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代精神成语
⑴ 来自人民群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一是来自于群众口语,一是来自于书,有案可稽.首先介绍出自群众口语的成语.
(1)来自于群众口语
来自于谚语
谚语是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产生于民间,流传于人口,长期使用中,定型定义成了成语.例如:利令智昏 投鼠忌器 敝帚自珍 狼子野心
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语
这种成语在群众口头上普遍运用,广为流传,浅显、通俗,接近口语,生活气息很浓,例如
欢天喜地 死里逃生 将计就计
七上八下 顺手牵羊 趁热打铁
来源于佛家语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广为传播,佛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由于佛教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影响,于是也就出现了许多来自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成语,这些成语大多在人民口头流传.例如:
当头棒喝 五湖四海 借花献佛 一尘不染 心心相应
放下屠刀 大吹法螺 现身说法 立地成佛
来自于道家语
佛教以外,我国也曾盛行道教.道教炼丹求仙画符诵咒自称能羽化飞天长生不死.固而成语中也有直接来自道教或由道家语演变而来的.例如:
鸡犬升天 万应灵丹 点铁成金
灵丹妙药 回光返照 脱胎换骨
来自于外国的成语
我国自明清以来,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于是西方的一些格言,名句通过口头或译本传入我国,有的就成了我国人民口头上使用的成语,例如:
火中取栗 象牙之塔 旧瓶装新酒
新陈代谢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新创成语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新创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使用十分频繁,例如,
一分为二 只争朝夕 推陈出新
一穷二白 广开才路 传经送宝
⑵ 形容种类多的成语
形容种类多的成语:
一、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1.【解释】: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3.【示例】: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二、不可枚举 [ bù kě méi jǔ ]
1.【解释】:枚:个。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
2.【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3.【示例】:待罪一年有余,职之罪状殆~。 ◎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归稿一》
三、林林总总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1.【解释】: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2.【出自】: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3.【示例】:在~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 ◎秦牧《鲁班的妙手》
四、举不胜举 [ jǔ bù shèng jǔ ]
1.【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很多
五、各色各样 [ gè sè gè yàng ]
1.【解释】: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2.【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却说盛公子一派话儿,把官亲投任的人,各色各样,形容的一个详而且尽。”
3.【示例】:那天楼底下坐着许多老百姓,男女老少,~的人物都有。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4章
⑶ 形容和平时代人物精神的成语
舍己救人
廉洁奉公
攻坚克难
敢为人先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见义勇为
克己奉公
与时俱进
安邦治国
⑷ 出自口语的成语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一是来自于群众口语,一是来自于书,有案可稽。首先介绍出自群众口语的成语。
(1)来自于群众口语
<1>来自于谚语
谚语是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产生于民间,流传于人口,长期使用中,定型定义成了成语。例如:利令智昏 投鼠忌器 敝帚自珍 狼子野心
<2>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语
这种成语在群众口头上普遍运用,广为流传,浅显、通俗,接近口语,生活气息很浓,例如
欢天喜地 死里逃生 将计就计
七上八下 顺手牵羊 趁热打铁
<3>来源于佛家语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广为传播,佛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由于佛教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影响,于是也就出现了许多来自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成语,这些成语大多在人民口头流传。例如:
当头棒喝 五湖四海 借花献佛 一尘不染 心心相应
放下屠刀 大吹法螺 现身说法 立地成佛
<4>来自于道家语
佛教以外,我国也曾盛行道教。道教炼丹求仙画符诵咒自称能羽化飞天长生不死。固而成语中也有直接来自道教或由道家语演变而来的。例如:
鸡犬升天 万应灵丹 点铁成金
灵丹妙药 回光返照 脱胎换骨
<5>来自于外国的成语
我国自明清以来,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于是西方的一些格言,名句通过口头或译本传入我国,有的就成了我国人民口头上使用的成语,例如:
火中取栗 象牙之塔 旧瓶装新酒
新陈代谢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6>新创成语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新创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使用十分频繁,例如,
一分为二 只争朝夕 推陈出新
一穷二白 广开才路 传经送宝
⑸ 形容网络的成语有哪些
1.包罗万象
【拼音】: bāo luó wàn xiàng
【解释】: 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 《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2.应有尽有
【拼音】: yīng yǒu jìn yǒu
【解释】: 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出处】: 《宋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3.丰富多彩
【拼音】: fēng fù ō cǎi
【解释】: 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出处】: 刘绍棠《人民是母亲》:“我的家乡的风光景色和风土人情,将更丰富多彩,优美多姿和富有时代精神。”
⑹ 关于雷锋精神 的成语
1、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内终生。
2、鞠躬尽瘁容,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⑺ 关于古代的成语
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望穿秋水、魂颠梦倒、如痴如醉
1、朝思暮想
【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译文】:再说沈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早晚都想念,废寝忘餐。
2、魂牵梦萦
【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出自】: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译文】:想你想你,魂牵梦萦,翠玉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3、望穿秋水
【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译文】:其他盈盈秋水望穿,蹙损他淡淡的春山。
4、如痴如醉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译文】:见到了王昭君,使我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5、魂颠梦倒
【解释】: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自】: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五回:“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译文】:知道那道理自己痴心妄想,魂梦颠倒颠,分明是癞蛤膜想象着天鹅肉吃。
⑻ 形容积极向上精神的成语。。。。
形容积极向上的成语:
1、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2、孙康映雪版:权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3、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4、孜孜不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5、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6、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7、黾勉从事:黾勉:努力。努力工作。
8、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9、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0、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11、前功尽废: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12、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3、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4、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5、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16、节俭力行:指生活俭朴,又肯努力躬行。
17、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18、急起直追: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19、朋心合力: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0、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21、孜孜不辍:勤勉从事,努力专一,不肯停息。
22、奋勇向前: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