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劳刻苦的成语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悬梁刺骨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临池学书、埋头苦干、磨砺自强、磨砻淬砺、驽马十驾、
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
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
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
❷ 形容做事认真刻苦的成语(要30个)
形容做事认真刻苦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精雕细刻、精耕细作、全始全终、善始善终、事必躬亲、善始令终、熟读深思、正正经经、郑重其辞、用心良苦、卧薪尝胆、悬梁刺骨、映雪读书、圆木警枕、凿壁偷光等。
(2)关于勤劳刻苦的成语扩展阅读:
成语解析:
一、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白话文:“上司询问知道,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到在时间。”
【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的精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二、脚踏实地
【解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自】: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白话文:“你曾经问邵康节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您脚踏实地人了。’”
【示例】: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三、精雕细刻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示例】:这个贝雕画确实是精雕细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精耕细作
【解释】: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出自】: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粗制滥造
【反义词】粗制滥造
五、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白话文:“越王勾践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苦心焦虑,设置胆在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也曾经胆啊。”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❸ 形容勤劳刻苦的成语如孜孜不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闻鸡起舞
天道酬勤
铁杵磨针
悬梁刺骨
勤学苦练
发愤忘食
鸡鸣而起
勤能补拙
牛角挂书
引锥刺股
昼耕夜诵
孜孜不倦
❹ 描写人物刻苦勤奋的成语(多写几个)
描写刻苦学习的成语: 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回学累功、顿学累功、 攻苦食淡、攻答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临池学书、埋头苦干、磨砺自强、磨砻淬砺、驽马十驾、 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 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 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
❺ 形容勤奋刻苦的成语.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披荆斩棘
悬梁刺股
❻ 形容勤奋刻苦的成语
发愤忘食,鸡鸣而起,将勤补拙,焚膏继晷,牛角挂书,一曝十寒
[智慧天尊] 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
闻鸡起舞 勤学苦练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斜视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发奋图强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 勤学好问 孜孜不倦 昼耕夜诵 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铁杵磨针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牛角挂书 圆木警枕
卧薪尝胆
部分成语解释
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3、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4、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
诚求教。
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6、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7、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8、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发奋图强,刻苦磨练自己。
9、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破釜沉舟:砸碎锅,凿沉船。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大师]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争分夺秒 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风夜匪懈 风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茧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❼ 代表勤奋、勤劳、努力的成语有哪些
代表勤奋、勤劳、努力的成语有;朝乾夕惕,凿壁偷光,争分夺秒,孜孜不倦,以勤补专拙,席不暇暖。
❽ 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
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有:
一、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1.【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
二、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1.【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三、好学不倦 [ hào xué bù juàn ]
1.【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3.【示例】:苏颋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 ◎宋·王傥《唐语林·文学》
四、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1.【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五、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1.【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2.【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示例】: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❾ 形容勤劳刻苦的成语
平素的近义词朴素
悬梁刺骨
凿壁借光
十载寒窗
❿ 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 50个 m
1、朝乾夕惕
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废寝忘食
解释: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4、分秒必争
解释: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5、焚膏继晷
解释: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一二·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6、磨穿铁砚
解释: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7、勤勤恳恳
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8、勤学苦练
解释: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示例: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9、手不释卷
解释: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0、夙兴夜寐
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出处:《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夙夜匪懈
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12、悬梁刺股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学而不厌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引锥刺股
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15、映雪读书
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16、幼学壮行
解释: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出处:《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17、折节读书
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18、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19、坐以待旦
解释: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20、只争朝夕
解释: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21、穿壁引光
释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自: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2、刺股读书
释义: 比喻刻苦攻读。
出自: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23、刺股悬梁
释义: 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4、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释义: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自: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25、顿学累功
释义: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自: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26、攻苦食淡
释义: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自: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27、坚苦卓绝
释义: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8、艰苦卓绝
释义: 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自: 《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29、临池学书
释义: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自: 《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号葱葱不暇草书。"
30、埋头苦干
释义: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自: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31、驽马十驾
释义: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自: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2、勤学苦练
释义: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自: 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33、十年寒窗
释义: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自: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34、十年磨剑
释义: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出自: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35、孙康映雪
释义: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自: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6、卧薪尝胆
释义: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7、悬梁刺骨
释义: 形容刻苦学习。
出自: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38、圆木警枕
释义: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自: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39、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40、一暴十寒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4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42、分甘绝少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43、旰食宵衣: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4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45、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46、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
47、手不释卷
释义: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48、学而不厌
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出自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韦编三绝
释义是。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
50、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