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中国四字成语英译

中国四字成语英译

发布时间: 2021-01-19 12:33:03

❶ 英译最长的成语是什么 我主要想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短短几字却需要很多英语单词来翻译,(要四字成语)

不言而喻:speak for itself tell its own story without saying
不屈不挠:fortitude indefatigability perseverance persevere tenacity
大智若愚:Still waters run deep./An empty vessel makes the most sound .

❷ 英汉翻译四字格词语的特点及分类有哪些

rgggfrr

❸ 看到万里长城,你会想到哪些四字成语

op1.不到长城非好汉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 hàn
【解释】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出处】吴茂盛《驻京办》第11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我而言,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志向
【近义词】不到黄河心不甘
【例句】我们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
【英译】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2.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解释】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结构】主谓式。
【用法】旧时形容战争动乱年代。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四;不能读作“shì”。
【辨形】起;不能写作“启”。
【近义词】烽火连天、烽火遍地
【反义词】平安无事、国泰民安
【例句】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
【英译】waralarmsraisedeverywhere

3.烽火连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
【解释】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来形容战争。一般可作谓语、定语。
【辨形】烽;不能写作“锋”。
【近义词】狼烟四起、炮火连天
【反义词】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例句】在那炮火纷飞的年代;~;人们遭受着战争的灾难。
【英译】

4.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结构】主谓式。
【用法】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急。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正音】城;不能读作“cénɡ”。
【辨形】城;不能写作“成”。
【近义词】十万火急、燃眉之急
【反义词】安如泰山、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例句】我们应该早些打出去;争取主动;一旦~;再想办法可就来不及了。
【英译】。

5.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辨形】城:不能写作“诚”。
【近义词】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辨析】~和“万众一心”;都含有“团结一致”的意思。但“万众一心”只指千万人同心协力;~不仅有“万众一心”的意思;还含有“力量无比强大;不可推毁”的意思。
【例句】现在是艰苦些;只要大家团结起来;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常言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英译】Unionisstrength。
【成语故事】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大钱就是币值高的钱。景王试图以铸行大钱的方式来收缴民间的小钱。大钟即编钟。景王准备铸造两组巨型编钟,一组是无射(读yì),一组是大林。他打算把这两组编钟上下悬挂在一起配合着演奏。景王身边的大臣单穆公对此很担忧,极力加以劝阻。他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绝民用以实王府”,是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掠夺;而铸大钟更是劳民伤财,既得不到悦耳的美的享受(钟过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这样做将会使百姓离心,国家危险。但景王听不进去。司乐大夫伶州鸠也劝阻说,编钟的声律强调和谐,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没有和谐了。他引用民谚“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老百姓共同喜欢的东西,很少不实现的;而他们共同厌恶的东西,也很少不废灭的。但景王还是不听。三年间,既铸了大钱,也造了大钟。结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

6.固若金汤
gù ruò jīn tāng
【解释】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出处】《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军事上的防守方面。一般可作谓语、定语、补语。
【辨形】若;不能写作“苦”。
【近义词】铜墙铁壁、坚如磐石
【反义词】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辨析】~和“坚如磐石”都可形容“事物的稳固牢靠”。但~只用于物;大多形容跟防守有关系的关隘、阵地、防线等的牢固;不可攻破;“坚如磐石”大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坚固;也比喻集团、组织、国家的强大。
【例句】(1)在德军迅猛的攻势下;这道被法军自称为~的防线;顷刻崩溃了。
(2)长安城防守严密;~。
【英译】stronglyfortified
【成语故事】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派武臣进攻赵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赵地以后,一路披荆斩棘,所到之处,豪杰纷纷响应,起义军占领了赵国的大部分地区。武臣自己也被加封为武信君。这时,武臣率军攻打到了范阳城,范阳令徐公也准备誓死保城,到处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抵抗到底。当时,范阳城里有一个口才极好的辩士名叫蒯通,得知武臣已经兵临城下了,就去拜见徐公。他张口就向徐公致哀,然后又向他道贺,弄得徐公莫名其妙,连忙问他这样做的缘故。蒯通说:“大人当范阳令十多年来,杀戮抢夺,逼得人民妻离子散,弄得百姓对你怨声载道,只因先前有严厉的秦法在为你挡灾阻祸,百姓才对你无可奈何。现在天下大乱,秦法不管用了,百姓还不把你剥皮剔骨以报昔日之仇?但大人若听小人的话就不会死,而且还会富贵。”那范阳令一听,就赶紧让他给自己出主意。蒯通就启程去求见武臣。武臣此时正在招揽四方豪杰,非常愿意接见他。蒯通对武臣说:“您来到这里,肯定是要先战胜范阳令然后才能占领范阳城,这未免太费事了。我现在有一个计策,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您得到范阳城,而且只要一纸檄文,就能让您得到几千里土地。不知您是否想听?”武臣一听就急忙问道:“有如此妙计,怎么会不想听呢?”蒯通说:“范阳令听说您要去攻城,正在整顿兵马,守城力保,但他是个非常怕死、贪恋官位的人。他之所以到现在还一直不肯归降,实在是因为您先前打下十个城县后,把守城的官吏都给杀掉了。他觉得投降是死,守城也是死,而且范阳城固若金汤,料您一时也难强攻下来。退一步想,就算范阳的人民恨死了范阳令,起义杀死他,也未免会愿意投靠武信君您,说不定会拼死守城不降的。为您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赦免范阳令,给他一个侯印,他喜得富贵,自然会愿意开城投降,而范阳城的人民也不敢随便杀他,这范阳城您不就唾手可得了?您还可以用豪华的车辆去接范阳令,让他乘坐此车到附近的守城去巡游一番。附近城县的官员就知道投降大人后不但不会被杀头,还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那他们一定会很快向您投降。这样,您不需花费任何力气就可以得到天下,不用战争就使四方臣服。这就是我所说的用一纸檄文可定天下的妙计!”武臣听完蒯通的计策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计策行事。果然在范阳令投降后不久,附近几百里的守城官吏也都纷纷向武臣投降了。

