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民第二成语有哪些

民第二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2-11 14:56:03

❶ “民”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 民生凋敝[ mín shēng diāo bì ]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2. 民众[ mín zhòng ]

    泛指人民大众

  3. 民有菜色[ mín yǒu cài sè ]

    菜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4. 民主[ mín zhǔ ]

    一种社会状态,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合乎民主原则。

  5. 民生国计[ mín shēng guó jì ]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6. 民康物阜[ mín kāng wù fù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7. 民风[ mín fēng ]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❷ 民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民生凋敝、
民以食为天、
民胞物与、
民穷财尽、
民淳俗厚、
民不畏死、
民不聊生、
民心不壹、
民不堪命、
民困国贫、
民殷国富、
民疲师老、
民生在勤、
民脂民膏、
民保于信、
民以食为本、
民安国治、
民力凋敝、
民情土俗、
民贵君轻、
民不安枕、
民力凋弊、
民怨沸腾、
民殷财阜、
民心不一、
民心无常、
民情物理

❸ 带民的成语有哪些

国泰民安、
黎民百姓、
为民请命、
为国为民
民淳俗厚

❹ 第一个字是民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民生国计
读音:mín shēng guó jì。
解释:指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引证:战国荀子《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翻译:如果这样做,那么上下都能富裕,百姓上交也没有地方收藏,这是最懂得国计民生的方法。
例句:抓好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民不聊生
读音:mín bù liáo shēng。
解释: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形容人民生活困难。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翻译:百姓家家无余财,户户无劳力,生活十分困苦,钱财缺乏,无法生活下去。
例句:国民党统治下,出现民不聊生的局面。
3、民富国强
读音:mín fù guó qiáng。
解释: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引证: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翻译:越国的国库充实,开垦田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宁。
例句:我们中国现在可以说是民富国强了。
4、民脂民膏
读音:mín zhī mín gāo。
解释: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引证: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翻译:你们的俸禄都是来源于老百姓辛苦赚来的钱。
例句:老爷们的吃穿住用,哪一样不是民脂民膏?
5、民穷财尽
读音:mín qióng cái jìn。
解释: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引证:明代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
翻译:又赶上水灾和旱涝频发,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耗尽,人希望在动乱中能改变当前的状态。
例句:那个好战的国家,现在已到了民穷财尽的境地了。

❺ 含有“民”字的成语有哪些

  1. 爱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2. 安国富民:[ān guó fù mín]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成语出处:《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3. 地广民众:[dì guǎng mín zhòng ]广:宽阔。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成语出处: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地广民众的中国要统一意志与集中力量,必得有为公众的喉舌,打通层层的壁垒。”

  4. 费财劳民:[fèi cái láo mín]耗费财物,劳苦百姓。《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5. 官逼民变:[guān bī mín biàn]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

❻ 民的成语有哪些

民生凋敝,读音mín shēng diāo bì,指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❼ 民的成语有什么

有国泰民安,劳民伤财,民不聊生,黎民百姓,视民如子,为民除害,国计民生,全民皆兵,与民同乐,治国安民,国富民强。

❽ 民第一个字成语有哪些

民贵君轻、民殷财阜、民熙物阜、民脂民膏、民怨沸腾、民不堪命、民保于信、民胞物与、
民安国泰、民生凋敝、民穷财匮、民和年丰、民不聊生

❾ 关于“民”的成语有哪些

1、国富民强[ guó fù mín qiáng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例句:国富民强是多少代中华儿女的夙愿,如今终于实现了。

2、爱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例句:海瑞爱民如子,视丹如绿,深得当地人民的敬爱。

3、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ān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 处:《汉书·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例句:搞好建设是实现国泰民安的重要保证。

4、民康物阜[ mín kāng wù fù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出 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例句:改革后的农村,民康物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5、取信于民[ qǔ xìn yú mín ]取得人民的信任。

出 处:《汉书·楚元王传》:“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

例句:服务大众,真诚服务,取信于民,是我们经营的宗旨.

❿ 带民字的成语有哪些

劳民来伤财、民不聊生、爱民如子源、官逼民反、民生凋敝等。
1、劳民伤财
【解释】: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出自】:《周易·节》:“不伤财,不害民。”
【译文】:不浪费钱财,不害百姓。
2、民不聊生
【解释】: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自】:司马迁·西汉《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译文】:钱财散尽力竭,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3、爱民如子
【解释】: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自】:《礼记·中庸》:“子,庶民也。”
【译文】: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4、官逼民反
【解释】: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译文】:广西事件大多数是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说起来,三天也说不完。
5、民生凋敝
【解释】: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出自】:班固·东汉《汉书·循吏传序》:“民用凋敝,奸轨不禁。”
【译文】:人民的生计艰苦,奸诈邪术不禁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