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含件字的成语

含件字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2-03 21:40:43

Ⅰ 件的四字成语

含 件的成语只有2个:

1、开门七件事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解释】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内。

【出处】元·武汉容臣《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只想这一班,做人家的开门七件事,一毫没些抵头。”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近义词】衣食住行

【例句】你不比我们,你这生意是家家户户~少不来的。

2、红头文件
hóng tóu wén jiàn
【解释】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政府公函

【例句】张平《抉择》:“现在即便是一份一份的红头文件不断地往下发,即便是三令五申、正言厉色……”

Ⅱ 含有文字的成语大全

含有文字的成语大全 :
图文并茂、
文质彬彬、
咬文嚼字、
身无分文、
繁文缛节、
温文尔雅、
文房四宝、
文过饰非、
文恬武嬉、
分文不取、
大做文章、
一纸空文、
表面文章、
斯斯文文、
能文能武、
以文会友、
文武双全、
通文调武、
深文周纳、
孤文只义、
深文巧劾、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以郄视文、
同文共规、
文君新寡、
文奸济恶、
言之无文、
文质斌斌、
文案孔目

Ⅲ 带有头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头字的成语有垂头丧气、出人头地、交头接耳、埋头苦干、摇头摆尾。
1、垂头丧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uí tóu sàng qì,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出自《新唐书.卷二○八.宦者传下.韩全诲传》:“自见势去,计无所用,垂头丧气。”
译文:知道大势已经过去,没有计谋可以用,垂头丧气。
2、出人头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ū rén tóu dì,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出自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译文:我就当避路,放他出来,高人一等。
3、交头接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o tóu jiē ěr,意思是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4、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5、摇头摆尾,成语,作谓语、定语,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译文:临济门下有个赤尾鲤鱼,摇着头摇摆尾巴向南方走,不知道向谁家的。

Ⅳ 含七字的成语大全

七七八八、
七言八语、
七上八下、
七搭八搭、
七脚八手、
七日来复、
七步成章、
七损八益、
七擒七纵、
横七竖八、
五痨七伤、
七贞九烈、
七穿八洞、
七扭八歪、
三蛇七鼠、
七担八挪、
七舌八嘴、
九宗七祖、
七老八十、
零七碎八、
七步之才、
七弯八拐、
七湾八拐、
七月流火、
七大八小、
七张八嘴、
七歪八扭、
七情六欲、
七穿八烂、
七折八扣
才高七步、
三征七辟、
七破八补、
三毛七孔、
三江七泽、
污七八糟、
乌七八糟、
七了八当、
七尺之躯、
七死八活、
乱七八糟、
七窍冒火、
七满八平、
七窍生烟、
七损八伤、
七返灵砂、
七窍玲珑、
七魄悠悠、
七颠八倒、
七纵七禽、
七子八婿、
嘎七马八、
七长八短、
长七短八、
七步成诗、
倚马七纸、
七手八脚、
七行俱下、
七十二行、
七开八得
五劳七伤、
七步八叉、
七返还丹、
七事八事、
五侯七贵、
七口八嘴、
七搭八扯、
七推八阻、
打蛇打七寸、
七横八竖、
七拉八扯、
七断八续、
七舆大夫、
七停八当、
说七说八、
七嘴八舌、
七孔生烟、
七生七死、
七棱八瓣、
零七八碎、
三魂七魄、
七扭八拗、
七上八落、
七郄八手、
杂七杂八、
七老八小、
七嘴八张、
屋如七星、
七慌八乱、
七足八手
七窝八代、
七病八痛、
七支八搭、
七捞八攘、
七拱八翘、
乱七八遭、
七疮八孔、
七零八落、
七病八倒、
七相五公、
七湾八扭、
七纵八横、
七青八黄、
七高八低、
歪七竖八、
七死七生、
七拼八凑、
七首八脚、
七男八婿、
七零八碎、
七男八壻、
昂藏七尺、
七老八倒、
七零八乱、
七窍流血、
七纵七擒、
七郤八手、
七子八壻、
七穿八穴、
夹七夹八
三寸鸟,七寸嘴、
开门七件事、
七十二变,本相难变、
人生七十古来稀、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次量衣一次裁、
不问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Ⅳ 含“页”字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含复“页制”字的成语。

Ⅵ 含有是字的成语!

【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肩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播弄是非】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不宁唯是】宁:语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百无是处】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百无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从恶是崩】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寸阴是竞】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竞:争取。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颠倒是非】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独是独非】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点头称是】表示赞成或肯定。
【点头道是】表示赞成或肯定。
【独行其是】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Ⅶ 含有一字的成语大全

