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造大声势的成语

造大声势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18 19:16:02

1. 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气贯长虹、浩浩荡荡、气吞山河等。
一: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
1.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2. 【出自】: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
1.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2. 【出自】: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三: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
1. 【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2. 【出自】:《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译文: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
1.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2. 【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译文: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五: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1.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2.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 关于势的成语有哪些

装腔作势、
声势浩大、
势不两立、
来势汹汹、
声势赫奕、
掎角之势、
气势磅礴内、
势均力敌容、
势如破竹、
势孤力薄、
形势逼人、
虚张声势、
大势已去、
人多势众、
大势所趋、
仗势欺人、
势如水火、
审时度势、
时势造英雄、
势在必行、
抱法处势、
形制之势、
形格势禁、
计穷势蹙、
破竹之势、
虎狼之势、
审势相机

3. 势的成语有哪些

势不两立、
势不可挡、
审时度势、
势如破竹、
因势利导、
趋炎附势、
气势磅版礴、
势在必行、权
时势造英雄、
虚张声势、
气势汹汹、
势不可当、
掎角之势、
大势所趋、
势均力敌、
狗仗人势、
装腔作势、
人多势众、
仗势欺人、
鼎足之势、
大势已去、
声势浩大、
兵无常势、
来势汹汹、
势成骑虎、
形格势禁、
破竹之势、
势倾天下、
势如水火、
有钱有势

4. 形容声音大来势猛的成语想声

惊天动地 宏伟磅礴 奇伟磅礴 排山倒海
拔山举鼎 形容力量内超人或气势容雄伟。
风行电击 形容气势迅猛
潮鸣电掣 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财大气粗 气:气势;粗:粗大。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也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咄咄逼人 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干净彻底地歼灭大量敌军。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来势汹汹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5. 势的成语有哪些

势不两立、

势不可挡、

审时度势、

势如破竹、

因势利导、

趋炎附势、

气势磅礴专、

势在必属行、

时势造英雄、

虚张声势、

气势汹汹、

势不可当、

掎角之势、

大势所趋、

势均力敌、

狗仗人势、

装腔作势、

人多势众、

仗势欺人、

鼎足之势、

大势已去、

声势浩大、

兵无常势、

来势汹汹、

势成骑虎、

形格势禁、

破竹之势、

势倾天下、

势如水火、

有钱有势
~~~~~~~~~~

6. 势的成语有哪些

势不两立、
势不可挡copy、
审时度势、
势如破竹、
因势利导、
趋炎附势、
气势磅礴、
势在必行、
时势造英雄、
虚张声势、
气势汹汹、
势不可当、
掎角之势、
大势所趋、
势均力敌、
狗仗人势、
装腔作势、
人多势众、
仗势欺人、
鼎足之势、
大势已去、
声势浩大、
兵无常势、
来势汹汹、
势成骑虎、
形格势禁、
破竹之势、
势倾天下、
势如水火、
有钱有势

7. 势的成语

势的成语:审时度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兵无常势、势不两立。

1、审时度势,汉语成语,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

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译文:刘打算结束考试以完大典,一起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2、人多势众,汉语成语,意思是声势力量大。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话说金荣困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

译文:对金荣困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偿了不正确,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才不吵闹了。

3、仗势欺人,汉语成语,意思是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译文:其他学校老师,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你靠着父兄,仗势欺压人。

4、兵无常势,汉语成语,意思是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译文:作战的规律好像水流,水的行为,避开高处流向低处;军队的形象,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控制流,作战则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正如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5、势不两立,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译文:秦国所害天下没有比楚国,楚国强大,那么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这是势不两立。

8. 形容得势的成语有哪些

飞龙乘云、阴凝坚冰、蝼蚁得志、蛇鼠横行、萧敷艾荣。

9. 带势的成语有哪些

趁势落篷 比喻乘机歇手。
乘时乘势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大势所趋 大势:指回整个局势。答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大势已去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10. 势的成语

装腔作势

[zhuā qiāng zuò shì]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两立:双方并立。 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声势赫奕

[shēng shì hè yì] 

声威气势盛大显赫。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氏 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西域之变,大将军 福公 奉命进勦,统领 巴图鲁 及 吉林 健旅,声势赫奕。”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掎角之势

[jǐ jiǎo zhī shì]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 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