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表达生气时的成语有哪些

表达生气时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1-25 05:52:14

㈠ 形容生气时成语

怒发冲冠、
怒不可遏、
怒火中烧、
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火冒三丈、
大发雷版霆、
怒气冲权冲、
暴跳如雷、
咬牙切齿、
七窍生烟、
义愤填膺、
愤愤不平、
天怒人怨、
雷霆之怒、
怒气填胸、
戟指怒目、
赫然而怒、
怒猊渴骥、
雷嗔电怒、
瞋目切齿、
狂风怒号、
发指眦裂、
众怒难犯、

㈡ 表示非常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义愤填膺
怒发冲冠

希望能帮到你, 祝你学习进步,不理解请追问,理解请及时采纳!(*^__^*)

㈢ 表示“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1、怒发冲冠

读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勃然大怒

读音:[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3、抓耳搔腮

读音:[ zhuā ěr sāo sāi ]

释义: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4、咬牙切齿

读音:[ yǎo yá qiè chǐ ]

释义: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5、恨之入骨

读音:[ hèn zhī rù gǔ ]

释义:恨到骨头里去。 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东周列国志》十七回:“蔡哀侯始知中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

㈣ 表示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勃然大怒
【拼音】:ó
rán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示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近义词】: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反义词】:和颜悦色
【语法】: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大发雷霆
【拼音】:dà

léi
tíng
【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示例】: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近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歇后语】:暴雨前的闪电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暴跳如雷
【拼音】:bào
tiào

léi
【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近义词】: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火冒三丈
【拼音】:huǒ
mào
sān
zhàng
【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示例】:他爱发脾气,动辄火冒三丈。
【近义词】:怒气冲冲、火冒三尺
【反义词】:心平气和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㈤ 表达“生气还笑”的成语有哪些

怒发冲冠 勃然变色 愤愤不平 息怒停瞋 艴然不悦 吹胡子瞪眼 抓耳搔腮 咬牙专切齿

㈥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愤怒、负气、怄气、发火、动怒
一、愤怒 [ fèn nù ]
解释: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的人群。~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引证: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二、负气 [ fù qì ]
解释:赌气:~出走。
引证:茅盾 《昙》四:“即使是不可耐地无聊与寂寞, 张女士也负气地不肯再让这两位闯进来伴她的孤独。”
三、怄气 [ òu qì ]
解释:闹别扭,生闷气:不要~。怄了一肚子气。
引证: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没想到把我分到后方,我就怄气,觉得上级瞧不起我。”
四、发火 [ fā huǒ ]
解释: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要~。
引证: 沙汀 《过渡》:“这个人一向脾气很好,最后一次可发火了!”
五、动怒 [ dòng nù ]
解释:发怒。
引证: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你先不要为我动怒,你就说吧!别叫我着急了。”

㈦ 形容“十分生气,并且声音很大”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十分生气,并且声音很大”的成语有暴跳如雷、大肆咆哮、大发雷霆、怫然而怒和咆哮如雷。

㈧ 表示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勃然大怒
【拼音】:bó rán dà nù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乙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
【示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近义词】:雷霆大发、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反义词】:和颜悦色
【语法】: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

大发雷霆
【拼音】:dà fā léi tíng
【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示例】: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近义词】: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
【反义词】: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歇后语】:暴雨前的闪电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暴跳如雷
【拼音】:bào tiào rú léi
【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近义词】: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火冒三丈
【拼音】:huǒ mào sān zhàng
【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示例】:他爱发脾气,动辄火冒三丈。
【近义词】:怒气冲冲、火冒三尺
【反义词】:心平气和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㈨ 形容很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很生气的成语有:怒发冲冠、怒不可遏、恼羞成怒、疾言厉色、令人发指。

1、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怒不可遏[nù bù kě è]:遏:止。 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3、恼羞成怒[nǎo xiū chéng nù]:因又恼又羞而大发脾气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知道王协台有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4、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5、令人发指[lìng rén fà zhǐ]: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