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带蔑的四字词或成语

带蔑的四字词或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18 06:32:21

㈠ 带是的四字成语

是非曲直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是古非今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是是非非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是非得失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是非颠倒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是非分明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之心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自有公论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大是大非 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丁是丁,卯是卯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钉是钉,铆是铆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独是独非 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改是成非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古是今非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口是心非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貌是情非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如是我闻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是是非非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似是而非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不是冤家不聚头 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公是公非 公认的是非。
讲是说非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今是昔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口是心苗 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㈡ 带“火”的四字成语大全

带“火”的四字成语有赴汤蹈火、煽风点火、篝火狐鸣、飞蛾扑火、火急火燎、水火不避、玩火自焚 、 如火燎原、杀人放火 、炳如观火。

㈢ 带祈的四字成语

1.魂祈梦请

拼音:hún

mèng
qǐng

释义:形容时时刻刻地都在祈求。

2.春祈秋报

拼音:chūn

qiū
bào

释义:祈:迷信的人向神恳求。古时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
3.祈晴祷雨
拼音:qí
qíng
dǎo


释义:向上天祈求天晴或下雨。

㈣ 带屡的四字成语

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屡次三番 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屡见不鲜 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屡教不改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㈤ 带思的四字成语

带思字的成语并举例解释如下 :
朝思暮想、不假思索、左思右想、思前想后、不可思议、集思广益、若有所思、
思潮起伏、冥思苦想、见异思迁、顾名思义、匪夷所思、睹物思人、思绪万千、
痛定思痛、忆苦思甜、饮水思源、一门心思、挖空心思、胡思乱想、莼鲈之思、
狡焉思启、思深忧远、闭门思过、殚精毕思、劳身焦思、越畔之思、久蛰思启、
百思不解、孝思不匮、研精覃思、乐不思蜀、思所逐之、长相思守、深思长计、
沉思翰藻、思前虑后、思虑营营、迁思回虑、劳神苦思、昼思夜想、三思而行、
眠思梦想、思过半矣、思不出位、思归张翰、见鞍思马、学问思辨、羹墙之思、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思患预防、昼度夜思、隔阔相思、静极思动、举踵思慕、
刻薄寡思、思妇病母

成语:朝思暮想
读音:[zhāo sī mù xiǎng]
释义: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宋·柳永《大石调·倾杯乐》:“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婿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凭添清瘦。”
例句:能上“清华大学”是我~的心愿。

成语:不假思索
读音: [bù jiǎ sī suǒ]
释义: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第四卷:“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例句:在知识竞赛会上,他~,对答如流。

成语:左思右想
读音: [zuǒ sī yòu xiǎng]
释义:多方面想了又想。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例句:这事来得蹊跷,她躺在床上,~,仍是想不明白。

成语:思前想后
读音:: [sī qián xiǎng hòu]
释义: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见;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例句:小李~,感到这件事十分难办。

㈥ 带植物的四字成语大全

春暖花开、
花花公子、
国色天香、
金枝玉叶、
落叶归根、
水木清华、
守株待兔、
花好月圆、
世外桃源、
青梅竹马、
风花雪月、
雾里看花、
杏雨梨云、
花容月貌、
缘木求鱼、
岁寒三友、
花花世界、
如火如荼、
镜花水月、
桃之夭夭、
一叶知秋、
草船借箭、
头晕目眩、
空谷幽兰、
出水芙蓉、
草木皆兵、
五花大绑、
可见一斑、
树大根深、
望梅止渴
逃之夭夭、
枪林弹雨、
昙花一现、
春华秋实、
落花流水、
一叶障目、
铁树开花、
明日黄花、
李代桃僵、
水性杨花、
走马观花、
人面桃花、
眼花缭乱、
本末倒置、
花团锦簇、
梨花带雨、
移花接木、
柳暗花明、
锦上添花、
亭亭玉立、
香草美人、
草长莺飞、
姹紫嫣红、
火树银花、
落英缤纷、
看朱成碧、
投桃报李、
万紫千红、
花枝招展、
蟾宫折桂
结草衔环、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乔迁之喜、
拈花一笑、
天女散花、
孤芳自赏、
闭月羞花、
蚍蜉撼树、
繁花似锦、
百年树人、
洞房花烛、
鸟语花香、
拈花惹草、
五花八门、
巧言令色、
百花齐放、
巧舌如簧、
叶落归根、
春花秋月、
梅妻鹤子、
芝兰玉树、
花天酒地、
杏花春雨、
花甲之年、
千金市骨、
揭竿而起、
草菅人命、
绿肥红瘦、
瓜熟蒂落
五光十色、
打草惊蛇、
茂林修竹、
杨柳依依、
华而不实、
两叶掩目、
羚羊挂角、
指桑骂槐、
天花乱坠、
头晕眼花、
寸草春晖、
争奇斗艳、
五颜六色、
革故鼎新、
荣华富贵、
如花似玉、
花前月下、
徇私舞弊、
心花怒放、
枯木逢春、
奇花异草、
拈花微笑、
百花争妍、
含苞待放、
踏破铁鞋、
故弄玄虚、
月夜花朝、
步步莲花、
沾花惹草、
盘根错节
花言巧语、
借花献佛、
暗香疏影、
榆木圪垯、
花信年华、
人非草木、
纷纷扬扬、
桃花流水、
花晨月夕、
木已成舟、
梦笔生花、
衣锦夜行、
枯枝败叶、
树大招风、
草莽英雄、
丰富多彩、
桃蹊柳曲、
残花败柳、
傍花随柳、
一掷千金、
粗枝大叶、
春树暮云、
树上开花、
百花争艳、
古木参天、
鹅毛大雪、
叶落知秋、
鬼蜮伎俩、
含苞欲放、
风花雪夜

