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什么成语解释
A. 既是既然意思的成语
“既”是“既然”意思的成语:
1、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专,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属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2、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3、既往不咎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B. 即有重点介绍又有简单介绍是什么成语
轻重缓急抄:【基本解释】:指各种袭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拼音读法】:qīng zhòng huǎn jí
【使用举例】:事有~,不能不从长计较哩。(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五回)
【近义词组】:缓急轻重、有条不紊
【反义词组】:齐头并进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事情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C. 100个成语既有意思还有造句
1. 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2.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7.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8.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9.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0.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3. 争先恐后: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6.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8. 沁透心脾:《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 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 波澜壮阔: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 举世闻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23. 攻无不克: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6.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 不假思索: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8. 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 理直气壮: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30. 完璧归赵: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31. 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32. 开卷有益: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33. 各抒己见: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34. 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
35. 心惊肉跳:惊:惊慌.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36. 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37. 大名鼎鼎: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38. 人声鼎沸: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39. 车水马龙: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40. 摩肩接踵: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41. 熙熙攘攘: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42. 一丝不苟: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3. 惟妙惟肖:妙:好.肖:想像.《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44. 郑人买履: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45.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46. 了如指掌: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47. 不动声色: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8. 若无其事: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漫画书.
49. 无与伦比:威利·旺卡制作的巧克力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味。
50. 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星罗棋布,热闹非凡.
51. 美不胜收:景区里的石雕美不胜收.
5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即马陆,切断后仍能蠕动.僵:硬.后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5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54、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但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往往把事情搞糟.也指办事不怀好意者.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人;旁观者:观棋者.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过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
5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的弟弟,曾经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先后杀掉两个国君.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国家就不得安宁.
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5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6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打仗没有不赢的.百战百胜.
61、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就不善良,善良的就不来.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方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6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文采.行,流传.说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所批评的错误,也足以引以为鉴戒.
6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话的人不厌其烦地教诲,而听的人却不以为意.
67、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表示干脆的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6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7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自己无关,就把它高高地挂在一边不管.
7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们不一样(即不一条心).原指对异族的疑忌.后也用以指责那种排斥异己的宗派活动.
7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召唤就来,一挥手就去.指旧社会里役使别人,任意呼唤支配.
7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是知道的,就没有不说;要说就没有一点保留.
G、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尽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7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为佛教劝人改恶从善的话,后用以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悔改,不再为非作歹,就能成为好人.
7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尽管竖着耳朵听,但什么也没听到.表示不重视或不注意.
7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和平无事,实则想趁机害人.
7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人们到护城河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到连累,或伤及无辜的人.
79、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相貌丑陋或神情卑劣,使人厌恶;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80、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得有理据.
8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后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8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8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8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类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大,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微.
8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双脚并拢,不敢移动;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86、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从他的人能够昌盛地存在,违背他的人就得灭亡.
8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仔细舂过的好米;脍,切细的鱼和肉.厌,通“餍”,满足.形容对饮食很讲究.
8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要占有它,必先丢弃它.
89、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封建帝王和他的文臣武将,统治阶级的少爷小姐.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造成很大的错误.
91、前人栽(种)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93、扁担没扎、两头打塌:打塌:滑落下来.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9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原来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现在用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不对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只要真诚、忠实,自然能打动人心.
9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方面发展.
9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9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单听信一方面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就弄不清楚.
9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0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求采纳,谢谢
D. 什么叫做既有的成语
既有的成语可以解释为:原本已经存在的成语。也可以理解为:既有两字打头的成语。比如成语有: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E. 成语:“一如既往”中的“既”是什么意思
一如既往来
读音:yī rú jì wǎng
释义自:既,还是、仍。 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出处:《第二次握手·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用法:动宾式(结构);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作褒义。
例句:中国人民将~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F. 即字有假如的意思的成语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hū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解释〗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专他走就属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G. 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意思的成语
东张西望,东看看西看看,不专心
苦思冥想,形容一直努力思考的样子
洗耳恭听,形容准备认真听别人说话的样子
H. (既)有什么成语
既往不咎
I. 带“既”字的成语有哪些
舍近即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追既往,不咎既往,羽翼既成,东曦既驾,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反既往,既得利益,既成事实
J. 什么什么即什么的成语
一拍即合、一触即发、即温听厉、若离若即、即景生情等。
1、一拍即合
【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译文】:古人说:君子之交,确定然后要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2、一触即发
【解释】: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自】:毛泽东·当代《评蒋介石发言人的谈话》:“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罅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3、即温听厉
【解释】:后以之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出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就它的温暖,听其言严厉。
4、若离若即
【解释】: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出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戆直凌人,岳岳觥觥,朝士必多未满,而与和相若离若即,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一时众口诋諆,遂有师相门生之谤。”
【译文】:一般总台呆板直欺凌人,贺拔岳大杯大杯,朝士必多未满,而与和相若离开如果,又未尝不稍稍收敛了锋芒,当时众人谴责道,于是有老师相门生的诽谤。
5、即景生情
【解释】: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出自】: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译文】:善咏物的人,妙的是就是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