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李成语有哪些
❶ “李”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 李白桃红
【拼音】: lǐ bái táo hóng
【解释】: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出处】: 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举例造句】: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2.【成语】: 李代桃僵
【拼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释】: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 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举例造句】: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3.【成语】: 李广不侯
【拼音】: lǐ guǎng bù hòu
【解释】: 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出处】: 唐·徐夤《赠杨著》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4.【成语】: 李郭同舟
【拼音】: lǐ guō tóng zhōu
【解释】: 以之比喻知己相处。
【出处】: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举例造句】: 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
5.【成语】: 李郭仙舟
【拼音】: lǐ guō xiān zhōu
【解释】: 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出处】: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
【举例造句】: 直沽今日赋将归,李郭仙舟亦暂违。
6.【成语】: 李下瓜田
【拼音】: lǐ xià guā tián
【解释】: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 《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举例造句】: 愚谓折柳樊圃,良士瞿瞿;李下瓜田,君子所避。
❷ 带“李”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瓜田李下:读音【guā tián lǐ xià】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造句: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投桃报李:读音【tóu táo bào lǐ】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僵李代桃:读音【jiāng lǐ dài táo】解释: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浓桃艳李:读音【nóng táo yàn lǐ】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沉李浮瓜:读音【chén lǐ fú guā】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道边苦李:读音【ào biān kǔ lǐ 】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门墙桃李:读音【mén qiáng táo lǐ】解释: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指李推张:读音【zhǐ lǐ tuī zhāng】解释: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比较》:"临期听比,无指李推张之弊。"
夭桃秾李:读音【yāo táo nóng lǐ】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造句: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桃李之馈:读音【táo lǐ zhī kuì】解释:原谓互赠礼品, 后引申指送礼,贿赂。出处:《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❸ 带“李”的成语有哪些
指李推张、投抄桃报李、张三李袭四、以桃代李、瓜田李下。
❹ 含有"李"字的成语
指李推张 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张王李赵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张三李四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甲李乙 犹言张三李四。
张家长李家短
张冠李戴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张公吃酒李公颠 〖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以桃代李 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夭桃襛李 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夭桃穠李 〖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夭桃秾李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艳如桃李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桃夭李艳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桃李之馈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桃李争妍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桃李门墙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精神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桃李遍天下 〖解释〗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桃来李答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桃僵李代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浓桃艳李 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卖李钻核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李下瓜田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同船 见“李郭同舟”。
李广未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李广难封 见“李广未封”。
李广不侯 见“李广未封”。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僵桃代李 见“僵李代桃”。
僵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
将李代桃 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示例】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故事】
瓜皮搭李树 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瓜李之嫌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公门桃李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浮瓜沈李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方桃譬李 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傍苦李 同“道边苦李”。
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避李嫌瓜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避瓜防李 表示避免嫌疑。
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❺ 含有“李”和“杨”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 李白桃红
【拼音】: lǐ bái táo hóng
【解释】: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出处】: 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举例造句】: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2.【成语】: 桃李争辉
【拼音】: táo lǐ zhēng huī
【解释】: 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举例造句】: 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3.【成语】: 桃李春风
【拼音】: táo lǐ chūn fēng
【解释】: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举例造句】: 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风动学墙。
4.【成语】:杨穿三叶
【拼音】:yáng chuān sān yè
【解释】: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举例造句】: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5.【成语】: 杨虎围匡
【拼音】: yáng hǔ wéi kuāng
【解释】: 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举例造句】: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6.【成语】: 杨柳依依
【拼音】: yáng liǔ yī yī
【解释】: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举例造句】:温和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杨柳依依,桃花灼灼。陌上,油菜花绽开了娇小的容颜,和着春风的节拍,翩翩起舞,仿若诉说春的晴朗。
7.【成语】: 杨柳宫眉
【拼音】: yáng liǔ gōng méi
【解释】: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举例造句】:秦宜闻言向前看去,餐桌边上,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子,楚腰卫鬓,皓齿蛾眉,柳腰莲脸,杨柳宫眉,盈盈秋水,朱唇粉面,嘴角微微上翘,面带笑容的看来。
❻ 带“李”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李”字的成语有:
1、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回答
2、投桃报李[tóu táo bào lǐ]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3、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4、夭桃穠李[yāo táo nóng lǐ]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5、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❼ 带“张李”的成语有哪些
张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 sì ]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王赵李[ zhāng wáng zhào lǐ ]
泛指一专些人。 也指寻常之辈。张甲李乙[ zhāng jiǎ属 lǐ yǐ ]
犹言张三李四。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张王李赵[ zhāng wáng lǐ zhào ]
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指李推张[ zhǐ lǐ tuī zhāng ]
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❽ 带有“李”字的成语大全。
以桃代李、桃李争妍、恩牛怨李、李郭同舟、
张甲李乙、夭桃襛李、桃李春风、道傍苦李、
李白斗酒、回公门桃李、桃李之馈、投桃报李、
❾ 带李的成语有哪些
瓜田李下、
李代桃僵、copy
投桃报李、
桃李满天下、
张冠李戴、
李广难封、
张三李四、
夭桃秾李、
张王李赵、
道旁苦李、
沉李浮瓜、
门墙桃李、
桃李成蹊、
李白桃红、
桃李春风、
李郭同舟、
桃李争妍、
道边苦李、
艳如桃李、
桃李之教、
方桃譬李、
浓桃艳李、
张公吃酒李公醉、
桃李遍天下、
瓜李之嫌、
卖李钻核、
李郭仙舟、
浮瓜沈李、
瓜皮搭李树
❿ 吴字加李字分别有哪些成语
无理取闹
理由抄:取谐音吴李(无理)
【解释】: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指故意捣乱。
【出自】: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示例】:对那些~的人,我们决不应该迁就。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