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用在开头可以什么成语是什么
A. 形容开头成语有哪些
从头到尾 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今来所问,皆是不会仔细看书,又不曾从头到尾看,只是中间接起一句一字来备礼发问。”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出处:《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奉天承运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鸿蒙初辟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悔不当初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解发佯狂 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开台锣鼓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如今只写一个故事,虽然仅是一个小村子里的事情,但也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这些闲言淡语,只当作一段开台锣鼓吧!”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起承转合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善始令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慎终于始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通前彻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通前澈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通前至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出处:《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下车作威 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出处:《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先号后笑 ①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出处:《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星火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星星之火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一元复始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有头无尾 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有头有尾 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云程发轫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一不做,二不休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一年之计在于春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用上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第1词为“上”的成语共有81个
1)上兵伐谋
2)上谄下渎
3)上谄下骄
4)上蹿下跳
5)上窜下跳
6)上当受骗
7)上当学乖
8)上德不德
9)上方宝剑
10)上竿掇梯
11)上根大器
12)上好下甚
13)上和下睦
14)上交不谄
15)上焌下报
16)上了贼船
17)上陵下替
18)上楼去梯
19)上漏下湿
20)上嫚下暴
21)上慢下暴
22)上门买卖
23)上南落北
24)上篇上论
25)上勤下顺
26)上情下达
27)上求下告
28)上书言事
29)上树拔梯
30)上驷之才
31)上替下陵
32)上天入地
33)上天下地
34)上吐下泻
35)上下浮动
36)上下交困
37)上下其手
38)上下天光
39)上下同门
40)上下同心
41)上下同欲
42)上下为难
43)上下无常
44)上下相安
45)上下一心
46)上下有等
47)上下有服
48)上下有节
49)上行下效
50)上医医国
51)上溢下漏
52)上雨旁风
53)上援下推
54)上烝下报
55)上蒸下报
56)上智下愚
57)上不得台盘
58)上不上,下不下
59)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60)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61)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6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63)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64)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65)上梁不正下梁歪
66)上气不接下气
67)上穷碧落下黄泉
68)上求材,臣残木
69)上山捉虎,下海擒龙
70)上天不负苦心人
7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72)上天要价,落地还钱
73)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74)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7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76)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77)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78)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79)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80)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8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C. 有开头什么成语有哪些
有开头成语 :
有说有笑、
有口皆碑、
有机可版乘、
有始无终、
有朝一日、
有例可援、
有目共睹、
有条不紊、权
有恃无恐、
有头有脸、
有生之年、
有始有终、
有识之士、
有口无心、
有一搭没一搭、
有过之无不及、
有生以来、
有血有肉、
有求必应、
有板有眼、
有眼无珠、
有志者事竟成、
有眼不识泰山、
有色眼镜、
有头无尾、
有气无力、
有的放矢、
有言在先、
有声有色
D. 形容一件事开头开得好的成语有哪些
初战告捷、势如破竹、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开张大吉、出手得卢、旗开马到
一、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释】: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译文】:现在军威已经振奋,势如破竹,几节之后,迎刃而解
二、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译文】:托主人大福,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马到成功
三、出手得卢 [ chū shǒu dé lú ]
【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自】:南朝 萧子显《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译文】:环用百口一扔,就取得胜利。
四、旗开马到 [ qí kāi mǎ dào ]
【解释】: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某今下战书去,单搦大宋家名将出马,与某交战,别辨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迸寒光,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译文】:我今天下战书去,单找大宋家名将从马,与我交战,另外区别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散寒光,旗开马到施勇敢,大宋英雄拱手投降
五、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译文】:那老尉迟走这一趟,刚开始就成功了。
E. 用开头的是什么成语
用兵如神: 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用尽心机: 心机:版心思。用尽了心思。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权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用智铺谋: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用之不竭: 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用逸待劳: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用心用意: 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用心良苦: 用心:认真思考;良:很。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用心竭力: 用尽心计和力量。
用夏变夷: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用天因地: 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用其所长: 使用人的专长。
用管窥天: 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用非所学: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用非其人: 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用一当十: 比喻以寡敌众。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F. 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从头到尾 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出处:《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今来所问,皆是不会仔细看书,又不曾从头到尾看,只是中间接起一句一字来备礼发问。”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出处:《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奉天承运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鸿蒙初辟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悔不当初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解发佯狂 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开台锣鼓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如今只写一个故事,虽然仅是一个小村子里的事情,但也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这些闲言淡语,只当作一段开台锣鼓吧!”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起承转合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善始令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慎终于始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通前彻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通前澈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通前至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出处:《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下车作威 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出处:《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先号后笑 ①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出处:《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G. 以"用"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用兵如神:用兵之道,神机莫测。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用武之地:犹言用兵之地。宜于打仗的地方。亦喻指能施展武艺或才能的场所
用事擅权:凭感情、意气等。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亦称“用行舍藏”。儒家出世入世的观点,即一旦被任命就做官否则就引退。
用智铺谋: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用逸待劳: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用之不竭: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
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
用一当十:比喻以寡敌众。
用心良苦:费劲心血。
用心竭力:用尽心计和力量。
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用其所长:使用人的专长。
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H. 以到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没有以到开头的成语。
以到开头的词语有:到此为止
到此为止[ dào cǐ wéi zhǐ ]
释义:以这里为界限。
到拼音:dào
释义:
1.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期。迟~。火车~站了。从星期三~星期五。
2.往:~郊外去。~群众中去。
3.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看~。办得~。说~一定要做~。
4.周到:想得很~。有不~的地方请原谅。
5.姓。
(8)比喻用在开头可以什么成语是什么扩展阅读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迟到[chí dào]
到得比规定的时间晚。
2.到期[dào qī]
到了规定的期限:~归还。
3.报到[bào dào]
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新生今天开始~。他已经报过到了。
4.来到[lái dào]
从一处移动到某一目的地。
5.等到[děng dào]
表示时间条件:~我们去送行,他们已经走了。
I. 什么成语能开头的
什么成语能开头复的制
解答
能刚能柔】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能歌善舞】擅长歌舞。
【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能掐会算】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