7.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辨形】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词】森严壁垒、牢不可破
【反义词】不堪一击、无坚不摧
【例句】(1)森林爷爷和他的千万个子孙排得密密层层;好像~。
(2)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农民团结战斗;把革命根据地建设得像~一样。
【英译】astronghold

8.坚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解释】坚:坚固,结实;磐:大石头。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有?”
【结构】偏正式。
【用法】常用于团结、意志、友谊、信念等抽象的东西;有时也指具体的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磐;不能读作“pān”。
【辨形】磐;不能写作“盘”。
【近义词】安如泰山、安如磐石
【反义词】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辨析】(一)~和“安如磐石”;都表示“如同磐石一样不可动摇”。有时可通用。但~偏重于“坚固”;“安如磐石”偏重于“安稳、稳定”。(二)~和“安如泰山”意义相似;都形容事物的牢固、稳定;并都可形容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但~偏重在“坚”;也可以用来比喻国家、集团、组织或思想信念的坚强;“安如泰山”偏重在“安”、“稳”;可形容人在危急关头从容不迫的态度。(三)~和“固若金汤”;都形容“事物的牢不可破”。但~大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也比喻集团、组织、国家的坚强;“固若金汤”只用于物;大多形容跟“防守”有联系的城阵
【例句】我们两人之间的友谊~。
【英译】rockfirm

9.壁垒森严
bì lěi sēn yán
【解释】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出处】明·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于军事防守严密和界限划得清;有时也用于体育比赛。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垒;不能读作“lèi”。
【辨形】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词】严阵以待、固若金汤
【反义词】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例句】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班的防守~;使对方无隙可乘。
【英译】stronglyfortified

10.绵绵不绝
mián mián bù jué
【解释】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结构】偏正式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近义词】接连不断、连绵不断
【反义词】断断续续、一刀两断
【例句】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英译】without break

11.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篇、山水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磅;不能读作“bànɡ”。
【辨形】礴;不能写作“薄”。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词】有气无力
【辨析】~与“气吞山河”有别:~着眼于气势;多形容气势雄伟;常用来描绘山、水的雄伟气势;“气吞山河”着眼于气魄;多形容气魄宏大;常用来描绘人;包括人的气概和声音。
【例句】(1)~的万里长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万里长城盘踞于群山之巅;雄伟壮观;~。
【英译】grandandmagnificent

12.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辨形】气;不能写作“汽”。
【近义词】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反义词】气息奄奄
【辨析】~和“气壮山河”都有“气势盛大”的意思;但~偏重在“吞”;是指“气势庞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气壮山河”偏重在“壮”;是指“气势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重在气魄雄伟;“气壮山河”重在气概的盛大。
【例句】(1)红军以~之势;向江南挺进。
(2)姚雪垠《李自成》:“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
【英译】fullofdaring

13.气贯长虹
qì guàn cháng hóng
【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人英勇无畏。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虹;不能写作“红”。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反义词】气息奄奄
【辨析】~与“气势磅礴”有别:~侧重于描绘气势壮盛;常用来形容人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侧重于描绘气势雄伟;常用来形容山、水、树木的雄伟气势。
【例句】(1)那场面;那声势;可谓~;令人激动不已。
(2)敬爱的周总理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永垂千古。
【英译】

