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志义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志义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21 17:10:54

㈠ 有励志意义的成语典故

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㈡ 形容人精神意志的成语 褒义词:(要三个) 贬义词:(要三个)

褒义:蕙心纨质、淑质英才、金玉其质
贬义:卑鄙龌龊、卑鄙无耻、狐鼠之徒

㈢ 成语见什么志什么

见利忘义
jiànlìwàngyì
[释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语出] 《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近义] 见钱眼开 唯利是图
[反义] 见利思义 舍生取义
[用法] 常常用于批评人贪恋钱财、品德败坏。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例句]
①这样一来;一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就~;跃跃欲试。
②他是个~的小人。

[英译] forgetfriendshipforprofit

㈣ 胸怀大志的同义成语

志向高远 志在四海 志在四方 志在千里 宏图大志 豪情壮志 风云之志 鸿鹄之志 四方内之志 志向千里容 凌霄之志 壮志凌云 雄心壮志 天道酬勤 卧薪尝胆 抱负不凡 步月登云 长风破浪 材剧志大 材疏志大 道不相谋 大节不夺 蹈厉之志 德輶如毛 德輶如羽 风云之志 各奔前程 各从其志 改操易节 高顾遐视 改节易操 贡禹弹冠 好恶不同 鸿鹄之志 豪情壮志 宏图大志 弘毅宽厚 鸿业远图 姱容修态 离经辨志 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凌霄之志 凌云之志 驽马恋栈 贫贱不移 千里之志 求田问舍 人各有志 人穷志短 四方之志 桑弧蓬矢 大璞不完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未竟之志 问舍求田 胸无大志 胸怀大志 心雄万夫 意广才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雀岂知雕鹗志 郁郁不得志 有志不在年高 竹柏异心 志大才疏 志得意满 志洁行芳 志美行厉 壮心不已 志在千里 壮志未酬

㈤ 有什么关于激励别人志向、仁义的褒义成语

再接再厉 斗志昂扬 发奋图强 精益求精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不屈不挠

㈥ 含有与志怪者也的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的成语

博闻强志
拼音
bó wén qiǎng zhì
解释
博:广博。闻:见闻。识:记忆专。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也可写属作博闻强识) 近义词: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反义词:孤陋寡闻。
出处
《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㈦ 形容人精神意志的成语褒义词两个急

坚韧不拔
宁死不屈
大义凛然
锲而不舍
临危不惧

㈧ 志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志在四方

【近义】雄心壮志
【反义】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释义】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志同道合

【近义】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
【反义】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释义】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用例】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闻一多《杜甫》)

志士仁人

【近义】耿介之士
【反义】无耻之徒
【释义】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大才疏

【近义】眼高手低、一无所能
【反义】精明强干、游刃有余、一柱擎天
【释义】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用例】此人言过其实,~。
......

㈨ 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褒义,贬义

褒义: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忠心耿耿,排除万难 大义凌然,临死不屈
贬义:苟且偷生,贪生怕死,卖主求荣,胆小如鼠,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㈩ 成语解释。

忍辱负重

rěn rǔ抄 fù zhò袭ng

【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飞沙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解释】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志在千里

zhì zài qiān lǐ

【解释】形容志向远大。

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