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赵广汉成语

赵广汉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19 00:33:46

A. 形容坏事的成语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出处:元·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拔本塞原 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帮狗吃食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最能帮狗吃食。”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八回:“又兼陆好善的母亲、妻子帮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
褒善贬恶 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君子为小人所胜抑者,不过禄位耳。惟有三四寸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
暴戾恣睢 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逼良为娼 ①指强迫良家妇女卖淫。②比喻被迫做某件坏事。
出处:《文汇报》1989.5.28:“反映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笔伐口诛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

B. 以间不容发开头的成语

间不容发

【读音】:jiàn bù róng fà
【解释】: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专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属急到极点。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C. "问牛知马"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问牛知马 ( wèn niú zhī mǎ )
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版出处:《汉书·赵广汉传》:权“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用法:作谓语、定语;同“问羊知马”
相近词:问羊知马、举一反三
相反词:不求甚解
故事:汉宣帝时期,颍川太守赵广汉十分聪明能干,治理地方军政事务很有一套办法,他叫家仆到牲口市场去买马,并告诉他先问狗、羊、牛价,然后再问马价,把价格进行比较就能够以合适的价钱购买了。家仆十分佩服。

D. 兴风作浪类似的成语

见事生风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内异》:“第少年喜事容,每捕风捉影,见事生风。”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兴风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兴妖作孽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此物在世已久,兴妖作孽,无与为比。”
拥雾翻波 意即兴风作浪。
遇事生端 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遇事生端,专找岔子。”
遇事生风 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出处:《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E. 一个人头上有个问号,还有一只羊。什么成语

问羊知马
[读音][wèn yáng zhī mǎ]
[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汉书·赵广汉传》回:“钩距者,设欲知马贾(答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近义]触类旁通问牛知马