㈦ 带有目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有目字的四字成语有 :面目全非、目中无人、耳聪目明、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眉清目秀、历历在目、赏心悦目、目光炯炯、极目远眺、引人注目、光彩夺目、目不转睛、举世瞩目、触目伤怀、触目惊心、瞠目结舌、众目睽睽、耳濡目染、璀璨夺目、有目共睹、金刚怒目、耳目一新
1、面目全非
【解释】: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自】: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面目一新、改头换面、盖头换面、耳目一新、焕然一新
【反义词】面目一新、依然如故、本来面目、依然故我、一成不变、原封未动、涣然一新、耳目一新、改头换面
2、目中无人
【解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自】:巴金《秋》:“我对你说,你不要目中无人,就把长辈都不放在眼睛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傍若无人、狂妄自大、目若无人、旁若无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夜郎自大、目空一切、目无余子、若无旁人、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反义词】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心怀若谷、妄自菲薄、谦虚敬慎、以礼相待
3、耳聪目明
【解释】: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自】:这时服了朱草,只觉的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近义词】秀外慧中、心明眼亮、目达耳通
【反义词】耳聋眼花、愚不可及、头昏目眩、昏聩糊涂、不省人事、麻木不仁、闭目塞听、蔽聪塞明
4、目瞪口呆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近义词】目定口呆、目瞪口哆、木鸡之呆、目瞪舌挢、惊惶失措、哑口无言、瞠目咋舌、呆头呆脑、目怔口呆、瞠目结舌、惊慌失措、瞪目结舌、张口结舌、呆若木鸡、目瞪口歪、目瞪口张
【反义词】泰然自若、神色自若、淡定自若、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5、目不暇接
【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自】: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采、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秦牧《菊花与金鱼》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近义词】雾里看花、目不给视、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管中窥豹、美不胜收、眼花缭乱
【反义词】应付裕如、一目了然、目不忍睹、管中窥豹、一览无遗、一览无余

㈧ 带“似”或“如”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1. 如痴似醉[ rú chī sì zuì ]

    形容因惊恐而发呆。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亦作“如醉如痴”。

    出 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

  2. 如花似朵[ rú huā sì ǒ ]

    犹言如花似玉。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例如:好一个如花似朵的妙龄女子呀。

  3. 如花似锦[ rú huā sì jǐn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出 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牌价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4. 如花似玉[ rú huā sì yù ]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 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5. 如花似月[ rú huā sì yuè ]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例句:如花似月的女子实在令人欣赏。

  6. 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 处:《三国志·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7. 如胶似漆[ rú jiāo sì qī ]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 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8. 如狼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

    像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出 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9. 如鱼似水[ rú yú sì shuǐ ]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出 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10. 如龙似虎[ rú lóng sì hǔ ]

    形容勇猛有活力。

    出 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㈨ 带的四字成语大全

带字成语 :
拖泥带水、
沾亲带故、
裙带关系、
拾带重还、
巍冠版博带、
局骗拐权带、
拉家带口、
衣不及带、
携家带口、
披毛带角、
缝衣浅带、
冠袍带履、
拖儿带女、
连汤带水、
桑枢韦带、
衣不解带、
语带玄机、
拖男带女、
连蒙带唬、
连枝带叶、
布衣韦带、
蝉衫麟带、
拖家带口、
带金佩紫、
连蒙带骗、
衣带一江、
山河襟带、
褒衣博带、
夹枪带棒、
带着铃铛去做

㈩ 带马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走及奔马 马尘不及 得马失马 马龙车水 马牛其风 马如流水

(10)带蔑的四字词或成语扩展阅读:

1:走及奔马

成语拼音zǒu jí bēn mǎ

成语解释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

成语出处《周书·达奚武传》:“震字猛略,少骁勇,便骑射,走及奔马,臂力过人。”

2:马尘不及

成语拼音mǎ chén bù jí

成语解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成语出处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3:得马失马

成语拼音dé mǎ shī mǎ

成语解释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成语出处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4:马龙车水

【拼音】: mǎ lóng chē shuǐ

【解释】: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出处】: 清·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5:【成语】: 马牛其风

【拼音】: mǎ niú qí fēng

【解释】: 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出处】: 《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

6:【成语】: 马如流水

【拼音】: mǎ rú liú shuǐ

【解释】: 形容人马熙攘。

【出处】: 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