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01 01:58:11

Ⅰ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中想到的成语

【成语】: 公而忘私
【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举例造句】: 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
【拼音代码】: gews
【近义词】: 大公无私
【反义词】: 私而忘公、损公肥私
【歇后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英文】: be so devoted to public interests as to forget one's own interests

Ⅱ 孟子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成语吗

孟子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成语。
是一个故事。
内容:为了治水,大禹曾三版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权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作者是孟子,故事讲的是大禹。

Ⅲ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成语吗

三过其门来而不入
sān guò qí mé自n ér bù rù
[释义]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语出]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Ⅳ 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常用这个成语来赞美什么的精神

大舜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可谓大公无私,顾全大局!

Ⅳ 形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四字成语

成语【过门不入】

【解释】: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内,公而忘私。
【出容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示例】:岂有相离咫尺,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2回

Ⅵ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成语吗

是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拼音]:sān
guò
jiā
mén
ér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典故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Ⅶ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成语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当然是成语是小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里的一个成语,如果还不知道,那就是小学没学好

Ⅷ 出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成语

足不出户来
zú自bùchūhù
[释义]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语出]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近义] 深居简出。
[反义] 走南闯北。
[用法] 用于形容由羞涩或腼腆等而不常出门。一般作宾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旧时妇女大多数都是~的。
[英译] nevertoleaveone’shome

Ⅸ 三过家门而不入属于什么词成语谚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据说,禹妻涂山氏生启时,禹也一直在外治水。禹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举荐禹为继承人,并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后来,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Ⅹ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成语吗

是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拼音]: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专水的故事,属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典故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