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刘备有关成语

刘备有关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2-09 21:27:47

1. 关于刘备的成语15个

三顾茅庐
纵虎归山
收买人心
如鱼得水
求贤若渴
优柔寡断
髀肉复生
白帝城托孤
桃园结义

2. 形容“刘备”的成语有哪些

赤壁鏖兵、放虎归山、宽以待人、大仁大义、宽宏大量。

3. 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有关的成语

放虎归山(刘璋和刘备)
伏龙凤雏(刘备、诸葛亮和庞统)
桃园结义(刘备、内张飞和关羽)容
青梅煮酒(刘备和曹操)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自己)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
白帝托孤 (刘备、诸葛亮和关张)

三足鼎立 (刘备、曹操和孙权)

三让徐州 (刘备、陶谦和诸葛亮)

阿斗太子(刘禅)

4. 关于刘备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造句】: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典 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拼音代码】: sgml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草庐对】
1、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三分天下”的《草庐对》受到刘备推崇,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后《草庐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草庐对》具有典范价值。
2、《草庐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5. 有关刘备的成语有哪些

1、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是指中国三国时期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顾,乃往”的简略记述,《三国演义》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今湖北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亦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之计最早的起源。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的命运从此改变。

2、纵虎归山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3、收买人心

三国时期,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4、如鱼得水

东汉末年,刘备从汉献帝刘协那里弄个名正言顺的皇叔身份,没有得到固定的封地,只好投奔同族刘表,刘表送给他新野地区,经过司马徽等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刘备骄傲地说得到孔明他就如鱼得水。

6、髀肉复生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7、求田问舍

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8、后患无穷

汉献帝建安元年,徐州牧刘备受到袁术的攻击就只身投靠曹操。曹操表面上重用刘备,让刘备招兵买马到徐州去攻打袁绍。谋士郭嘉听说放走了刘备,肯定会后患无穷。曹操立即意识到这一点,就带兵攻打徐州,刘备赶紧投靠了袁绍。

9、弄假成真

东汉末年,周瑜在刘备死了甘夫人后给孙权出主意,要孙权假嫁妹妹给刘备,骗刘备来东吴,好杀了刘备。刘备按孔明的计谋,前往甘露寺拜见孙权的母亲,老国太十分喜欢刘备,就执意将女儿嫁给刘备。没想到周瑜弄假成真,后悔莫及。

10、有借无还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曹操败弃荆州、南郡、襄阳三城,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周瑜回师后大怒,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刘琦死后,鲁肃去讨还荆州,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鲁肃无奈而返。

11、大意失荆州

“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隆中之对已经明确说,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赤壁鏖战曹操败北,老刘迂回百折,方达到“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的目的。

12、阿斗太子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后指懦弱无能的人。

13、赤壁鏖兵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14、草庐三顾、茅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15、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16、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17、身在曹营心在汉

汉:汉朝。原指关羽身在曹营,心想刘备。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6. 关于刘备的成语

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释义]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语出]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辨形] 庐;不能写作“芦”。
[近义] 礼贤下士
[反义] 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用法] 用作褒义。有时可用于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①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②新任厂长~;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英译] callonsb。repeatedly
[成语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7. 与刘备有关的成语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荆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

8. 关于刘备的成语有哪些

1、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桃园结义【táo yuán jié yì】

民间俗传 三国 时 刘备 、 关羽 、 张飞 在桃园结拜兄弟。《三国演义》第一回:“ 飞 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於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 、 云长 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4、收买人心【shōu mǎi rén xīn】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5、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

礼:礼貌;兵:武力。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6、如鱼得水【rú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7、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8、织席卖履【fàn lǚ zhī xí】

是刻意诋毁人的话,形容人的身份地位卑微。

9、青梅煮酒【qīng méi zhǔ jiǔ】

以青梅为佐酒之物的例行节令性饮宴活动。 煮酒,暖酒。

9. 有关刘备的成语有哪些

我记得的成语就有几个是出自刘备的。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青梅煮酒论英雄

10. 《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与刘备有关的成语:

  1. 如鱼得水(刘备得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拼音]:rú yú dé shuǐ

    [释义]: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例句]:青纱帐一起来,游击队如鱼得水,活动更加方便了。

  2. 三足鼎立(刘备入蜀后天下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

    [拼音]:sān zú dǐng lì

    [释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三足鼎立。

  3. 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例句]:新任厂长三顾茅庐,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4.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自己)

    [拼音]bì ròu fù shēng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例句]: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5. 伏龙凤雏(刘备、诸葛亮和庞统)

    [拼音]:fú lóng fèng chú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例句]:有了,我说出两个人都行,那真是伏龙凤雏得一人即可。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