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比喻的成语教学设计

比喻的成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1-24 20:12:21

『壹』 形容教案的词语

【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作谓语、状语、定语;与“下笔成文”连用。

『贰』 幼儿园中班“景”字开头的成语教案 “景星庆云” “云淡风轻”

景入桑榆 比喻垂老之年。
景升豚犬 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专皆碌碌无为属。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景星凤皇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景星凤凰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同“景星凤皇”。
景星麟凤 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景星庆云 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叁』 幼儿成语教案三更半夜 夜长梦多 多才多艺

1、艺不压身 yì bù yā shēn 【解释】艺:技艺。技艺不会压垮身体。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越好。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四回:“这孙海仙说了这些江湖本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遨游海内,艺不压身。”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越好 【近义词】艺多不压身 2、艺高胆大 yì gāo dǎn dà 【解释】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技艺高超 【近义词】艺高人胆大 【例句】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肆』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教学设计"最合适

呕心沥血
惨淡经营
挖空心思

『伍』 形容老师夜深认真写教案的成语

废寝忘食 【近义】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发愤忘食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陆』 按图索骥成语教案

按图索骥àntúsuǒjì
[释义]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专;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属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语出]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正音] 索;不能读作“sù”;骥;不能读作“yì”。
[辨形]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近义] 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
[反义] 不落窠臼
[用法] 多含贬义。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事物。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英译] locatesth。byaplanorchart

『柒』 大班成语教案:《鹬蚌相争》

【成语】: 鹬蚌相争[1]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捌』 蒙氏成语课教案

发蒙振聩
fā méng zhèn kuì
【解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振聋发聩

【例句】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玖』 幼儿小班成语教案《点铁成金金玉良言》

【成语】: 点铁成金

【拼音】: diǎn tiě chéng jīn

【解释】: 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专修改文章时稍属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出处】: 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举例造句】: 真是点铁成金,会者不难,只改得二三十个字,便通篇改观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
【成语故事】:

晋代初年,南昌有个叫许逊的人,曾经在旌阳县当县令,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性们见他像仙人一样神,就称他为“许真君”。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能把石头点化成金子,补足了上级征集的赋税。原来指仙人炼丹,仙丹炼成后就可以点铁石成黄金。后人多用来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力。

『拾』 成语故事:《画蛇添足》教案设计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楚国有一个官员,在春天祭过了祖宗之后,便将一壶酒赏给他的办事人员喝。有人提议:“我们只有一壶酒,肯定不够我们大家喝的,一个人喝倒是绰绰有余。我们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最快,就把这壶酒给他。” 大家都同意了。
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他正打算喝这壶酒时,看见别人都还忙着画呢。他就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 他的蛇脚还没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有谁见过长脚的蛇?你画的不是蛇,这壶酒应该是我的了。”说罢,就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没办法,只能懊悔自己的愚蠢。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现在人们用它来说明这么个道理:做的过分和做的不够是一样有害的。
一、创设情境
导入程序:放录音--听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师:嗨,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请你们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示幻灯片,放映幻灯机。)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
二 教学过程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仆人们见酒太少,提议怎么办?
2、出示第一自然段,交流:“都说:要是每人尝一小口,那才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可是,到底给谁喝呢?”
“要是…还…”句式理解,换成句子:“如果每人尝一口,那太没意思了,还是让一个人喝个痛快”于是就有人提议说什么?(各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谁。)并完成板书:画蛇饮酒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分组交流:
1、出示第二自然段,思考:有个人画得怎么样?(很快)
从哪个词语能看出这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
2、最先画好蛇的人见别人没有画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他抬头一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想:“我给蛇添上四只脚吧。”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3、在他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怎么样?(也把蛇画好了)完成板书:画蛇
4、思考:最先画好蛇的那个人有没有喝到酒?谁最后喝到了酒?从哪些句子看出?出示第三自然段。完成板书:失酒、喝酒
5、思考:为什么最先画好蛇的人没喝到酒?
出示句子,重点讲解:“蛇是没有脚的,你干吗要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啦!”明确:给蛇添上脚就不是蛇了。他给蛇添上脚是不恰当的。完成板书:不恰当
6、再比较:最先画好蛇的人给蛇添上脚,没能喝到酒,而另一个人画完蛇,没给蛇添足,并结合板书,完成板书(多此一举)
引出寓意:蛇本来就没有脚,“添”上脚就不是蛇了,所以那个人并没有画成蛇。假设他不给蛇添足会怎样,(喝到酒),而这一“添”反而画得慢了,也不像了,因此这一“添”完全是多此一举,(完成板书:多此一举)
这个寓言告诉大家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不恰当的事。由此而来的成语“画蛇添足”,就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巩固:
1、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句子讲“画蛇添足”
2、在我们平时生活学习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画蛇添足的事,分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属于“画蛇添足”的事。
3、分组汇报结果,并评点
4、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选择哪些属于“画蛇添足”
1)在超市买了块咸肉,回家后,又在咸肉上酒了许多盐,结果太咸了没法吃。( )
2)天真冷,小明又加了件衣服。( )
3)长裤外面再套上裙子。( )
4)青菜炒得太淡了,我又加了些盐。( )
5)衣服没洗干净就晾了起来,发现后再洗一遍。( )
6)作文题目是《春天》,有个同学写好后,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又加了些描写冬天雪景的句子。( )
7)值日生把教室地面已经拖得很干净了,但班长还是觉得不够干净,就把教室泼满了水。( )
板书设计:
(多此一举)
有个人 画蛇 添足 失酒
画蛇喝酒 (不恰当)
另一个人 画蛇 喝酒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