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比喻肉体痛苦的成语

比喻肉体痛苦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1-24 21:56:42

❶ 比喻身体疼痛的成语

腰酸背痛

读音:yao suan bei tong

释义:.脊柱骨和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等病损的一种症状。常用内以形容劳累容过度。

造句:

1.大热天的这次负重远足活动,同学们尽管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仍齐心协力,决不放弃。经过一晚的养精蓄锐,大家勇往直前,互相鼓励,迈向目标。

2.其间,他经历了浑身时冷时热、腰酸背痛、全身发痒、整夜失眠等症状,体重也从160斤减到130斤。

❷ 表示痛苦的成语

痛哭流涕、黯然销魂、肝肠寸断、万箭攒心、声泪俱下
一、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释】: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自】:德英《迎春花》第六章:我怎能忍心告诉他,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
二、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自】:郭枫《且饮一杯寂寞》:“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黯然销魂!
三、肝肠寸断 [ gān cháng cùn àn ]
【解释】: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翻译】:“我要将死去,儿子肝肠一寸寸断开,伤心到极点。
四、万箭攒心 [ wàn jiàn cuán xīn ]
【解释】:攒:聚集。象万枝箭聚在心上。形容万分伤痛。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 ,那眼泪不觉流了下来。
【翻译】:听到秦氏说了这些话,象万枝箭聚在心上,那眼睛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五、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自】:邹韬奋《经历·高等法院》: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 。

❸ 形容极其痛苦的成语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语出《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见“阿鼻地狱”。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爱别离苦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缠绵悱恻 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出处:晋·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创巨痛深 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出处:《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创钜痛深 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创剧痛深 指创伤大、痛苦深。
出处:郭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日》:“斯大林城市可云创剧痛深,全市无一家完整房屋。”
摧心剖肝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大慈大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额蹙心痛 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甘苦与共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甘心如荠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比喻人只要心安理得,即使承受再大的痛苦也觉得很甜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甘之如荠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指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同“甘心如荠”。
出处:《晋书·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甘之如荠。”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出处:《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吼天喊地 吼:大声叫。大声喊叫,形容极为烦躁痛苦。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3章:“她甚至对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呼天号地 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❹ 比喻身体疼痛的成语

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撕心裂肺:形容某事令人极度悲伤。内有时也可做疼痛到了容极点。

心如刀绞: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悲痛欲绝: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欲:将近,快要。 绝:气息终止,死亡。

悲从中来:指悲痛的感情从 内心涌出来。

肝肠寸断: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 比喻伤心到极点。

苦不堪言: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堪:能。

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 。

切肤之痛:亲身经受的痛苦。切肤:切身,亲身,与自身关系极密切。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悲伤到极点。

痛彻心扉:痛这种伤害,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

痛心入骨: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透骨酸心:形容极度伤心

哀毁骨立: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支撑着。形容孝子在守 孝期间由于过分悲哀而损伤了身体。

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❺ 形容痛苦到极点的成语

泣不成声、吞声忍泪、悲不自胜、悲痛欲绝、痛哭流涕、撕心裂肺、呼天抢地、黯然销魂、呕心抽肠、人琴俱亡、凄入肝脾、情凄意切、哀毁骨立、兔死狐悲、摧心剖肝、狐兔之悲
一、泣不成声 [ qì bù chéng shēng ]

【解释】: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
【译文】:尧去世;禹守丧三年;就像丧父母;日夜痛哭;气不成声
二、悲不自胜 [ bēi bù zì shèng ]

