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1. 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这则成语的唳是鸟叫。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军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军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2. 狼狈不堪
“狼狈不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环境十分艰难,进退不能之状。
这个成语来源于李密《陈情表》,臣进退之难,实为狼狈。
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当时颇享盛名。晋朝皇帝司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几次都被拒绝了。
原来,李密很小就没有了父亲,4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从小跟自己的祖母刘氏生活。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也是祖母供他读书的。因此,李密与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丢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后,李密给司马炎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
3. 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除指人外,有时也指物。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4.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5. 外强中干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控制),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原文是‘外强中干’),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
战斗打响后,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很快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和这近似的成语有“色厉内荏”。“色”是脸上的神色;“厉”是凶猛;“荏”是软弱。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
② 小学语文五年级《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回完成教学任务答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③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眼睛。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可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吓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④ 小学五年级上下册成语故事
你说的是什么版的?有好多种版本耶,如果是鄂教版的话那么
上册:邯郸学步、一鼓作气、郑人买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下册:大器晚成、杞人忧天、老马识途、游刃有余
不过据我看来你这个好像是人教版······
⑤ 五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五年级 :1.程门立雪、杨时.2.入木三分、王羲之.3.水滴石穿、张乖崖 4.完璧归赵、蔺相如 5.负荆请罪、廉颇 7.草船借箭、诸葛亮 鲁肃 周瑜 曹操 刘备 孙权
8.画龙点睛、张僧繇 9.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10.自相矛盾、 楚国一个卖兵器的人 11.破釜沉舟、项羽 12.塞翁失马、一个不知名字的老翁
六年级:1.响遏行云、薛谭 秦青 2.竭泽而渔、晋文公 狐偃 雍季、3.邯郸学步、燕国 寿陵少年 4.舍本逐末、赵威后 5.巧夺天工、郭璞 6.曲高和寡 宋玉 7.妙笔生花 李白
⑥ 成语故事ppt 五年级上半学期第八课成语故事
恩……对不起,在这里应该没法发PPT档文件吧!建议你在office软件里找到ppt(幻灯片格式),然后添加上自己想要的内容,还可以在字体变化,背景变化中找点乐趣,总之做ppt很不错的哦,做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很有趣,祝你好运!
⑦ 五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二则
我这边找到两则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滴水穿石:
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
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这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看到一个管理县行钱库的小吏慌慌张张地从钱库中走出来,张乖崖急忙把库吏喊住:“你这么慌慌张张干什么?”
“没什么。”那库吏回答说。张乖崖联想到钱库经常失窃,判断库吏可能监守自盗。便让随从对库吏进行搜查。结果,在库吏的头巾里搜到一枚铜钱。
张乖崖把库吏押回大堂审讯,问他一共从钱库偷了多少钱,库吏不承认另外偷过钱,张乖崖便下令拷打。库吏不服,怒冲冲地道:“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
张乖崖看到库吏竟敢这样顶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愤怒,他拿起朱笔,宣判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判决完毕,张乖崖吩咐衙役把库吏押到刑场,斩首示众。
从此以后,崇阳县的偷盗风被刹住,社会风气也大大地好转。
后来,“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不懈,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劳。
掩耳盗铃:
春秋时,一人见范氏家有一口美钟,想盗走它,但又重又大,于是他拿着锤子砸了一下,结果钟声大振,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减小,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防止他人听到,于是他继续砸钟,因此马上很多人前来逮捕了他。
⑧ 五年级上册所有的古诗,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写作时间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水滴石穿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大公无私
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⑨ 所有1至5年级书中的成语故事名字
一. 成语故事主人公 1 凿壁偷光 匡衡 2 南柯一梦 淳于棼 3 东施效 颦班超 蔺相如 国 岳飞 西施 5 赴汤蹈火 陈寿 8 杀妻求将 周...
1.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改头换面)
2.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独一无二 )
3.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弃暗投明)
4.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能生巧)
5.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后会有期)
6.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绝处逢生)
二.
