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宣和少君的成语
A. 德媲鲍桓什么意思
德媲鲍桓,指的是鲍宣和桓少君郎才女貌,夫唱妇随的爱情故事。德,回品德。答媲,媲美。
西汉渤海人鲍宣的妻子叫桓少君,鲍宣曾经就学于少君的父亲。少君父亲赞赏学生家境虽贫苦而为人清白,就把女儿嫁给他,陪嫁的礼物和很多。鲍宣对少君说:
“你生长在富裕的环境中,习惯了奢华的生活,而我却家境贫寒不敢受如此厚礼。”少君回答说:“我父亲正是因为你注重品德修养,保持俭朴生活才让我嫁给你、服侍你的,我一定尊重你的意见。”于是少君把华丽的服装和饰物全部收藏起来,改穿短衣裳,和丈夫一起拉着鹿车,回到夫家。拜见婆婆后,就立即提出水瓮去汲水。她的表现深为鲍宣敬佩,二人如鱼得水,伉俪情深。
B. 桓少君悉弃嫁妆中,鲍宣是个怎么样的人,桓少君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鲍宣:刻苦努力、品德高尚、信守承诺、不卑不亢 父亲:有眼光和远见、思想先进不保守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C. 恒少君翻译(渤海鲍宣~乡邦称之)谢
原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译:
《后汉书》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词类活用
父奇其清苦: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特殊句式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判断句
能如是,是吾志也:判断句
唯命是从:宾语前置句,唯,发语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标志,不翻译。
重点实词
装送:嫁妆
御:侍从
姑:婆婆
汲:打水
栉:梳子
D. “共挽鹿车“是什么意思
词目 共挽鹿车
发音 gòng wǎn lù chē
释义 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回赞夫妻同心,答安贫乐道。
出处 《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E.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出自哪篇古文
出自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内宣尝就少君父学,容父奇其清苦,故以
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参考译文:
勃海人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到少君家向少君的父亲求学,少君的父亲惊奇鲍宣的清贫艰苦,所以将女儿嫁给他,陪嫁赠送的财物非常多。鲍宣不高兴,对妻子说:“少君生来富贵骄傲,习惯打扮得漂漂亮亮,然而我实在贫寒微贱,礼数上不敢接受。”妻子说: “父亲因为先生修养品德,坚守简约,所以要我来侍奉您,给拿洗沐用具,既然我侍奉您,就按照您的意思去做。”鲍宣笑着说:“能像这样,符合我的心意。”妻子于是将侍女、衣服和饰物全部退回,重新换上短布衣服,和鲍宣一同拉着小车回家乡。给婆婆行完礼,少君就提着瓦瓮出去提水。少君注意修养德行,行为合于妇道,乡里都称赞她。
F. 恒少君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鲍宣过去跟随桓来少君的父亲自读书。她父亲对他的贫苦生活称奇,因而把女儿嫁给了他,并准备了丰厚的财物作为嫁妆。鲍宣不乐意,对他妻子说:“少君你娇生惯养,习气了美丽的服饰,而我的确贫穷微贱,不敢承受这些礼物。”桓少君答复道:“父亲大人由于先生你学行美德恪守简约,所以使我侍候您。既已经奉命伺候君子,我只听您的吩咐。”鲍宣笑着说:“能做到这样,正合了我的愿望。”桓少君于是把一切的仆人服饰全部还给她父亲,改穿短的粗布衣裳,跟鲍宣一道拉着鹿车来到鲍家。
G. 桓少君悉弃嫁妆中,鲍宣是个怎么样的人,桓少君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鲍宣:刻苦努力、品德高尚、信守承诺、不卑不亢
父亲:有眼光和远见、思想先进不保守
^
H. 出身富家的少君为什么嫁给鲍宣并敬重鲍宣
原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译: 《后汉书》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词类活用 父奇其清苦: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特殊句式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判断句 能如是,是吾志也:判断句 唯命是从:宾语前置句,唯,发语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标志,不翻译。 重点实词 装送:嫁妆 御:侍从 姑:婆婆 汲:打水 栉:梳子
I. 《贤妻恒少君》翻译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内为他的清贫刻苦容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