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引人注目的成语意思

引人注目的成语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1-15 22:15:18

A. 引人注目的意思是什么

形容人源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词目: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视。

近义词:引人注意、有目共睹、备受关注、备受瞩目。

反义词:隐姓埋名 、默默无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

造句:

1.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引人注目。

2.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北京奥运花车格外引人注目。

3.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了一只非常引人注目的金毛犬,因为它漂亮极了。

(1)引人注目的成语意思扩展阅读:

引人注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ǐn rén zhù mù。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等均有相关记载。

B. 引人注目的词语解释

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褒义
出 处
毛泽东《湖专南农民运属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例 句
广场上飘动的彩色气球,特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有目共睹
反义词
隐姓埋名

C. 引人注目是不是成语

是成语

引人注目_网络汉语
[读音][yǐn rén zhù mù]
[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例句]广场上飘动的彩色气球,特别~。
[近义]有目共睹备受关注备受瞩目惹人注目
[反义]隐姓埋名

D. 引人注目词语意思

引人注目释义: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拼音] [yǐn rén zhù mù]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E. 引人注目的引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救经引足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穿针引线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发引千钧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高翔远引 形容避世隐居。
呼朋引类 呼:叫;引:招来;类:同类。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蔓引株求 顺着蔓寻根。比喻一网打尽。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翘足引领 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引经据典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引绳排根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引火烧身 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引领而望 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引而不发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引鬼上门 比喻招来坏人。
引玉之砖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引狼入室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人注目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引以为戒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引虎自卫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引咎自责 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引吭高歌 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引商刻羽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引颈受戮 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引人入胜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翘首引领 〖解释〗仰起头,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长往远引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超然远引 见“超然远举”
超然自引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繁征博引 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分朋引类 分成派别,招引同类。
凤引九雏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负罪引慝 谓引咎自责。
汲引忘疲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旷日引久 犹言旷日长久。
面引廷争 同“面折廷争”。
旁推侧引 从侧面启发引导。
旁引曲证 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牵经引礼 援引经典。
牵物引类 谓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
牵引附会 犹言牵强附会。
攘袂引领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日引月长 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语本《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熊经鸟引 同“熊经鸟申”。
以瞽引瞽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引车卖浆 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引短推长 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引风吹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引狗入寨 犹言引狼入室。
引古喻今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引古证今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虎入室 犹言引狼入室。
引经据古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引咎责躬 同“引咎自责”。
引吭高声 引吭:放开嗓子。放开喉咙,高声歌唱。亦作“引吭高歌”、“啭喉高歌”。
引狼拒虎 见“引虎拒狼”。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
引类呼朋 引:招来;类:同类;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引律比附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
引日成岁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引商刻角 见“引商刻羽”。
引申触类 见“引伸触类”。
引伸触类 亦作“引申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引绳批根 亦作“引绳排根”。比喻合力排斥异己。
引绳棋布 形容纵横整齐。
引绳切墨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引手投足 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语本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引水入墙 比喻自招灾祸。
引物连类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引线穿针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引新吐故 犹言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
引以为耻 以此事为自己的羞耻
引以为憾 以此事为遗憾
引以为荣 以此事为光荣
引针拾芥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引足救经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讬物引类 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招蜂引蝶 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株连蔓引 指广泛株连。
瓜连蔓引 〖解释〗比喻人事上辗转牵连。
箕引裘随 〖解释〗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旷日引月 〖解释〗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托物引类 〖解释〗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引过自责 〖解释〗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引吭悲歌 〖解释〗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引吭高唱 〖解释〗吭:嗓子,喉咙。喉咙高声歌唱。
引首以望 〖解释〗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引喻失义 〖解释〗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引决自裁

F. 引人注目是什么的词语解释

词目: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视.形容人或事物很具回特色,能引起人答们的注意.
近义词:引人注意、有目共睹、备受关注、倍受瞩目.
反义词:隐姓埋名 、默默无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
造句:他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来引人注目.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G. 引人注目的词语是什么

wàn zhòng zhǔ mù
万 众 瞩 目

解 释
大家十分关注
出 处: 无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专
示 例: ~的时刻

近义词
举世瞩目属,引人注目、举世闻名、名震中外,众所瞩目,一鸣惊人,

反义词
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置之不理,无人知晓

H. 引人注目成语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I. 引人注目属于成语吗

引人注目属于成语

引人注目
yǐnrénzhùmù
[释义] 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内很具特色。能引容起人们的注意。
[语出]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近义] 有目共睹
[反义] 隐姓埋名
[用法] 多用于形容具有特色的人和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和“招摇过市”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招摇过市”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不含“炫耀”的意思;可用于人和物。
[例句] 广场上飘动的彩色气球;特别~。

J. 引人注目是不是成语

引人注目是成语
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释义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