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揆字开头成语

揆字开头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2-09 02:31:46

Ⅰ 带揆字的成语

揆情度理
揆理度情
古今一揆
揆文奋武
揆时度势
揆情审势
揆理度势
稽古揆今
不可揆度

Ⅱ 带至今字的成语

没有与“至 今”相关的成语!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博览古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不古不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陈古刺今 即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吊古伤今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非昔是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指学富识广。
亘古亘今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亘古通今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贵古贱今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厚古薄今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稽古揆今 指考古衡今。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极古穷今 指穷尽古今。
继古开今 指继往开来。
讲古论今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借古喻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迈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

Ⅲ 有揆字的成语有哪些

有揆字的成语有哪些 :

登庸纳揆、

揆文奋武、

古今一揆、

揆情审势、

瞻星揆地、

揆情度理、

不可揆度

Ⅳ 关于古今的四字成语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博览古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超今绝古
指超越古今。

出处: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超今越古
指超越古今。

出处: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亘古亘今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古今中外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出处: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

极古穷今
指穷尽古今。

讲古论今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今愁古恨
愁:忧愁;恨:怨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迈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

出处:元·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方位里都按着郭景纯经天纬地阴阳诀,规矩上不离了鲁公迈古超今造化机。”

披古通今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熔古铸今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出处: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熔今铸古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镕古铸今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同“镕今铸古”。

镕今铸古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书囊无底
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出处: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援古证今
援:引。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越古超今
超越古今。同“超今冠古”。

出处: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知往鉴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酌古参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出处: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酌古沿今
指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出处: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酌古斟今
指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出处: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酌古准今
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尊古卑今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出处:《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Ⅳ 揆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揆理度情

成语解释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回

出处明·刘若答愚《酌中志·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指从情理上揣度

引证解释

从情理上揣度。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亦作“ 揆情度理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揆情度理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即如这章书,揆情度理,我以为你家四位先贤,在夫子面前侍坐时节,夫子正是赏识三子,并未尝驳斥 子路 。”

Ⅵ 带揆字的成语

瞻星揆地
[zhān
xī来ng
kuí
dì]
释义
上观天候,下自察地形。
南朝

陆倕
《石阙铭》:“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复表门,草创华阙。”亦省作“
瞻揆
”。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
世尊

舍利子
随瞻揆焉,唯太子
逝多
园地爽垲。”

Ⅶ 晒同音的成语的开头成语

没有和晒同音且开头的成语。
发shài音的字有两个;晒和晒。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Ⅷ 人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登崇俊良】登:举荐,推举;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优秀的人。推举尊重有才识的人。【登车揽辔】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登锋陷阵】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登高必赋】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登高而招】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登高能赋】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登高去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登木求鱼】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登明选公】登:升,推举;明:明察;选:选拔;公:公正。选拔和推荐明察而公正的人才。【登龙有术】登龙:登龙门;有术:有谋略,有飞黄腾达,致身显贵的谋术。即有一套钻营高升的本领。【登山踄岭】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登手登脚】用力地伸缩蹬动手脚。【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登山逾岭】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登山越岭】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登山陟岭】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登台拜将】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登庸纳揆】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Ⅸ 有关于揆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词目】:揆理度情
【成语拼音】:kuí lǐ ó qíng
【拼音代码】:kldq
【成语解释】: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Ⅹ 带奎同音开头的成语

与“奎”同音的字有以下22个:
晆,逵,馗,喹,揆,葵,骙,戣,暌,楏,楑,魁,睽,蝰,櫆,藈,夔,蘷,虁,巙版,犪,隗
以这些字开权头的成语及其解释如下:
【逵泉之诛】指以弟杀兄。
【揆情审势】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揆理度势】衡量道理, 揣度情势。
【揆情度理/揆理度情】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