(一)综合填充
01、精( 疲 )力尽 02、如火如( 荼 ) 03、先( 礼 )后兵
04、一( 语 )惊人 05、龙( 飞 )凤舞 06、变本加( 厉 )
07、鞠躬(尽 )瘁 08、酣( 畅 )入梦 09、出类拔(萃 )
10、不( 计 )其数 11、闻鸡(起 )舞 12、汗流( 浃 )背
13、踉踉( 跄 )跄 14、应接不( 暇 ) 15、魂飞( 魄 )散
16、自( 力 )更生
(二)填上动物名称
01、(虎 )背(熊)腰 02、(鸡 )飞(狗)跳
03、生(龙)活(虎 ) 04、( 狐)朋( 狗)友
05、(牛)鬼( 蛇)神 06、(鹤)立(鸡 )群
07、( 凤)毛(麟 )角 08、小肚( 鸡 )肠
09、(猴 )年(马 )月 10、画(蛇)添足
11、(龟 )寿(鹤 )龄 12、(羊 )落虎口
(三)填上人体器官名称
01、(头 )昏(目)眩 02、狼(心)狗(肺 )
03、(目 )瞪(口)呆 04、昂(头)挺(胸 )
05、迫在(眉 )(睫) 06、(心)惊(胆 )战
07、(唇 )亡(齿)寒
(四)填上数字名称
01、化整为(零) 02、(七)上八下 03、风靡(一 )时
04、(三)位一体 05、(六)亲不认 06、(九)霄云外
(五)综合练习
⑴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⑵最辽阔的地方——天涯海角
⑶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⑷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⑸最长的一天——一日三秋 ⑹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⑺最大的手术——开膛剖肚
三.常见别错字
01、穿(川)流不息 02、融汇(会)贯通 03、朝三慕(暮)四
04、再接再励(厉) 05、南袁(辕)北辙 06、自相茅(矛)盾
07、百感交积(集) 08、兴兴向荣(欣) 09、花好月园(圆)
10、因地治(制)宜 11、刻不允(容)缓 12、爱不失(释)手
13、按部旧(就)班 14、完壁(璧)归赵 15、素(肃)然起敬
16、望程(尘)莫及 17、赫呵(赫)有名 18、排山导(倒)海
19、晃(恍)然大悟 20、喋碟(喋)不休 21、风餐路(露)宿
22、意(义)不容辞 23、朝气篷(蓬)勃 24、承前起(启)后
四、成语补充
0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0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0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0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0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0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07、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0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09、(招之则来),挥之即去. 1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五.关于“手”的成语
1、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2、形容聪颖--(心灵手巧)
3、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4、形容勤奋--(手不释卷)
5、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6、形容顺利--(得心应手)
7、形容卑鄙--(不择手段) 8、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9、形容利索--(手到擒来) 10、形容惊慌--(手忙脚乱)
11、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12、形容专横--(一手遮天)
13、形容无能--(束手就擒) 14、形容亲密--(形同手足)
六.巧猜成语
染料铺的货品 (五颜六色) 色盲 (不分青红皂白)
牧童玩吉他 (对牛弹琴) 六月打颤 (不寒而栗)
关羽战李逵 (大刀阔斧) 悲剧演完 (不欢而散)
秋后的石榴 (皮开肉绽) 哑巴吃黄连 (不言而喻)
东郭先生救狼 (好坏不分) 月下老牵红线(成人之美)
八月十五观菊花(后会有期)
---------------------------------------------------------------
事倍功半 滔滔不绝 苦口婆心 星罗棋布 山穷水尽 燃眉之急 置之度外 提纲挈领 杳无音讯 涣然冰释 化险为夷 贪污腐化 不名一文 不屑一顾 无稽之谈 本末倒置 疾恶如仇 不期而遇 舍本逐末 生机勃勃 不同凡响 重整旗鼓 左右为难 杞人忧天 未雨绸缪 形神兼备 耿耿于怀 千锤百炼 见异思迁 起死回生 推波助澜 栩栩如生 弹冠相庆 夸夸其谈 附庸风雅 如坐春风 不共戴天 惨绝人寰 不谋而合 情不自禁 首当其冲 评头论足
良莠不齐 危言耸听 面目全非 神机妙算 行云流水 面红耳赤 饱经风霜 蔚然成风 飞黄腾达 面面相觑 相敬如宾 侃侃而谈 改头换面 狗尾续貂 无动于衷 改邪归正 胸有成竹 走投无路 牢不可破 洞若观火 汹涌澎湃 斤斤计较 漫不经心 不可思议 责无旁贷 差强人意 随波逐流 鱼目混珠 炉火纯青 一挥而就 相提并论 刮目相看 相机行事 与日俱增 大有作为
根深蒂固 无动于衷 浩如烟海 狭路相逢 漠不关心 微言大义 素昧平生
邯郸学步 捉襟见肘 体无完肤 叹为观止 妄自菲薄 不知所云 恣意妄为
振聋发聩 螳臂当车 不寒而栗 耿耿于怀 年富力强 自强不息 屡试不爽
微乎其微 连篇累牍 独当一面 南辕北辙 分道扬镳 亡羊补牢 集腋成裘
炙手可热 下里巴人 供不应求 湖光山色 片言只语 三言两语 一尘不染
一丝不苟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泾渭分明 不足挂齿 水落石出 东窗事发
络绎不绝 忍俊不禁 处心积虑 流离失所 安居乐业 颠沛流离 汗牛充栋
唾手可得 风声鹤唳 生搬硬套 胸无城府 如履薄冰 侧目而视 流连忘返
绘声绘色 缘木求鱼 信手拈来 寥若晨星 别出心裁 参差不齐 比比皆是
天马行空 巧夺天工 不可开交 息息相关 无所不为 无以复加 自私自利
鳞次栉比 东山再起 一气呵成 改弦更张 天壤之别 惨绝人寰 一意孤行
置之度外 自食其果 沧海一粟 天伦之乐 铤而走险 语重心长 志同道合
差不多就这些!
⑩ 人教版四年级至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成语故事
荀令抄留香
该词汇引申为袭形容美男子。
历史
三国时期,荀彧为尚书令,称为荀令君。荀令君人品正直高洁,是一君子,姿容也美,相传他到别人家里,走了以后,他曾坐过的地方好几天都有香气。
《襄阳耆旧记》①卷五·刘弘:②性爱香,上厕常置香炉。主簿张[坦](垣)曰:“人名公作俗人,眞不虚也。”和季③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我何如令君?君何恶我爱好也。”[坦](垣)曰:“古有好妇人,[患](惠)而捧心嚬眉,见者皆以为好;其邻丑妇法之,见者便走。公欲使下官退走耶?”
季和大笑,以是知坦。
①:襄阳耆旧记又名襄阳记,作者习凿齿。
②:刘弘性爱香,此处省略主语。
③:刘弘字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