带“一”的常见的词语有:
1、傲睨一切ào nì yī qiè
【成语解释】: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视一切
【成语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他当红的时候,是傲睨一切的,多少同寅,没有一个在他眼里的。”
【成语简拼】:anyq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傲睨一切是贬义词
【成语结构】:动宾式
【成语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更有那放荡不羁,傲睨一切,偏低首下心,作儿女之态。★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
【近义词】:傲睨万物
【反义词】:谦虚敬慎
【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态度
2、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
【成语解释】: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成语出自】:《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成语简拼】:anys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傲睨一世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动宾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
【成语示例】: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 ★《宋史·沈辽传》
3、付之一叹fù zhī yī tàn
【成语解释】: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成语简拼】:fzyt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付之一叹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动宾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沈中堂看了,还当是军机没有这个权力阻当这件事,也只有付之一叹,没有别的说话。”
4、风靡一时fēng mǐ yī shí
【成语解释】: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成语出自】:明·沈德符《野获编》第15卷:“于是一时风靡,议论如出一口。”
【成语简拼】:fmys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风靡一时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秦牧《幻想的彩翼》)
5、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成语解释】: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成语出自】:北齐·魏收《魏书·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成语简拼】:emyx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耳目一新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如今一上船,便觉得另是一番风味,耳目一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例句:
一、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的傲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他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了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的、非人的方式捍卫精神生活,直到永远。
二、复祯眼里紧紧盯住了那枚龙纹笏板,纯金色的,泛着傲睨一切的光,即使躺在这小宫殿里灰暗的地板上,也磨灭不了那团光晕。
三、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傲睨一切,高大魁梧的蓝发少年,站在那儿就像是扎在那儿的木桩。
四、登上天界,昂首天外,且只手擎天,傲睨一切。
五、能拥有悠久的寿命,傲睨一切的力量。

Ⅷ 含“某”字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含“某”的成语。

Ⅸ 含有“待”字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待”字的成语有坐以待旦、嗷嗷待食、拭目以待、以佚待劳、百废待举、指日可待等。

Ⅹ 含同字的成语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恩同再生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自厝同异 〖解释〗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众啄同音 〖解释〗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解释〗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解释〗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异涂同归 〖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异路同归 〖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异口同韵 〖解释〗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
心同止水 〖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未可同日而语 〖解释〗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解释〗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通同作弊 〖解释〗作弊: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坏事。
率土同庆 〖解释〗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出处】【解释】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示例】【故事】
毕力同心 〖解释〗犹言齐心协力。
百口同声 〖解释〗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白藋同心 〖解释〗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众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玉石同碎 犹玉石俱焚。
玉石同沉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易同反掌 见“易如反掌”。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脉同气 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熏莸同器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熏莸不同器 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询谋佥同 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
行同能偶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行同狗豨 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行合趋同 行为志趣相同。
协心同力 见“协心戮力”。
小异大同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文子同升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未敢苟同 不敢随便同意
枉直同贯 谓曲直不分。
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同舟共命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同源异派 见“同源异流”。
同源异流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同浴讥裸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同忧相救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同音共律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同业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同休共戚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同休等戚 见“同休共戚”。
同心一意 心志一致。
同心一力 同“同心协力”。
同心一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叶力 同“同心协力”。
同心协济 见“同心共济”。
同心协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同心僇力 见“同心戮力”。
同心竭力 同“同心毕力”。
同心合意 同“同心一意”。
同心合德 同“同心同德”。
同心合胆 见“同心共胆”。
同心共济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同心共胆 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同心断金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同心敌忾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毕力 齐心尽力。
同文共规 见“同文共轨”。
同堂兄弟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同声相应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声相求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同声同气 见“同声共气”。
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同声共气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同日而言 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论 犹言相提并论。
同日而道 同“同日而论”。
同气相求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
同年而校 犹言相提并论。
同明相照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
同利相死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类相求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同类相妒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同类相从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同归殊涂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同恶相助 亦作“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同恶相恤 见“同恶相助”。
同恶相党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同恶共济 见“同恶相济”。
同德协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同德同心 见“同心同德”。
同垂不朽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同床共枕 谓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同床各梦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同船合命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同仇敌慨 见“同仇敌忾”。
同尘合污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同敝相济 犹同恶相济。
同胞共气 喻指亲兄弟。
所见略同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殊致同归 同“殊涂同归”。
殊涂同致 犹殊途同归。
殊涂同会 犹殊途同归。
殊涂同归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树同拔异 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殊路同归 同“殊涂同归”。
殊方同致 犹殊途同归。
视同一律 同等看待。
誓同生死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视同秦越 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视同陌路 见“视若路人”。
视同拱璧 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
赏同罚异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仁同一视 犹言一视同仁。
人神同嫉 见“人神共嫉”。
清浊同流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情同一家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齐心同力 见“齐心协力”。
弃同即异 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溥天同庆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判然不同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牛骥同皂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皂”。
名同实异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猫鼠同乳 见“猫鼠同眠”。
猫鼠同处 见“猫鼠同眠”。
连枝同气 《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同船 见“李郭同舟”。
狼羊同饲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迥乎不同 见“迥然不同”。
交口同声 犹言众口一词。
祸福同门 谓祸福皆人自取。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
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合胆同心 犹言同心同德。
好恶不同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分甘同苦 见“分甘共苦”。
分床同梦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伐异党同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恩同山岳 犹恩重如山。
道同志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义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契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合志同 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党同妒异 犹言党同伐异。
操戈同室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不同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谋同辞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冰炭不同炉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本同末离 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共贯同条 【解释】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同德一心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同声一辞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同然一辞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志同道合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与民同乐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与众不同 跟大家不一样。
有福同享 幸福来共同分离。
异口同声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异曲同工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异名同实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英雄所见略同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异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一体同心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薰莸不同器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薰莸同器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行同狗彘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味同嚼蜡 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同甘共苦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同门异户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同病相怜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同恶相求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同归于尽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同床异梦 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