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含者的四字成语

含者的四字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2-05 06:21:11

⑴ 含有人的四字成语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专人才是长期属而艰巨的事。
傍人篱壁 比喻依赖别人。
傍人门户 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⑵ 含“之”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之死靡它【zhī sǐ mǐ tā】: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造句】:丈夫死后,她便立志之死靡它,以报答丈夫生前对她深深的爱恋。

  2. 之乎者也【zhī hū zhě yě】: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敦煌零拾·叹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识;如今嗟叹始悲吟。”

    【造句】:我们不是圣人,更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穷酸秀才。

  3.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造句】:学习上没有什么秘诀,只有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成绩。

  4. 言之有理【yán zhī yǒu lǐ】: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造句】:孔子的论语真是言之有理,给后人留下很大的精神财富!

  5. 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造句】:为了对历史和未来负责,他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6. 付之一笑【fù zhī yī xiào】: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与王漕书》第二十七卷:“亦意高明见其迂阔;不过付之一笑而已。”

    【造句】:弗拉赫提先生对与前自由党政府政策的比较付之一笑。

  7.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造句】:医生劝小张戒烟,他却置之不理,结果得了很严重的肺病。

  8. 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造句】: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9. 当务之急【dāng wù zhī jí】: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造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10. 取而代之【qǔ ér dài zhī】: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造句】:金黄的麦田渐渐被甩在了后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层林尽染的山峰。

⑶ 带有如的四字成语

带有如的四字成语:度日如年、心急如焚、如梦初醒、骨瘦如柴、一如既往等。
一: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
1、【解释】: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2、【出自】: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意思:在驿馆里形影单只,度日如年。)
3、【示例】:露宿街头的乞丐饥寒交迫,度日如年。
二: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
1、【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2、【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李自成心急如焚,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
3、【示例】:刘昆仓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步到司令部报到。
三: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
1、【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2、【出自】:《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嫂子在上,多谢教言良诲,我晁思才如梦初醒。"
3、【示例】:看了这封信,他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四: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
1、【解释】:形容消瘦到极点。
2、【出自】: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五回:"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3、【示例】: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五:一如既往[ yī rú jì wǎng ]
1、【解释】: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2、【示例】: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张扬《第二次握手》
3、【示例】:虽然我离开家乡十几年了,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向往家乡恬静的生活。

⑷ 含有身的四字成语

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释: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奋勇向前,不考版虑个人安权危。
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释: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⑸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

【暗锤打人】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暗箭伤人】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暗箭中人】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人好士】爱护、重视人才。
【矮人看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人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人利物】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不步人脚】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暴不肖人】暴:凶暴;不肖:不贤。凶暴而不贤的人。
【不齿于人】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不懂人事】不懂得为人处世。
【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不当人子】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样的人并不少。
【不甘后人】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不敢后人】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表示不敢懈怠,奋力前进。
【彼何人斯】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他是个什么人啊。
【薄寒中人】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不可告人】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不落人后】不落在别人的后面。形容人要强心盛,事事占先。
【百年树人】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傍人门户】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傍人篱壁】傍:依靠;篱壁:篱笆墙。依靠着别人家的篱笆墙。比喻依赖或模仿别人。
【傍人篱落】比喻依赖他人。
【逼人太甚】指对人逼迫不留馀地。
【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避人眼目】指避免走漏消息。同“避人耳目”。
【百世一人】指极难得的人才。
【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婢学夫人】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不省人事】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一其人】那样的人不止一个。
【别有人间】犹别有天地。
【不因人热】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不餍人望】餍:满足。不能满足众人的期望。
【婢作夫人】婢:侍女;夫人:主妇。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百载树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楚楚动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楚楚可人】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才乏兼人】才:才能;兼人:一个人抵得上两个人;乏:缺少。缺少一个能抵得上两个人才能的人。指没有特殊的才能。多用作自谦语。
【春归人老】春:春光,比喻花容月貌。指女人青春已过,人老珠黄。
【穿井得人】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醇酒妇人】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齿颊挂人】指为人们所称道。
【从井救人】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长娇美人】娇:美好。身材修长容颜娇好的美女。
【醇酒美人】指酒色。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草芥人命】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耻居人下】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
【才兼万人】一个人的才能抵得上许多人。用于吹嘘之词,指有特殊的才能。
【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出口伤人】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
【寸马豆人】寸、豆:比喻小。一寸长的马,像豆子大小的人。形容画中远景人、物极小。
【聪明过人】智力超过一般的人。
【春满人间】生机勃勃的春意溢满人间。
【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
【才气过人】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乘人不备】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持人长短】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稠人广坐】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场合。
【稠人广座】指人很多的场合。
【稠人广众】指人很多的场合。
【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催人泪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⑹ 含丰富的四字成语

丰富多彩
[fēng

ō
cǎi]
生词本内
基本释义
内容丰富,花容色繁多。


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学校给我们寒假安排了~的活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五花八门
多姿多彩
林林总总
反义词
一星半点

⑺ 包含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
之乎抄者也
【拼音袭】:
zhī

zhě

【解释】: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成语】:
操之过急
【拼音】:
cāo
zhī
guò

【解释】: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成语】:
当之无愧
【拼音】:
dāng
zhī

kuì
【解释】: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出处】:
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⑻ 含有读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2、百读不厌[ bǎi dú bù yàn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释义:一本书可以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

3、不忍卒读[ bù rěn zú dú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令人不忍卒读。”

释义: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4、徒读父书[ tú dú fù shū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 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释义:赵括只能读懂他父亲的传记,(但却)不懂得合时而变。

5、唐骏读博[ táng jùn dú bó ],知名人士或公众人物为某种目的驱动而作假或默认作假,事情败露后不能坦诚面对而采取推脱做法;指做情不靠谱、造假,忽悠公众;事发后而又成为众人笑柄的人;或社会精英群体缺乏诚信;

——出处:网络成语

⑼ 含四字成语的诗句有哪些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翻译: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成语:心有灵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翻译: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成语:千呼万唤 [ qiān hū wàn huàn ] 形容再三催促。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翻译: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成语: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形容考上进士后得意的心情。后来用“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翻译: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成语: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翻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成语: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⑽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成语

左邻右舍、高瞻远瞩、调兵遣将、察言观色、见多识广。

一、左邻右舍

白话释义:泛指邻居。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出处:《西游记》:“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翻译:吓唬得我一家还有邻居都不能安心生活。

二、高瞻远瞩

白话释义: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瞻(zhān):往上或往前看。瞩(zhǔ):注视。

朝代:清

作者:夏敬渠

出处:·《野叟曝言》二回:“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翻译:一路站得高,看得远。势要领略湖山的美好景色。

三、调兵遣将

白话释义:调动兵马,派遣将领。也比喻组织安排人力。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传》:“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翻译:赶快调兵遣将;剿除盗贼来报仇

四、察言观色

白话释义: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翻译:所谓通情达理的人,正直而好义;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五、见多识广

白话释义:阅历深,经验多。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倒胜十倍。”

翻译:阅历深,经验多。比男子汉眼睛力倒强十倍。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