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见一点而说全面的成语是什么

见一点而说全面的成语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0-12-07 06:19:30

A. 说没有一点瑕疵,很完整的成语是什么

十全十美来shíquánshímě自i
[释义]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语出] 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其美。”
[辨形] 十;不能写作“拾”。
[近义] 尽善尽美 完美无缺
[反义] 一无是处 一无可取
[用法] 用作褒义。可以用于人或事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完美无缺”都可形容事物完美。但~多形容事物外部条件完美;“完美无缺”多形容事物本身没有缺点。
[例句] 新生事物在它刚出现的时候常常不是~的;但它有发展前途;能战胜并代替旧事物。
[英译] bedonetoperfection

B. 形容“什么都知道一点”的成语有哪些

略知一二、略知皮毛、略识之无、一孔之见、一知半解
一、略知一二 [ lüè zhī yī èr ]

【解释】: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
【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花子道:‘武艺也略知一二。’”
二、略知皮毛 [ lüè zhī pí máo ]

【解释】: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三、略识之无 [ lüè shí zhī wú ]

【解释】: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自】: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译文】:我出生六七个月时,奶妈抱着弄在书写屏下。有指‘无’、‘之’字给我的,我虽然口不能说,心已默识。后来有人问这两个字的人,虽然老十的考试,而指的不差。
四、一孔之见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释】: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译文】:坚持计划而不是规矩,抓准而不是绳子,通过一个孔,只懂得一个道理,却不知道权衡。
五、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译文】:有透彻的理解,不过不透彻

C. 看见这一点,就知道全部是这样的 是什么成语

管中窥copy豹,可见一斑。这个是有关豹子的,但是他的意思是认识事物不全面,就好像透过小孔看豹子,只能看到一个斑点一样。或者比喻小有所成。而至于您说的知道一点就知道全部的成语的话, 举一反三或者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之类的,都有这个意思。希望能帮到您:)

D. 形容一件事没有完整说却乱说,只说一点或者只说中间误导人的成语是什么

断章取义
[读音][àn zhāng qǔ yì]
[解释]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版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权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例句]~,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近义]望文生义以文害辞穿凿附会
[反义]照本宣科实事求是

E. "从一点而知全局”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1.【词目】一叶知秋
【释copy 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近义词】:以小见大
2.【词目】见微知著
【释 义】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拼音】:jiàn wēi zhī zhù
3.窥一斑而知全豹 :是一个人看事很有见解,从一点可以推出全部,很能举一反三。

F. 有个成语,说的是看到了一个事物的一点,就知道这个事物全部的

管中窥豹来,可见一斑。
这个自是有关豹子的,但是他的意思是认识事物不全面,就好像透过小孔看豹子,只能看到一个斑点一样。或者比喻小有所成。
而至于您说的知道一点就知道全部的成语的话,
举一反三或者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之类的,都有这个意思。
希望能帮到您:)

G. 有个成语,说的是看到了一个事物的一点,就知道这个事物全部的

管中窥豹
【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同韵词】砥砺名号、哑然失笑、大喊大叫
【灯谜】眼中唯有金钱[1]
成语典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典故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但对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种游戏)却不精通。一次,他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
成语故事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2]‍
成语辨析
【正音】豹:不能读作“bāo”。 【辨形】豹:不能写作“貂”。[3]
成语举例
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成语示例
◎作为一名观众,对人艺这座艺术大厦中的舞台美术创作,只凭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免管中窥豹,顾此失彼.与其他院团的舞台一样,人艺的舞台美术创作,35年来走过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留下了摇摇摆摆的脚印,包括单一的、概念的和人为的脚印,其创作的面还有待于开阔。 ◎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李明在老师的热心的帮助下,思想有了转变,这从他近来写的一篇日记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H. 比喻一点细微错误都不能有的成语是什么 我只说大概意思

一丝不苟

【拼音】: [yī sī bù gǒu]

【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造句】:第十三车队工作~,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近义词】:谨小慎微小心谨慎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小心翼翼一板一眼一毫不苟矜持不苟郑重其事

【反义词】: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粗心大意敷衍了事东涂西抹丢三忘四丢三落四掠影浮光浮光掠影

【典 故】: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张静斋摇头道:“这可千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信奉同一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问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汤知县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用一面大枷枷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大胆妄为,知法犯法。如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汤知县听了,连连点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理了。

I. 可以看出一点是什么成语

【成语】:管中窥豹

【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示例】: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

【英文】:have a limited view of something as looking at a leopard through a bamboo tube

【成语故事】: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

(管中窥豹,管中窥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唐归仁《悼罗隐》诗:“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鼇君也沉。”

宋陆游《江亭》诗:“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陶孟和的着作﹞幸而在《现代评论增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

歇后语:略见一斑

J. 意思是“从一点就可以看到全部”的成语是什么

这个成语是:以小见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