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笼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笼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2-10 00:05:43

㈠ 架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霸王风月
百星不如一月
闭月羞花
宾饯日月
宾饯日月
冰壶秋月
冰壸秋月
不日不月专
步月登云
裁月镂云
参辰属日月
残冬腊月
长年累月
常年累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撑霆裂月
成年累月
喘月吴牛
春花秋月
蹉跎日月
蹉跎岁月
带月披星
待月西厢
戴月披星
得月较先
雕风镂月
调风弄月
二分明月
芳年华月
飞霜六月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光月霁
风花雪月
风前月下
风清月白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清月明
风情月思
风情月意
风情月债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风云月露
光风霁月
海底捞月
海中捞月
寒冬腊月
皓月千里
河倾月落
河斜月落
烘云讬月
烘云托月
猴年马月
壶天日月
壶中日月
花残月缺
花朝月夕
花朝月夜
花辰月夕
花晨月夕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花颜月貌
华星秋月
荒时暴月
积年累月
积日累月
积岁累月
霁风朗月
霁月光风
今月古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
经年累月
镜花水月
九天揽月
旷日引月
朗月清风
累月经年
临风对月
流星赶月
六月飞霜
镂月裁云
驴年马月
落月屋梁
面如满月
明月清风
明月入怀
抹月秕风
抹月批风
沐日浴月
拿云捉月
拈花弄月
年该月值
年深月久
年头月尾
牛衣岁月
弄月嘲风

㈡ 笼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笼中之鸟 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笼络人心 笼络:笼回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答具,引伸为用手段拉拢。耍弄手段,拉拢别人。
水晶灯笼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天下为笼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药笼中物 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鸟入樊笼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豪取智笼 犹言巧取豪夺。
黑漆皮灯笼 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槛花笼鹤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㈢ 关于“盒”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韫椟藏珠、龟玉毁椟、金钗钿盒、买椟还珠、钿合金钗。
1、韫椟藏珠
读音:yùn dú cáng zhū
解释: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白话释义:有一块美玉,是藏在柜子里边,还是寻求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是藏它呢还是卖它呢?
2、龟玉毁椟
读音:guī yù huǐ dú
解释: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季氏》:“虎儿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白话释义: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
3、金钗钿盒
读音:jīn chāi diàn hé
解释:指的是金钗和钿盒,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出处:元男吕《香遍满闺情》:金钗钿盒重新整,翠被香温叙旧情。
白话释义:金钗和钿盒重新整理,翡翠羽制成的背帔上的香味是旧情的味道。
4、买椟还珠
读音: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白话释义: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
5、钿合金钗
读音:diàn hé jīn chāi
解释: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白话释义:只有将以前的东西代表情义,钿盒和金钗寄送过去。

㈣ 含有笼字的笼的四字词语

笼的四字词语 :
笼络人心、
笼而统之、
鸟入樊笼、
天下为笼、
铁狱铜笼、
药笼中物、回
苞笼万象、
笼鸟答池鱼、
笼山络野、
药笼中需、
笼街喝道、
穷鸟触笼、
笼中之鸟、
笼禽槛兽、
槛花笼鹤、
豪取智笼、
槛猿笼鸟、
笼鸟槛猿、
水晶灯笼、
笼中穷鸟

㈤ 带有鹅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鹅”的成语有:

鹅存礼废、鹅湖之会、鹅毛大雪、千里鹅毛、鸭步鹅行。

㈥ 有动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有动物的四字成语:鸡鸣狗盗、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狗仗人势。
1、鸡鸣狗盗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出自】: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狗仗人势,遮遮掩掩。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偷偷摸摸、狗盗鸡鸣、旁门左道、鼠窃狗盗
【反义词】光明磊落、正人君子
2、狼子野心
【解释】: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出自】:哪晓得这班降兵,本来原是游勇出身,狼子野心,哪里肯安安顿顿的守著规矩过日子,便渐渐的放肆起来。 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
【语法】:复杂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
【近义词】心狠手辣、狼心狗肺、野心勃勃、养鹰飏去、豺狐之心
【反义词】赤子之心、心地善良、耿耿忠心
3、狼狈为奸
【解释】: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自】: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永远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党同伐异、同流合污、表里为奸、勾勾搭搭、朋比为奸、沆瀣一气、臭味相投、气味相投、通同作恶、一丘之貉、同恶相济、猫鼠同眠、官官相护、狐朋狗友、党豺为虐
【反义词】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同心协力、患难之交
4、狼吞虎咽
【解释】: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示例】: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吃东西的样子
【近义词】狼吞虎餐、饥不择食、大吃大喝、狼餐虎噬、食不甘味、风卷残云、大快朵颐
【反义词】细嚼慢咽
5、狗仗人势
【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自】: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示例】: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谄上骄下、恃势凌人、狐假虎威、有恃无恐
【反义词】童叟不欺

㈦ 关于“舞狮”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凤舞龙蟠(fèng wǔ lóng pán)

释义: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

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造句:街道上的舞狮可真是搭配的凤舞龙蟠,动作协调,好看极了!

2、龙腾虎跃(lóng téng hǔ yuè)

释义: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

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造句:他的心情十分敞朗,坚信只要度过这段困难日子,局势就会好转,任自己龙腾虎跃。

3、龙盘虎踞(lóng pán hǔ jù)

释义: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

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造句:南京古称金陵,龙盘虎踞,非常险要。

4、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造句: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5、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

释义: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造句:周庸祐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锣鼓喧天,笙箫彻耳。

6、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造句: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

㈧ 带虎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 虎落平阳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画虎不成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 画虎类犬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 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 龙行虎步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
〔 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 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 猛虎添翼 〕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 藏龙卧虎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 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调虎离山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 饿虎扑食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 放虎归山 〕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
〔 虎口逃生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 虎头虎脑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㈨ 笼能组什么四字词语

苞笼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笼山络野:指笼罩、围绕高山平原
穷鸟触笼: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
笼中之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池鱼笼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笼鸟槛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槛花笼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㈩ 带“笼”的四字词语都有哪些

  1. 笼络人心

    【读音】lǒng luò rén xīn

    【解释】笼络:笼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具,引伸为用手段拉拢。耍弄手段,拉拢别人。

    【出处】《宋史·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2. 槛花笼鹤

    【读音】jiàn huā lóng hè

    【解释】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

    【出处】清·龚自珍《好事近·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3. 笼鸟槛猿

    【读音】lóng niǎo jiàn yuán

    【解释】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出处】唐·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诗:“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4. 笼中之鸟

    【读音】lóng zhōng zhī niǎo

    【解释】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出处】《鹖冠子·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5. 水晶灯笼

    【读音】shuǐ jīng dēng lóng

    【解释】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出处】宋·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6. 药笼中物

    【读音】yào lóng zhōng wù

    【解释】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出处】《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7. 苞笼万象

    【读音】bāo lóng wàn xiàng

    【解释】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出处】隋·刘善经《四声论》:“夫四声者,无响不到,不言不摄,总括三才,苞笼万象。”

  8. 鸟入樊笼

    【读音】niǎo rù fán lóng

    【解释】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9. 笼鸟池鱼

    【读音】lóng niǎo shi yú

    【解释】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10. 天下为笼

    【读音】tiān xià wéi lóng

    【解释】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