F. 这是什么成语

你好一 【问羊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G. 求三十个成语

【朝令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赋,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谓其朝令而暮改也。”后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变。
【一顾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三人为众】《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言人三为众,虽难尽继,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继之,於名为众矣。”后多作“三人成众”。谓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语出《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 何足置齿牙间哉?”
【千钧一发】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语本《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千载一弹】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卑之无甚高论】《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南户窥郎】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匡鼎解颐】《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 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语本《汉 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不学无术】《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闇於大理。”亡,通“无”。本谓霍光不能学古,故所行不合于道术。后用以泛指缺乏学问、本领。
【不避斧钺】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杀人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屯毛不辨】《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於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 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扞仲舒呴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 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遂以“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的苦学精神。
【相反相成】谓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语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画眉举案】西汉张敞为妻描画眉毛,见《汉书·张敞传》。东汉孟光为夫 送饭时,把端饭的盘子举到和眉毛一样齐,见《後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画眉举案”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当刑而王】《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 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积少成多】谓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语出《汉书·董仲舒传》: “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耗矣哀哉】语本《汉书·董仲舒传》:“秦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 秏矣哀哉!”颜师古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闇乱。音莫报反。”秏,同“耗”。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虫叶成字】《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病已,汉宣帝名。后以“虫叶成字”指称谶纬。
【竹罄南山】《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 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筑坛拜将】《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 将军,问以计策。”后因以“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
【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语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绝薪止火】《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后用“绝薪止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绳锯木断】《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 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后遂用“绳锯木断”比喻力量虽小,日久为之,也能做成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醉吐相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 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一典故。
【贡禹弹冠】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 弹冠’。言其取舍同也。”谓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后遂以“贡禹弹冠”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见利忘义】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亲密无间】关系密切,没有丝毫隔阂。语本《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 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连珠合璧】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以“连珠合璧”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
【遇事生风】语本《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颜师古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宋楼钥《送周君可宰会稽》诗:“遇事勿生风,三思庶能安。”后以“遇事生风”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 【还乡昼锦】《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颜师古注:“言无人见之,不荣显矣。”后以“还乡昼锦”谓富贵还归故乡,犹如衣锦昼行,以示荣显。
【语妙天下】谓言语精妙无比。语本《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雷霆万钧】《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用“雷霆万钧”比喻威猛之势,势不可挡。
【闭门投辖】《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后因以“闭门投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问羊知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後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后以“问羊知马”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飏汤止沸】 语本《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飏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驷马高车】《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 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车”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马的高车。常表示地位显赫。
【驷马高门】《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 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驷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 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H. 第二个字是动物的成语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652
椎牛飨士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 《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 517
带牛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 《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590
对牛弹琴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 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 1181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 《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 657
汗牛充栋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1335
呼牛呼马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 《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 811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 1434
九牛拉不转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486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964
老牛破车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 458
老牛舐犊 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900
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 584
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 1243
牵牛下井 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453
如牛负重 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 674
童牛角马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 汉·扬雄《太玄经·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1679
土牛木马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 《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 657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 561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 2167
斗鸡走狗 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 694
缚鸡之力 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769
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561
家鸡野鹜 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 490
家鸡野雉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 454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 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1338
金鸡独立 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 661
金鸡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 471
木鸡养到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789
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3154
杀鸡抹脖 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479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 1063
杀鸡取卵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 《伊索寓言》 853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 843
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571
山鸡舞镜 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 526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 848
偷鸡摸狗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 648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 844
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1105
打狗看主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 574
偷狗戏鸡 比喻不务正业。 546
阿狗阿猫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 104
帮狗吃食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 46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 115
苍狗白云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 115
貂狗相属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 45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宋·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 47
嫁狗逐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同“嫁狗随狗.. 无 38
卖狗悬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无 42
烹狗藏弓 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 75
引狗入寨 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 无 40
跖狗吠尧 比喻各为其主。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 55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 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 594
狐兔之悲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 566
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布大教网,漉人天鱼,不如见兔放鹰.. 569
见兔顾犬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 《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927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2605
犬兔俱毙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 571
白兔赤乌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68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 52
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438
获兔烹狗 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敬微华人,必不有今日。.. 77
狡兔三穴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 无 146
狡兔死,良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179
狡兔死,良犬烹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 149
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80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 657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 991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 《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 561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 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佑四年》:“今嵩之父死如.. 496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375
穷鸟入怀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 457
如鸟兽散 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 611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841
小鸟依人 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 552
坌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 45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 《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 185
笼鸟池鱼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 无 58
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 唐·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诗:“笼鸟槛猿俱未死,人.. 94
青鸟殷勤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比.. 无 84
鸮鸟生翼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无 79
越鸟南栖 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在南边的.. 南朝·梁·萧统《古诗十九首》:“葫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61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六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97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 68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 624
鲍鱼之肆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1203
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 1133
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 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525
池鱼之殃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703
虫鱼之学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 449
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1366
鼎鱼幕燕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 685
贯鱼之次 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 536
河鱼腹疾 指腹泻。 《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450
枯鱼衔索 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 《韩诗外传》卷一:“枯鱼衔索,几何不蠹?” 568
枯鱼之肆 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 910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754
鲁鱼帝虎 指文字传抄错误。 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552
鲁鱼亥豕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 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811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727
如鱼得水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869
鱼鱼雅雅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1134
渊鱼丛雀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 《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 491
白鱼赤乌 为祥瑞之兆。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 88
牧猪奴戏 对赌博的鄙称。 《晋书·陶侃传》:“樗蒲者,牧猪奴戏耳!” 1130
狗猪不食其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 115
泥猪疥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无 57
泥猪癞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无 50
泥猪瓦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无 73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 61
照猫画虎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994
争猫丢牛 比喻贪小失大。 456
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 158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497
豺狼当道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578
豺狼之吻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 443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淮南子·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490
如狼牧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700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 817
引狼入室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 518
豺狼当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 42
豺狼当涂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晋书·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39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41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 88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42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 41
拒狼进虎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同“拒虎进.. 无 71
如狼如虎 形容勇猛、猛烈。 《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 60
引狼拒虎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 无 55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 无 45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685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 2474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 1020
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 700
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 709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 700
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 781
饿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624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1003
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 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 758
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 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 450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 《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713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 657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 550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 458
画虎成狗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 595
画虎画皮难画骨 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 1783
画虎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 785
老虎头上扑苍蝇 比喻自己找死。 849
老虎头上搔痒 比喻不自量力。 487
打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602
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1678
打鸭惊鸳 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 39
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 《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902
骑驴觅驴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 874
黔驴技穷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757
黔驴之计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488
骑驴倒堕 形容太平之世。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 40
骑驴风雪中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无 141
骑驴索句 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 41
骑驴吟灞上 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无 66
黔驴技孤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无 46
黔驴之技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93