14.绵延起伏
mián yán qǐ fú
【解释】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出处】朱自清《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反。”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

15.宏伟壮观
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解释】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出处】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衬下,那盘绕在山腰的红旗渠更加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建筑等
【英译】magnificent and grand sight

16.一字长城
yī zì cháng chéng
【解释】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一言奏效

17.崇山峻岭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解释】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来形容高大而陡峻的山。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正音】崇;不能读作“chǒnɡ”。
【辨形】峻;不能写作“竣”。
【近义词】层峦叠嶂
【反义词】一马平川
【例句】(1)战士们冒着严寒酷暑;坚持战斗在~间。
(2)宝成铁路所经之地;~;地形极为险恶。
【英译】loftymountainsandhighranges

❹ 空如四字成语大全

空如四字成语只有个——碧空如洗、囊空如洗、空空如也。

1、碧空如洗

bì kōng rú xǐ

【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结构】补充式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天气等

【近义词】晴空如洗、碧空万里

【反义词】乌云密布

【例句】其时~,有一群大雁鹅正排成人字从高空中飞过。 ★沈从文《长河·秋(动中有静)》

【英译】a clear blue sky as if it had just been washed

2、囊空如洗

náng kōng rú xǐ

【解释】口袋里空得象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来形容人身无分文。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囊;不能读作“nānɡ”;空;不能读作“kònɡ”。

【辨形】囊;不能写作“襄”;洗;不能写作“冼”。

【近义词】身无分文、一贫如洗、不名一文

【反义词】腰缠万贯

【例句】这个月开销太大;不到月底就~了。

【英译】withemptypockets

3、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结构】单纯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某个空间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有时带有诙谐的意味;表示没有知识;很空虚。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空;不能读作“kònɡ”。

【辨形】也;不能写作“野”。

【近义词】一无所知、一无所有

【反义词】应有尽有

【例句】放暑假了;校园里~。

【英译】reallynothingatall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人对孔子十分崇拜,恭维孔子知识渊博,孔子不承认自己很有学问,他说自己到乡下去见到农民们驾轻就熟地干他们的农活,农夫问他“空空如也”的含义,他反复推究才有所领悟,然后尽量告诉他准确的含义。

❺ 求英语过来的成语 就是英译四字词 有没有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
suì hán sā yǒu
[释义]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语出] 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例句] 花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
[英译]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❻ 翻译一段 四字词语 中翻英

modern thoughts
realistic innovation
talented
great contributions
enriching lives
character cultivation
make complaints to protect one's rights
explanation of policies
spread kindness
helping the needy
keep up with changing times
to remain competitive (这个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实在想不到什么更接回近的答)
honor in laboring
creating greatness

❼ 汉译英【中国四字成语翻译】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尝试翻了下 不知道对不对= =】

❽ 什么空如什么(四字成语

空空如也、
碧空如洗、
囊空如洗

❾ 关于考取大学的四字成语

1、金榜题名

jīn bǎng tí míng

【解释】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出处】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榜上有名的人或事物方面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正音】榜;不能读作“bànɡ”。

【辨形】题;不能写作“提”。

【近义词】金榜挂名、名列前茅

【反义词】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例句】在科举时代;~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英译】havepassedtheexamination

2、金榜挂名

jīn bǎng guà míng

【解释】指科举得中。同“金榜题名”。

【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科举得中

【近义词】金榜题名

【反义词】名落孙山

【例句】到那时,我是要恭贺你和小表嫂的~,洞房花烛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英译】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3、名列前茅

míng liè qián máo

【解释】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辨形】茅;不能写作“矛”。

【近义词】首屈一指

【反义词】名落孙山

【辨析】~与“首屈一指”有别:~指排在前列;但未必是第一名;“首屈一指”则指第一名、第一位。

【例句】小张的孩子学习很好;总是~。

【英译】standfirstinthelist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派大将荀林父做统率援助郑国,还没到黄河边,郑国就投降了楚国,他们执行楚国的好法典,楚军分右、左、前、中、后五军,由前军拿着茅草当旌旗开路。中军辅佐先不听荀林父的指挥而攻楚,结果大败而归。

❿ 翻译一段中文 4字词语 中翻英

思想先进 Progressive thinking
求实创新 Realistic and innovative
多才多艺 Versatile
贡献卓越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丰富生活 Rich life
陶冶情操 Cultivate sentiment
投诉维权 Complaints activist
传递温暖 Passing warm
解困济难 Difficult to ease the plights of
与时俱进 Times
常赛常新 Chang Chang match the new
劳动光荣 Labor glory
创造伟大 The creation of the great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