【解释】:胜:能承受。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形容极度悲伤。
【出自】: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百万不自胜。”
【译文】:太后因哭泣而说,左右的人没有不流泪,舜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
三、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释】: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自】:汉 班固《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译文】:我认为形势,应该为之痛哭的一,可以为流鼻涕的二,可以为长叹息
四、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解释】: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译文】:肖云仙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五、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译文】: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❻ 形容很痛苦的样子的成语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语出《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见“阿鼻地狱”。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爱别离苦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精察二·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缠绵悱恻 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出处:晋·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创巨痛深 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出处:《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创钜痛深 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创剧痛深 指创伤大、痛苦深。
出处:郭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日》:“斯大林城市可云创剧痛深,全市无一家完整房屋。”
摧心剖肝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大慈大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出处:《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额蹙心痛 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甘苦与共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甘心如荠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比喻人只要心安理得,即使承受再大的痛苦也觉得很甜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甘之如荠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指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同“甘心如荠”。
出处:《晋书·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甘之如荠。”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出处:《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吼天喊地 吼:大声叫。大声喊叫,形容极为烦躁痛苦。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3章:“她甚至对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呼天号地 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呼天唤地 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呼天叫地 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同“呼天号地”。
出处: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回肠百转 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回肠九转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己饥己溺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己溺己饥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出处:《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叫苦连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你怎么正战到好处,却就叫苦连天的走了?”
九回肠断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同“九回肠”。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三折:“昐望的我九回肠断,思量的我两眉僝僽。”
九曲回肠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酒食地狱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出处: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咳声叹气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
苦不堪言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李昌龄《乐善录·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苦不可言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李昌龄《乐善录·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苦难深重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劳筋苦骨 指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乱箭攒心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民不堪命 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出处:《左传·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今日弄的我一个身子,七死八活。仙子,你那里是报恩,分明害杀小生也。”
切肤之痛 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水深火热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酸甜苦辣 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出处:《鹖冠子·环流五》:“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
酸咸苦辣 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同病相怜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痛心切骨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心如刀锉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心如刀锉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周文质《蝶恋花·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心如刀割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心如刀绞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心如刀搅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元·汤氏《赛鸿秋·北》套曲:“废了经史,弃了霜毫,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额似锥剜,心如刀搅,无语寂寥。”
心如刀锯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笃速身如火燎。”
咬定牙根 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或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根,手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
咬紧牙关 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饮泣吞声 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八回:“琼英知了这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思报父母之仇,时刻不忘。”
油煎火燎 形容痛苦或焦灼。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摘胆剜心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❼ 形容疼痛的成语有哪些

疼痛的成语
1、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2、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3、乱箭攒心: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4、酸甜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遭遇。
5、创剧痛深:指创伤大、痛苦深。
6、楚楚可怜: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7、不能自拔:拔:摆脱。比喻限入很深,不能从痛苦、错误等中解脱出来。
8、痛心切骨: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9、回肠百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10、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11、回肠九转: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12、劳筋苦骨: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13、呼天叫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同“呼天号地”。
14、咬紧牙关: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15、民不堪命: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16、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17、呼天号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18、同病相怜: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19、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20、咨牙咧嘴: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1、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22、剥肤之痛: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23、苦不可言: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24、摘胆剜心: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25、创钜痛深: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26、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27、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28、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9、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30、彻心彻骨:彻:通、透。通心透骨。形容疼痛达到了极点。
31、酒食地狱: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32、酸咸苦辣: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33、七死八活: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34、死去活来: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35、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36、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37、呼天唤地: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38、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39、苦难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40、油煎火燎:形容痛苦或焦灼。
41、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42、九曲回肠: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43、悼心疾首: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44、叫苦连天: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45、疮好忘痛: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46、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47、创巨痛深: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❽ 形容身体疼痛的成语有哪些

皮开肉绽、皮破肉烂、皮破血流、头破血淋、龇牙咧嘴
一、皮开肉绽 [ pí kāi ròu zhàn ]
【解释】: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翻译】:打得皮肉都裂开了,骨头都碎了。
二、皮破肉烂 [ pí pò ròu làn ]
【解释】:形容伤势很重。
【出自】: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满脸浑身血道道,皮破肉烂不忍瞧。”
三、皮破血流 [ pí pò xuè liú ]
【解释】:形容伤势严重。
【出自】:藏族民歌《没有一颗米的权利》:“在小米田薅草的时候,手指磨得皮破血流;当小米收割以后,连一颗米的权利也没有。”
四、头破血淋 [ tóu pò xuè lín ]
【解释】:头被打破,流出了血。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遭到惨败的样子。
【出自】: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和国货年》:受降的主顾那么多,又都是世界上的头等恶霸,岂有不互相打得头破血淋的道理。
五、龇牙咧嘴 [ zī yá liě zuǐ ]
【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出自】: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

❾ 比喻身体痛苦的成语

苦不可言 指痛苦得copy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剥肤之痛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缠绵悱恻 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创巨痛深 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