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之和而的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之和而的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21 08:22:56

❶ 什么而什么之的成语

所有的“什么而什么之”的成语:

【大而化之】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等而上之】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分而治之】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广而言之】一般说来。
【恭而敬之】恭:恭敬;敬:敬重。恭敬的加重说法或诙谐说法。
【聚而歼之】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简而言之】简括地说,长话短说。
【究而言之】犹总而言之。
【扩而充之】扩:扩展。扩大范围,充实内容。
【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默而识之】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笼而统之】混合不分。
【品而第之】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神而明之】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推而广之】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堂而皇之】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统而言之】总的说起来。
【畏而爱之】畏:惧怕。指又怕又爱。
【卧而治之】卧:躺着。躺着就把政事处理好了。用以称颂政清事简。
【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虚而虚之】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
【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引而伸之】由某件事或某种思想推衍到其他有关的意义,并进一步加以发挥。
【引而申之】由某件事或某种思想推衍到其他有关的意义,并进一步加以发挥。
【尤而效之】指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
【要而言之】要:简要。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总而言之】总的说起来。
【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度:量;至:到;差:误差。一寸一寸地量到丈,必然会有误差。
【反其道而行之】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反其意而用之】其:他的;意:意义;用:使用。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典故等。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
【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对的以为不对,不对的以为对。指是非不分。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望然而去之】望:看;去:离去。形容看一眼就走开的情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❷ 有那些和金钱有关的成语而且成语里面没有一个钱字并说一说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你好!

这样的成语有:

  1. 不义之财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2. 非分之财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3.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4. 管鲍分金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5. 贯朽粟陈 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6. 空头支票 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7. 临财不苟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8. 囊空如洗 口袋里空得象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

  9. 声色货利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10. 疏财仗义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11. 数白论黄 比喻计较金钱。

  12. 外圆内方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

  13. 一本万利 本钱小,利润大。

❸ 之和而有什么成语



堂而皇之、
兼而有之、
敬而远之、
不得已而为之、
反其道而行之、
取而代之、
放之四海而皆准内、
百足容之虫,死而不僵、
群起而攻之、
久而久之、
总而言之、
人人得而诛之、
不得已而用之、
笼而统之、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笃而论之、
明鼓而攻之、
极而言之、
聚而歼之、
扩而充之、
卧而治之、
统而言之、
等而上之、
弦而鼓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❹ 什么成语里含有之字而且之的意思是和

之成语 :
自知之明、
求之不得、
井底之蛙、
惊弓之鸟、
燃眉之急、
无价之宝、
持之以恒、
泰然处之、
切肤之痛、
不速之客、
当之无愧、
莫逆之交、
言之凿凿、
天府之国、
神来之笔、
普天之下、
一技之长、
用武之地、
君子之交、
缓兵之计、
置之度外、
不解之缘、
溜之大吉、
初生之犊、
堂而皇之、
肺腑之言、
失之交臂、
一以贯之、
顷刻之间、
甘之如饴

❺ 什么成语的意思是经常 是以经常,常常这么个意思写成语,而不是要有这个字。 一个就可以了。嗯哼~

每时每刻 三番五次 一而再,再而三

❻ 堂而皇之是什么意思,跟其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解释】: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我觉得明目张胆比较相近

❼ 兼而有之的成语解释,兼而有之是什么意思

兼而有之:是指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也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兼:同时涉及几种事物,几个方面。
出处:《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❽ 有个成语叫什么而动,意思是思考好了才行动。

相时而动 [ xiàng shí ér dò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xiàng shí ér dòng ]
观察时机,针对回具体情况采取行答动。
出 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❾ 含有“之”字和“而”字的成语有什么

之乎者也、之死靡它、之死不渝、而立之年、脱口而出

❿ 敬而之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敬而远之jìng ér yuǎn zhī

【成语解释】: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成语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成语简拼】:jeyz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敬而远之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
【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成语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