《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

    例 句:对漏毒气事件,厂方~,不愿接受采访。

4、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捉摸:揣测,预料。 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出 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例 句: 这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令人~。

5、莫测高深[ mò cè gāo shēn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出 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例 句:他一向少言寡语,给人~的感觉。

Ⅸ 形容高深、不通俗的文学文学艺术的成语,除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叹为观止,韦编三绝,巧夺天工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内诗文酣畅容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9)高深成语和解释扩展阅读

文艺而有韵味的诗句

我生命里面很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黄碧云《失城》

没事,只不过是恢复原样罢了,我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濑川初原《食灵零》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 ——顾城 《英儿》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诗传》

Ⅹ 形容高深的成语

高深莫测: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贬义
出 处
宋·高似孙《讳略》引《物类相感志》:“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