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把控尺度成语

把控尺度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24 05:26:19

① 形容“控制”的成语有哪些

果不其然、不出所料、料事如神、先见之明、先知先觉
一、果不其然guǒ bù qí rán
【解释】: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二回:“昨日人去请我,我就说嫂子有个好意,果不其然。”
二、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解释】: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三、料事如神 liào shì rú shén
【解释】: 料:预料。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 宋·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译文】:公气量好见识深广,胸襟度广博,讨论受益人数很多,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事物在他面前没有隐情。
四、先见之明 xiān jiàn zhī míng
【解释】: 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出处】: 南朝 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译文】:惭愧没有金日磾的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还怀有老一辈爱小一辈的情谊
五、先知先觉 xiān zhī xiān jué
【解释】: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译文】:要想要先认清事情的真相,就要先觉悟才能察觉。

② 形容会把控感情的成语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见好就收

③ 形容控制的成语

【把持不住】抄:把:掌握。指意志比较薄弱,把握或控制不住自己。

【闭口捕舌】: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④ 含有“控”字的成语有哪些

  1. 控名责实

  2. 扼襟控咽

  3. 砌词捏控

⑤ 控的成语有哪些

控的成语有:
控名责实 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砌词捏控 捏造事实来控告。

⑥ 控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控名责实(控名责实)
【拼音】kòng míng zé shí
【出处】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版,专决于权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释义】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用法】作谓语;指引名以求实
【近义词】按名责实
【押韵词】溢于文辞、径廷之辞、龙腾虎踯、心动神驰、大张其词、片语只词、东荡西驰、危而不持、鹬蚌相持、珊珊来迟

⑦ 严格对待自己,还把控别人的成语

严于律己

【拼音】: yán yú lǜ jǐ

【解释】: 律:约束。严格地约内束自己。

【出处】: 宋·陈容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拼音代码】: yylj

【近义词】: 严以律己

【反义词】:宽以待人

【用法】: 作谓语、补语;指严格地约束自己

【英文】: be severe with oneself

⑧ 把控时机是成语吗

不是

见机行事抄jiànjīxíngshì
[释义]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语出] 《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
[辨形] 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 见机而作 相机行事

⑨ 表示控制的成语

关于控制的成语及来解释如自下:
【把持不住】:把:掌握。指意志比较薄弱,把握或控制不住自己。

【闭口捕舌】: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操纵如意】:如意:满意。形容十分自如地用不正当的手段对某事某人进行控制,处理。

⑩ 关于控制的的成语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闭口捕舌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晋书·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长辔远驭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寸辖制轮 比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抵背扼喉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独立自主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扼喉抚背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扼亢拊背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扼吭拊背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分而治之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出处: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拊背扼喉 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拊背扼吭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拊背搤吭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股掌之上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关门打狗 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后发制人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出处:《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据高临下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讫情尽意 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情不自已 犹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受制于人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脱缰之马 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席卷八荒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先发制人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心不由主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欣喜若狂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养鹰飏去 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
出处:语出《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以一持万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夷治夷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出处:《明史·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欲扬先抑 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