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寓言成语出处

寓言成语出处

发布时间: 2021-01-18 09:20:30

1. 出自寓言故事成语有哪些

1 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2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4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出自 《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5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3.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4. 20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顾茅庐,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传项羽被刘邦带领的军队困在垓下,没有粮食的支撑,士兵也越来越少,夜里包围他的军队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羽心里丧失了斗志,后来骑马逃走,自刎江边。

4、卧薪尝胆,读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故事:越王勾践在兵败吴国之后,受尽屈辱,三年后回国,为了不贪图享乐,在吃饭时尝一口苦胆,日日睡在薪草上,励精图治,最后打败吴国。

5、背水一战,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故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

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5. 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有什么出自哪里

一、揠苗助长

出处: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适得其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断鹤续凫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二、自相矛盾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示例】: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近义词】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后抵触、首尾乖互、相互抵触、鬻矛誉盾

【反义词】并行不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自圆其说、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三、郑人买履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四、守株待兔

出处: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好逸恶劳、守株缘木、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缘木求鱼、坐享其成、固守成规

【反义词】除旧布新、通权达变、借坡下驴、通达权变、随机应变、见风使舵、标新立异

五、刻舟求剑

出处:战国末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胶柱鼓瑟

【反义词】通权达变、借坡下驴、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6.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7.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背水一战、
围魏救赵、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草木皆兵、
唇亡齿寒、
指鹿为马

8. 出自寓言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黔驴技穷、抱薪救火、愚公移山、杯弓蛇影、打草惊蛇、买椟还珠、叶公好龙、画龙点睛、伯乐相马、画蛇添足、滥竽充数、自相矛盾、惊弓之鸟等

9.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0.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那些

杯弓蛇影。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狐假虎威、削足适履、刻舟求剑等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