I. 问什么什么的成语

问什么什么的成语是:问心无愧
读音:[ wèn xīn wú kuì ]
基本解释
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详细解释
1. 【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2.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3.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 【示例】:巴金《秋》:"只要你自己做事问心无愧,别的也不用去管了。"
造句:
1,我每天努力工作,用我的热情,我的心血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我觉得~。

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3,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4,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恨你,都相信你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你也不会没有朋友的。
近义词:理直气壮 ,俯仰无愧, 心安理得, 仰不愧天, 衾影无惭
反义词:做贼心虚 ,心中有愧, 上下其手 ,作贼心虚 ,心怀鬼胎

J. 机会很多的成语

不失时机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出处: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藏器待时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乘机打劫 指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出处: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乘时乘势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触机便发 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出处:《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当面错过 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风云际会 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出处:《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逢场作戏 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逢机遘会 遭逢机会。
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凤鸣朝阳 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龟冷支床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机不可失 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出处: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难轻失 指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掎挈伺诈 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将机就机 利用顺便的机会。
出处:《元曲选·柳毅传书》:“今日虽不成这桩亲事,后日还要将机就机,报答他的大恩。”
将机就计 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交臂失之 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出处:《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交臂相失 犹言交臂失之。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出处:《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可乘之隙 隙:空子,机会。可以被对方利用的弱点、空隙。
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当是时,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国不可取。”
空穴来风 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窥间伺隙 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出处: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秦)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间伺隙,既并海内之后,以威力为至道,以权诈为要术。”
来日方长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出处: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乐天任命 犹言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囊里盛锥 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千古一时 喻指难得的机会。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千岁一时 犹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千载难逢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千载难遇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难逢”。
千载一逢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遇”。
出处:《梁书·任昉传》:“千载一逢,再造难答。”
千载一合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
出处:《汉书·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千载一会 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千载一日 犹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
千载一遇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东观汉记·耿况传》:“耿况彭宠,俱遭际会,顺时乘风,列为藩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
稍纵即逝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少纵即逝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失诸交臂 指当面错过机会。
出处:见“失之交臂”。
时不可失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时来运来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出处: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阿大利时来运来,首先挑着粪担,到租界出粪。”
时来运旋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相决》:“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
适逢其会 适:正,恰好;会:时机。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戾死树木,也是适逢其会。”
适逢其时 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同“适逢其会”。
顺水人情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天付良缘 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出处:《群英类选·〈鲛绡记·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天假良缘 假:借。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亦作“天付良缘”、“天假因缘”、“天假其便”。
出处:明·高攀龙《答刘念台》:“况吾辈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业,天假良缘,安得当面蹉过。”
天假因缘 假:借。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出处:清·黄宗羲《复秦灯岩书》:“然其至非言可传,天假因缘,或在异日。”
听天由命 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死活存亡,听天由命去罢。”
万世一时 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慧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起也。”
无隙可乘 隙:空子、机会;乘:利用。没有空子可钻。
出处:《宋书·律历志下》:“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
相机而动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相机行事 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二回:“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
相失交臂 比喻机会错过。
出处:《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心烦技痒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出处:晋·潘岳《射雉赋》:“屏发布而累息,徒心烦而技痒。”
寻瑕伺隙 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出处:鲁迅《两地书》四九:“此校学生曾起反对校长风潮,后虽平息,而常愤愤,每寻瑕伺隙,与办事人为难。”
一时千载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极言机会难得。
出处:宋·秦观《代回吕吏部启》:“恭维某官望重本朝,才高当世,一时千载,韦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杨之兴未艾。”
一线生机 线:微小;生机:生存的机会。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颖脱而出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处:《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欲擒故纵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
欲取姑予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遇事生端 指好事者一有机会就借端兴风作浪。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遇事生端,专找岔子。”
遇事生风 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出处:《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运开时泰 指时运吉利太平。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宴臣》:“台殿风微,山河气转,欣逢运开时泰。”
运旺时盛 时运旺盛。指运道很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
遭遇际会 犹言逢遇时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
遭遇运会 犹言逢遇时机。同“遭遇际会”。
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隗嚣遭遇运会,割有雍州,兵强士附,威加山东。”
钻天打洞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钻营。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二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燕替章风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坐失机宜 白白地失掉机会。
出处:清·昭梿《嘨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坐失良机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坐失事机 白白地失掉机会。
出处: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
入宝山而空回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一无所得。
出处:《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人生何处不相逢 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英雄无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